歲月駐停,暮然回首。娘已經88歲了,實難想到還能多活上幾年。今天是母親節,愛人說,你去接娘過來,陪娘逛逛街,夏天要來了,順便給娘買幾件入夏的衣裳。
平時,娘住在江西新餘,主要是為照顧生病的小妹。每年我們都是春節前接娘過來,待到清明節再送娘回去。今年碰到新冠疫情,留娘多住了些日子,才有了和娘一起過母親節。
娘有六個孩子,四個在南昌,兩個在新餘。每年娘來南昌都會輪流在每個孩子家住上幾日,這段時間娘住在姐姐家。
娘接到電話很高興,但不想逛街。娘說老了,腿腳不聽使喚了。至於衣服,娘也不肯買。娘說她這個年齡的人說走就走了,買了是浪費。
娘不是個喜歡嘮叨的人,但上了年紀後常常會重複過去的故事,故事裡有娘的身世,更多的是坎坷與艱辛。娘生在日本侵華的戰亂年代,四歲失去了父親,十三歲生了趟大病,從此失去了一隻眼睛。娘聽過外婆受人吪詐的故事,見過舅舅要飯的身影,曾經一家人為逃避戰亂駕著小船躲在贛江邊。娘是吃過苦的人,在她的世界裡只有苦難、堅強、勤勞和隱忍。
每當娘講過去,我都會靜靜地聽,偶爾也插上一兩句話。除了陪娘,我也想了解娘這代人的心路旅程。人不能只躲在夢與季節的深處盡享繁華,也應該在潮起潮落的歲月裡停下來,聽花與黎明講述絢爛與黑夜。娘的故事雖沒有什麼傳奇,但足以讓我動容不已。
為不讓娘推辭,我和家人商定,我去接娘,愛人去買衣服,兒子、兒媳去找個地方陪娘一起吃晚餐。我們商量好後便分頭行事。
我剛到,娘就要我吃東西。我平常抽菸,是不太喜歡吃零食的。可娘不肯,非要看著我吃她才開心,這大概是娘表達親情的一種方式。
曾經,我對娘的做法不理解,埋怨娘太生分。娘說,以前窮,有個梨罐頭都算是寶貝,現在好了,娘也老了,拿不出什麼給你們吃了,不管好壞,你們接了娘就開心。
慢慢我才明白,在娘眼裡兒女再大也是孩子。娘遞給兒女的,是血脈相連的親情,是十月懷胎的摯愛,是繞膝長大的扶手,是惺惺相惜的骨肉之情。娘看到你吃了她遞來的東西,就會有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從領會了娘的心思後,我再也不推辭娘遞來的東西了。
兒女是鳥,父母是巢,人生能有位八九十歲的娘實在是福報。娘在,我們還有當兒女的名分,過往的人生那也只是一個時間段;娘要是不在了,那連著你生命臍帶的另一頭,就成了一個在內、一個在外的鄉愁,此生只剩歸途,再也沒有人喊你回家了。
靈魂沒有了寄託,身子便會流浪,娘就是我心靈棲息的地方。
我們娘倆小嗑了一會,便起身出門了。我扶著娘下樓梯,娘的心情很好。
一會兒功夫,我們便到了愛人替娘買衣服的商家門口。愛人已選好衣服,早早地站在那裡等娘試穿。娘先是不肯,後聽說錢已付了,才勉強下車。
我站在一旁看娘試衣,琢磨娘的表情和神態,看到娘換上新衣後,樣子顯精神多了,加上商家不停地誇好,娘笑了。
娘過慣了節儉的日子,縱使兒女們有孝心也有能力,娘還是怕給兒女們增加負擔,有些事心裡明明是想的,可嘴上還要拒絕。我想,這大概是老人處事的睿智吧。因此,我感到對娘的話,不僅要聽其言,更要想其意,有時還要反著聽,我把它理解成「歲月語言」。
歲月是部滄桑的書,無數老人含著淚一讀再讀,娘也如此。娘的身子骨原本是很壯實的,如今已沒有往日的彈性。臉上布滿了皺紋。那雙撐起家的手臂,有如冬日裡乾涸的松枝,而滿頭的銀絲則寫著歲月的蒼涼與無情。娘的笑容,兒子是最熟悉的,如今已沒有往日的光鮮與清亮。望著娘,我不知怎樣表述自己的心情,也許歲月極美,就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我只能感嘆娘老了,娘真的是老了。
買完衣服,正好到了用餐的點,我們陪著娘直奔主題。兒子、兒媳帶著孫女選了一家吃海鮮的地方用餐。這家店我曾來過,主副食都比較清淡,還有以海鮮為輔料煮成的粥。娘已經沒有牙齒,這是娘最喜歡吃的。
雖說就餐的只有六人,這卻是百年相聚,四代同餐。
娘坐下來,望著桌上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怎麼吃的菜品有些不安。兒媳坐在旁邊,一邊照應,一邊告訴娘每道菜的吃法。
娘是吃著辣椒、茄子走過來的,也沒有出過遠門。牙齒全掉了,但頭腦非常清醒。看得出來,娘吃的很開心。
小孫女對太太有些陌生,時不時偷偷地瞅上一眼歲月蹉跎了的娘的容顏,眼神裡帶著好奇和疑惑。
是的,每個人的晚年都將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血雨腥風。不只是容顏衰老,記憶衰退,更要命的是孤獨。所謂幸福,不是兒女們給了多少錢,而是晚輩最長情的陪伴。大凡人都希望自己優雅的老去,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當天熱的時候你打開遙控,沒準出來的是電視畫面;出門時還想著回家,可走著走著就迷路了……這就是老人難以繞過的坎。人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笑著行走於紛繁複雜的塵世間,養兒育女,經歷了所有的悲歡離合,卻逃不掉宿命的糾纏。優雅的老去,實在是種奢望和修煉,是行將就木的老者對生命尊嚴最後的抗爭。
娘的今天,就是兒女們的明天。
吃過飯,我送娘回家。望著娘的背影我忽然發現,娘的背已經佗了,那微微隆起的小包,仿佛是娘一生的行囊,行囊裡不僅有對親人的愛,也有紅塵中娘的冷暖人生。望著走遠的娘,我理解了「世間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路過的是風景,留下的是人生。我們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算不出最美的相遇是什麼時候,最痛的離別會在哪一天,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珍惜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