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用雙手「釀」出甜日子

2020-12-16 三亞發布

「政策幫扶,讓咱們老百姓有底氣,勤勞才能過上好日子。「說起這幾年的變化,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感慨萬分,過去幾年,在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張國輝靠著堅定的脫貧意志和勤勞的雙手,通過種植檳榔、冬季瓜菜等拼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通過養殖蜜蜂,「釀」出了甜蜜新生活,並於今年獲得省級脫貧光榮戶的稱號,在大山裡樹起致富帶頭的「標杆」。

張國輝為檳榔打藥。

家人患病陷「困境」

「今年檳榔的價格很高,因為管理得不錯,有了不錯的收入。」今年56歲的張國輝是育才生態區抱安村的脫貧戶,說起今年的收入,他笑盈盈地告訴記者,因為有檳榔這一項收入,一年來家庭總收入達22.2萬元,家庭人均純收入有20144元,而這以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妻子身體不好,但是一直找不出原因。」幸福的日子背後,家庭的重擔讓張國輝不敢輕易放慢拼搏的步伐。張國輝說,妻子生病,孩子上學都要花費不少錢,沒有產業,沒有收入,四處借錢讓他心力交瘁。

而孫子一出生就體弱多病,輾轉就醫,花費了巨額的醫療費,讓這個本就經濟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那時候每年只有兩三千元的收入,日子過得太艱難了。」張國輝回憶道,生活的重擔讓他喘不過氣來。

在村民的眼中,那時候的張國輝整天愁眉苦臉,有氣無力。

日子再苦,也要撐下去。在貧困面前,勤勞的張國輝一家並沒有輕易被打倒,種植檳榔等作物,但因沒有管理技術,沒有資金等原因,種植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大的收益。

在張國輝一籌莫展之際,政府精準扶貧政策的陽光照耀到這個困難的家庭,2014年,張國輝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的多次調研走訪,根據張國輝的家庭實際情況,幫助他規劃脫貧之路,重點圍繞提升農作物的種植技術,同時對於家裡「看病難」的問題通過醫保政策進行醫療費用報銷,對於孫子「上學難」的問題也進行了教育幫扶,這些保障政策的實施,大大減輕了張國輝一家的生活壓力。與此同時還幫助張國輝解決產業生產問題,免費發放檳榔苗、肥料等,鼓勵他積極進行農業生產,早日脫貧致富,2016年張國輝一家成功摘掉了「貧困帽」。

「勤」字當頭鼓腰包

「幫扶政策不僅給我們物質上的支持,精神上也讓我們改變了以前的想法,不僅要敢想還要敢幹,才能過上好日子。」扶貧政策「扶志」「扶智」,讓張國輝「脫胎換骨」,卸下「貧困」的重擔,他有了更多致富的點子,奔小康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儘管有了政府的扶持,生活壓力減輕不少,但是想早日脫貧致富還得靠自己,張國輝心裡非常清楚。「幫扶幹部很負責,不是幫我申請種苗就是幫我申請各項補助。」在幫扶幹部的鼓勵和引導下,張國輝努力提升種植技術,在種植檳榔的基礎上還種植橡膠,擴大種植種類,種植了1000株檳榔、2100株橡膠。

除草、施肥、噴藥……炎炎烈日下,不難看見張國輝奮鬥的身影,積極上夜校,積極參加技術下村培訓,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檳榔長勢越來越好,隨之收成也越來越高,賣出了好價錢。

在政策支持下,張國輝一家有4人務工,其中3人在村裡實現就業:張國輝擔任明光公司保潔員,其次子擔任村小組管水員,三子擔任村聯防隊員,女兒在三亞務工,光就業這一塊,一家人的年度收入就有56300元。

「收入逐年增多,越幹越有信心。」張國輝說,在充分挖掘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在幫扶幹部的引導下,他還謀劃增收途徑:次子學習建築技能,三子在本村開辦小賣部,並準備經營燒烤夜宵,今年他還種起了冬季瓜菜,擴寬增收的渠道。

養蜂「釀」出幸福生活

育才生態區是「三亞的後花園」,又是三亞最大的「綠色銀行」。近年來,三亞實施生態補償,將育才生態區的部分村莊納入補償範圍,其中抱安村是三亞首個實施森林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的村莊——發展蜂蜜產業既不砍樹伐林,還能得到較多經濟收入,成了抱安村最有名的脫貧「法寶」,蜂蜜也成了張國輝過上「甜蜜生活」的重要產業。

冬日暖陽,抱安村一片繁忙的冬種景象,張國輝也不停地忙碌著。他向記者透露:「去年,採蜂蜜就賺了幾萬元。」

多項收入,讓張國輝一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他也樂意給記者分享他的收入帳單:務工一年五萬多元,種植養殖一年收入十三萬元,平時還外出打零工,一年的收入有二十幾萬元。通過幾年的努力奮鬥,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去年我們家蓋起了兩層半的新樓房,生活越來越好。」張國輝說。

如今,張國輝家裡的經濟來源穩定了,他也更加堅定脫貧致富的信心,一家人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國輝的三兒子已向村委會提交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並在戶門貼「共產黨好」的對聯,由衷地感謝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洋氣的樓房、齊全的家電、自信的笑臉……現在走在小康道路上的張國輝一家呈現嶄新的面貌,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樂在臉上,記在心中。

來源:三亞日報

相關焦點

  • 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用雙手「釀」出甜日子
    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用雙手「釀」出甜日子張國輝為檳榔打藥。「政策幫扶,讓咱們老百姓有底氣,勤勞才能過上好日子。「說起這幾年的變化,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感慨萬分,過去幾年,在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張國輝靠著堅定的脫貧意志和勤勞的雙手,通過種植檳榔、冬季瓜菜等拼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通過養殖蜜蜂,「釀」出了甜蜜新生活,並於今年獲得省級脫貧光榮戶的稱號,在大山裡樹起致富帶頭的「標杆」。
  • 三亞育才生態區馬腳村農戶董偉鋒:小諾麗果帶來大收益
    育才生態區馬腳村農戶董偉鋒種植的8畝多諾麗果今天將開始採摘上市,迎來大豐收。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這批諾麗果能賣個好價錢。小小諾麗果帶來大收益,讓曾經嗜酒如命的董偉鋒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如今,其家庭年純收入達6萬多元,比此前種植瓜菜翻了幾番。
  • 三亞「省級脫貧光榮戶」風採|脫貧戶蔣光輝:如今日子過得更踏實了
    大兒子在海口上學,小兒子在客廳裡喝著酸奶看動畫,妻子在水龍頭下洗著剛摘回來的菜準備晚飯,我們就站在門口,聽育才生態區那會村村民蔣光輝說起他們家四口人脫貧前後的故事……這是記者第3次見到蔣光輝,之前見面的時候,他顯得拘束並沒有多開口,這回似乎熟悉許多,也和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 抗擊疫情·保障|疫情當前,三亞這些電話號碼務必存好!
    新冠肺炎專家諮詢熱線撥打三亞12345熱線,醫學專家為您提供科學就醫指導。0898-88834206育才生態區指揮部:0898-8895304824小時發熱門診聯繫方式客服微信:daishakefu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乾溝村與迎賓路交叉口西150米三亞市政府蔬菜應急調控配送中心
  • 三亞:舉全市之力,精準施策,緊扣產業就業抓扶貧
    三亞16個貧困村,2016年全部脫貧出列;三亞建檔立卡戶2253戶10063人,2019年就摘掉「窮帽」,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亞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11%降至2019年底的0%。「幫扶+努力,讓我家過上好日子」2015年,三亞市育才生態區那受村村民蘇祥龍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7年摘掉「窮帽」。蘇祥龍家有7口人,包括患病的父母和殘疾的哥哥。2015年前,他家主要靠種植3畝水稻和夫妻倆農閒時打零工維持,日子過得艱難。
  • 稅務扶貧故事薈丨一顆酸檸檬釀出甜日子
    唐浩 攝  2018年初,為充分利用寶蓋村沿潼柏路的優勢,搭上世界三大頂級檸檬產地之一檸檬發展核心區柏梓鎮的發展快車,重慶市潼南區稅務局駐寶蓋村扶貧工作隊多次向柏梓鎮政府及區農業農村委匯報溝通,對潼柏路沿線的土壤結構進行分析,規劃出適合種植檸檬的土地。並聯繫到成都的企業家吳建明在寶蓋村一到四社流轉土地700畝,成立壹聖天農業發展公司種植檸檬。
  • 阜尖嶺電視信號發射基站竣工偏遠鄉村也能看上「三亞臺」
    記者在吉永清家中看到,這臺電視已有些年頭,但「三亞臺」和「海南臺」的畫面非常清晰。記者了解到,在這裡,電視所接收到的信號,來自三亞傳媒影視集團「電視人」剛安裝好不久的育才生態區阜尖嶺基站發射的電視信號。通過手機地圖查看,記者發現阜尖嶺電視信號發射基站與其家的距離大約有18.4公裡。由此可見,阜尖嶺電視信號發射基站發射的信號,輻射廣且非常清晰。
  • 好水潤出甜日子
    背澗臺村村民郝文玉一邊用自來水洗蘋果一邊說。讓全縣人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有水吃,水源保障是前提。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吳起縣因地制宜實行分類供水,徹底解決供水難題。對鎮(街)駐地周邊村組,採用「大網」輻射方式,實行規模化供水;對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的村組,採取聯戶集中方式,實行單村式供水;對居住分散戶,採取打井建窖方式,實行分散式供水。
  • 嚴細深實快▪訪談丨張國輝:提升服務水平 密切黨群關係 以「嚴細...
    嚴細深實快▪訪談丨張國輝:提升服務水平 密切黨群關係 以「嚴細深實快」作風推動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0-12-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苦瓜帶來的「甜日子」!把苦瓜「種」成酒,一個季度賺了5萬多元
    以「苦」為特點的苦瓜,是農戶「甜日子」的源頭夏末秋初,是苦瓜大量收穫的季節,正好也正是尋甸縣塘子街道鍾靈社區大凹村農戶秦德芳一家最忙的時候。採收、加工,再製成特色「苦瓜酒」,在秦德芳看來,這種以「苦」為特點的蔬菜,是她們「甜日子」的源頭。
  • 種下番石榴,收穫甜日子!這位「石榴妹」不一般→
    種下番石榴,收穫甜日子!她帶著「種下番石榴,收穫甜日子」的夢想,自2010年起從事農業種植業,帶領農村鄉親脫貧致富。她有個心願,那便是帶領更多的群眾自立自強,齊心協力走出一條以種植時鮮果蔬為主打的鄉村振興之路。扛起扶貧重任 帶鄉親走脫貧之路2009年從事醫藥行業工作10多年的溫錦玲毅然決定創業,在廣東廉江市試種番石榴。
  • 武江法院幫扶到家讓脫貧戶收穫更多幸福感
    武江法院幫扶到家讓脫貧戶收穫更多幸福感 2020-12-21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