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水利報
□中國水利報記者 王辛石 劉豔芹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地處黃土高原的陝西省吳起縣搶抓機遇,按照「鞏固成果、補齊短板、提升質量、保障安全」思路,以貧困村、貧困戶和偏遠村、偏遠戶為主要著力點,以水質、水量和供水保證率、取水方便程度「四個達標」為目標,著力破解水源、水質兩大難題。
分類供水 便捷飲水全覆蓋
背澗臺村是吳起縣周灣鎮周灣村的一個自然村,有5戶人家28口人,村子地勢較高、住戶零散,集中供水成本高。「去年以來,我們採取政府補助、群眾自建的方式,在戶均原有2個水窖的基礎上,為背澗臺村新建了5套高標準集水場和大容量蓄水窖,充分滿足了村民用水需求。」初冬的清晨,吳起縣水務局局長宗明遠站在新建的水泥瓦集水場前說。
吳起縣山多溝深,水窖便成了山上村民最便捷有效的水源。「以前吃的是大壩水,就是溝裡周灣水庫的水,去年政府資助新建了集雨場和水窖,再也不用擔心沒水吃、不夠吃了。」背澗臺村村民郝文玉一邊用自來水洗蘋果一邊說。
讓全縣人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有水吃,水源保障是前提。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吳起縣因地制宜實行分類供水,徹底解決供水難題。對鎮(街)駐地周邊村組,採用「大網」輻射方式,實行規模化供水;對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的村組,採取聯戶集中方式,實行單村式供水;對居住分散戶,採取打井建窖方式,實行分散式供水。如今,吳起縣農村飲水基本實現雙水源供水,達到有水吃、有水洗、有水衝的「三有」標準。
多措並舉 健康飲水全保障
「每次下雨前,先把集水場水泥瓦打掃乾淨,水會經過過濾網流進水窖。等水窖蓄滿水後,把這藥按比例兌好放進去,殺毒殺菌,水吃著放心。」郝文玉一邊從窯洞裡取出縣水務局發給他的二氧化氯泡騰片一邊說。
保障村民有水喝,更要讓村民喝好水。吳起縣從源頭抓起,建立了鎮村兩級水源保護機制,劃定保護區101處,千人以上飲水工程設立安全防護欄和明白牌,落實管護責任人定期巡查;實施苦鹹水改水工程4處、水源置換工程8處,針對各類工程採取不同的消毒方式,從根本上改善水質問題。同時,吳起縣組建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配備專業分析儀器和檢測人員,對供水工程原水、出廠水、末梢水進行定期檢測,實現了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過程檢測。
「我們主要開展了38項指標檢測工作。今年已檢測5批次204個農村飲水水質樣本,出具204份檢測報告。」縣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負責人南建國說。
精細管護 安全飲水全鞏固
在周灣鎮水廠,技術負責人陳光輝邊操作電腦邊介紹:「我們水廠配備了『智慧雲』可視化系統,實現了『機電運行、管網運行』等全程監控。」
吳起縣引入高科技手段實行管網運行自動化管控,同時制定出臺《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維修養護基金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建立完善長效管護機制,保障村民長久吃上安全水、放心水、健康水。縣財政還每年列支專項養護費用,解決管理運行「最後一公裡」問題。
「我們有3輛應急保障送水車、1輛維修車,村民遇到管道破裂、水泵抽不上水、水龍頭損壞等問題,隨時打電話,我們就來維修處理。」周灣鎮維修服務隊隊員宋寧說。
據了解,吳起縣先後組建了脫貧攻堅飲水安全服務隊、鎮級用水協會,並成立了鎮、村級專業維修服務隊,安裝了全視角視頻監控系統,保障問題及時發現、信息及時發布、隱患及時排除。
健全供水服務,強化水質監測,完善運行管理……吳起縣落實多項有效舉措,換來安全水,潤出農村群眾甜日子。
編輯:陳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