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義大利人在全球時尚領域特別是奢侈品行業中越來越炙手可熱。Kering 開雲集團、LVMH 集團、Tapestry(Coach 和 Kate Spade 母公司)、卡達投資公司 Mayhoola For Investments SPC(Valentino 所有者)、Burberry 和 Tiffany 這些義大利外的奢侈品集團無一例外地都選擇了義大利人在各自的企業裡擔綱管理和創意兩方面的要職。「義大利雙核心」(即CEO和創意總監均為義大利人)在時尚圈比比皆是。
這一現象的產生與義大利在奢侈品生產、設計和貿易層面的優良傳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這一傳統的影響已經深入、廣泛地影響了奢侈品行業的各個不同細分領域。「Made in Italy」(義大利製造)不僅代表著義大利設計師和工匠們的作品有著不可比擬的競爭優勢,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義大利的經營管理人才被各大公司委以重任,為品牌在創意和商業之間把握平衡。
Kering:最賺錢的品牌由義大利人領導法國奢侈品巨頭 Kering 旗下兩大最為成功的品牌 Gucci 和 Saint Laurent(YSL)分別由義大利人 Marco Bizzarri 和 Francsca Beellettini 領導。
上圖為 Gucci 品牌 CEO Marco Bizzarri
其中,2017財年 Gucci 銷售額同比增長41.9%至62.11億歐元,提前達到了品牌此前設定的長期目標。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9.1%至29.11億歐元,成為開雲集團旗下表現最佳的品牌(詳見《華麗志》報導:開雲集團CEO:Gucci 沒有「泡沫」!未來將穩步增長,首要任務是「客戶留存」;開雲集團公布2017財年財務數據,Gucci強勢表現助推營業利潤創下歷史新高)。而這一上升勢頭在2018年也沒有停止,2018年一季度 Gucci 銷售額同比增長37.9%至18.67億歐元,以不變匯率計,增長48.7%,實現連續5個季度銷售額增幅高於35%(詳見《華麗志》報導:Gucci 連續5個季度銷售額增幅高於35%,推動法國開雲集團最新季度業績領跑全球奢侈品市場)。
YSL 自2013年以來一直由 Francsca Beellettini 領導。2016年時 Saint Laurent(YSL) 創意兼形象總監 Hedi Slimane 宣布離職,給 Saint Laurent(YSL)四年的品牌重新定位工作劃上了句號(詳見《華麗志》報導:Hedi Slimane 正式辭別 Saint Laurent,繼任者或來自 Versace)。好在 Francsca Beellettini 押對了「賭注」,找來了比利時設計師 Anthony Vaccarello 代替 Hedi Slimane,並且成功地促進了零售渠道的發展和國際市場的擴張。該品牌2017年的銷售額為15.01億歐元,同比增長23%,以不變匯率計算增長25.3%,營業利潤3.77億歐元,同比增長40.4%。2018年第一季度 YSL 的銷售額則同比增長12.0%至4.08億歐元,以不變匯率計,增長19.6%。
上圖為 Saint Laurent(YSL)品牌 CEO Francsca Beellettini
除了 Gucci 和 Saint Laurent(YSL),Kering 旗下還有許多其他品牌的經理人也是義大利籍:
知名定製西裝品牌 Brioni 的 CEO Fabrizio Malverdi(詳見《華麗志》報導:臨危受命,The Honest任命消費品經驗豐富的新CEO;奢侈男裝老將擔任 Brioni 新CEO)。
上圖為 Brioni 品牌的 CEO Fabrizio Malverdi
奢華手錶品牌 Girard-Perregaux 芝柏的 CEO Antonio Calce 。
上圖為 Girard-Perregaux 品牌的 CEO Antonio Calce
義大利珠寶品牌 Pomellato 的 CEO Sabina Belli。
上圖為 Pomellato 品牌的 CEO Sabina Belli
此外 Kering 眼鏡事業部 CEO 同時也是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的 Roberto Vedovotto 也是義大利人。
上圖為 Kering 眼鏡事業部 CEO 兼 Kering 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 Roberto Vedovotto
LVMH:從集團執行委員會到合資公司均有義大利人身影無獨有偶,另一家法國奢侈品大鱷 LVMH 集團的總裁兼 CEO Bernard Arnault 對義大利籍的經理人也有著難以言喻的偏愛。他選擇了義大利人 Pietro Beccari 代替升職的 Sidney Toledano 擔任 Christian Dior Couture 的 CEO,Pietro Beccari 此前曾在 Fendi 擔任 CEO(詳見《華麗志》報導:Dior品牌20年來首次換帥,勞苦功高的原CEO Sidney Toledano升任LVMH時尚集團掌門人)。
上圖左為 Christian Dior Couture 品牌的 CEO Pietro Beccari
Pietro Beccari 也是進入 LVMH 集團執行委員會的第二個義大利人,此前同樣來自義大利的 Antonio Belloni 已經擔任 LVMH 集團的董事總經理一職(詳見《華麗志》報導:LVMH 董事總經理:2018年會比今年的表現更好一點點!)。
對於在全球奢侈品行業颳起的義大利「旋風」,Antonio Belloni 評價說:「這一風潮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的集合:首先,義大利人對於這個世界有著獨特的品味,並且我們善於發現周遭環境中美好的事物;然後,我們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也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而且我們善於變通,這使得我們能夠從容的面對困境並且擺脫困境。」
上圖為 LVMH 集團董事總經理 Antonio Belloni
除了上述兩位以外,LVMH 集團旗下的還有其他品牌的最高管理者也是義大利人。這其中包括 Mauro Grimaldi,他從2015年9月起擔任 Emilio Pucci 的 CEO(詳見《華麗志》報導:財報季寶潔、LVMH、Kering 換帥忙)。
上圖左一為 Emilio Pucci 品牌的 CEO Mauro Grimaldi
LVMH 集團旗下奢侈羊絨品牌 Loro Piana 的 CEO Fabio D』Angelantonio 也是義大利人,他還曾擔任 Luxottica 營銷總監(詳見《華麗志》報導:LVMH、Richard Ginori 和 Dutch 近期人事變動匯總)。
上圖為 Loro Piana 品牌 CEO Fabio D』Angelantonio
此外,LVMH 集團旗下專業從事眼鏡製造的公司 Thélios 的 CEO Giovanni Zoppas 同樣來自義大利,該公司是 LVMH 集團與義大利眼鏡製造商 Marcolin 在2017年成立的合資公司,LVMH集團目前持有 Thélios 51%的股權,Marcolin持有剩餘49%的股權。另外,LVMH 集團還收購了Marcolin 集團10%的股權(詳見《華麗志》報導:LVMH集團收購義大利眼鏡廠商Marcolin 10%股權,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加強對眼鏡業務控制力;LVMH集團在義大利設立首家眼鏡工廠,效仿 Kering 逐步自營眼鏡業務)。
上圖為 Thélios 的 CEO Giovanni Zoppas
運營+設計,「義大利雙核心」模式盛行Gucci 的 Marco Bizzarri(CEO)+ Alessandro Michele(創意總監,詳見《華麗志》報導:Gucci 邁入新時代:Alessandro Michele 成為新任創意總監)的組合
上圖左為 Gucci 品牌 CEO Marco Bizzarri,右為 Gucci 品牌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Christian Dior Couture 的 Pietro Beccari(CEO)+ Maria Grazia Chiuri(創意總監,詳見《華麗志》報導:Dior 迎來史上第一位女創意總監!來自Valentino 的 Maria Grazia Chiuri)堪稱是「義大利雙核心」模式的典範,他們無間的協作進一步證實了義大利人在奢侈品領域的統治地位。
上圖為 Christian Dior Couture 品牌創意總監 Maria Grazia Chiuri
在時尚及奢侈品領域叱吒風雲的卡達投資公司 Mayhoola For Investments SPC 旗下品牌的高管層也活躍著許多義大利人。Mayhoola For Investments SPC 旗下法國奢侈品牌 Pierre Balmain 的 CEO Massimo Piombini(詳見《華麗志》報導:Balmain,J.Crew,Emilio Pucci 近期人事變動匯總)來自於義大利。
上圖左為 Pierre Balmain 品牌的 CEO Massimo Piombini
義大利高級男裝品牌 Pal Zileri 的 CEO Giovanni Mannucci(詳見《華麗志》報導:Christopher Kane、Pal Zileri、Boglioli 人事調動匯總)均同樣來自義大利。
上圖左為 Pal Zileri 品牌的 CEO Giovanni Mannucci
而 Mayhoola For Investments SPC 最為成功的投資之一 Valentino 的成功也與兩個義大利人密不可分,他們是擔任 CEO 的 Stefano Sassi 和創意總監 Pierpaolo Piccioli。
上圖為 Valentino 品牌的 CEO Stefano Sassi
上圖為 Valentino 的創意總監 Pierpaolo Piccioli
英國奢侈品牌 Burberry 也不例外:2017年時,Christopher Bailey 在 Burberry 效力長達17年後突然宣布將於2018年離職,而此時義大利人 Marco Gobbetti 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上圖為 Burberry 品牌的 CEO Marco Gobbetti
Marco Gobbetti 從2016年7月起就接任 Burberry 的 CEO 一職,他曾先後供職 Céline、 Givenchy、Moschino 、Bottega Veneta 和 Valextra,為 Givenchy 扭虧為盈立下汗馬功勞,還提攜了當時默默無聞的義大利設計師 Riccardo Tisci 擔任品牌女裝設計總監(詳見《華麗志》報導:專注創意本行,Christopher Bailey 將離任 Burberry CEO 一職,明年交棒 Céline 的CEO)。
上圖為 Burberry 品牌的創意總監 Riccardo Tisci
在創意總監 Giovanni Morelli 因工作存在不當行為而離職之前,Coach 品牌的母公司、美國輕奢時尚集團 Tapestry Inc 旗下鞋履品牌 Stuart Weitzman 也曾採取「義大利雙核心」模式,Stuart Weitzman CEO 兼品牌總裁 Eraldo Poletto 自今年4月起執掌大權(詳見《華麗志》報導:人事動向丨Stuart Weitzman創意總監因不當行為而離職;Dior 新高管來自 Fendi)。
上圖為 Stuart Weitzman 品牌的 CEO Eraldo Poletto
上圖左為 Stuart Weitzman 品牌的前任創意總監 Giovanni Morelli
美國著名珠寶公司 Tiffany & Co 也在2017年7月時任命前義大利奢侈珠寶品牌寶格麗(Bulgari)高管 Alessandro Bogliolo 為品牌新任 CEO(詳見《華麗志》報導:Tiffany 任命原 Diesel CEO、前寶格麗高管 Alessandro Bogliolo 擔任新CEO),在他的領導下 Tiffany & Co 的改革已初現成效,2018年一季度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5%至10億美元,高於9.594億美元的預期,創造出了自2001年上市以來最好的業績(詳見《華麗志》報導:改革成效顯著,Tiffany 第一季度淨利潤激增53%)。
上圖為 Tiffany & Co 品牌的 CEO Alessandro Bogliolo
丨圖片來源:東方 IC 圖庫,視覺中國圖庫,義大利LUISS大學官方網站
丨責任編輯:LeZhi
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contact@hualizhi.com
▼ 更多相關報導,請移步《華麗志》APP
人事動向丨Bottega Veneta創意總監離職,Guess聯合創始人被迫辭職,Gap品牌迎來新任CEO
Max Mara 集團CEO:股票市場不適合我們!時尚必須學會與藝術對話
放棄賽車手的夢想,Prada夫婦的長子正式進入家族企業擔任要職
人事動向丨資生堂迎來首位全球香水部門總裁,YNAP旗下奢侈品折扣電商 The Outnet 執行董事上任,Belstaff 創意總監換人
人事動向丨IMG 模特經紀公司總裁擴權,露華濃迎來首位女性CEO,Theory新女裝創意總監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