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BoF時裝商業評論」(ID:Business_of_Fashion),作者 BoF博賦社,36氪經授權發布。
美國紐約——斯坎迪奇(Scandicci)是佛羅倫斯郊外一個以皮革作坊聞名的小鎮,它的財富隨著Gucci、Prada以及其它在這裡生產手袋、鞋履和皮帶的奢侈品牌的崛起而增長。
現在,隨著奢侈品行業開始真正意識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斯坎迪奇的工匠們不得不希望他們的城市能夠「大而不倒」。
「一切都從斯坎迪奇開始,」該鎮鎮長Sandro Fallani說:「如果斯坎迪奇停止運轉,世界也就停止了。」
與義大利各地的企業一樣,斯坎迪奇的工廠也被迫關閉,因為義大利在3月中旬進入了一級戒備狀態,實際上暫停了全球奢侈品集團訂單的生產。現在,為了遵守保持社交距離復工的指導方針,許多公司都在有限的能力下運作,工人們輪流倒班或交替工作。Fallani說,他一直在與在城裡經營大型工廠的奢侈品巨頭進行談判,希望它們能繼續生產同樣數量的產品。
根據麥肯錫的數據,「義大利製造」已經成為奢侈品供應鏈的中心,超過40%的奢侈品都在這裡生產。
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義大利製造」系統依賴於一個複雜而脆弱的獨立企業網絡,這些企業不分大小,往往與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密切合作。根據貝恩諮詢公司的數據,奢侈品銷售會大幅下滑,到今年年底市場將縮水20%到35% 。各大品牌都在尋求削減供應鏈的成本。
多年來,義大利家族企業的訂單一直在流向海外低成本、但技能高超的製造商。這種遷移現在可能更加加速了。
諮詢公司Hydra Advisory的創始人Maximiliano Nicoelli表示:「現在發生的事情是對義大利時尚體系的一記耳光。」
工廠慢慢地重新開工,但是隨著指導方針的實行,許多工廠無法按照疫情前的標準提高產量。由於訂單被取消,政府援助停滯不前,許多公司正在艱難地維持運營。
獨立工廠缺乏與其合作的奢侈品牌那樣的雄厚財力,如果經濟不能迅速反彈,許多工廠將會倒閉。大規模的工廠關門可能會對義大利本已低迷的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
此外,由於產能和現金流有限,許多工廠沒有能力投資新技術或進行電商試驗。儘管一些工廠可能會永久倒閉,但Nicolelli認為,許多工廠或將被投資者或LVMH和開雲(Kering)等大型奢侈品牌合併和收購,這些品牌希望在疫情爆發後擴大對產業鏈的控制。
Gucci最近宣布與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建立合作關係,為其供應鏈上的企業推出一系列貸款項目和金融工具。其它品牌可能開始進一步投資於它們所依賴的獨立工廠和供應商,而不是直接收購。
許多目前在義大利生產的獨立公司正在盡一切努力留在義大利:儘管需要做一些調整。家族控制的男裝品牌Canali,其總裁兼執行長Stefano Canali表示:「這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季。」他說,為了確保工廠和供應商未來能夠順利運營,他承諾償還他欠工廠和供應商的帳。但是他也做了一些節省成本的改變,使用數字工具來創建虛擬Showroom,並加速未來的樣衣和原型產品生產。「這些創新將會繼續存在,」他補充說。
波士頓的直面消費者鞋履品牌M.Gemi與義大利的幾家小型家族工廠合作,多年來通過使用3D 技術和圖形設計渲染原型和調整樣品,減少了生產時間和成本。
M.Gemi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Ben Fischman 指出,工廠採納這些變化需要時間。他表示:「我們必須與供應商密切合作,推動他們接受一種新的方式為供應鏈安排時間。」。
然而,許多人認為,新技術與義大利的工藝是對立的,這些技術可能改變時裝體系的結構,讓許多小工廠與時代脫節。
米蘭獨立設計師、 Schiaparelli的前創意總監Marco Zanini表示:「如果你想達到某種卓越的裁剪效果,使用數位技術是不可想像的。在義大利,生產和設計仍然是一項「手工和共同」完成的任務。「
Zanini表示,時裝日程上忙碌的節奏是一個更大的威脅,該行業將受益於以較慢的節奏生產較少的時裝系列。
然而,儘管最近面臨著種種挑戰,許多人認為,義大利可能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迎接不同時尚體系日益增長的需求。獨立的工廠和供應商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因為這場疫情凸顯了現有供應鏈中的不平等,品牌正在從更小規模的供應商那裡尋找可持續的、來源合乎道德的材料和產品。
「可持續是我們未來戰略的核心,」義大利時裝商會總裁Carlo Capasa表示。該組織目前正致力於推出新舉措,以在政府援助停滯時支持供應鏈和工廠。
一些人樂觀地認為,改變最終將有利於義大利。「未來幾個月,義大利製造將變得更加重要,」 Canali表示。其品牌的製造就設在義大利,他補充說,這將幫助其處於有利地位,因為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時將更加深思熟慮,可能標誌著人們會回歸到2008年經濟衰退後低調奢華的趨勢。
設計師兼中介Simone Gronchi幫助託斯卡納周邊的鞋廠與品牌建立聯繫。她認為,希望削減每年生產和設計量的企業將把目光投向義大利,而不是中國或孟加拉國。「所有的皮革都在這裡,我們所有的工廠都非常接近,我們的供應商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她說。
在最近因疫情導致的延誤和中斷之後,各品牌正採取措施將供應鏈本地化,並將生產遷出中國,更靠近總部和消費者。麥肯錫公司最近對採購高管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大約60%的受訪者預計,中美洲和東歐的製造業集群將擴張,從而更接近西歐和美國的消費者。
儘管許多工廠和供應商面臨著30%到50%的訂單取消,但Gronchi仍然相信,義大利的供應鏈在未來幾個月將保持完整。「我們甚至可以成為『文藝復興』的一部分,」Gronchi說:「這是一切的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