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評論:過渡期延長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的改革方向出現變化

2020-12-10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經濟網

適當延長過渡期,能夠緩解疫情對資管業務的衝擊,有利於緩解金融機構整改壓力,還能為資管機構進一步提升新產品投研和創新能力,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長期資金培育,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條件,降低整改給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帶來的波動。但是,過渡期也不宜延長過多,過渡期延長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的改革方向出現變化。

備受關注的資管新規過渡期是否延長問題,近日塵埃落定。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等六部門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至2021年底。

所謂資管新規,指的是2018年4月27日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是資管業務綱領性文件。資管新規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資管行業聯通多類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規模龐大,牽一髮而動全身。截至資管新規出臺前的2017年底,我國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達到百萬億元,涉及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多類機構眾多產品。隨著資管業務規模膨脹,其風險也越來越不容忽視,規範整改勢在必行。

化解以資管業務為代表的影子銀行風險,是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一環。由於對資管業務的監管標準不一,其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顯露出諸多亂象,突出表現為產品多層嵌套、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非標)投資急劇膨脹、剛性兌付普遍存在。再加上非標投資期限錯配嚴重,資金池操作加大了流動性風險;剛性兌付使資管「走樣」成為信貸替代品,加劇了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這些因素疊加起來,使得資管業務演化為一個規模巨大、監管缺失的「影子銀行」,導致銀行業金融機構表外資產「虛胖」,背離了發展資管業務的初衷,也削弱了監管政策和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在這種情形下,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實施,針對影子銀行的產生根源及種種亂象,精準施策,按照產品類型而非機構類型統一監管標準,嚴格規範資管產品投資非標,堅決打破剛性兌付,規範資金池,實現對影子銀行的「精準拆彈」。同時,考慮到整改的實際情況,從一開始就為資管新規設置了至2020年底的較長過渡期。

不過,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資管業務產生了較大衝擊,尤其是部分行業、企業經營困難加大,一些資管產品的投資項目原有還款安排面臨調整,在綜合考慮疫情衝擊、宏觀環境、市場影響、實體經濟融資等因素後,適度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確有必要。

適當延長過渡期,能夠緩解疫情對資管業務的衝擊,有利於緩解金融機構整改壓力,還能夠為資管機構進一步提升新產品投研和創新能力,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長期資金培育,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條件,降低整改給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帶來的波動。

但是,過渡期也不宜延長過多,適度延長1年能夠起到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的作用,在對衝疫情影響的同時,推動金融機構早整改、早轉型。過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確保資管業務順利轉型,實現老產品向新產品平穩過渡。延長過渡期1年,更多期限較長的存量資產可自然到期,有助於避免存量資產集中處置給金融機構帶來的壓力,更有利於統籌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在堅持市場紀律、堅定原則方向的同時,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推進資管業務健康發展,維護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穩定。

過渡期延長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的改革方向出現變化。在延長過渡期後,資管新規治理金融亂象、規範健康發展的初衷和底線不變,不涉及資管業務監管標準變動和調整,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目前,監管部門已經明確了激勵約束機制,對於提前完成整改的金融機構予以激勵,對於在過渡期後仍未完成的金融機構則會採取懲罰性措施。因此,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不應抱有僥倖心理,應該明確方向,積極實施整改計劃,早整改、早轉型,共同推動資管業務回歸本源,穩定對實體經濟的融資供給,提高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相關焦點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 改革方向有變化?對股市影響有多大?
    來源:金融界網站央行7月31日發布《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公告稱,將原本在今年年底結束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要點如下:1、資管新規過渡期由原來的2020年底結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
    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央行宣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未如期完成整改將暫停開展業務
    南都訊本應於2020年底結束過渡期的資管新規正式宣布延期。剛剛央行官網發布公告,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 跟我有什麼關係?
    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央行有關負責人就資管新規過渡期調整答記者問: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充分考慮今年以來疫情影響的實際情況,在堅持資管新規政策框架和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審慎研究決定,延長《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到期還整改不到位怎麼辦?
    資管新規過渡期明確延後。人民銀行7月31日宣布,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明年年底 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
    來源:經濟日報7月31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據介紹,資管新規指的是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原本設定的過渡期是到2020年底。由於涉及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多類機構的眾多產品、近百萬億元資金,資管新規過渡期是否延長備受市場關注。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建議,應該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在原有計劃上延長兩年。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彰顯改革定力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事終於塵埃落定。根據監管安排,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旨在緩解疫情對資管業務的衝擊,緩解金融機構整改壓力。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但實際上早在去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關於延長過渡期的討論就已熱烈,彼時監管也釋放出會研究延期一事的態度。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監管標準...
    原本2020年底結束的過渡期又多了一年的窗口期,但延期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發生變化。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此次過渡期延長的政策安排,「不涉及資管業務監管標準的變動和調整,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
  • 央行宣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釋放什麼信號?|小編頻道
    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愉見財經」注意到,在這次「官宣」過渡期延長之前,央行在前不久就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已有「放風」。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釋放什麼信號?
    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7月31日,央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但實際上從去年以來,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關於延長過渡期的討論就已熱烈,彼時監管也釋放出會研究延期一事的態度。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
    備受市場關注的資管新規延期傳聞終於塵埃落定!7月31日晚間,央行發文稱,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央行表示,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
  • 資管新規過渡期要延長多久?
    治理影子銀行 支持實體經濟2018年4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四部門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也就是業內常說的資管新規。為確保平穩過渡,資管新規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過渡期截止到2020年底。
  • 重磅來了: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延長 對股市債市有何影響?
    資管新規過度期或再度延長2018年4月,央行聯合多部門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按照既定計劃,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資管新規發布以來,銀行大力開展理財業務整改。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 金融機構獲「喘息」空間 整改壓力猶存
    利好銀行板塊 7月31日,央行宣布,考慮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此外,還提出對2021年底前仍無法完全整改到位的個別金融機構進行個案處理。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 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7月3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央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7月3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央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應「寬嚴相濟」 發展資本市場與是否...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由於疫情因素,資管新規的過渡期被延長一年。而在資管新規之下,我國的大資管業務正在走向合規。「我們要求的是資金端的規範,建議按照資金端逐年替換,資金端不能有資金池,必須自己來承擔風險。」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至2021年底,鼓勵「跳起來摘桃子」?央行...
    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7月31日,央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為何延長一年 而不是兩年?
    距離資管新規原過渡期截止時間僅剩一年,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度還不到一半,正因如此,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多次傳出資管新規過渡期要延長的聲音,而監管層也表示認可。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成為共識,但是延長多久、如何延長監管層一直未表態。7月31日,方案終於落定,央行會同多部門共同決定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