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除公鐵共建段外,廣中江高速三期順利通過了驗收,將於12月28日通車。
交工驗收委員會一致認為:廣中江高速三期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均達到目標要求,質量優良,具備通車運營條件,同意通過交工驗收。小欖北收費站屬於此次新開通的5個收費站之一廣中江高速小欖互通出入口位於小欖鎮潮源路附近,通車後,小欖鎮北部區域群眾無需再經古鎮、橫欄、東鳳、東升,實現就近「10分鐘上高速」,直達廣州、佛山、江門等城市。同時,未來還可通過東部外環連接深中通道直達深圳,實現「45分鐘到深圳」。
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基礎,作為灣區高速公路網一條重要的「加密線」,廣東交通集團所屬廣中江高速是我省在建的重點高速公路。項目起於鶴山雅瑤鎮,沿線途經江門、佛山、中山的多個鎮區,串聯佛開、江肇、廣珠西、東新、中江、佛江等8條高速,止於廣州南沙大崗鎮。廣中江高速總長約67公裡,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一、二期工程約43公裡,已分別於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建成通車。三期工程約24公裡,起於一、二期通車段天連互通,經中山小欖、東鳳、南頭、黃圃鎮,設小欖北、東鳳、南頭北、黃圃、放馬5個收費站,止於廣州南沙區大崗鎮。
2021年,廣中江將全線通車,中山、佛山、江門乃至粵西地區與珠江東岸重要城市的通行距離將大大縮短,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廣中江項目穿越珠三角四個核心地市,區域內人口密度大,沿線城鎮、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密集,土地開發程度高,土地資源十分緊張,項目路線嚴重受限。加之全線跨越西江、小欖、洪奇瀝、北街四處一級航道,靠近多處一級、二級水源保護地,環境保護任務艱巨。 面對路線走廊資源嚴重受限、技術方案難題眾多、施工環境異常複雜、安全管理利劍高懸的「四大挑戰」,廣中江建設者們迎難而上,經過多次的方案論證和比選,各種難題一一破解,工程建設亮點紛呈。
架在空中的高速公路,廣中江高速全線設置主線橋梁70座,匝道橋梁110座,其中包括主跨400米的濱江大橋、365米的番中大橋、380米的江海大橋、320米的潮荷大橋,以及主跨170米、195米剛構橋各一座,橋梁長度佔路線長度的83%以上。因此,廣中江高速被形象的稱為「架在空中的高速」。
高密度「互通立交群」項目共設置互通立交17座,互通立交密集且間距較近,平均不到4公裡就有一座互通立交,形成了廣中江特有的「互通立交群」。密集的互通串起四個城市,12個工業強鎮,八條高速路,大大促進了珠三角交通一體化進程。
與高壓線走廊共舞廣中江項目在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中山市小欖鎮、東鳳鎮和南頭鎮境內有17公裡與廣東電網公司500千伏高壓線路共用走廊,共計節約高價值土地超過千畝。東鳳互通高架橋左幅第十一聯現澆梁通過頂升改造,有效降低了工程造價和施工安全風險。這種大重量(64813KN)、超高度(323.9cm)、多工序的橋梁調坡頂升施工,屬省內首例。綠色施工標杆建設廣中江高速是全國首批綠色低碳公路示範路。據統計,廣中江綠色循環低碳公路項目一共節省標準煤1388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4300噸。節約土地資源1260畝,利用粉煤灰11.93萬噸,利用洞渣10.55萬立方米。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哦!
方便的話,動動手指,下方點個讚再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