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試駕豐田Sienta談談我們的感受如何

2020-12-13 專注汽車資訊解說

2016年第一次看到實車,我得說它的第一眼不試那麼討喜,不過當你深入認識之後,則可發掘它內在優點,小夥伴也慢慢地接受這輛中小型MPV車型。上市3年後,推出小改款Sienta車型,說真的改變幅度不大,變動的地方則都是在刀口上,小夥伴或許在第一眼很難察覺,但只要用心體會,它的優勢絕對能滿足你對它的要求。

外觀部分整體看起來更加年輕,透過時尚的吸氣壩設計,加上鍍鉻飾條點綴,塑造更大器的前視設計。頭燈內的LED日行燈重新配置,帶來出錢臉雙眼的豐富層次感。車側線條維持原樣,沒有增加任何飾條或者改變裝飾,就連鋁製輪轂造型也一模一樣。來到車尾,同樣賦予了內部全新設計的尾燈,增加辨識度的視覺效果。我得承認,首次看到它的時候不太能接受,過於前衛的美學需要時間消化,小改款後慢慢已認可這獨到美感。

進到車內前會發現Sienta上下車的優點,包括便利的電動滑門、低地板、大開口的後座車門設計,營造出對各年齡層乘客都友善的環境,當然這不是改款後才有的,我只是再次特別強調。改款車型在車內提供豐田Drive+Connect智聯車載系統,提供智能導航與及時救援等便利功能,當然不同車型對應的功能有所差異。另外為了要提升車內質感,豪華車型以上在前座車門內側新增高質感皮質面料,1.8L尊爵車型還有透氣打孔豪華皮質座椅,算是小小的加分效果。

來到第二排之後的空間不在改款範圍內,但它卻是Sienta最大產品優勢。後車門採滑軌機構,入門車型為手動或者右側電動,七人座豪華車型以上有左右電動滑門。滑門開啟進入面積達到高1145毫米與寬665毫米,離地高度只有330毫米,方便各年齡層小夥伴上下車。這二排乘客有獨立的冷氣出風口,後座椅椅墊及椅背可前後與角度上的調整,達到乘客最舒適的環境。

收納空間原廠花盡巧思,車內各個地方都可看到貼心的置物空間,在一般乘坐五人配置後行李廂高1085毫米、寬1260毫米、深1040毫米,容積達到977L。如果是把第二排座椅再向前收折,行李箱容積瞬間增加至1764L。後廂空間不單單除了大之外,車身高度輔佐下可靈活運用,腳踏車不拆解前輪便能置入,座椅靈活調整就看小夥伴的使用需求。

安全性部分,改款後部署了PKSB防碰撞輔助系統但是只有1.8L尊爵七人座才有。系統可於時速15公裡每小時以下,透過雷達偵測前、後方靜止障礙物,實時於多功能信息幕顯示警示信息並發出警示音,主動提醒駕駛採取必要反應。當系統判斷極有可能與前、後之靜止障礙物發生碰撞時,將主動降低引擎出力,並主動剎車,降低碰撞風險。

此外也搭載PVM環景影像輔助系統,一樣只有1.8L尊爵七人座才有,運用車頭、車側及車尾的攝影機融合出360度的實時影像,並具備2D與3D兩種顯示模式,隨時隨地掌握車輛周圍視野與動態。動力系統提供1.5升與1.8升兩種,試駕車型為4缸1.8升自然吸氣引擎,有Valvematic可變正時氣門揚程系統,最大馬力140hp/6200轉速與最大扭力17.5kgm/4000轉速的爆發力,搭配上CVT無級變速系統,沒有過多的激情,只有順暢、舒適的加速反應。

這次不說它百公裡加速需要幾秒,改說1.8升引擎七人座車型平均一公升可以跑14.6公裡,如果是1.5升五人座則可達到16.4公裡。底盤設定偏向舒適,乘坐路感柔順,吸震能力很好,是一輛家庭用車該有的調校,想要從它的身上找到樂趣,我想會有點困難。車廠對於小改款車型都很有默契的會在新聞稿上打出全新車型,我相信對於小夥伴的角度來看應該都只有微微變動,如果神經大條的還會覺得根本沒變。

確實很多小改款車型變動的幅度都不會太大,尤其是在外觀上,都需要仔細端倪幾次才會發現不同,而配置上到是較容易被察覺,只是程度到哪就要看車廠如何操作。Sienta在這次小改款的變革不強烈,只能算是微升級,以我們此次試駕的七人座1.8L尊爵型來看,外觀、安全性以及質感做了提升,從這角度再來看升級幅度,感受好像有點不同。

相關焦點

  • 對於這臺改裝版豐田卡羅拉Altis Hybrid談談我們的試駕感受如何
    此次試駕卡羅拉AltisHybridGR運動的整體動力性能,其實也與其他一般版卡羅拉AltisHybrid相同!主要差異仍在於更顯性能霸氣的外觀、更具運動氛圍的座艙、以及更有運動風格的底盤調校設定。豐田卡羅拉AltisHybridGR運動舒適運動風!底盤/外觀/內飾採用自家GR運動套底盤方面的主要強化重點,在於跑車化調校的避震器阻尼、前防傾杆加粗10%、後防傾杆加粗5%,以及升級17寸雙色切削鋁製輪轂+225/45R17的Dunlop運動Maxx跑胎等設定。
  • 對於第4代豐田普銳斯談談我的整體駕乘感受如何
    對於第4代豐田普銳斯談談我的整體駕乘感受如何,這麼一說要追溯到第一代豐田普銳斯自1997年量產問世以來,幾乎已經成為Hybrid油電複合動力車的代名詞,演進至今已發展到第4代車型,且才剛在15年底全球發布後,旋即引進很多地區而造型與車身尺寸都有所大改變的第4代普銳斯,在15年全球累積訂單很多,
  • 試駕豐田卡羅拉Altis X感受如何了解一下?
    試駕豐田卡羅拉Altis X感受如何了解一下?為了扭轉設計樸實、較無個性的外觀樣貌,事實上,近年來豐田所推出的Keen Look家族設計語彙就是一筆,藉由水箱罩與下氣壩連成如同略嫌張狂的X字樣確實令人耳目一新,看來也年輕了幾歲,而為了讓卡羅拉Altis擺脫操控不佳、路上行船的路感回饋,自從第11代車型改款以來,豐田就針對避震器阻尼與底盤細部加以強化,雖說整體回饋感受依然以舒適取向,但確實在穩定性上有著顯著的提升,豐田甚至以此為基礎在2015年推出了運動化扮裝的卡羅拉
  • 談談我們試駕捷豹F-Pace SVR的總體感受如何
    本次試駕的主角FPaceSVR就是目前車系中最強的性能代表,但各位小夥伴可曾想過,SVR所代表的意義又是如何。只要掛上SVR名號,就代表該車是由JLR特殊車輛部門SpecialVehicleOperations特殊車輛部門(SVO)所打造。
  • 試駕老款豐田Altis感受如何了解一下?
    試駕老款豐田Altis感受如何了解一下?所謂80分哲學是豐田初代卡羅拉在1960年代開發之際所提出的思想,不在單一層面追求卓越表現而將資源著重在符合大多數人所能接受的80分。這樣的思維演進至今當然也隨著車壇腳步不斷更迭而有所進化,如今的卡羅拉車系便在這樣80分的基礎上加以強化,鞏固既有優勢之餘更貼近小夥伴需求,讓全新改款豐田 卡羅拉 Altis再次於競爭激烈的房車市場中穩坐霸主地位。中程改款著重安全、外型,從1966年一路衍生至今的卡羅拉車系,如今已來到第11代車型、更是豐田的第3代Altis。
  • 對於試駕老款豐田改裝版86談談我們的駕乘感受如何
    歲月流逝,一轉眼豐田86開始部署至今已經邁入了第八年的時間,北美部分則是名為FRS,但基本上就是跟豐田86相同的產品,對於這輛推出給車主們增加自我改裝意識的車輛來說,無論在日本當地或是海外,都發生過不少問題,也引起許多話題。
  • 試駕了豐田雷凌和大眾朗逸,簡單談談兩車區別,祝你合理避坑
    試駕了豐田雷凌和大眾朗逸,簡單談談兩車區別,祝你合理避坑周末跟表哥一起去試駕了一圈,試駕了雷凌、朗逸、英朗、昂克賽拉、哈弗H6、歐尚X7,花了周六一整天的時間。表哥預算12W,如果上合資,就要跟家裡借點;如果直接選國產,自己就可以搞定,因此兩種車都試駕了一下,這次給大家著重講講雷凌和朗逸的區別。雷凌原本看的是1.2T豪華版,結果發現座椅是織物的,於是決定加2K選真皮座椅,銷售說不如再加2K上運動版,運動版除了有運動外觀套件,還自帶真皮座椅。於是又加了2K,上運動版。
  • 對於試駕寶馬Z4 M40i我們的感受比較複雜
    寶馬Z4與豐田Supra是品牌合作所產下的結晶,兩者共享了許多零件,所以第一印象中有太多相似之處。試駕過Supra就挑起我對Z4的好奇心,究竟開起來的感覺是否會一樣,又或者不同車廠調校後,會有何種風格駕馭感受,此次就是要揭開品牌合作後的產物,會有有多大的差異性。
  • 對於試駕奧迪A6 40 TDI Premium談談我們感受如何
    我查了一下汽車在線網站的試車報導,上回試駕奧迪是今年的10月4號,試駕車型為A8而再上一臺摸到奧迪的車型竟是2018年的8月,試駕的是SQ7。以往這種一年一會的車型大概就是如蘭博基尼之流的超級跑車,但曾幾何時這位VAG量產車的一哥竟也落得如此風景,讓人有些不勝唏噓。
  • 對於試駕起亞Grand Carnival說說我們的看法如何
    不過雖說都是多人座,汽車風格大小可大相逕庭,拿最緊緻的豐田Sienta為例,車長不過區區4260毫米而已,但滿街跑的本田Odyssey卻已達4830毫米,顯示在乘坐空間上當然分別也明顯。而這正是車長闊至5115毫米的起亞GrandCarnival亟欲切入的理由,就是為滿足那些對於空間需求甚且高過Odyssey的群體,不過事實上,跨足此等級也非如入無人之境,鎮守五米大型家用MPV的,可還有豐田旗下的Sienna與Alphard等名將,然而無論Sienna或Alphard,甚至象是大眾邁特威等高端商旅。
  • 關於試駕豐田Granvia九座豪華款車型感受如何進行點評
    此次試駕的是九人座豪華車型為配置電動滑門,上下車需手動操作,想要電動滑門只能選擇頂級或者旗艦以上車型。九人座的配置為2+2+2+3四排設定,第二排與第三排採獨立雙座,可自行調整前後、椅背角度等;第四排則是三人座設定,6/4分離能調整椅背以及座椅前後。四排九人座車型,後座乘客可利用寬敞中央走道輕鬆上下車,由第二排可直至後座第四排,無須另外調整座椅。
  • 試駕點評豐田Sienta七人座豪華版車型感受如何
    Sienta明顯不是拿來肖呸的車,在正常的代步情況,轉向靈活、好上手,和多數對於豐田的親民形象一樣,沒有鮮明個性,但開起來沒壓力,加上緊湊的車身大小,很適合市區的擁擠環境,尤其通過一些窄巷特別有感。受測的Sienta七人座豪華型搭載1.8升自然吸氣引擎,最大輸出140hp/6200轉速、17.5kgm/4000轉速,並搭配CVT變速箱,具備S檔與B檔位。
  • 體驗豐田Sienta的駕駛感受
    體驗豐田Sienta的駕駛感受,這次我們帶來測試的是一臺2018年款的豐田Sienta七人座豪華版,從交車到現在算一算已經相處了三個多月,在這段時間裡Sienta曾載著一家大小南徵北討,累積裡程早就突破五千公裡,也因此對Sienta的感觸與了解,絕對比過去短短一天試車所收集到的心得還要深刻且透徹
  • 淺談試駕豐田Alphard Executive Lounge感受如何
    有陸地豪華頭等艙稱號的豐田Alphard推出2020年款進化版本,主要是針對主動安全防護做了升級,部署豐田SafetySense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提升車輛安全防護。日本進口豐田Alphard自2010年正式部署一些地區就得到層峰商務人士的青睞,2015年車型大改款變革,豪華、奢華再度推向巔峰。2018年進行第一次的小改後,憑藉更為前衛霸氣的外觀、極致奢華的頂級內飾配置及細膩的駕乘感受。2020年更全面進化,大幅升級主動安全配置,期望能滿足層峰人士在安全方面的需求。
  • 對於豐田Yaris Crossover這款家用旅行車試駕感受你了解多少
    現在人對於生活非常講究,周末的休閒被視為重要的一環,進而對於車的要求也隨之升高。對於預算有限的小夥伴來說,就是希望能用少少的錢得到大大享受,所以車商變則通的辦法就是透過拉高車身高度得到休旅車通過性,豐田前一陣子才將普銳斯c拉高成為普銳斯c跨界車,這次則將Yaris拉高成為Yaris跨界車。介紹Yaris跨界車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下究竟什麼樣的群體會買這類小型跨界車,又只有前輪驅動版本的小車。
  • 幻想再現 試駕2021款豐田SUPRA 3.0T
    幻想再現 試駕2021款豐田SUPRA 3.0T視頻地址:幻想再現 試駕2021款豐田SUPRA 3.0T猜你喜歡幻想再現 試駕2021款豐田SUPRA 3.0T>[車友頭條-車友號-試駕測評]  2018年龍膽紫發了新專輯,帶著對「黃金年代」和in3 fam的忠誠,我毫不猶豫的在天亮前趕到了發售現場。
  • 對於Gogoro S2 Adventure這款電動踏板車談談我們的試駕感受如何
    趁著參與這次活動的機會,小編也試駕了在2018年底發布的GogoroS2Adventure車型,第一眼看到GogoroS2Adventure確實會被他極具特色的外形給吸引,雖然跟真正的大型重型機車的Adventure完全無法相提並論,但他確實給予的過去電動機車所不曾出現過的跳Tone狂野氣息,誰說電動車就只能是那副乖乖牌的模樣呢?
  • 對於試駕保時捷718 Boxster GTS我們感受如何
    若要說718車系王者,莫過於GT4和Spyder,但也別因此輕視GTS,這是我們狂奔一整天后的結論。進入車媒圈子十多年,印象中,每次試駕Boxster/Cayman車系城市留下讚嘆,這次也不意外!且雖然扭力在2100~5000轉速能維持平原釋放,看似善於中低轉速,但5000轉速之後的高轉速依舊精彩,大約逼近7000轉速,轉速攀升才有遲緩的感覺(斷油轉速為7500轉速),這對於2.5升四缸引擎而言,可說是相當難能可貴!
  • 對於試駕保時捷卡宴Turbo Coupe談談我們感受如何
    此車有選配越野功能套件,多了各種崎嶇路面狀況的行車模式,並可顯示車身水平、傾角等狀況,而上方原本跑車計時套件的碼錶,也因此換成羅盤顯示,不過我們並沒有實際測試越野功能套件有多強悍,因為腳下的22寸鋁製輪轂、米其林PS4S跑胎實在不適合啊。此車也選了抬頭顯示器,可以自訂顯示內容與位置,信息頗為豐富,雖然價格不便宜,但也算是物有所值。
  • 對於試駕MINI Cooper S Clubman說說我們的觀點與感受
    記得上一次試駕MINICooperSClubman是在2016年,也早已習慣MINI不在迷你的事實,但不可否認MINI的工程師在有限的框架內,完美詮釋出MINI該有的經典以及時代演變的科技感。說完了MINIClubman最經典部分,我們還是要來看看這次小改款的重點。首先就是耗時四年研發的UnionJack英國旗式樣LED尾燈,LED尾燈將方向指示燈與剎車燈分別配置於英國旗幟造型燈組的橫向與縱向處,其細節內部構造相當複雜且還要符合各國安全要求,成果耗時也耗費心力。對於MINI車系來說有很大加分效果,致敬MINI傳承60年的英倫血統,也成為很多舊一代車主爭相改裝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