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次看到實車,我得說它的第一眼不試那麼討喜,不過當你深入認識之後,則可發掘它內在優點,小夥伴也慢慢地接受這輛中小型MPV車型。上市3年後,推出小改款Sienta車型,說真的改變幅度不大,變動的地方則都是在刀口上,小夥伴或許在第一眼很難察覺,但只要用心體會,它的優勢絕對能滿足你對它的要求。
外觀部分整體看起來更加年輕,透過時尚的吸氣壩設計,加上鍍鉻飾條點綴,塑造更大器的前視設計。頭燈內的LED日行燈重新配置,帶來出錢臉雙眼的豐富層次感。車側線條維持原樣,沒有增加任何飾條或者改變裝飾,就連鋁製輪轂造型也一模一樣。來到車尾,同樣賦予了內部全新設計的尾燈,增加辨識度的視覺效果。我得承認,首次看到它的時候不太能接受,過於前衛的美學需要時間消化,小改款後慢慢已認可這獨到美感。
進到車內前會發現Sienta上下車的優點,包括便利的電動滑門、低地板、大開口的後座車門設計,營造出對各年齡層乘客都友善的環境,當然這不是改款後才有的,我只是再次特別強調。改款車型在車內提供豐田Drive+Connect智聯車載系統,提供智能導航與及時救援等便利功能,當然不同車型對應的功能有所差異。另外為了要提升車內質感,豪華車型以上在前座車門內側新增高質感皮質面料,1.8L尊爵車型還有透氣打孔豪華皮質座椅,算是小小的加分效果。
來到第二排之後的空間不在改款範圍內,但它卻是Sienta最大產品優勢。後車門採滑軌機構,入門車型為手動或者右側電動,七人座豪華車型以上有左右電動滑門。滑門開啟進入面積達到高1145毫米與寬665毫米,離地高度只有330毫米,方便各年齡層小夥伴上下車。這二排乘客有獨立的冷氣出風口,後座椅椅墊及椅背可前後與角度上的調整,達到乘客最舒適的環境。
收納空間原廠花盡巧思,車內各個地方都可看到貼心的置物空間,在一般乘坐五人配置後行李廂高1085毫米、寬1260毫米、深1040毫米,容積達到977L。如果是把第二排座椅再向前收折,行李箱容積瞬間增加至1764L。後廂空間不單單除了大之外,車身高度輔佐下可靈活運用,腳踏車不拆解前輪便能置入,座椅靈活調整就看小夥伴的使用需求。
安全性部分,改款後部署了PKSB防碰撞輔助系統但是只有1.8L尊爵七人座才有。系統可於時速15公裡每小時以下,透過雷達偵測前、後方靜止障礙物,實時於多功能信息幕顯示警示信息並發出警示音,主動提醒駕駛採取必要反應。當系統判斷極有可能與前、後之靜止障礙物發生碰撞時,將主動降低引擎出力,並主動剎車,降低碰撞風險。
此外也搭載PVM環景影像輔助系統,一樣只有1.8L尊爵七人座才有,運用車頭、車側及車尾的攝影機融合出360度的實時影像,並具備2D與3D兩種顯示模式,隨時隨地掌握車輛周圍視野與動態。動力系統提供1.5升與1.8升兩種,試駕車型為4缸1.8升自然吸氣引擎,有Valvematic可變正時氣門揚程系統,最大馬力140hp/6200轉速與最大扭力17.5kgm/4000轉速的爆發力,搭配上CVT無級變速系統,沒有過多的激情,只有順暢、舒適的加速反應。
這次不說它百公裡加速需要幾秒,改說1.8升引擎七人座車型平均一公升可以跑14.6公裡,如果是1.5升五人座則可達到16.4公裡。底盤設定偏向舒適,乘坐路感柔順,吸震能力很好,是一輛家庭用車該有的調校,想要從它的身上找到樂趣,我想會有點困難。車廠對於小改款車型都很有默契的會在新聞稿上打出全新車型,我相信對於小夥伴的角度來看應該都只有微微變動,如果神經大條的還會覺得根本沒變。
確實很多小改款車型變動的幅度都不會太大,尤其是在外觀上,都需要仔細端倪幾次才會發現不同,而配置上到是較容易被察覺,只是程度到哪就要看車廠如何操作。Sienta在這次小改款的變革不強烈,只能算是微升級,以我們此次試駕的七人座1.8L尊爵型來看,外觀、安全性以及質感做了提升,從這角度再來看升級幅度,感受好像有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