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多年前剛入行,奧迪還是太古時期,當時車媒做進口中型豪華集體評比固定咖一定是寶馬5系列、梅賽德斯奔馳E系與奧迪A6那時還有歐系三傑奧迪與奔馳還有寶馬的名號。不過近年來寶馬與奔馳一樣各擁山頭,但奧迪卻開始被車迷默默從前段班除名。我查了一下汽車在線網站的試車報導,上回試駕奧迪是今年的10月4號,試駕車型為A8而再上一臺摸到奧迪的車型竟是2018年的8月,試駕的是SQ7。
以往這種一年一會的車型大概就是如蘭博基尼之流的超級跑車,但曾幾何時這位VAG量產車的一哥竟也落得如此風景,讓人有些不勝唏噓。新車推遲最直接的肇因就是歐盟自2018年推行了WLTP的測試流程,這讓原本就十分繁瑣的排汙油耗測試流程標準更為嚴苛,而本來預計要在2018年就可以上市的新車全部砍掉重練,不僅亂了一池春水,更讓一些地區奧迪面臨一年都沒有新車可賣的窘境。
此舉不但讓小夥伴到了展間沒新車看外,原本應該是率先搭載的雙層中控屏幕與自動輔助駕駛的頭香被集團其他車型給搶走了,讓新車上市時少了那麼點宣傳性。不過也許危機就是轉機,雖然一年沒新車賣,但也讓臺奧可以花一年的時間修身養息,處理一度曾危及國本的庫存車問題。在內燃機研發到如此成熟的當下,新一代的車型其實某種程度也是科技的戰爭。除了比自動駕駛、安全防護外,更要比誰的科技底蘊深。
而科技一直是奧迪的強項,過去甚至還有開奧迪跟開戰鬥機一樣複雜的說詞,而A6同樣帶來滿滿新意。先前提到現在VAG集團最流行的中控雙屏幕設計其實引發這波潮流的就是奧迪。此次中控臺分別搭載10.1寸與8.8寸兩具觸控式屏幕,再加上升級過後的12.3寸數字儀表,保證讓人一進入車內就相當有感。當然比電戰能力各車廠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學,但奧迪connect這套系統使用上還出奇的順手。
除基本的支持安卓Auto與蘋果CarPlay外,A6也支持無線連接功能,同時觸控屏幕還有觸感反饋,雖說分項來看也許都不值得說嘴,但豪華之所在不就正建築在這些細微處,這點是奧迪一直做得很好的地方。由於已經在外媒網站看了一年第五代A6的模樣,因此看到實車時坦白說外觀並沒有給人過多的驚艷感,直到坐進車內後兜上幾圈後才大大發現新的A6進化超有感,讓人感受到這就是VAG一哥的風範。
第一波登場的A6車系動力以2.0L柴油引擎為主,僅在A6Avant的頂級款有配置2.0L汽油引擎。如此配置倒是讓人有些意外,因為中大型豪華房車即便是寶馬與奔馳城市跟你說車越大越貴裝柴油引擎就是不好賣。該等級買家相對資金壓力比較寬裕,但他們無法忍受的是車未到高爾夫球場球友就先聽見柴油引擎的噠嗒嗒聲。對此臺奧的解釋是我們新的柴油引擎跟汽油車一樣安靜平穩,加上其他地區A6房車目前也只有3.0L汽油引擎選項。
但一些地區賣3.0L汽油A6會賣不動,因此未來其他地區有2.0L汽油引擎之後臺奧就會部署。這看似頗不合常理的安排,其實奧迪是有備而來。204匹的最大馬力與400Nm扭力峰值已經充分發揮柴油引擎的特點。此外這臺車還用上最新潮的輕油電12V複合動力系統,可額外供應5kW動力。雖然說這樣的改變實際操駕時難以察覺,不過更優異的油耗表現卻如實的反應在數字上。
同時奧迪也大玩材料科學,廣泛應用如鋁合金與碳纖維材質,讓這臺長達近五米的豪華房車重量控制在1697公斤左右。新動力組成與熟悉的7速Stronic變速箱,這一代A6給予的震撼並非有多麼犀利的操控或是極為猛爆的性能輸出。順暢好開又安靜才是這代A6最大加分的地方。雖然有人批評這樣的調性有點過於中性,難以讓平日吃慣重鹹的車線記者有什麼太強烈的印象,但這樣見於日常的美好不正是普羅大眾最樂見的設定嗎。
外界印象中總是覺得寶馬比較有操控樂趣,而奔馳則勝在豪華舒適。而A6恰好落在兩者中間,你可以批評它操控不是最好,乘坐感也不是最舒適,但若換個角度去想。新A6不僅保有一定的操駕樂趣,舒適程度同樣保有水平的表現,是全方面表現都均衡的好寶寶模樣。當然這樣的誘因還是不夠,但優質還多了矩陣式LED頭燈組。這玩意簡單說就是將頭燈照射範圍調整成一格格小矩形,開遠光燈時可以避免直接照射前車造成眩射,同時維持周遭最高水平的照明。
在其他地區由於照射範圍與燈型是否可以自行調整已列為撞擊安全測試的重要項目之一,因此想要拿到最高安全推薦的車型就一定得搭載這玩意,而其他歐系車廠在旗艦車型也城市搭載類似裝置。如果是一般版的奧迪40TDI,則很適合給租賃業者或公司行號當主管座車,畢竟兩者的主被動安全配置與動力輸出是一模一樣的。小夥伴可視需求找到最符合自身性價比的車型。A640TDI優質也許不是讓人眼睛一亮的超級辣妹,卻越看越耐看,是每天城市想開他的一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