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三大豪華品牌都以製造高質量轎車著稱,其中奧迪更以旅行車見長,歷年推出的A4Avant外觀造型上一向少有負評,動感勻稱的車身比例,加上絕美的身段,耀眼程度宛如旅行車界的國際名模。小改款後的A4Avant再次讓人眼睛一亮,不僅外表更具時尚感,更部署12V輕油電系統,科技配置也有所進化,還有全配滿載的安全系統,從裡到外的改良,讓它不只能夠稱霸視覺系,也能滿足實用的家庭需求。
四種車型除了動力等級和傳動系統上的差異,搭載的外觀套件也不一樣,其中兩款搭載Sline套件的高規車型還標配運動化懸掛,讓奧迪強調的運動跑車風格更為突出。小改款A4Avant的水箱罩造型變得更寬扁,頭燈和氣壩輪廓造型都經過了重新設計,改採簡化的幾何線條後,看起來也變得更銳利;燈組內部排列與照明科技當然也換上全新樣式,無論是LED識別燈或是LED動態轉向燈都比舊款更搶眼。
至於搭載Sline外觀套件的車型,走的是強調運動化風格的路線,兩側大型吸氣壩搭配3D立體六角蜂巢網格,還有仿照奧迪運動quattro賽車經典的三氣孔造型設計,都讓這部動感跑房車看起來格外吸睛。奧迪真不愧是最會設計旅行車的專家,A4Avant原本的車身就有穠纖合度的輪廓和比例,經過微調後,更利落的鈑件折線有如肌肉健身修形,能與輪拱上的特徵線相互呼應,不管從那一個視角看去都漂亮極了。
當然外型只是其一,空間功能還是購買旅行車的最大目的。在標準狀態下,A4Avant的後廂容積就有495L,最大可以擴充到1495L,加上車外還有鋁質車頂架能夠擴充載物功能,對於一般戶外休閒或是露營活動的場合相當夠用。作為一款豪華車,後廂的便利配置也相當豐富,全車系的電動尾門都有體感啟閉功能,還有電動伸縮行李箱遮板、大小固定網、掛鈎和照明設備,在滿載裝備時還能利用活動捲簾用來隔離乘客艙。
加上後座椅背也能透過兩側的拉柄快速釋放,讓人輕鬆就能調整出所需的承載空間。座艙科技上,是以12.3寸全數字虛擬座艙plus和10.1寸觸控屏幕組成主要的操控界面。這組數字儀表有三種顯示模式,可以提供導航畫面和駕駛輔助等信息,熟悉奧迪近年產品的人,對它應該不會感到陌生;至於觸控屏幕在小改款中採用的仍是比較傳統的立式平板造型,而不是新一代奧迪車型所用的整合控臺式設計。
然而內置的新一代MMInavigationplus多媒體導航系統,在功能支持性方面一樣相當完整,不管是奧迪connect、中文聲控、手機聯結或是藍牙免持功能都沒有少,音響系統也直接標配5.1聲道環繞系統和10支揚聲器。為了提高競爭力,一些地區部署的奧迪在同級車中的配置水平通常會比較齊全,比較明顯的就是把原本需要選配的都直接納為標配。在小改款A4Avant,四種不同等級的車型,除了套件不同以外,其餘多數內飾配置幾乎都完全相同。
換句話說,就算是入門車型也能享有很高的配置水平。不過要提醒的是,試駕的這輛A4Avant40TFSISline因為是認證車的緣故,所以配置上跟正式部署的車型有些出入,例如照片中的天然橡木灰飾板和跑車座椅都不是標準配置,買家必須另外選配Sline內飾套件,才會有Alcantara跑車座椅、發光門檻踏板、霧面刷面鋁質飾板和黑色頂篷這些配置。
這款車的2.0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90hp、32.65kgm的動力,完成0到100公裡每小時需時7.5秒,坦白說,這樣的性能不是特別亮眼。然而不是狠角色不代表就是軟腳蝦,因為Stronic七速手自一體動力銜接真的很快,不需要猛暴貼背的加速感,爬坡、超車時也不會拖泥帶水,這樣倒是很符合它的豪華定位。至於小改後新加入的12V輕複合動力系統,主要的功能不在於強化動能,而是為了增進節能效率並增進平順度。
同時也順便利用動力回收系統來儲電,因此整體駕馭感和舊款沒有太大差異。試駕車底盤就算配的是運動化懸掛,舒適程度依然相當好,車子不會因而變得彈跳;個人認為比較明顯的差異應該是避震阻尼感覺更Q,更好的支撐性讓它在快速過彎時能夠早一步重新加速,配合德式車的精準轉向特質,偶爾運動也能小小滿足內心的駕馭渴望。
這次小改款的安全配置非常齊全,比較重要的象是主動定速巡航控制、前方預警安全防護、塞車輔助、主動車動維持及偏離警示、撞擊閃避、左轉預警等系統全都納入;此外還有盲點警示、離車安全警示、後方橫向車流輔助、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預警式安全防護等系統,完全不用另外選配就能一次到位。
在SUV當道的時代,旅行車的功能優勢可能不會那麼明顯,然而對於原本就是轎車的車主,如果是為了裝載更多的行李想要換成SUV,就必須面臨很多妥協,因為大多數SUV為了追求空間所犧牲的實在太多。但如果換成旅行車,這些妥協立刻城市變成升級,就像新款的A4Avant,無論配置或駕馭感受,都有更上層樓的表現,更不用說Avant的外形比Sedan更帥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