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茶泡幾遍就可以把茶葉丟棄了?茶葉的耐泡度與什麼有關?

2021-01-09 小詹茶肆

不少人在選茶葉的時候經常會問,這款茶耐不耐泡,從茶友的口氣中我們能聽出,他們把耐泡度等同於優質好茶,以為耐泡的就是好的。然而事實卻不一定,要看情況,因為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並非耐泡就是好茶。此外很多人不清楚一壺茶到底要泡幾次才能捨棄,有的人泡了兩三次就不泡了,而有的人一直泡到沒味道為止,那麼一壺茶到底能泡幾次,是否有標準?

正如前面所說,耐泡度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所以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耐泡度,很難說清一款茶具體泡多少次,因為我們還要看你泡的是什麼茶,用的是什麼茶器,以及你使用什麼樣的衝泡手法。首先我們來看看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耐泡度與茶葉品種有關。通常喬木比灌木耐泡,荒野茶、古樹茶比臺地茶耐泡,高山茶比平地茶耐泡,樹齡很大的茶樹,製成的茶葉很耐泡。總的來說,耐泡的茶因為具有豐富的內含物質,所以顯得很耐泡。

第二,耐泡度與茶葉嫩老有關。嫩的茶不耐泡,粗老的茶比較耐泡。我們常以茶味多少來判斷茶葉耐不耐泡,而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是茶味的主要表現,它們是苦澀味的。有粗老葉子的茶葉,茶多酚咖啡鹼比較豐富,茶味明顯,而嫩芽嫩葉中茶氨酸比較豐富,因為它的滋味表現是鮮爽的,換言之就是比較淡的,沒味的,所以顯得不耐泡。

第三,耐泡度與揉捻有關。揉捻程度高的茶,內含物質容易快速溢出,在前三泡中可能就完全析出,自然不耐泡。比如揉捻程度很重的紅茶,茶湯色澤很深,滋味也很濃,因為析出很多內含物質,所以滋味很醇厚。尤其像切碎的紅碎茶,析出內物質速度極快。總的來講,我們可以看茶葉條索,條索保持完整的,是整張葉子的形態或者不那麼捲曲的,那麼顯得耐泡。如果是捲曲的或者茶葉不完整的,那麼顯得不耐泡。

第四,耐泡度與投茶量有關。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投放茶葉上也有差別,有的人投3克,有的人投5克,還有的人可能不計量,隨意抓取一些茶葉,因為投茶量是不同的,自然每個人的耐泡度就不一樣。茶投多了,就顯得耐泡,投少了就不耐泡。此外,注水也會如此,水少茶多則耐泡,水多茶少就不耐泡。說白了就是茶水比例不同,那麼耐泡度也會不同。

第五,耐泡度與浸泡時間有關。剛入茶圈的新人,往往沒有充分的泡茶經驗,不在意茶水比例,沒有很多的注水手法,對浸泡時間沒概念,可能泡的時間太久,沒等茶出味道就倒茶,自然就不耐泡。

第六,耐泡度與水質有關。好茶需要好水,如果水質太硬,則影響茶葉的耐泡度,茶湯不好喝。用水質好的水源泡茶,耐泡度也會比較好些。

第七,耐泡度與水溫有關。用沸水泡茶則茶葉容易析出內含物質,用冷水或溫水泡茶則不容易析出。

第八,耐泡度與茶器有關。茶器有大有小,容量的的茶器若是直投少量的茶,自然顯得不耐泡。此外用玻璃杯泡綠茶與用蓋碗泡綠茶,它們之間的次數也是不一樣的。通常用玻璃杯泡綠茶,泡上兩三次就差不多了,而用蓋碗泡綠茶,一般泡上五六次。因為玻璃杯與蓋碗在使用時,茶葉的浸泡時間以及茶水比例是不同的,所以次數也就不同。

第九,耐泡度與個人口味有關。有的人口味重,所以有些還算有些茶味的茶在他們看來卻基本沒有茶味,本來能泡上5次,在他們眼裡,頂多泡3次。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有喜歡喝淡茶,也有喜歡喝濃茶的。而在經常喝濃茶的人眼裡,綠茶是最不耐泡的。

綜上所述,要想弄清一壺茶能泡幾次,那麼我們先要了解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哪些,要看你泡什麼茶,用什麼茶具以及是否有精湛的泡茶技巧等等。一般情況下,如果用蓋碗衝泡茶葉,那麼綠茶、黃茶能泡3-5次左右,其他茶葉能泡5到10次左右。當然前提是茶湯還有很不錯的茶味,如果不考慮茶味如何,那麼可以泡很多次,如果不在意茶味,那麼次數會更多,直到泡到沒味道為止。

其實不管是什麼茶,精華一般在前面3泡,而且第一次衝泡時,茶葉內含物質會析出大部分,第二次衝泡又析出剩下的絕大部分,之後析出的慢慢變少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茶葉泡上5次就足夠了,基本已經獲得茶葉裡的大部分營養物質了。至於之後的處置就要看個人選擇了,可以接著泡,也可以不泡。

文|小詹茶肆(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更多精彩白茶知識,歡迎關注【小詹茶肆】

相關焦點

  • 茶泡一兩泡就沒味道了嗎?什麼茶葉更耐泡
    茶葉的釀造程度與價格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質量也不能大致等同,一杯茶能泡多少泡取決於他是什麼茶。以下幾種茶比較耐泡。01生茶最佳綠茶不如葉成熟葉的烏龍茶耐泡;在白茶中,壽梅、普洱茶等也有一些粗莖,釀好後,可以煮著喝,他們已經釀造了十多次了。對於綠茶,單芽尖的明前茶比單芽兩葉和一芽三葉的明前茶要少;對於紅茶,選擇帶芽的葉滇紅要比用整體芽的耐泡多。
  • 哪種茶最耐泡,第幾泡最好喝,一篇文章就夠了
    老茶客喝茶喝出經驗來了,對於泡茶的水溫、哪種茶第幾泡最好喝自然是信手拈來不用我來贅述,但是對於剛開始喝茶的茶友而言總是把握不好第幾泡最好喝,喝茶靠運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各大茶類第幾泡最好喝,感興趣的茶友在家也可以試試。
  • 你知道茶葉的第幾泡最好喝嗎?
    很多茶友都有這樣的疑問,茶葉第幾泡最好喝呢?是頭幾泡好喝,還是第三四泡好喝呢?有一段廣為流傳的順口溜: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道有餘香八道有餘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 綠茶的耐泡度大嗎,綠茶泡幾次最好?
    其實綠茶的耐泡度是與工藝、原料、衝泡技巧等有關,因為綠茶採用殺青工藝,而殺青會破壞茶葉中酶的活性,所以沒有後期的多酚氧化反應,也就是說,綠茶是不發酵茶,沒有像白茶、黑茶後期存茶的說法。像一些可以存儲並能後期轉化的茶葉,內物質會變得豐富起來,也就是說耐泡度會增加。
  • 茶葉中的蛋白質是怎樣影響茶湯品質的?茶葉越嫩,蛋白質含量越高
    衝泡原則:保留鮮嫩度、不宜沸水衝泡、隨泡隨飲、三泡為佳。三要素:衝泡水溫以:80℃~85℃為宜。茶水比例以:1:50為宜。白茶的製作工藝不殺青不揉捻,可以放心的採用沸水衝泡,不用擔心有效物質會遭破壞。隨泡隨飲。新白茶新鮮肥嫩,白毫滿披,口感鮮爽。老白茶粗枝大葉,口感醇厚,可以煮飲。衝泡原則:蓋碗茶具最佳、快速出湯、避免悶泡。衝泡水溫以:100℃沸水為宜。
  • 綠茶中什麼茶好喝又耐泡?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知名度的傳統名茶,也是我國分布最廣、產量最大和花色品種最多的茶。但就是因為產量大,品種多,而且每款綠茶都各有千秋,所以讓人犯了難,自己該選哪款綠茶?迫切想知道,綠茶中哪一款才是最好喝且最耐泡的?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這樣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幹茶——比方說,你手上的杯能裝200毫升的水,放4克左右的茶葉是比較合適的。紅茶分為大葉種茶和小葉種,大葉種代表為滇紅、英紅等,而祁紅、小種則是小葉種紅茶代表。 大葉種的葉片較大,佔的體積大,所以泡茶時的投茶量要比小葉種紅茶更多。如果是紅碎茶投茶量要減近一半,因為紅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而且它的耐泡度較差。
  • 是什麼影響了西湖龍井的耐泡度?
    茶耐不耐泡,雖然能夠側面反映一些茶葉的品質,但絕不是作為評判好壞的唯一標準。那麼,是什麼因素影響了西湖龍井的耐泡程度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及內含物質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耐泡度。理論上講,喬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為半喬木,再次為灌木。
  • 為什麼我們對一款白茶「耐泡度」的理解,不在一個頻道上?
    尋常的茶杯,丟進去一點茶葉,水一衝,端放在手邊、電腦旁,隨時隨地喝上好茶,簡單方便。在茶百科人眼裡,無茶不可杯泡。綠茶、紅茶自不必說,清雅的白茶、高香的單叢,杯泡法出來的效果足以讓人驚豔,甚至於「重口味」的熟普,只要把握好投茶量,杯泡也別是一番好滋味。這不,小編350ml的玻璃杯裡,就正泡著一道毫香清新、滋味清甜的2020白牡丹!
  • 泡一杯需要放多少茶葉?
    十有八九是因為投茶量不準確造成的。究竟要放多少茶葉呢? ,這樣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幹茶——比方說,你手上的杯能裝200毫升的水,放4克左右的茶葉是比較合適的。 大葉種的葉片較大,佔的體積大,所以泡茶時的投茶量要比小葉種紅茶更多。如果是紅碎茶投茶量要減近一半,因為紅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而且它的耐泡度較差。
  • 給你的茶葉加點「料」!
    煮茶有兩個好處1.更加容易使茶葉和「添加物」滋味融合因為茶葉和「添加品」類型不同,內涵物質溶出速度不同,如果只是簡單的反在一起衝泡的話,會出現一個問題。相較而言,茶葉不是很耐泡,往往茶葉衝泡大致十幾二十秒就足夠泡出味了。
  • 一杯鐵觀音茶可以泡幾次
    茶葉的耐泡程度除與嫩度有關外,主要決定於茶葉加工的方法。初制過程中把茶葉切碎,茶葉就容易衝泡出來,粗、老、完整的茶葉,茶葉衝泡出來的速度就慢。無論什麼茶,第一次衝泡,浸出的量佔可溶物總量的50%~55%;第二次衝泡一般約佔30%;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
  • 我喝過最耐泡的要數普洱茶,你喝過最耐泡的茶是什麼茶?
    在我喝過所有的茶中,普洱茶真的是太耐泡了,尤其是那種十幾年的生普老茶磚。大概衝泡30泡是完全沒問題的,有時候一個人喝的時候,都會覺得,「扔了可惜,還能泡呢」、「再泡我是真的喝不下了,好撐」的糾結狀態。晚上更是不敢一個人泡這種老普洱,倒不是睡不著,是晚上泡不透,幾泡就扔了是真可惜。這種老磚是真的很難找了,越來越少了,價格也是越來越貴了,當然壕無人性的請隨意。這個磚是很早以前買的,因為壓得太緊,以至於都撬不動,懶得喝。不想一放放就很多年過去了。彼時的小磚就放成了老磚。
  • 白牡丹茶葉屬於什麼茶葉?喝白牡丹茶有什麼好處?喝茶要注意什麼?
    其中採摘標準以春茶為主,一般為一芽二葉,並要求「三白」,即芽、一葉、二葉均要求有白色茸毛。白牡丹茶葉色澤呈暗青苔色,葉背遍布潔白茸毛,湯色杏黃或橙黃,湯味鮮醇白牡丹茶的功效白牡丹茶葉有潤肺清熱的功效,常當藥用。
  • 芽尖為什麼不耐泡
    樹齡大的茶樹,根系發達,更加深入土壤,吸收到的營養物質更多,茶葉所蘊含的內含物質更加豐富,耐泡度更高。  揉捻程度越強,茶葉葉片的細胞壁磨損的越厲害,衝泡時一次性釋放出來的內含物質越多,也就越不耐泡。    但如果揉捻不足,會導致茶口感方面更大的缺陷,所以講究適度揉捻,規避口感缺陷的同時保持耐泡度。
  • 不同茶葉的衝泡方法
    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 爽度較好。 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最為適宜,因為優質綠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 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
  • 泡茶必殺技:詳解各類茶葉投茶比例
    一、按比例投茶茶葉的衝泡有個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葉,加50毫升的水(烏龍茶、緊壓茶除外,會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這樣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幹茶——比方說,你手上的壺能裝400毫升的水,那麼差不多放8克的茶葉是比較合適的。
  • 茶葉久泡有害嗎?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衝泡一天喝嗎?
    更何況,內質豐富的好茶,茶葉內包含著豐富的茶氨酸、芳香物質、可溶性糖等有益成分。泡茶的過程中,內在的茶味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浸出與釋放。茶葉浸泡時間一長,味道容易泡濃泡苦。從喝茶品嘗的角度看,濃茶的滋味體驗感不佳。
  • 芽尖為什麼不耐泡?
    要搞清楚芽尖為什麼不耐泡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簡單說一下影響普洱茶耐泡度的幾點因素。 1、樹齡 樹齡大的茶樹,根系發達,更加深入土壤,吸收到的營養物質更多,茶葉所蘊含的內含物質更加豐富,耐泡度更高。但如果揉捻不足,會導致茶口感方面更大的缺陷,所以講究適度揉捻,規避口感缺陷的同時保持耐泡度。
  • 普洱茶碎茶末怎麼泡才好喝?教你幾招,變「碎」為寶
    但是碎茶內含物質的浸出速度快,正常衝泡手法泡出的茶湯苦澀味重,耐泡度和穩定度都稍顯遜色,並且在用蓋碗出湯時也避免不了茶湯中混著茶渣。碎茶內含物質的浸出速度快,能讓茶湯在前幾泡就滋味充足,耐泡度方面也沒有影響,可以說是把碎茶價值最大化了。注意碎茶的分量不要太多,不然茶湯會過濃。二、減少投茶量、使用茶漏如果想單獨衝泡碎茶喝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