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對一款白茶「耐泡度」的理解,不在一個頻道上?

2021-02-11 茶百科

茶百科2020年特級白毫銀針

日常工作時候,把茶葉直接放到杯子裡加水泡著喝,是茶百科人的小習慣。

尋常的茶杯,丟進去一點茶葉,水一衝,端放在手邊、電腦旁,隨時隨地喝上好茶,簡單方便。

在茶百科人眼裡,無茶不可杯泡。

綠茶、紅茶自不必說,清雅的白茶、高香的單叢,杯泡法出來的效果足以讓人驚豔,甚至於「重口味」的熟普,只要把握好投茶量,杯泡也別是一番好滋味。

這不,小編350ml的玻璃杯裡,就正泡著一道毫香清新、滋味清甜的2020白牡丹!

茶百科2020年春壽眉餅

品評白茶品質時,經常會提到「耐泡度」。

比如茶百科每年製作的高品質日曬白茶,就經常被茶友們反饋說特別耐泡,而我們在審評、整理品鑑記錄的時候也深有體會。

每次審評,都是沸水,手法上也不刻意講究,直衝居多,品質稍差的茶還真架不住如此「摧殘」,可我們這些高山日曬白茶們,就是這麼「傲嬌」,十幾道下來依然茶味十足。

就連今年新制的高山壽眉,在十道水的洗禮後也依然是山泉水般的清甜柔順。

茶百科2020特級白牡丹湯色

好白茶,耐泡度必然不差。

可「耐泡」的茶,或者說能衝泡很多道的白茶,品質就一定好嗎?

不盡然。

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很多茶友都遇到過的情形:

——在某茶店試喝的一款「高品質」白茶,明明在人家那裡是衝了一二十道還又甜又潤,可買回家後再泡,怎麼五六道就味同嚼蠟寡淡無味了呢?

茶水比記得也沒錯啊,是我的純淨水不高端?是我的泡茶手藝菜?

非也非也,大概率是茶的問題。

茶百科2019和2020春壽眉餅對衝

耐泡度,其實是一個很容易被「偷換」的概念。

這也是為什麼說:大家對耐泡度的理解,可能並不在一個頻道上。

我說的「耐泡度」是A,你想的「耐泡度」是B,彼此都以為對方知道了,其實風馬牛不相及。

最常見的混淆,莫過於茶葉的水浸出物的「浸出速度」。

茶葉水浸出物的釋放速度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與葉片嫩度成反比。一定程度上,葉片越粗老,釋放越慢。

跟葉片完整度成正比。葉片越完整,浸出速度越慢。

受茶葉加工方式影響。比如揉捻重的茶,浸出速度相對更快。

受衝泡用水、衝泡手法的影響。比如水溫越低,出湯速度越快,浸出速度越慢。

茶百科2019和2020春壽眉餅對衝

總量一定時,如果能降低水浸出物的釋放速度,細水長流,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多泡幾道」,從而實現「耐泡」的目的。

這個原理下,能泡多少次是一個相當有彈性的參數,茶葉的品質未必見得多高,技巧很關鍵。

比如,很多茶店營銷白茶時常用到的衝泡手法——低溫衝泡。

茶葉品質已經那樣了,那就只能在衝泡上做做文章。

此時再說回到剛才的「某茶店」事例:

——你可能只顧著欣賞優美的泡茶姿勢、品味直甜不拐彎的茶湯滋味,感慨著如此高的「耐泡度」,而完全忽視了80℃上下的泡茶水溫和顯然超標的投茶量...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品質不高的白茶,卻可以泡十幾道的原因。

可見,單純用衝泡次數去衡量一款白茶的耐泡程度並不準確。

而這種依靠延緩水浸出物速度得來的「耐泡」,我們不妨稱之為——假耐泡。

相反,擯棄了這些所謂的技巧、老老實實的衝泡下,每一道都能品味到其特有的香、醇、順和清新甘美;並且在多次衝泡之後,茶湯中依然能夠感受到清甜和韻味的白茶,方可稱得上是「真耐泡」。

真耐泡的白茶,是靠內含物總量的足夠和豐富。

這樣的白茶,高耐泡度的底氣完全來自於優秀的自己。

個中因素,包含著極好的生態環境,比如核心產區,比如海拔夠高;包含著較高的原料採摘等級,比如春茶;包含著嚴謹的製作工藝,比如傳統日曬,比如乾燥度達標;包含著合理的後期存放,比如防潮,比如嚴格密封;

一款優秀的白茶,耐泡度高是肯定的,但「耐泡」,也只是它眾多優質表現中一個小小的凸顯。

愛茶,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訂閱茶百科微平臺:茶百科 或 jiaoliucha

○淘寶店鋪名:茶百科精選茶館

http://chabaike.taobao.com (長按網址複製)

▼點擊「閱讀原文」進店訂購茶百科的白茶

相關焦點

  • 芽尖為什麼不耐泡
    要搞清楚芽尖為什麼不耐泡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簡單說一下影響普洱茶耐泡度的幾點因素。
  • 秋壽眉更耐泡,白毫銀針不耐泡?天真了,這4個原因才是癥結所在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秋壽眉更耐泡,而白毫銀針不耐泡?當然不是。判斷一款白茶的耐泡度,首先要看品質,而不是外觀。白毫銀針與壽眉,二者皆為白茶的品類。但並不能決定一款白茶品質的高低,耐泡度,也就無法確定。茶葉的內含物質豐厚,自然經得起多次衝泡。而內質單薄,三五衝之後便淡了。因此,白茶的耐泡度與產區、工藝和儲存,密切相關。產地好的白茶,耐泡度更高。
  • 不論綠茶、紅茶、白茶,越嫩的茶越不耐泡?老茶客,早闢謠了
    越嫩的茶,越是不耐泡。全是芽尖的頂級高端綠茶,往往就泡一、兩回。而普洱茶,尤其是古樹普洱,放眼望去,全是粗茶老葉。用料上,普洱茶是芽葉連枝式的採摘,一般要採到一芽三四葉。葉片大,茶梗明顯。然後,普洱茶的耐泡度相對會更高一些。聽到這番話,下意識就讓人覺得不對勁。如果說,茶葉越嫩越不耐泡。那麼,你讓西湖龍井、金駿眉、白毫銀針等,情何以堪?這三類茶,分別作為綠茶,紅茶,白茶的高端茶代表。
  • 一壺茶泡幾遍就可以把茶葉丟棄了?茶葉的耐泡度與什麼有關?
    不少人在選茶葉的時候經常會問,這款茶耐不耐泡,從茶友的口氣中我們能聽出,他們把耐泡度等同於優質好茶,以為耐泡的就是好的。然而事實卻不一定,要看情況,因為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並非耐泡就是好茶。此外很多人不清楚一壺茶到底要泡幾次才能捨棄,有的人泡了兩三次就不泡了,而有的人一直泡到沒味道為止,那麼一壺茶到底能泡幾次,是否有標準?正如前面所說,耐泡度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所以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耐泡度,很難說清一款茶具體泡多少次,因為我們還要看你泡的是什麼茶,用的是什麼茶器,以及你使用什麼樣的衝泡手法。首先我們來看看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哪些?第一,耐泡度與茶葉品種有關。
  • 芽尖為什麼不耐泡?
    要搞清楚芽尖為什麼不耐泡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簡單說一下影響普洱茶耐泡度的幾點因素。 1、樹齡 樹齡大的茶樹,根系發達,更加深入土壤,吸收到的營養物質更多,茶葉所蘊含的內含物質更加豐富,耐泡度更高。3、衝泡因素 比如投茶量和注水量,以及出湯速度,投茶量太小會不耐泡,出湯時,前幾泡出湯太慢會導致後面幾泡沒有茶味,大大降低耐泡度。 所以說,好茶還需要好的泡茶手法。
  • 銀針比壽眉貴10倍,為何卻不耐泡?有3大原因,看完漲知識
    同時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加工工藝。我們可以將銀針製成白茶,也可以將它製成綠茶,甚至是黑茶。眾所周知,發酵程度高的紅茶,它的耐泡度一般要高於發酵程度低的茶。此外,有不少人以湯色的深淺來判斷耐泡度。
  • 綠茶中什麼茶好喝又耐泡?
    但就是因為產量大,品種多,而且每款綠茶都各有千秋,所以讓人犯了難,自己該選哪款綠茶?迫切想知道,綠茶中哪一款才是最好喝且最耐泡的?茶葉好喝的前提有很多,比如原料好、工藝好,那麼製作出來的綠茶就一定會很不錯,會好喝。通常來講,明前綠茶是受人喜愛的,因為此時大多數綠茶是嬌嫩的、新嫩的。綠茶是以嫩度來衡量等級(之一),越嫩的茶說明採摘時間越早,越嫩的茶越好。
  • 綠茶的耐泡度大嗎,綠茶泡幾次最好?
    其實綠茶的耐泡度是與工藝、原料、衝泡技巧等有關,因為綠茶採用殺青工藝,而殺青會破壞茶葉中酶的活性,所以沒有後期的多酚氧化反應,也就是說,綠茶是不發酵茶,沒有像白茶、黑茶後期存茶的說法。像一些可以存儲並能後期轉化的茶葉,內物質會變得豐富起來,也就是說耐泡度會增加。
  • 是什麼影響了西湖龍井的耐泡度?
    說起耐泡與否,通常會被認為是判定一款茶好壞的其中一個標準。
  • 越嫩的茶越不耐泡,不論金駿眉,白毫銀針,西湖龍井,都是如此?
    越嫩的茶,越是不耐泡。 全是芽尖的頂級高端綠茶,往往就泡一、兩回。 而普洱茶,尤其是古樹普洱,放眼望去,全是粗茶老葉。 用料上,普洱茶是芽葉連枝式的採摘,一般要採到一芽三四葉。 葉片大,茶梗明顯。
  • 哪種茶最耐泡,第幾泡最好喝,一篇文章就夠了
    說到第幾泡茶滋味最好,那就得先說說各種茶都能泡幾次,耐不耐泡,這就是耐泡度,耐泡度高的茶葉就可以多泡幾次,茶葉耐泡度低的就少泡一兩次,那麼大家就要問了什麼樣的茶耐泡度高呢?茶葉的製作工藝對茶葉耐泡度影響非常大,發酵程度高的茶類比發酵程度低的茶類更耐泡。
  • 九十三度白茶的功效及衝泡方法有哪些?
    我們選擇不了生命,但我們可以選擇生活的方式,在喧囂中,獨守一片平淡,在繁華中,堅持一份簡單,不計較得失,寧靜從容,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的介紹一下白茶有什麼功效和禁忌吧!7、消除疲勞、養心、提神白茶中的咖啡鹼和黃烷醇類可促進大腦垂體活動,能加強肌肉收縮,消除疲勞,使人頭腦清醒提神,有助於思維,白茶具有耐泡特點,一天旅途一杯茶,可以很好緩解消除疲勞和提神作用。8、保護心血管系統白茶的黃酮類化合物在加工中較好得保留了榭皮素,是維生素P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降低血管堵塞,保持血管通透性作用。
  • 為什麼日曬福鼎白茶還要焙火?
    焙火是福鼎白茶傳統製作工藝最後的一道工序,也是白茶精製工藝中最關鍵的一個步驟,直接關係到成品茶的好壞。那麼,烘乾是什麼呢?為什麼要烘乾呢?白茶的烘焙難道僅僅只是一道乾燥的工序嗎?烘乾和白茶的品質有什麼聯繫呢?歷史上,福鼎白茶傳統製作工藝採用日曬,日曬後要焙火,而焙火主要目的是為了「保存」。
  • 聞起來特別香的武夷巖茶肉桂,喝起來卻不耐泡,問題出在哪裡呢?
    而檢驗一款肉桂的內在茶味積累豐沛與否, 最好用的方式就是檢驗耐泡度。 好茶,耐泡。 劣質茶,不耐泡。 尤其是按相似的衝泡方法去泡茶,遇到一泡與平時喝茶相比,顯得尤為不耐泡的肉桂。
  • 白茶是一款什麼樣的茶?
    白茶是六大茶系之一,是一款微發酵茶,因為不炒不揉的性質,保持了茶葉最自然的狀態,所以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歡。別看白茶只有萎凋和乾燥這2大主要的加工工藝,但工藝難度卻絲毫不簡單,就比如萎凋這一步工序就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室外日光萎凋、室內加溫萎凋和複式萎凋。
  • 煮壺老白茶,讓這個冬季不在寒冷!
    老白茶為什麼要煮?煮,是一個溫情脈脈的動作,能體會到逐漸升溫的緩慢。茶在古時不僅是時尚飲品,更重要的是它有獨特的健康功效。茶最初被發現和利用正是因其健康價值,如白茶。老白茶非常耐泡,可祛風寒,將老白茶用來煮才能完全顯現出它的神韻和精髓。老白茶煮後,其富含的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黃素、咖啡鹼等有益成分能夠充分被人體吸收。煮出來的老白茶,有著淡淡的荷葉香,或是棗香之味香氣怡人,口感醇厚,令人回味無窮。
  • 紅酒要醒酒,老白茶也要醒茶
    換成容易理解的話就是:讓茶葉與空氣、水分進一步接觸,打破原本的穩定狀態,排除不良因素,使其性質變得相對活躍,讓茶葉內含物質能夠穩定析出,茶湯香氣提高。老白茶和紅酒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其中之一就是「醒」,紅酒要醒酒,老白茶也要醒茶。而且年份越老的福鼎白茶越需要醒茶,只有通過醒茶才能品飲到最溫潤醇和的老白茶滋味。
  • 白茶功效
    為什麼白茶那麼有名,其功效與作用功不可沒,那麼白茶有什麼作用呢?茶宜兼飲,不宜偏飲,白茶又宜常飲,不宜間斷,從某種程度上說,白茶的防暑降溫效果是最好的,白茶保健功效是需要長飲才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的。福鼎當地百姓自古就有白茶煮飲法用於治風火牙疼退燒治療麻疹等疾,具體方法為:用清水投入10g陳年老白茶,陳三年以上為佳,煮至3分鐘至濃汁濾出茶水,待涼70度添加大塊冰糖或蜂蜜乘熱飲用,常用於治療嗓子發炎、牙疼、退燒、水土不服
  • 為什麼飄逸杯泡白茶,沒有用蓋碗衝泡好喝?
    那為什麼飄逸杯不適合泡白茶呢,具體原因,下文且來細說。《2》什麼是飄逸杯?飄逸杯,是由同一杯組構成的,包含內膽,過濾網和公道杯。泡茶時,可以很方便的讓茶葉茶湯分離,自動過濾。彈壓式閥門控制開關的飄逸杯,在封湯時,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就像水龍頭一樣,十分方便。
  • 春白茶即將上新,提前告訴你這幾種白茶,不能買!
    茶青先天不完整,缺失一部分內質,這樣的茶葉品質,肯定不好。要麼是採摘時間正常,但是工藝不全。這樣的茶湯不稠,放不久,也不是好茶。但是等到上市時間達到之後,就沒有這樣明顯的時間差,可以讓茶友不費灰飛之力的區別出,那些工藝不全的白茶。於是,要些門道,要些技巧。像是含水量超標的白茶,從外貌的完整度,便可看出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