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博 @央視網快看 消息,從2021年1月1日開始,上海的各大商場、超市將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了,付錢買也不行。在賣場裡,用於散裝貨品包裝稱重的連卷袋旁,設置了提醒顧客按需取用的告示。而在家樂福,對於不願意購買購物袋的顧客,有條件的門店將免費提供紙箱,膠帶,繩子等供顧客打包。
2020年9月底,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部門印發《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2020年底,率先在餐飲、賓館、酒店、郵政快遞等重點領域禁止和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基本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
2021年元旦起,深圳禁用!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節點實施,確保大量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2020年8月21日,廣東省發改委在官網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 到2020年底,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據悉,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近日,成都「最強限塑令」也來了!到2020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上海、長沙推行近兩月,新版「限塑令」仍遇難題
據三湘都市報24日消息,長沙開始執行最新限塑令51天後,12月22日,長沙市各相關部門走訪長沙的商超藥店、賓館餐飲、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地進行現場核查。
調查顯示,在星級酒店,環保購物袋常見,但還在提供一次性塑料洗漱用品;網紅餐飲店一次性塑料打包袋仍在使用,但已採購環保替代品;集貿市場限塑宣傳告知基本到位,但商家遇到替代產品採購難題。傳統的不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大概在1.6萬元一噸,但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則基本是2.6萬元每噸起步。在市場上,一個生物降解塑膠袋的價格通常會是普通塑膠袋價格的2到3倍。
據新民晚報消息,今年10月1日起,《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正式實施。近日調查發現,仍有商家沒有自覺做到「減塑」、「禁塑」。如85度C麵包房門店的結帳臺邊放置著大量一次性塑料吸管,而且取吸管處也沒有相關「減塑」提醒;在一些小餐飲店,店內使用的依舊是一次性塑料吸管。
「限塑」之後用什麼?環保購物袋、牛皮紙包裹……
盤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禁塑令」
2019年3月,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最新「海洋塑料垃圾與微塑料」專項決議,首次將一次性塑料汙染列為重點防治領域,鼓勵各國從全生命周期角度消除微塑料的環境影響。目前,「限塑」已成全球共識,世界各國正積極參與其中。
歐盟——
歐盟2015年就發布了限塑指令,目標是在2019年底歐盟國家的民眾每年每人消耗不超過90個塑膠袋,而在2025年,這個數字減少到40。指令發布後,各個成員國都踏上了「限塑之路」。
從2021年起,歐盟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餐具、棉籤、吸管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這些用品將由紙、秸稈或可重複使用的硬塑料替代。塑料瓶將根據現有的回收模式單獨收集;到2025年,要求成員國的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達到90%。
歐洲國家——
在歐洲,對於「限塑」,各國採取的手段可概括為兩種:一種是徵稅收費,一種是徹底禁止使用。
最早對塑膠袋收稅的是丹麥。1993年,丹麥就開始對塑膠袋生產商徵稅,同時還允許零售商對塑膠袋收費,這一規定直接導致了當時丹麥的塑膠袋使用量下降了60%。法國、愛爾蘭、保加利亞、比利時等國均採取這個方式。
在德國、葡萄牙、匈牙利、荷蘭等國,零售商則是向顧客收取塑膠袋的費用。而義大利更為嚴厲,2011年政府宣布,除了可生物降解或可分解的塑膠袋,其他塑膠袋均禁止使用。
美國——
美國還沒有發布全國性的禁塑令,但是已經有十一個州已經頒布了禁令,包括西雅圖、俄勒岡州波特蘭、華盛頓特區、舊金山和加州的許多城市。
今年10月19日,美國紐約州官員表示,該州長期擱置的塑膠袋禁令將於當日開始生效。該法律禁止超市和雜貨店使用塑膠袋,但藥房處方、包裝水果和蔬菜,以及肉類或魚類的塑膠袋除外。
非洲——
非洲是全球禁塑力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截至2019年6月,非洲55個國家中已經有34個國家頒布相關法令,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裝袋的使用或對其徵稅。
韓國——
自2019年1月1日起,韓國2000多家大賣場以及1.1萬家店鋪面積超過165平方米的超市,將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袋。
除魚類和肉類等必須用塑膠袋之外,相關大賣場和超市只能為顧客提供環保購物袋、紙質購物袋、可回收容器等盛放物品。如果被發現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商家將被處以最高300萬韓元(約合2700美元)罰款。此前,韓國法令規定大賣場和超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日本——
日本政府決定於2020年7月1日起,實施有償提供塑膠袋的規定,規定要求所有零售商店在提供塑膠袋時都須收費。這項規定針對所有行業及規模的商店,凡是使用石油等原料製成的塑料購物袋都須對顧客收費,塑膠袋的價格將由商家自行決定。
該規定也有例外,以植物為原料的生物質塑料含量超25%的、可在海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以及厚度超過0.05毫米且可重複使用的三種塑膠袋,不在該收費規定範圍內。
來源 | 晶報APP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