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倫敦首店除了火鍋還賣茶具 餐飲為啥都愛賣周邊?

2021-01-11 聯商網linkshop

有消息稱,海底撈英國首店即將開業。該店位於皮卡迪利圓環Trocadero大樓臨街鋪位,是倫敦的核心商業地帶,毗鄰中國城、蘇荷區、特拉法加廣場、牛津街,總面積988平方米,佔據了地面和地下兩層。地下層843平米,其中590平米的用餐區可以容納280個餐位。佔地145平米的地面層將會用作零售用途,零售的產品包括:茶具、食品、服裝、烹飪用具以及帶有海底撈Logo的玩具和配飾。

也就是說,除了火鍋,海底撈還打算搞些「副業」。

想搞「副業」的不止海底撈,還有西貝等的。西貝在線上做了一個「西貝甄選」,依託西貝近30年的供應鏈積累,在線銷售優質食材和高品質餐廚具。新疆的和田大棗、五常有機大米,這些原本只在線上銷售的商品,近期也開始在線下門店銷售了。甚至,西貝還在門店設置了零售經理的崗位。

海底撈賣茶具,西貝賣食材,還有「喜茶」賣雨傘,這是什麼新動作?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新零售呢?

我們可能是平時聽多了新零售,但凡發現有什麼新動作,而自己一時又沒想明白時,就習慣性地往「新零售」身上扯。問題是:「新零售」不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實際上,這跟「新零售」沒有一毛錢關係,當迪士尼賣玩具、星巴克賣杯子的時候,「新零售」還在馬雲爸爸的肚子裡。

海底撈茶具、西貝的食材、迪士尼玩具、星巴克的杯子……這些知名品牌為什麼都熱衷於搞「副業」呢?是錦上添花還是不務正業呢?

有一種杯子叫星巴克的杯子,不一樣的杯子

杯子再稀鬆平常不過,我們人人都用的上,超市裡杯子也隨處可見。但是,有一種杯子叫星巴克的杯子,是不一樣的杯子。不一樣之處,就在於它是「星巴克」的。

我們去黃山旅遊,會買些紀念品。也許你買的那盒筷子,正好是你們家門口的筷子廠生產的筷子。但這也沒什麼,因為意義不一樣,那是你在黃山買的筷子(是紀念品),怎麼說那盒筷子也帶著黃山的氣息。

也許你下次去衡山旅遊時,你還會買筷子,你還是不會刻意去問這「筷子」是哪裡生產的,你只要知道這盒筷子是在衡山旅遊時買的就夠了。「筷子」,在這裡代表的是一段旅程、一種生活。

星巴克杯子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不僅僅是「星巴克」的,不僅好看,每個地區每個城市的星巴克杯子還不一樣。我們每去一個城市,都可以買到屬於那個城市的「星巴克」杯子。這就有意思了,一旦「星巴克的杯子」承載了我們的足跡、我們的記憶,那麼,每到一個新的城市,我們都不會忘記做一件事,那就是去星巴克坐坐。

網上有信息顯示,有人收集了近300個星巴克的杯子,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她)走過近300個城市呢?

星巴克與杯子、海底撈與茶具的關係

星巴克與杯子、海底撈與茶具的關係或說關聯,最突出的一個關鍵詞就是「不一樣」,是星巴克的,而不是別的什麼牌子的杯子;同樣的,茶具,突出的重點是海底撈的。

而不一樣的杯子、茶具,反過來彰顯的是:不一樣的星巴克、不一樣的海底撈。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有不一樣的星巴克、不一樣的海底撈,所以這個杯子這套茶具才不一樣。

宋朝的碗是文物,我們的碗可能就是盛飯的;齊白石畫的是人生,我們畫的就是只蝦。不一樣才能活出人生高度,不一樣才是品牌卓立不群的基礎。不一樣,才讓原本普通的杯子、茶具具有了特殊的符號和記憶。

星巴克成就了「星巴克的杯子」,杯子,對於星巴克來說,就是錦上添花。所以,我們也期待「茶具」對於海底撈來說,是神來之筆。

為了論述的方便,我們通常把「杯子、茶具等等」統稱為周邊。可以這麼說,品牌賦予周邊特殊的含義,周邊又反過來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和喜愛。

不是什麼樣的商品都可以拿來當周邊售賣

品牌售賣周邊,做得好是錦上添花,做得不好,那就真的成不務正業了。做得好與不好的關鍵在於:「周邊」商品的遴選。

1)、周邊的品類選擇,不是什麼商品都適合品牌拿來售賣的

星巴克的杯子成為經典。但是,如果哪一天,星巴克一時興起,打算賣洗髮水——星巴克洗髮水?那一定是星巴克瘋了。

品牌售賣周邊,必須考慮的是周邊與品牌的關聯性。一般來說,知名的餐飲企業首先會想到把自己的食材拿來售賣,比如,星巴克的咖啡豆、海底撈的火鍋底料、西貝的羔羊腿等等,用食材的品質告訴消費者:好味道,源自真材實料。

另外一種選擇,就是居家生活的一些小物件、小飾品。看似不搭界,卻往往會成為「周邊」的更好選擇。比如說,除了杯子,還可以有儲蓄罐、水晶碗、生肖瓷器等等。不一定要有多實用,但最好要能成為一道風景。

再打個比方,「熊熊」既然能在海底撈裡陪單身狗吃飯,那麼,是不是可以考慮,把「熊熊」作為一種周邊商品賣給消費者呢?海底撈的熊熊,一隻不說話只傻傻地看著你吃的熊熊,一隻陪你到天明的熊熊,一隻不離不棄的熊熊……

對於海底撈來說,除了火鍋,它需要更多的和消費者保持溝通的載體。

所以,如果說賣食材是品牌售賣周邊的初級階段的話,那麼,賣的是具有某種收藏意義的紀念品、賣情感,就是品牌售賣周邊的高級階段了。

2)、周邊的品種越多越好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筷玩思維認為我們就有必要想一想初心,品牌售賣周邊的初心是什麼?是想廣開財源,掙一個算一個呢?還是想增加消費粘性,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使品牌形象更豐滿、更貼心呢?

如果是想廣開財源,掙一個算一個,那麼,很可能在不經意時,我們會發現除了主業外,我們又開了家百貨公司。如果星巴克除了賣咖啡豆、杯子,還打算賣牛肉乾、葡萄乾、鴨脖子、鳳爪……那麼,星巴克是不是要掙瘋了?瘋是肯定瘋了,但不一定是掙瘋了,很有可能是想錢想瘋了,或者是,咖啡不掙錢了。

周邊,一定是基於品牌的信用才產生的附加價值。不是星巴克(或其它品牌)的杯子,就是普通的喝水的工具。但是,任何品牌的信用都是有限度的。周邊的品類繁雜,意味著品牌信用的透支。換句話說,品牌就好比是承載著「周邊」的船,周邊的「小兄弟」太多的話,船是有可能要沉的。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吃鴨脖子,但顯然,星巴克不會滿足你喝咖啡時再啃點鴨脖子的願望。

所以,周邊的品類一定是少而精。什麼都想賣,最後透支的一定是品牌本身的信用;什麼錢都想掙的結果,往往是什麼錢都掙不到。

周邊的產品質量:周邊的產品可以貴,但一定要有質量

出門旅遊總會買點紀念品,好的紀念品是錦上添花、皆大歡喜,但是差的呢?比如說,你以為你買的是X山茶葉,回到家拆開才發現,原來買的是X山樹葉,原本愉悅的心情是不是突然間就有種吃了蒼蠅的感覺?一包偽劣的茶葉毀掉的很有可能是對整個景區的好感。

旅遊景區也是個品牌,是品牌就需要經營。品牌可以售賣周邊,也需要售賣周邊,周邊的產品可以貴,但一定要有質量。周邊如果是粗製濫造的話,坑的將是品牌這個爹。

茶具,可以交給專業的公司去設計和生產。海底撈所要考慮的是,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對於消費者的關心和關愛。

結語

雖說知名品牌是售賣周邊的底氣和基礎,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哪一個品牌生下來就「知名」呢?不都有一個從不知名到知名的過程嘛,所以,售賣周邊不盡然是別人的事兒,實際上是每一個想把自己品牌做大做到知名的人,所必須考慮的事兒。

我們要知道,售賣周邊,增加的不僅僅是收入,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中餐企業出海,最早我們總是賦予了這個事件太多的文化色彩,實際上,舉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旗號出海的企業,大多折戟沉沙了。現在出海,更多的就是基於中餐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在商言商,活著是第一位的。只有活下來,活得更好,才有可能真正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來源:筷玩思維 徐暢盛)

相關焦點

  • 海底撈歐洲首家旗艦店倫敦開業 除了火鍋還賣零售產品
    海底撈歐洲首家旗艦店倫敦開業 除了火鍋還賣零售產品來源:聯商網2019-06-20 15:26聯商網消息:中國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倫敦首店已於日前開業,這家店除了餐飲,最與眾不同的是兼具零售功能。988平方米的門店,共分兩層(地面和地下一層)。佔地 145 平方米的地面主要用作零售區域,零售產品包括烹飪用具、茶具、食品、服裝和帶有海底撈 logo 的玩具配飾等周邊產品。
  • 海底撈倫敦首店開業,不只賣火鍋!它真能賺到英國人的錢嗎?
    前幾天,海底撈歐洲第一家店在英國倫敦試營業。除了火鍋,這家門店也售賣服裝、茶具等產品。人氣依舊延續了海底撈一貫的火爆,工作人員稱,5月13日之前的可預約席位,已經全部滿了,只能現場排隊。但是,從長遠來看,當新鮮感下降,海底撈真的能賺到英國人的錢嗎?本文內容整合自走走旅行研究所、英倫投資客、AI財經社1.位於倫敦核心商業地帶。
  • 言幾又建文創綜合體;海底撈賣茶具,雅詩蘭黛賣奶茶?……|贏商晚報
    贏商晚報|第085期   2018年06月28日   言幾又(需求面積:2000-5000平方米)下半年將在成都新開4家店 打造文創綜合體   言幾又創始人但捷昨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言幾又下半年將在成都新開4家門店,同時,言幾又目前正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第一家海外門店有望明年在新加坡開業
  • 那個做火鍋的海底撈出抱枕賣料理包了,不務正業的海底撈讓人害怕!
    從前的海底撈,只是個體貼暖心的火鍋店,沒想到,現在這個賣火鍋的,不止要攻佔你的胃,還學會了俘獲你的心。 就像我一直都在強調的一個觀點:所有的餐飲品牌企業最後都會變成食品企業,這才是餐飲行業的最終歸宿,也是現代化餐飲業的最本質區別!
  • 火鍋店「跨界」賣零食,為什麼大牌餐飲們熱衷出周邊?
    最近,上海牛肉火鍋「隱形老大」左庭右院,上線了全新包裝零食產品「海苔牛肉脆」,顧客搶購的同時,也引人好奇:鮮牛肉火鍋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跨界」做周邊?其實,不只是左庭右院,積極開發周邊產品,已經成為許多餐飲大牌的標配動作。
  • 山本耀司賣咖啡?中國首店落戶成都!明星跨界為啥離不開餐飲?
    這位上世紀八十年代闖入巴黎時裝舞臺的先鋒派人物,不僅設計服裝,更是跨界建築、電影、文學,75歲高齡還開了自己的演唱會。如今,還跨界開起了咖啡店。中國首店落戶成都。明星愛開店的除了林俊傑,還有周杰倫。KiKi茶將臺灣茶藝風味帶到上海,引入美國品牌BKON真空萃取泡茶機,調製特色手搖茶和果茶。店內還售賣舒淇的自創品牌Fine Goods手工拌麵等相關周邊產品。
  • 數據揭秘:海底撈賣奶茶,是好棋還是昏招?
    和鄉村基開出獨立的奶茶店不同,海底撈的「第一家奶茶店」是設置在火鍋門店內的一個檔口。 原因有二: 首先,奶茶在海底撈的產品中還是一個新事物,對於新事物,就不可避免地會遭遇質疑; 其次,海底撈的口碑一直不錯,消費者對它的期待比較高,一旦實際體驗不如預期,就容易產生落差,進而給出差評。 要我說,一杯奶茶9.9元,還可以無限加料,都已經這樣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 比海底撈賣蛋糕更可怕的是跳樓價
    好了,吃也吃了,和大家嘮嘮海底撈賣蛋糕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很驚奇及給到烘焙行業的啟示有哪些?海底撈賣蛋糕為什麼會關注?作為一個有強大用戶基數的餐飲品牌,許多餐飲人在研究海底撈的模式,從「變態的服務」、管理人員的方式等等,希望能夠複製海底撈的成功秘訣。
  • 海底撈火鍋超市來了!前景怎麼樣?
    2020年的全球疫情給餐飲行業帶來很大的打擊,不少傳統餐飲行業都逐步向新零售轉型,餐飲品牌海底撈在今年也逐步的向新零售靠攏,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捷的購物體驗。最近海底撈新開的店伸向了「火鍋超市」,表面上就是一家「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這種形式會不會得到推廣,前景怎麼樣?
  • 海底撈火鍋在倫敦走紅,看到菜單上牛肉的價格後,顧客不淡定了!
    火鍋是中國很傳統的美食,對很多人來說,火鍋都是最喜歡吃的食物名單裡最重要的一個,如今中國的火鍋文化已經越來越精深,火鍋底湯的口味也越來越多了,然而中國火鍋眾多口味中,麻辣味的火鍋是最經典的,也是人們最喜歡的一個口味,可以不吃火鍋,但吃火鍋一定要吃麻辣火鍋。
  • 首推「食材」耳飾,海底撈撈金周邊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海底撈在其微商城上發布了多款耳飾,這也是海底撈首次將飾品作為周邊餐品推出,與此前的系列周邊產品有很明顯的差異,並且,由於將火鍋食材的外形製作成耳釘也登上了熱搜。近兩年餐飲品牌發力周邊的頻率越來越高、形式不一,希望嘗試通過周邊商品謀求品牌流量變現。
  • 海底撈開出首家「火鍋食材超市」 盯上社區零售的生意
    就開在小區門口,面積大約40㎡,除了賣火鍋食材之外,還賣烤串、半成品菜餚,以及牛肉粉、幹拌飯、醬料等零售產品;分258元/雙人餐、388元/三人餐、458/四人餐等套餐化售賣,食材價格和堂食的一樣。這是繼開賣「炒菜」進軍中餐之後,海底撈對家庭消費場景的又一次嘗試。海底撈也盯上「社區零售」的生意了?它開火鍋食材超市的模式能不能跑通呢?
  • 繼小龍蝦後,懶人火鍋又火了!連海底撈都投5000萬入場了
    據不完全統計,在線上線下渠道銷售的懶人火鍋品牌有50多個。其中海底撈、德莊、大龍燚、小龍坎……總之,你能想到的火鍋大佬,基本都已經開始入局到「懶人火鍋」這個市場中。不瞞大家說,我自己就試過四五個品牌。以德莊的懶人火鍋為例,在剛上市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它就在網上銷售了180萬的業績。
  • 海底撈賣耳環了?這設計……
    本文授權轉載自:LOGO大師(ID:logods) 圖片來源:海底撈官微 說到火鍋屆的網紅莫過於是因「賣服務」而火的海底撈了吧 那你有想過吃火鍋的食材 有一天會變成飾品戴在身上嗎?
  • 海底撈火鍋首爾明洞店,一家並非中國自己的品牌火鍋店
    下圖為韓國首爾明洞海底撈火鍋店的新地址, 據我說知,海底撈火鍋在首爾有5家分店。首爾明洞店地址之前一直認為海底撈是中國的企業,是四川本土品牌,還很自豪地跟身邊的韓國朋友說海底撈是我們中國最好吃的火鍋之一,你們有時間一定去嘗嘗那裡正宗的川味火鍋。
  • 都怎麼了?海底撈推「洗頭」服務,麥當勞賣油潑辣子新地
    海底撈首推「洗頭」服務 好評堪比專業美髮店近日,紅餐網發現,海底撈又多了一項「洗頭」服務。雖然只是個別門店推出,但絲毫不影響它的轟動效果。有網友評論:「不僅洗得好,吹造型也專業。」其實,前兩年海底撈就有推過此項服務。不過當時只提供洗髮水、吹風機、護髮膏等物品,不提供「洗」的服務。
  • 江蘇泰興海底撈二店選址及泰興本土餐飲發展看點
    江蘇泰興海底撈二店選址你喜歡哪裡?本土餐飲發展你知道哪些?看這裡!商場似戰場,更新變迭是潮流,城市才是最大的贏家!海底撈入駐哪個城市,可以說代表了那個城市餐飲商業的提升,目前很多普通地級市沒有海底撈,但也有很多發達縣級市擁有了,比如浙江慈谿市已經有三家海底撈,在縣級市中可謂一絕騎塵。泰興周邊的海陵區擁有兩家,姜堰區一家,靖江市也將有一家,周邊都有了,泰興當然也不能落後,也有一家在萬達廣場。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有人開8000家店
    5年前火鍋還分淡季旺季,夏天是淡季,冬天是旺季,現在你去海底撈看看,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是排隊,人群烏泱泱一大片。人們這麼愛吃火鍋,火鍋和食材這兩者又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般而言人們吃火鍋一般有兩種就餐方式,第一種就是去火鍋店裡面吃,另外一種就是在家裡自己煮。
  • 海底撈開出首家「火鍋食材超市」!加入「家庭火鍋」大亂戰?
    和一般的中式快餐料理包不同,海底撈的這幾款半成品家常菜是將料包和食材分開裝,以魚香肉絲這道菜為例,醬汁、木耳胡蘿蔔、湯底就分開裝在3個不同的袋子裡。除了半成品,在酸粉醬料區還賣著各種各樣的方便食品,酸辣什錦粉、酸辣牛肚粉、番茄牛肉粉、牛肉乾拌飯,打開用開水泡5分鐘就能吃,同樣很方便。
  • 首推食材耳飾上熱搜 海底撈撈金周邊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海底撈在其微商城上發布了多款耳飾,這也是海底撈首次將飾品作為周邊產品推出,與此前的系列周邊產品有很明顯的差異,並且,由於將火鍋食材的外形製作成耳釘,還登上了微博熱搜。近兩年來,餐飲品牌發力周邊的頻率越來越高,且形式不一,通過周邊產品謀求流量變現之心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