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帶著2公斤月壤著陸,猜猜月壤裡面到底是什麼成分?
12月17日1時59分,攜帶2公斤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樣品。上一次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此次嫦娥五號載回的月壤與美國、蘇聯帶回的月壤不同,因為嫦娥五號是從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挖掘的,此前的探測器從未到訪過此處。這裡存在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對人類來說是全新的月球樣本。此次載回的月壤到底都含有什麼成分呢?這是世界各國非常關注的。
-
嫦娥五號返航回家!該國卻再次強調,希望我國分享月壤技術
在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嫦娥五號重型運載火箭也發射成功,讓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我國航天的強大能力,即便是這樣,我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還是不斷前進。對於中國航天界來說,嫦娥五號的成功無疑不是一個重大突破,一個裡程碑,同時它的成功也證實了我國對外層空間的開發,發展航天事業的堅實規劃和堅持不懈的耐心,但相信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太清楚,嫦娥五號的成功究竟對我國的發展建設來說有何實質性的幫助。
-
一文讀懂嫦娥五號三大亮點|嫦娥五號|月球|中國探月工程|月壤|國旗...
特別期待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順利,希望以後可以有我們自己探測器帶回的月球土壤或巖石樣本放在北京天文館向公眾展出。」如今,我們已經具備了採集月壤的能力。此次嫦娥五號將帶回2千克的月壤,為實現上述目標,設計師在採樣環節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時隔44年再度帶回月壤,美俄希望分享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度攜帶月壤回到地球,而且中國一次性攜帶了2千克月壤回到地球,大幅度超越了蘇聯3次探月帶回來的300多克月壤,成為全球第二。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 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嫦娥五號」順利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嫦娥五號月球表面採樣與樣本返回12月17日凌晨1點,在與軌道器脫離後,載有嫦娥五號月球車的返回器23天後 ,嫦娥5號順利完成此次神奇之旅,並帶回來 2千克 多的月球土壤。(註:「嫦娥五號」實際帶回多少月壤目前並不清楚,本文以此前計劃採樣的重量來表述)
-
嫦娥五號即將登月取土,美國宇航局一批月壤將走出保險箱
嫦娥四號則於2019年1月成為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通過對月球土壤的著陸探測分析,深化了對南極艾肯盆地的撞擊形成過程和下月殼甚至上月幔物質組成的認識。這兩次任務驗證了軟著陸的技術。在此基礎上,嫦娥五號將在月球上軟著陸之後,獲取月球土壤。
-
快來看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
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正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即日起持續到12月22日,市民可通過長江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進入「惠遊湖北」免費預約參觀。觀眾走進逸夫博物館,迎面即可看到四個明亮的展櫃靜靜佇立在大廳中央,嫦娥五號落月取土的功臣之一——模擬月壤,為廣大觀眾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低鈦模擬月壤。通訊員徐燕 提供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 「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全世界都想要中國取回的月壤,包括美國,網友:你自己的用完了?
在這個令人提心弔膽的2020裡,中國人經歷了很多次的「見證歷史」,到了年末大家終於覺得可以鬆口氣之後,卻又被中國自己的科技樹給震撼了,有中國潛水器觸底世界最深海溝,也有中國人造太陽的技術進步,嫦娥五號還成功登上了返鄉之路。
-
「嫦娥五號」如何敲擊、鑽取月壤?研製16款電機的上海科研機構揭秘
「嫦娥五號」探測器今天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踏上了前往月球採樣並返回地球的徵程。在月壤採樣環節的敲擊、鑽取、提升、封裝、對接轉移、返回地球等流程中,上海科研機構研製的電機將發揮重要作用。「嫦娥」攜帶的「錘子」能敲碎巖石在月壤採樣環節中,如果月球探測器降落地點的表層土壤下存在大塊巖石,會給鑽取採樣造成很大困難。科學家考慮到這一點,為「嫦娥五號」配上了一把「小錘子」,即衝擊機構。它要做的是敲碎鑽取過程中遇到的大塊月巖,保證取樣順利進行。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 嫦娥五號重8噸 為什麼只挖2公斤月壤呢?
這些天來,嫦娥五號一直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人們翹首以盼。嫦娥五號任務作為目前嫦娥工程最複雜的一次任務,也是收官之戰,寄託著無數國人的希冀和對月球的嚮往。關注度越大,關注人越多,對於嫦娥五號的相關問題也就越多。
-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裡有哪些秘密?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現場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國家航天局)可能會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採集月壤,研究月壤呢?在嫦娥五號之前,中國還沒有去月球採過樣,是不是一直沒研究過月壤?其實不然,我們已經對月壤開展了不少研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
-
嫦娥5號發回月壤照,俄發現問題:為何中俄月壤圖同美國不一樣?
然而,全球科學家和觀察人士拿著放大鏡檢視中國嫦娥五號登月的每一個細節的同時,卻意外發現了美國人的秘密。目前為止,美國仍舊是全球在太空探索中擁有最強大技術實力的國家,但中國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展現出了中國完全不一樣的技術路徑,而且這種技術對未來月球的探測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全球科學家和觀察人士拿著放大鏡檢視中國探月,發現蹊蹺毫無疑問,嫦娥五號探測器這次任務,吸引了國際科學家和觀察人士的矚目。
-
嫦娥五號挖掘月壤,重達1731克,是否分享給美方,官方回應
根據《央視新聞》的消息,12月19日的時候,國家航天局開始了正式交接月壤的儀式,此舉正式宣布,嫦娥五號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在交接儀式的現場,探月工程總指揮交接了月壤的證書,其中明確標出,此次挖掘的月壤,重達1731克。隨後,這些月壤會運送到實驗室,按照計劃進行研究工作。
-
嫦娥五號回家了! 著陸瞬間:"玉兔"搶鏡,月壤樣本揭曉太陽系秘密
今日凌晨,在經歷了23天的太空旅行,月球暫居之後,嫦娥五號帶著月壤成功返航,並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月壤採集任務圓滿完成,但在嫦娥五號的著陸點,一直小動物成功搶鏡。於是嫦娥五號回家,玉兔接駕的消息在今天毫無意外的成了議論的焦點。據了解本次嫦娥五號著陸器將會全程封閉運至北京後再開啟,取出裡面的月壤。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既是我們探月的收官之作,也是奠基之作,其成功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歸來,美強烈要求共享,俄:比你的「年輕」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歸來,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的探月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嫦娥五號成功落地的瞬間,也迎來了陣陣掌聲,這是值得記錄的歷史性一刻。美國當然對於此事也非常關注,不過他們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中國是否成功登月,而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
-
嫦娥五號攜帶月壤起飛 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模擬圖 國家航天局供圖光明日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月壤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取回樣本進行稱重,5倍於蘇聯三次採樣總和,激動人心
嫦娥五號返回模塊在經歷了種種的科學計算公式之後,成功地在我國境內著陸。當天經過各種運輸方式,接力運輸之後終於抵達了目的地,嫦娥五號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五院。嫦娥五號最後帶回地球的樣本重量是1731g。成功完成了之前預定的採集樣本目標。嫦娥五號帶回這些重量的月壤樣本是什麼概念呢?在前不久,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也是帶回了5.4g左右的樣本。多年之前的蘇聯月球24號在月球無人取樣成功帶回170g月壤樣本。現在中國帶回來的樣本是蘇聯的10倍還要多。即便蘇聯三次收集月壤樣本335g,中國一次就是他的5倍多。
-
歡迎嫦娥五號回家!美國之前要的月壤到手了?官方回答終於來了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無數國人期待已久的"月球來客"終於抵達地球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而我國在完成了這一壯舉之後,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還記得當初中國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完成收集月壤的任務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公開發表聲明,希望中方能夠主動分享收集的數據和月壤樣本,這次的成果應該屬於地球上的每個人。如今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後,關於美國此前的"要土"行為,終於作出了公開回應。
-
嫦娥五號最多能帶10公斤月壤,為什麼卻只帶回來2公斤回來?
嫦娥五號按計劃今日返回地球,最令人期待的便是攜帶的2公斤月球土壤樣本。目前有能力採取月球土壤樣本的國家從原有蘇聯和美國又增加了中國。蘇聯在50年前進行了三次無人登月,共計帶回301克月球土壤樣本,而我國的嫦娥五號一次性可以帶回2公斤土壤樣本,這樣看來我們已經進步很多。但要是知道美國在1969到1972年這四年間一共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共計帶回月球土壤300多公斤,其中阿波羅17號一次性帶回月球土壤110公斤,況且這還是載人登月。
-
人類再從月球帶回月壤!一圖看懂嫦娥五號這一路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王基煒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月壤,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了圓滿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