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約奧運賽程過半,關於各國運動員吃方便麵的新聞不斷湧現。我國女排主力朱婷行李超重,原因就是帶了太多方便麵;國兵隊奪金,慶功會居然是總教練劉國梁親自給隊員們煮泡麵;日本兵乓球運動員福原愛收到媽媽的愛心包裹,裡面最多的就是方便麵;表情包傅園慧則稱自己為「泡麵寶寶」;韓國運動員不僅帶了各種口味的拉麵,甚至還有專門煮麵的鍋;而在奧運村附近一家以方便麵為主食,配以各種打滷和炒菜的中國麵館,每天來吃麵的亞洲面孔,從運動員到志願者,絡繹不絕。
為什麼中日韓等亞洲國家的運動員這麼喜歡吃方便麵呢?奧運村的飲食有那麼差嗎?據悉,奧運村食堂提供不同風格的自助餐,但大多數亞洲運動員還是吃不習慣,種類再豐盛,也緩解不了運動員對家鄉味道的想念。怎麼辦?出去吃嗎?可裡約治安問題頻出,亞洲風味餐館又屈指可數,再加上運動員的特殊身份,一旦吃了不安全的食品,影響比賽成績,得不償失。
有什麼美食能夠同時滿足亞洲人色香味俱全的挑剔味蕾,又不用擔心運動員飲食的安全要求呢?何以解憂,唯有方便麵。
對於喜愛麵食的中日韓運動員來說,只要有出國的比賽,就少不了方便麵的存在,方便麵加辣椒醬或泡菜,就是隨身攜帶的秘密武器,方便、安全又美味。尤其有些比賽項目結束時已經很晚了,飢腸轆轆的運動員回到奧運村宿舍,煮一鍋熱情騰騰的方便麵,就著面,總結一下白天的比賽,喝口湯,暖一暖離家萬裡的胃,一碗麵,葷素兼備,營養均衡,既滿足了胃也慰藉了心,各種口味的方便麵還能滿足運動員不同的胃口,什麼海鮮味、黑椒味、紅燒味,甚至牛奶味、椰子味,應有盡有,管飽又解饞。
不過,當運動員們在奧運村吃方便麵的消息出現,往往伴隨著國內網友心疼的擔憂:你們是要跟全世界頂尖運動員爭金奪銀的,不僅要注意能量補充更要注意飲食安全,方便麵,行嗎?
歷年來,公眾就對方便麵的誤會頗深。方便麵屬於「速食」,但絕對不是垃圾食品,方便麵不但能迅速補充能量,也兼顧食品安全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而所謂方便麵調味包及包裝材料含有防腐劑等有毒物質,人吃了很難消化,這則謠言名列北京市科協發布的2014年十大「科學」謠言榜榜首。
事實上,無論是熱風乾燥還是油炸乾燥的方便麵,麵餅中的水分含量都很低,微生物很難生長,所以根本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大品牌的方便麵生產商更是將穩定性最好的精煉棕櫚油作為主要油料;近年來,順應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的趨勢,大品牌方便麵製造商開始嘗試用蘑菇、海帶等天然成分來替代鹽類,用氯化鉀取代氯化鈉,使方便麵中鹽的含量下降了10%-15%;隨著技術的發展,用來製作方便麵碗的聚苯乙烯也早已被更為安全的聚乙烯淋膜紙塑複合產品替代;所以方便麵無論是包裝還是食材,安全係數都沒有任何問題。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它是否能夠滿足運動員的能量需求。麵食其實是運動員的最佳食品之一,方便麵在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能向大腦輸送可以使人更加清醒,注意力集中的葡萄糖;此外,方便麵還含有維持神經平衡的必需維生素 B1、B2、B3、B8和B9,同時還有鈣、鐵、磷、鎂、鉀和銅等人體必需的物質;相比於饅頭、餃子等主食,方便麵中的蛋白質含量也處於居中的水平,碳水化合物含量則處於一個中等偏上的水平,而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獲取能量的重要來源。奧運會中,很多需要減重的項目,如拳擊、舉重、摔跤等,需要運動員在短時間減體重,通過稱重後又要快速補充能量,這時,方便麵就成了最佳選擇之一。
有些人認為吃方便麵容易引起發胖,這種擔憂也是不科學的。以國內某知名品牌方便麵的主打產品為例,每85克麵餅中含有17.5克脂肪、7.4克蛋白質、55.4克碳水化合物,熱量是1715千焦,相對於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來說,它並不是脂肪性食物,卻特別能給人飽腹感。而且,方便麵一般是用全麥麵粉製作的,纖維素含量很高。
在韓國、日本等國家,人們對方便麵的喜愛程度超乎想像,韓國年人均食用方便麵量為74包,日本為43包,作為他們的「國民食品」,方便麵已經發展成一種獨特而成熟的文化。早在倫敦奧運時期,「韓國奧運冠軍將獲贈終身免費方便麵」的新聞就讓我們見識到了方便麵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無論是中國、韓國還是日本,比賽前各運動隊一定都會嚴控運動員的飲食情況。儘管有嚴令在前,方便麵依然是安全係數頗高的食品選擇,究其原因,正是方便麵可以提供給運動員所需的能量和基本營養,並能夠保障食用安全。在這一點上,隨隊的營養師和教練應該有比網友更科學的認識,所以大家絲毫不用擔心吃方便麵會影響運動員們的正常發揮。更何況,方便麵那香味四溢的誘惑,又有幾個人能抵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