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成長過程中,不乏有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作為我們的榜樣,出現在我們的生活。
我並不是所謂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但是誰還沒有幾個這樣的朋友呢。肖潔就是這樣的人。我和肖潔從小學二年級就一直在一個班。從那時候開始,她的成績,就沒有跌出過前三名。校內的競賽也是一個連著一個地報。雖然競賽不一定都拿獎,但是能夠參加,也證明了她的實力。在這些過程當中,我看到過她開心,難過,但是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她的辛苦。
也許成績好的人,不一定聰明,但是肖潔就屬於那種腦子還有點聰明,但是也總是很努力的人。在和肖潔還不是很熟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她的成績,基本上都是父母逼出來的。然而,跟她認識之後我發現我錯了。肖潔的父母,工作都挺忙的,但是從來沒有給肖潔報過任何補習班和興趣班。
肖潔不但成績很優秀,還經常參加一些文藝表演。在我的認知中,她似乎就是一個不張揚,但是樂觀開朗的人。我常常也會被選去參加這一類的活動,但是事實上,我並不愛好這些活動,我出於一些害怕,不肯去拒絕。我常常也會說起這類話題,然而肖潔,給我的答案,卻並不是我想像的那樣。她也並不愛好在舞臺上,她也從不驕傲,自己的成績總是那麼好,她甚至自嘲,比我們其她人都更加迷茫,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可是當她那麼說的時候,我就很想知道那究竟是什麼才會讓她,願意去做這些事情的呢。肖潔給我的答案很簡單,她說她不想別人失望,成績好是因為爸媽總是在放假的時間第一就關心她的成績,參加文藝表演,總是逃不過老師的那句肯定,我不想讓她們失望。
我不知道這算什麼樣的人格,至少在我的記憶中肖潔一直都是我所仰望的人。因為她是如此的優秀,如此受歡迎。但是更讓我明白的是。其實就算是我再怎麼樣羨慕,她也不會多一份快樂。
很多時候我也糾結,那些在我們眼裡活得光鮮亮麗的人,真的就快樂了嗎?雖然卑微的我,總是覺得,她這樣講話,很讓我受傷。因為她輕易得到了我的不到的東西。而事實上,她並沒有真正地為自己而活過。仔細想來也挺可笑的,我們究竟是活在了別人的眼光裡,活在別人的期待裡,還是活在了自己的認知裡。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的答案是不,就算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而活著,也是自己選擇的一種活法,從另一種角度上來說,也是在為自己而活。而我活在了總是在仰望別人的卑微角落裡,也是因為自己,而無關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