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打卡:人的一生,是為誰而活?可能大家都會說要為自己而活,要活得自在,瀟灑,快樂。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如果人的一生只是為了自己而活,感覺也沒什麼意思,完全拋開了自我責任感和義務的活著,這種生活是空虛的。
我覺得一個人的不同人生階段,應該需要有自己值得關注的人,值得為之奉獻的人,無怨無悔的付出。這樣的人生,才夠有意義。
就比如,在我們上學的時候,為了父母的期望,也為了自己,所以,我們好好學習。實際上,在孩子階段,有時候很難體會到為了自己是什麼樣的體驗。更多地時候,是從他人和父母的期待中,得到自己認可的價值感,並為之努力。這個時候,我們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父母而活。
等到我們戀愛以後,有了精神的寄託,會把對方的期望當作自己前進的力量,把共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彼此奮鬥的目標。這個時候,我們是為真心相愛的兩個人而活。
等到我們有孩子以後,希望孩子能生活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中,希望他健康全面地發展,為此,我們不懈努力的奮鬥。這個時候,我們是為孩子而活。
等到我們老去的時候,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平安快樂地成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減輕生活中的負擔。這個階段,我們依然是為子孫而活。
有些人這個時候也許會說,孩子已經長大,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能力創造自己的生活,要為自己而活了。這種觀點,在我看來,也不能絕對。對於那些本身能力很強的孩子,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足夠多財富的孩子,父母自然可以輕鬆點。但是,在大多數奮鬥中的人中,工作和生活多少都需要父母的幫襯。比如:忙於工作就無暇時刻帶孩子的家庭比比皆是。
那些本身家庭並不富裕,父母還做甩手掌柜的人,無疑是給孩子心中插上一把無情的刀。談什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既不在經濟上加以援助,也未在生活上給予幫助。當提到孩子已長大成人需要敬孝道的時候,完全不考慮孩子生活的艱難,甚至逢年過節沒給幾個份子錢,少提了一瓶酒,還會指責孩子有了新家忘了爹娘。因為他們自私哇,因為他們只想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活這句話,阻礙了多少新家庭美滿地步伐,讓多少女人男人生活在支離破碎地婚姻生活中。
人的一生不過數百年,只是為自己而活,所存在的價值又在哪裡?貪圖歲月靜好,還是說只是認為奉獻這個事,很吃虧?實際上,活到最後,他們的靈魂終究是孤獨的,心靈上終究是缺失的,因為精神上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寄託的事物。這樣的人格層次,也必定是陰暗和悲涼的。
我們會發現,一些很富有的人,反而不會過於沉迷物質生活的樂趣,因為,在他們認為,生活中大多數的物質,他們都能用金錢換來。金錢換來了一切的物質生活需要,同樣會感到空虛。因為精神上的慰藉是換不來的,你也會常看到,越有錢的人越努力工作,越有錢的人越是有更多的可能奉獻愛心。因為,他們追求的不只是為自己而活,他們更需要從他人的身上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感和滿足感。
為什麼我們說教師這個職業有著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以及價值感。不僅是因為傳授了知識,也是因為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很多的真心,我們感受到學生的真誠與崇敬之情。這種價值感是金錢換不來的。
人之可貴,在與真誠以待。活著的價值,也是因為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有著不同的奉獻精神,為他人而活,有時候也會使我們感受到奉獻的快樂,為他人而活,會讓我們活得更有價值感,為他人而活,我們的人生才不會空虛孤獨。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值得為他人而活的對象,因為這是你人生尋找幸福感的過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