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的交換,想像的滿足

2021-02-08 好妞說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出乎意料的是,網絡竟為人們的私密生活提供了如此便捷的途徑。如果依舊把網絡比作信息高速公路的話,令人尷尬的是,在這條路上穿梭往來的,竟然是成群結隊的性情男女赤裸的身體,並且毫無羞怯之心地作著各种放蕩的動作。當然,在想像中,這樣的動作有著特定的接收對象,也就是說,在這條隱喻性的公路的兩端,是成對的真實男女,他們對著電腦屏幕以及旁邊的視頻鏡頭一邊撓首弄肢,一邊享受著想像的高潮。這或者就是傳說中的視頻性交景觀了。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觀。這些成對男女,他們也以全身心地投入姿態證明,在忘我的相互凝視中,在想像的視野中,這虛擬的網絡世界裡,只有他們有機會分享這如醉如痴的快感,而現實的世界中,門窗已經緊閉,窗簾已經拉上,屏幕上則只有對方的身體。但顯然地,那些往來穿梭的身體,肯定逃不過一些敏銳毒辣的旁觀的眼睛,因為與那些成對的男女沉浸其中的虛擬幻覺不同,這些眼睛服從的是一種現代理性邏輯,把網絡僅僅是看作由電子晶片、線路、以及程式語言組成的,能在所有的變幻多樣的電子信息起點與終點之間自由轉換。 


(電影《性福大師》劇照,圖片來源於time時光網)


即使沒有這些精通網絡技術的人的眼睛,我想還會有另外一雙洞察一切的眼睛看到這一切的。按照西方的文化觀念來說,它來自於上帝,而對於我們東方人來說,則應該是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的絕對的神靈。在電影《性福大師》中,印度青年舞蹈教師拉姆懷抱著好萊塢明星的夢想來到美國,卻不料成為一個臨時的三級片演員,但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的性機能出現了罷工現象。他的搭檔莎羅娜告訴他說,總有人在看的,即使這一切發生在絕對隱秘的個人空間中。這個人就是上帝,不過不是為了尋找刺激。所以莎羅娜誘導他說,就當劇組人員根本不存在。但拉姆仍然是硬不起來,他很無奈地說他沒有辦法不想到上帝。然而,在網絡上的性愛遊戲裡,想不到上帝或者其他神靈存在的男女,卻是大有人在的。



這並不局限於網絡視頻性以及那些一來一往的挑逗性的聊天中。比如博客,它最初的廣為人知,竟然是因為一個女人大膽地炫耀自己的性愛經歷。她就是木子美,一個來自廣州某知名雜誌的小資寫手,情啦,愛啦,以及男女苟且之事啦,一向就在她的筆下水一般自然地流出。雖然頹廢,卻有一種難以抗拒的唯美的氣息。然而,卻沒有幾個人知道她,讓她爆得大名是她把自己的性愛故事記錄在以《遺情書》為名的博客上,尤其是大膽地公布了與一些知名男士床第交歡的細節。此後,網絡上風行的博客女寫手中又有竹影青瞳、流氓燕、舞女木木,她們的出彩不但得益於出格的性情描寫,更加上所配有的各種角度的半裸或全裸的照片,雖然看起來很美很藝術,但正如一位西方的藝術史家所指出的那樣,一切的裸體藝術都是假借藝術之名行使誨淫之實的。她們無論文字的唯美還是裸照的藝術,傳遞出來的都是非常肉慾的信息。比如流氓燕,最先在一些文學網站中,還穿著「雨燕單飛」的「馬甲」,寫一些傷懷的文字。寫得還很美,感情還很真,一個無力女子孤身天涯的無奈,一個單親的母親對家中小女的愛。當然,也有一些帶情掛色的,似乎有意告知男人的性荷爾蒙對女人容顏嬌好的重要,卻都從容自若,一絲不苟,認認真真。但其點擊率的大幅上漲,卻因為她在天涯論壇上不但公布了自己裸照,而且大爆曾經作妓女的經歷,宣告「除了金錢與淫亂,一切對我都不重要」,證明了唯美與放縱在網上並沒有遠隔著天涯。


(舞女木木,圖片來源於互動百科,其個性宣言是:」竹影青瞳算什麼東東,芙蓉太土,黃薪太老,比木子美更美,比流氓燕更『流氓』。」)


而同樣宣淫的舞女木木竟然吸引了美國紐約時報的注意,在這家報紙網站上的新聞中,說有「網名為舞女木木的女共產黨員正引領著中國的網絡性革命」。如此措辭,猶如扒光了近現代中國歷史上所有女烈士們大義凜然勇於赴死的宣傳畫上的衣服,但其勾人魂魄的地方,也不外乎一幅幅將面目給隱去的半裸照。不可否認,這些半裸照頗有幾分動人之處,尤其那塗上蔻丹的天足,讓人覺得傳統中國男人的迷戀三寸金蓮真有些不可理喻。相比這些人,芙蓉姐姐及其後被戲稱為「芙蓉大媽」的豐R肥T,則基本上是依靠肥美的大腿、粗壯的胳膊、膨脹的乳房、水桶樣的腰身以及誇張扭擺的動作勾引起老男人們潛在的性幻想。由於這樣的幻想太缺乏文學或藝術的修辭,猶如鄉村裡黑燈瞎火的倉促房事一樣。


所有這些網絡知名女「性」,都在性事上作足了文章,充分調動了男人如賈寶玉一般擅長意淫的天性。這很有些讓那些在傳統的A片和色情圖片中沉迷的男人大惑不解了。一個女人對自己床第間的私事,總該用些遮掩的手段吧,何以要廣告天下呢?在我的老家,有一鄰家的女孩作風是相當前衛的了,有一次,在一個初夏的傍晚,她竟協助村上的一個男孩把外村一個女孩放倒在麥秸垛裡了。據說,在整個過程中,她還親自做了示範,以證明風月上的事情不過如此而已。然而事態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她的意料,外村女孩的父母報了官,她被抓了起來。一時間,風聲鶴唳,竟嚇得我們村上的許多男子,東藏西躲,晚上連覺都不敢回家去睡。「丟人啊!」每當外村人好奇地來問究竟,總有幾個老頭把腦瓜頂在一起,捻著並沒有山羊鬍子的下巴,一連聲地長噓短嘆。而在這紛擾之中,風騷女孩的母親,在我們那一帶可是罵街出了名的,在尋常時節,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她都能從村西跳到村東,這一次竟窩在家裡大氣不出了。而這些網絡女性反其道而行之,竟都紛紛大爆其名,掀起一陣陣意淫的風暴。


(電影《朦朧的欲望》海報,來源於網絡)


也許這是一個眼球經濟的時代,她們的意圖中最明顯的一條,是吸引點擊率以獲得世俗的利益,而潛在的,則不妨視作自我性慾的一種想像性滿足。與所期待的男性反應一樣,她們自身也會禁不住春情蕩漾。齊澤克曾別開生面地解讀過電影《朦朧的欲望》,其中的女主角通過一系列荒誕的把戲,一再拖延與自己年邁的情人性結合的時間。比如當那個老男人終於把她搞上床後,卻意外地在她睡衣下發現了一件有成千上萬個紐扣的老式內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解不開。而這些女人也是如此,她們的把戲要麼是把照片搞得乍隱還現,要麼把性事描寫得雲山霧罩,以至於在心懷期待的男士望眼欲穿卻不得要領。其實,她們的拖延如電影中女主角的一樣都包含了性的隱喻,電影中的女主角擔心老邁的情人性能力衰退而無限延宕性結合的機會,這延宕本身就是其在想像中獲得滿足的過程,而她們也是通過延宕男人們的瀏覽與閱讀的期待,率先保證了自己性滿足的時間長度。 


(圖為木子美,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種延宕的互動或許正是她們與色情聊天室或者視頻性愛的區別之一。而色情聊天室與視頻性愛的區別,則一方面體現在以盈利為目的並隨便彈出廣告窗的策略上,這是一種強制性的行為。曾經網上廣泛流傳的「很黃很暴力」的故事,估計就反映了這種木馬病毒一般的窗口彈出設置。這仿佛是把色情傳單強行塞入那個小女孩的書包一樣,是一種不道德的蠻橫行為,它本質上不是性,而成為了一種對性的誘導犯罪。視頻性愛雖然有時候也會遭遇不期而至的請求,但大多數的主動權還是掌握在雙方的手裡——雖然這種掌控只不過是建立在理性的假設之上的。另一方面,色情聊天室是一種聚眾的淫穢演出,其方式與那些活躍在論壇或博客中的女性類似,只是更加直截了當,為沉迷於此間的人們提供實時性伴侶,而且根據要求展示虛擬的性伴侶身體。這就導致了風騷與色情的嚴格分野。而視頻性愛則是一種雙方的互動,類似真的性愛,並且之前在網絡聊天中的話語挑逗,也與真實性愛中的私密前戲具有相似的功能。只不過這一切都產生於一個虛擬的場景。


在這種情況下,沉浸在虛擬實境中的男女,已經失去了與真實的直接聯繫。儘管他們的語言可以盡情地發揮挑逗的功能,他們的身體也能在各自的電腦屏幕前形成互動,產生本能的反應,但究其根本,雙方卻不過面對的是以電子信號與程式語言為傳遞中介的影像。在感官刺激中,他們的身體什麼都作了,但卻什麼都沒作。不過,難道不正是這個溝壑,這種與直接體驗的距離,給網絡挑逗與性愛增加了性刺激嗎?要知道,有很多人並不是僅僅在缺少真實性夥伴的情況下使用這些網絡色情裝置的,而且,有的時候,使用它們的目的在於激發真正的性活動。或者雙方會因此而減少與真實行動相聯繫的責任焦慮,但也或者這種虛擬的性愛讓男性產生一種閹割的恐懼,讓女性產生一種不貞的羞恥,而且毫無疑問,猶如手淫後的負罪感一樣,更會讓他們共同產生一種墮落的依賴心理。


是的,依賴心理。最近已經有相關的研究表明,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正不斷增加著網絡色情成癮的人。據說他們中間,不乏學歷或者地位非常高的律師、醫生、教師、企業管理者與政府官員,平時看起來都那麼衣冠楚楚,文質彬彬,誰也料不到他們竟會電腦屏幕前脫去一切的偽裝,毫不猶豫地放縱起自己內心最為隱秘的性幻想。在他們那裡,網絡已成為不折不扣的「性玩具」。網絡色情成癮的並不都是男性,如若不然,網絡視頻性愛就缺少了必要的對象。而事實上,有許多對生活感到乏味或不滿的女性網絡色情成癮後,與男性主要在色情站點瀏覽圖片或視頻不同的是,女性更多是以情色聊天的方式滿足交流的需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認為,這種「虛擬的」或者「電腦化的」性愛或者帶來了與過去的根本決裂。因為在這樣的一種性關係中,與一個「真實的他者」實際性接觸正在種種虛擬的想像性滿足的進攻下節節敗退,而各種色情描寫,春宮圖畫,直至這種電腦網路中的「虛擬性愛」的惟一憑藉就是一個「虛擬的他者」:寫在紙上的文字和圖畫,或者網絡上傳輸的電腦數據傳輸等。當避孕成為所謂真實性愛的常規選擇的時候,這種「虛擬性愛」的合法性更是顯而易見的了,而所謂「真實性愛」中的「他者」,難道不變成可有可無的了嗎?然而,對這個問題,齊澤克給出了一個拉康式的回答。他說,首先我們要先來揭穿據稱可能的「真實的性愛」的神話:「真實」性行為(有血有肉的性夥伴的行為)的結構已經具有一與生俱來的虛幻性,他者的「真實」身體只是作為我們虛幻投射的一種支持。這便是拉康提出的「不存在性關係」的命題的確切意義。換言之,在「虛擬的性」中,我們在視頻上所見到的各種刺激物,如此等等,這樣的性「並不是對真實性愛的一種畸形的扭曲,它只不過是將真實性愛內在的虛幻結構變得明晰了」。


但無論男女,長此以往,眼球似乎包容了整個身體,其他部分機體則幾乎越來越蛻化為給機器發布行動指令,所以,正如齊澤克所指出的那樣,徹底的主體化(自我向電腦屏幕的窗口削弱)與徹底的客體化(內在的身體節奏屈從於外部的機械刺激)相重合,身體的在渾然不覺中嚴重透支,自我意識也變得含混不清,性也僅僅成了大腦和手指的機械反射,因為上無限的性信息的浸染,失去了必要的盲點,視野就被削弱為平坦的表面,反而對性視而不見了。結果身體混同進虛擬的網絡空間,性成為了一種單純的視覺幻象,這實在是一件異常悲哀而又始料不及的事情。


本文選自趙牧隨筆集《記憶的力量》第25篇文章,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趙牧,1975年生,山東省單縣人,文學博士,許昌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河南大學博士後,美國託夫茨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研究及文學批評。


相關焦點

  • 虛擬戀人背後的商業陪聊:尋求情感安慰,滿足表達欲
    「你好,我是你點的虛擬男友,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你?」最近,網上流傳的一段UP主測評虛擬服務的視頻火了起來。虛擬戀人的服務,由此慢慢地進入大眾視野。提供和接受服務的雙方都是真人,但關係和身份卻是模糊的,短暫的陪伴是這份商品的價值所在。
  • 「洛天依」首登時尚芭莎封面,虛擬偶像的媒介想像與商業藍海
    1、虛擬偶像定義泛化 從定義上看,虛擬偶像是指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以偶像的方式展現出來此外,對品牌而言,虛擬偶像更易把控:不僅能長期維持形象,還有利於講好品牌故事,製造出一個完美的「人設」。沒有負面因素和本身特性幹擾的虛擬偶像可塑性極強,能夠最大程度地迎合粉絲的想像空間,這對品牌方而言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 科幻小說一直在虛構的世界中進行虛擬的想像
    隨著高端設備如Oculus Rift和HTC Vive,以及簡易設備如Google Cardboard的出現,虛擬實境(VR)成為了未來的數字前沿。雖然這是如今可以實現的世界,但它卻不是新想法:科幻小說一直在虛構的世界中進行著對虛擬世界的想像。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文學家就開始嘗試涉及模擬世界的故事。
  • 從EEG中解碼想像的3D手臂運動軌跡以控制兩個虛擬手臂
    然而,一些研究報導了使用更自然的控制方案,例如解碼想像的3D手臂運動的軌跡來移動假肢,機器人或虛擬手臂,所有方法都使用離線前饋控制方案。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嘗試實現在線控制兩個虛擬手臂,從而在3D空間中朝三個目標/手臂移動。使用多重線性回歸,從mu,low beta, high beta, 和lowgamma EEG振蕩的功率譜密度解碼出想像的手臂運動的3D軌跡。
  • 三分鐘基礎:分組交換和電路交換有什麼區別?
    數據部分就是真正要傳達給對象的內容電路交換所謂交換,指的就是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數據交換。數據傳輸交換的方式有幾種,而電路交換便是其中的一種。假如A和B之間要進行通信,我們就假設A要和E打個電話吧。當A輸入E的電話號碼,開始撥號之後,那麼伺服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E的電話號碼找到E在哪裡,由於A通往E的路徑有多條,會根據某種算法找到E之後,建立一條虛擬通路,然後進行數據的傳輸。
  • 重磅功能CG臉上線引發想像 美圖公司要開啟「虛擬顏值經濟」?
    (美圖CG臉功能美圖秀秀獨家「創可貼」效果圖)同時,MTlab引入包括眉毛、眼睛、嘴巴、牙齒等在內的多達12種語義分割,並添加生成的CG臉和原始人臉之間的相似度約束,不斷調整算法來實現生成CG臉與原始人像的高度相似,以此滿足用戶的
  • 十分鐘小課堂|通信類:網絡交換方式
    (一)電路交換電路交換(CS)是通信網中最早出現的一種交換方式,也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交換方式,主要應用於電話通信網中,完成電話交換。分組交換在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技術傳送按一定長度分割為許多小段的數據--分組,每個分組獨立進行傳送。到達接收埠,再重新組裝為一個完整的數據報文。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傳輸效率高,比報文交換的時延小。
  • Tapjoy CEO專訪:移動價值交換平臺揭秘
    Tapjoy現在提供了一個移動價值交換服務,包括在iOS和Android這兩個主流平臺上。幫助用戶與移動開發者對接,同時幫助廣告主在這個平臺上獲得接觸用戶最好的機會。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超過50%的激勵式付費下載是由Tapjoy來驅動的。每個月有超過一億用戶在iOS和Android平臺上使用我們的服務。除了谷歌和蘋果以外,我們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應用開發者收入來源。
  • F4虛擬同框|技術實現的合體,是「回憶殺」還是「殺回憶」?
    放在當下語境中來理解,比如與機器交流時,我們無法確定機器是在跟我們交流思想還是僅僅作為一種 「模仿的遊戲」;我們能否和機器不僅僅機械地進行符號交換,而是心有所感地建立起情感聯繫;甚至,像電影《Her》中揭示的困境一樣,人和機器如何產生愛情。這裡的不確定性,正是源於身體的不在場。
  • 重慶郵電大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平臺首次免費向全國在線開放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9日17時30分訊(李婷婷 劉春容)昨(8)日,記者從重慶郵電大學獲悉,該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秉承建設理念,服務教育事業,面向全國高校及社會免費開放「重慶郵電大學信息通信技術與網絡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可24小時「無接觸」開展信息通信類實驗,實現虛擬實驗開放助學
  • 極客優品:虛擬KOL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隨著疫情的加重,國外開發了"虛擬"KOL的方式,來帶動經濟。什麼是虛擬KOL呢?就是運用科技來營造一個虛擬的網絡人物形象來作為KOL去跟粉絲們互動。但是說實在話,國內其實也已經有了相同的案例,通過塑造一個虛擬的卡通KOL形象,在平臺上面作為一個正常的KOL來進行直播之類的活動,也同樣會有很多粉絲青睞。坦白說,KOL這個行業,門檻很低。
  • 探討Linux作業系統虛擬內存和物理內存的關係
    這不但超過了物理內存、超過了物理內存+交換區、還超過了硬碟大小啊。這不科學啊。 但是從 status 讀出來的數據錯不了的。 首先,虛擬內存,顧名思義,虛擬的、並不是事實上存在,在一個進程的虛存空間裡,只存在進程自己和系統內核,而不存在其他進程。這是為了方便編程和提高物理內存利用率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機制(在過去內存是很貴的)。
  • 「虛擬註冊」何為「虛擬」
    「虛擬註冊」何為「虛擬」」指的就是虛擬地址註冊,是由各個地方政策招商和各個區鎮管理委員會下的經濟園區進行提供的,都是經過工商局備案的,沒有具體的實際地址,只有一個大的註冊地址,這就是虛擬地址註冊。虛擬註冊和實地註冊的區別,簡單可以分為以下四點:第一點是使用時間上,一般實地地址的使用時間是有限定的,一年到幾年不等,而虛擬地址可以用20年。第二點是使用費用上,實地地址註冊公司需要收費,每一年都要收租金,而虛擬地址註冊不受場地限制,可以節省資金。
  • 為何中國女性喜歡虛擬男友?
    作者: 莉季婭· 斯坦欽科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六年前被從淘寶搜索工具中刪除的「虛擬男友」服務再度開始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得到廣泛討論。而且,市場對「虛擬男友」的需求比對「虛擬女友」高。為何在一個婚育年齡女性嚴重不足的國家,女性反而這麼難以在現實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 VR色情指南:虛擬色情與遠程性愛(下)
    VR色情指南:虛擬色情與遠程性愛互動虛擬情色設備:用於虛擬顯示的胸部模擬器日本擁有全世界最為龐大和活躍的成人娛樂產業。日本也非常擅長培養和推廣亞文化。現在他們正在嘗試將虛擬實境結合到日本的動漫文化和頂尖的機器人技術中。最近,他們發明了全世界第一款用於虛擬實境的胸部模擬器。我根本不敢想像他們會在未來做出怎樣的東西……日本Oculus Game Jam團隊Ressentiment製作的TENGA VR演示這是真正的硬核內容!
  • 24小時在線的「虛擬男友」,你願意跟他談戀愛嗎?
    作者 | 李晨赫編輯 | 王林出品:中青經濟融媒工作室全文約1483字,預計閱讀需3分鐘想像一下,如果有這麼一個「滿分男友」:顏值是你喜歡的那一款,博古通今,興趣愛好廣泛,24小時在線,還能幫你寫文章、做
  • 辨析想像的功能想像的綜合過程
    一、想像的功能【考查趨勢】①多選題:想像功能包括哪些?②例子反推單選1.預見功能定義:想像能預見活動的結果【例題】「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體現想像的( )功能。A.預見功能 B.補充功能 C.替代功能 D.推理功能【答案】A。
  • 秦蘭珺︱遊戲+時尚:虛擬時尚何以成立
    摘 要 虛擬時尚是從為遊戲中的圖形標示更換外觀的行為中產生的一種文化和產業現象。時尚和遊戲這兩個獨立存在的領域,之所以能跨界融合出「虛擬時尚」,起源於遊戲行業盈利模式的探索,植根於虛擬人格認同的建立,繁榮於虛擬社會的情感認同、感官需求、欲望滿足、符號象徵、社交需要等因素的強化。
  • 虛擬偶像,B站打開「摺疊空間」
    以絆愛、時乃空的出現為標誌,依託YouTuber而形成新的運作模式,虛擬偶像開始具備主播屬性,活躍於短視頻、直播中。VUP,即中國市場的Vtuber,自2019年開始在B站出現。VUP從技術、運營方面更新了虛擬偶像的定義,是由核心用戶近4億的二次元文化、粉絲經濟與數位技術,包括Live2D和3D以及虛擬成像技術等,相結合實現的虛擬偶像新形態。
  • 2020虛擬時尚元年?虛擬美學在疫情下,帶領我們走進新世界?
    隨著技術不斷的進步,虛擬特效亦逐漸發展岀其獨有的虛擬美學,這令人不禁要問是否反映固有的美學概念,已無法滿足現今世代的需求?為什麼虛擬美學如此令人著迷呢?>「虛擬美學」發展的如此快速,這令人不禁要問是否反映固有的美學概念,已無法滿足現今世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