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中有很多歌曲都成為了經典,比如說張信哲的《愛如潮水》,張學友的《吻別》……
還有還有下面的歌詞,你一定很熟悉:
總是幻想海洋的盡頭有另一個世界,總是以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兒,總是一副弱不禁風孬種的樣子在受人欺負的時候,總是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看到這首歌想必很多人都能哼唱出來吧,對於80年代、90年代的朋友們來說,對這首歌是再熟悉不過了。
鄭智化的這首《水手》鼓勵了很多身處逆境的人們,給了人們很多的力量。
很多人在了解到了鄭智化的經歷之後就會明白,他是有多麼的堅強。
鄭智化把自己的很多人生經歷都唱進入了歌聲裡,也是有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他的歌聲才那麼動人。
1961年,鄭智化出生在臺北市的一個小村子裡,在3歲的時候因為發高燒沒有來得及醫治,引起了小兒麻痺。
因為這個病,鄭智化從此再也站不起來了,他只能依靠著輪椅簡單的活動。
鄭智化的童年一直非常的灰暗,在同齡的小朋友都上學的時候,鄭智化只能在床上、地上爬行。
一張紙,一支筆,鄭智化就在床上趴著學習寫字。偶爾拄著拐和家裡的小狗玩一會。也因為從小他就開始練字,鄭智化在長大後也寫了一手的好字。
看著鄰居家的小夥伴因為調皮搗蛋被父母教訓,鄭智化的眼中充滿了羨慕。
父母帶著他看了很多的醫生,就連各種民間偏方都嘗試過,但是他的病情絲毫沒有任何的好轉。
在進行了很多次手術之後,鄭智化終於可以上學了,他非常的開心。
在學習上就更加努力了,不僅如此鄭智化還參加了很多的比賽,各種書法、美術,只要是他感興趣的總是可以得到名次。
靠著勤奮和努力,鄭智化考上了臺北工專(現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讀土木工程。
鄭智化從小練就寫了一手手的好字,在學校寫的文章都被收錄到了校內的一些刊物上,靠著好文採,鄭智化在學校很受歡迎,成為了校內的風雲人物。
就在17歲的時候,鄭智化遇見了一個美麗的女孩,這個女孩被鄭智化的才華深深的吸引著,她也從來沒有鄭智化的殘疾而看不起他。
兩個人在校園中一起上學、一起讀書、一起寫詩,那段日子是鄭智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
但是美好總是那麼的短暫。
女孩的家長很快知道了他們這段戀情,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的優秀怎麼可以嫁給一個殘疾人呢?
之後,他們就斷了聯繫,這件事深深的刺痛了鄭智化,多年來他一直堅強樂觀的面對著生活,忘記自己是一個殘疾人,但是這件事徹底把他心底的自卑重新喚起了。
鄭智化覺得自己的人生都沒有了意義,於是就想到了自殺。
在準備自殺前,鄭智化寫了11首詩作為自己的遺書,來告別自己的愛人,其中一首就是大家熟悉的《別哭,我最愛的人》。
好在鄭智化在寫完遺書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自殺容易,難的是讓自己活出個人樣,他要證明自己並不比任何一個健全的人差。
鄭智化專心搞起了音樂,他的音樂才華也漸漸的顯現了出來,他所發行的音樂作品《星星點燈》《水手》成為了經典曲目,至今被人們傳唱。
鄭智化曾經的那封遺書《別哭,我最愛的人》,也重新譜上了曲,呈現到了大家面前,成為了一首廣為傳唱的經典情歌。
鄭智化的作品中充滿快樂很多對人生的感悟,所以才特別能打動人,他的歌曲不是幾個字和曲的簡單堆積,而是充滿了真情實感的訴說,令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心靈的震撼。
人生之路充滿了磨難,希望我們都能披荊斬棘,獲得成功。不管是怎樣的苦難,只要能堅持下去終將見到彩虹。
對於:
本是一封遺書,卻因機緣巧合成為經典情歌,相信你也聽過。你怎麼看呢?
你對鄭智化哪一首歌印象最深?留言區討論一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