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晚上19點33分,一位網名為「頭髮有點兒杵脖子」的微博博主發表了一篇長達千字的遺書,內容基本上是在總結生前的種種過往,並向親人、朋友們道歉。發表完這篇文章後,這位博主,我們暫且稱她為「小杵」,就再也沒有了消息。
這篇遺書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有的網友發現這封遺書後就去報了警。警方經過調查,發現小杵於9月29日下午3點左右乘坐峨眉山索道上山,之後就沒有了音訊。目前,警方仍然在努力地尋找小杵,但暫時沒有任何線索。
或許大多數人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但是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小杵很可能已經在峨眉山的某個角落「安睡」了。
如果沒有小杵在微博上發的這篇遺書,可能現在人們都不知道這件事。在這篇微博遺書的評論區上,網友們留下了各種各樣的看法。其中有不少她的朋友表示惋惜,如果早點發現她的狀況,那麼事情可能會不一樣。
但這真的是她唯一一封「遺書」嗎?
得益於微博對發文的保留,我們可以通過瀏覽小杵的微博,看看小杵以前發過什麼樣的文章,是個什麼樣的人,尋找她以前是否留下過各種求救信號。
這是小杵離開前一個月發的微博。從這兩條微博中,其實我們就能看出,小杵是一個非常自卑的人,對自己的評價非常低,低到用「一坨屎」來形容自己。此外,從她的發文時間來看,她是一名典型的抑鬱症患者。她的睡眠質量非常差,經常會早醒,並且抑鬱症患者早上的心情非常糟糕,所以她會在早上6點的時候,發出這兩條微博。
小杵也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有著自己的快樂和悲傷,有著自己喜歡的偶像,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甚至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股獨特的幽默感。
小杵偶爾會在微博上傳自己的照片。從照片裡看,她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有著非常端正的五官和乾淨的面龐。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個長期被抑鬱症折磨、心裡充滿了自卑的女孩。
如果我們沿著時間的軌跡觀察她的微博,其實不難發現,小杵經常會在微博上發表一些比較消極的言論:
「對不起,真的走不動了,一想到走出房間我就想死掉了。」
「垃圾就該吃垃圾食品。」
「世界末日還來嗎?」
「只剩堅強了,好心酸。」
這些消極言論其實已經是小杵對世界發送的求救信號了。她這些微博的評論區中,有一些她朋友給予的安慰,可惜的是,一兩句安慰似乎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她的許多朋友直到看見小杵的那封遺書後才明白小杵一直被抑鬱症折磨著,他們之前似乎並沒有發現小杵的困擾。
我將她的微博內容全部瀏覽了一遍,從2020年到2015年,小杵的發文內容其實一直都沒怎麼變。除了轉發一些她感興趣的內容外,她經常會在微博上發表一些非常消極的言論,有時直白、有時隱晦、有時調侃、有時幽默,有時,她甚至會將這些內容設為僅自己可見。小杵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可能正是這一點蒙蔽了所有人的雙眼,認為她的痛苦並沒有那麼嚴重,所以忽視了她的求救信號。
除了內心的痛苦外,小杵的微博還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始至終,她都被很嚴重的睡眠問題折磨著。
從這些微博內容來看,小杵這些年來一直都面臨著睡眠質量差的問題。她經常失眠、早醒,並且經常會做噩夢。這些睡眠問題,是抑鬱症最明顯、最具代表性的幾個標誌。
縱觀小杵的微博,我們不難發現,小杵是一個被某些情緒問題深深困擾的人,並且有著嚴重的睡眠障礙,以及些許的自殺傾向。對抑鬱症有了解的人,在看了她的微博後應該都能夠判斷出她處於什麼樣的狀態——長期被抑鬱症折磨,治療的效果很差,有著自殺的念頭。
9月29日的那篇微博是她唯一一封遺書嗎?其實並不是。在她長達8年的微博記錄中,有著數不清的「遺書」,這些「遺書」,雖然隱晦,但是每一封都是她在向世界求救的信號。抑鬱症將她折磨得死去活來,她不斷在生和死的邊緣徘徊猶豫著,但是她是不想死的。
她的微博告訴我,她內心有夢想、有希望、有正能量。所以她艱難地寫下這些消極的話語,冒著被世人指點、嘲諷的風險,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關心和幫助。遺憾的是,她那時的語言還不夠極端,所以沒有能夠引起更多的注意。
但是,要多極端,才能夠得到足夠的關注呢?一個抑鬱症患者,又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說出這樣極端的話呢?說出那麼極端的話,代價是什麼呢?
9月29日的那篇微博,足夠極端,也獲得了足夠多的關注,數以萬計的人前來安慰,但是為時已晚。小杵不是沒有向世界求救過,只是她的求救信號沒有被很好地捕捉到。
我們無法挽回什麼,但是我衷心地希望我們能夠從小杵的事件中學到一些東西。
我也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所以我對此深有感觸。
如果我們身邊有像小杵那樣的朋友——經常發表負面言論、有自殺傾向、有睡眠障礙,我們可以給予那位朋友更多的關心和問候,主動詢問其精神狀態、詢問其是否有自殺計劃,並且進行更深入的聊天。我知道,沒有人有義務去關心一個抑鬱症患者,但是你的幫助,有可能會挽回一條人命。
如果有人在看到了小杵的微博後,詢問她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並且詢問她是否有自殺計劃的話。以小杵的性格,她有很大可能會向你敞開心扉,並且說出她想去峨眉山自殺的念頭。這樣的話,小杵的悲劇或許有可能被避免。
在抑鬱症患者中,小杵已經是一個很積極的人了。她願意在微博上公開自己的負面情緒、睡眠困擾甚至是自殺傾向,並且堅持了長達5年甚至更久。她在微博上寫下了不少「遺書」,滿懷希望向世界發出求救信號。
更多的抑鬱症患者,不會、不敢、不願說出自己的負面情緒,孤獨地活在自己的孤島上。直到最後離開,可能連一封遺書也未必會留下。
世人皆苦,我們要努力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