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8日,在這個婦女節,曾有「中國的嘉寶」之稱的阮玲玉,服毒自殺了。自殺的原因,則是關於情愛的糾紛。
阮玲玉,生於亂世,成長於清貧之家。因父親早逝,阮玲玉自幼便依靠母親微弱的傭人工資過活。1925年,因母親被僱主辭退,母女倆的生活愈加窘迫。還好有主人家的兒子張達民慨然相助,才能繼續幫傭。而阮玲玉為報答張達民的這次恩情,選擇以身相許,互約終身。不久後,阮玲玉與張達民開始在北四川路鴻慶坊同居。
阮玲玉
兩人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張達民身上的缺點也開始一一展露。阮玲玉每次見到渾渾噩噩的張達民,總會好意勸之,希望他把精力放在正事上,不要整天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但張達民依然故我。
這個時候,阮玲玉已經開始在影視界有了些許起色,她因主演電影《掛名夫妻》,名氣也越來越大。但這些,對於阮玲玉來說,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張達民開始向她要錢了。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張達民一次一次的要錢,阮玲玉就算賺了一座座金山,也消耗不起啊。更可氣的是,張達民把這些錢都用在了賭博、玩女人上。如果阮玲玉不給,張達民就去劇組鬧。
阮玲玉也是因張達民有恩於她,才會一次次的滿足張達民的要求。阮玲玉也曾勸過,但張達民根本不為所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日漸絕望的阮玲玉有了自殺之舉。萬幸的是,阮玲玉此次服毒自殺並未成功。
1932年,阮玲玉憑著自己的人脈,給張達民在香港瑞安輪船公司謀了一份工作。張達民確實也去了,但令阮玲玉沒想到的是,張達民居然因貪汙公款被開除了。無奈之下,不忍張達民墮落的阮玲玉又給他找了一份工作,這一次工作地點是在福建,當一個稅務所長。
張達民是走了,但阮玲玉好像桃花劫又犯了。在當時上海的交際圈中,一個叫唐季珊的花花公子,其實對阮玲玉垂涎已久了。最終,阮玲玉在唐季珊的甜言蜜語下,於1933年3月帶著母親何阿英和養女小玉,開始與唐季珊同居。
張達民與阮玲玉合照
是年4月9日,外出打工的張達民從福建到南京出差,路經上海時便回了趟家。一到家,發現家裡早已人去樓空。多番打聽之下,才知道自己的未婚妻竟然已經跟他人同築愛巢。一時間,張達民氣就不打一處來,揚言要跟他們對簿公堂,可唐季珊怎會捨得放走貌如天仙的阮玲玉呢?
唐季珊開始反控張達民虛構事實,妨礙名譽。畢竟,阮玲玉跟張達民並沒有結婚。張達民一看,偷我老婆還敢反咬一口?一氣之下,再次控告唐季珊與阮玲玉通姦,妨害家庭。就這樣,兩個人開始在法庭上告過來,告過去。
可他們哪知道,這件事中受傷最大的,還是阮玲玉啊。各報開始連篇累牘地報導阮玲玉和兩個男人之間的風流韻事,甚至對阮玲玉進行人生攻擊。或許也正是因這種種不堪入目的話語,導致阮玲玉自殺了。
而阮玲玉在自殺前,寫有兩封遺書,其中有一封叫《告社會書》這麼寫道:
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是(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別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可是他恩將仇報,以寬(怨)報德,更加以外界不明,還以為我對他不住。唉,那有什麼法子想呢?想了又想,唯有以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書中,阮玲玉明確寫道,自殺的原因不過是「人言可畏罷了」。確實,如果當時沒有這些小報記者不負責任的譴責,或許阮玲玉也不會選擇自殺這條最傻的解脫路。連當時的魯迅,都寫了一篇《論「人言可畏」》,直說:「她的自殺,和新聞記者有關,也是真的。」
唐季珊
後來,這兩封遺書被發表在了1935年4月1日聯華影業公司出版的《聯華畫報》上,被大家所熟知,也被大家所議論。但當時人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二十幾天後,在一份名為「思明商學報」的報紙上,卻登載了阮玲玉的另外兩封遺書。
這兩封遲來的遺書,是真的。只是《思明商學報》是30年代出版的一張內部發行的機關小報,發行僅一千五百份,外面的讀者看不到罷了。就這樣,這兩封真正的遺書被塵封了近半個世紀。一直到1993年3月,才被發掘出來。
真正的遺書上,寫著:
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誤(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季珊:沒有你迷戀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即張織雲,唐季珊玩弄過的女影星),今加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唯有你可以靠了!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玲玉絕筆
與這封遺書一同刊登的,還有一篇名叫《真相大白唐季珊偽造遺書》的文章。文中大致意思是,最初那篇假遺書,是唐季珊在迫於社會壓力下,讓梁賽珊代筆偽造的。偽造的目的,就是將阮玲玉的死歸結於人言可畏,歸結於張達民。
阮玲玉
下面放上唐季珊偽造的遺書:
季珊:我真做夢也想不到這樣快,就和你死別,但是不要悲哀,因為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請你千萬節哀為要。我很對不住令你為我受罪。現在他雖這樣百般的誣害你我,但終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樣活著。鳥之將死,其鳴也悲,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靈,將永永遠遠保護你的。我死之後,請代拿我之餘資,來養活我母親和囡囡,如果不夠的話,那就請你費力罷!而且刻刻提防,免她老人家步我後塵,那是我所至望你的。你如果真的愛我,那就請你千萬不要負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緣來生再會!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請向之收回,用來供養阿媽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十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指《告社會書》),如果外界知我自殺,即登報發表,如不知請即不宣為要。阮玲玉絕筆(民國)廿四,3月7日午夜
各位讀者朋友,如有興趣可以將這兩封遺書對比一下。差別確實很大,唐季珊欲甩鍋的意圖也非常明顯。「沒有你迷戀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一句,道出了阮玲玉自殺的原因。
後來,粱賽珊也出面聲明了,她確實是按唐季珊的要求偽造了兩封遺書。並且也表示,《思明商學報》發表的那兩封遺書,是她交給《思明商學報》的記者的。
就這樣,被蓋棺定論了半個多世紀的案件,終於翻案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