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與兩個男生同居,產生糾紛後自殺,留下兩封遺書

2020-12-23 千古君

1935年3月8日,在這個婦女節,曾有「中國的嘉寶」之稱的阮玲玉,服毒自殺了。自殺的原因,則是關於情愛的糾紛。

阮玲玉,生於亂世,成長於清貧之家。因父親早逝,阮玲玉自幼便依靠母親微弱的傭人工資過活。1925年,因母親被僱主辭退,母女倆的生活愈加窘迫。還好有主人家的兒子張達民慨然相助,才能繼續幫傭。而阮玲玉為報答張達民的這次恩情,選擇以身相許,互約終身。不久後,阮玲玉與張達民開始在北四川路鴻慶坊同居。

阮玲玉

兩人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張達民身上的缺點也開始一一展露。阮玲玉每次見到渾渾噩噩的張達民,總會好意勸之,希望他把精力放在正事上,不要整天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但張達民依然故我。

這個時候,阮玲玉已經開始在影視界有了些許起色,她因主演電影《掛名夫妻》,名氣也越來越大。但這些,對於阮玲玉來說,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張達民開始向她要錢了。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張達民一次一次的要錢,阮玲玉就算賺了一座座金山,也消耗不起啊。更可氣的是,張達民把這些錢都用在了賭博、玩女人上。如果阮玲玉不給,張達民就去劇組鬧。

阮玲玉也是因張達民有恩於她,才會一次次的滿足張達民的要求。阮玲玉也曾勸過,但張達民根本不為所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日漸絕望的阮玲玉有了自殺之舉。萬幸的是,阮玲玉此次服毒自殺並未成功。

1932年,阮玲玉憑著自己的人脈,給張達民在香港瑞安輪船公司謀了一份工作。張達民確實也去了,但令阮玲玉沒想到的是,張達民居然因貪汙公款被開除了。無奈之下,不忍張達民墮落的阮玲玉又給他找了一份工作,這一次工作地點是在福建,當一個稅務所長。

張達民是走了,但阮玲玉好像桃花劫又犯了。在當時上海的交際圈中,一個叫唐季珊的花花公子,其實對阮玲玉垂涎已久了。最終,阮玲玉在唐季珊的甜言蜜語下,於1933年3月帶著母親何阿英和養女小玉,開始與唐季珊同居。

張達民與阮玲玉合照

是年4月9日,外出打工的張達民從福建到南京出差,路經上海時便回了趟家。一到家,發現家裡早已人去樓空。多番打聽之下,才知道自己的未婚妻竟然已經跟他人同築愛巢。一時間,張達民氣就不打一處來,揚言要跟他們對簿公堂,可唐季珊怎會捨得放走貌如天仙的阮玲玉呢?

唐季珊開始反控張達民虛構事實,妨礙名譽。畢竟,阮玲玉跟張達民並沒有結婚。張達民一看,偷我老婆還敢反咬一口?一氣之下,再次控告唐季珊與阮玲玉通姦,妨害家庭。就這樣,兩個人開始在法庭上告過來,告過去。

可他們哪知道,這件事中受傷最大的,還是阮玲玉啊。各報開始連篇累牘地報導阮玲玉和兩個男人之間的風流韻事,甚至對阮玲玉進行人生攻擊。或許也正是因這種種不堪入目的話語,導致阮玲玉自殺了。

而阮玲玉在自殺前,寫有兩封遺書,其中有一封叫《告社會書》這麼寫道:

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是(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別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可是他恩將仇報,以寬(怨)報德,更加以外界不明,還以為我對他不住。唉,那有什麼法子想呢?想了又想,唯有以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書中,阮玲玉明確寫道,自殺的原因不過是「人言可畏罷了」。確實,如果當時沒有這些小報記者不負責任的譴責,或許阮玲玉也不會選擇自殺這條最傻的解脫路。連當時的魯迅,都寫了一篇《論「人言可畏」》,直說:「她的自殺,和新聞記者有關,也是真的。」

唐季珊

後來,這兩封遺書被發表在了1935年4月1日聯華影業公司出版的《聯華畫報》上,被大家所熟知,也被大家所議論。但當時人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二十幾天後,在一份名為「思明商學報」的報紙上,卻登載了阮玲玉的另外兩封遺書。

這兩封遲來的遺書,是真的。只是《思明商學報》是30年代出版的一張內部發行的機關小報,發行僅一千五百份,外面的讀者看不到罷了。就這樣,這兩封真正的遺書被塵封了近半個世紀。一直到1993年3月,才被發掘出來。

真正的遺書上,寫著:

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誤(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季珊:沒有你迷戀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即張織雲,唐季珊玩弄過的女影星),今加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唯有你可以靠了!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玲玉絕筆

與這封遺書一同刊登的,還有一篇名叫《真相大白唐季珊偽造遺書》的文章。文中大致意思是,最初那篇假遺書,是唐季珊在迫於社會壓力下,讓梁賽珊代筆偽造的。偽造的目的,就是將阮玲玉的死歸結於人言可畏,歸結於張達民。

阮玲玉

下面放上唐季珊偽造的遺書:

季珊:我真做夢也想不到這樣快,就和你死別,但是不要悲哀,因為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請你千萬節哀為要。我很對不住令你為我受罪。現在他雖這樣百般的誣害你我,但終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樣活著。鳥之將死,其鳴也悲,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靈,將永永遠遠保護你的。我死之後,請代拿我之餘資,來養活我母親和囡囡,如果不夠的話,那就請你費力罷!而且刻刻提防,免她老人家步我後塵,那是我所至望你的。你如果真的愛我,那就請你千萬不要負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緣來生再會!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請向之收回,用來供養阿媽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十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指《告社會書》),如果外界知我自殺,即登報發表,如不知請即不宣為要。阮玲玉絕筆(民國)廿四,3月7日午夜

各位讀者朋友,如有興趣可以將這兩封遺書對比一下。差別確實很大,唐季珊欲甩鍋的意圖也非常明顯。「沒有你迷戀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一句,道出了阮玲玉自殺的原因。

後來,粱賽珊也出面聲明了,她確實是按唐季珊的要求偽造了兩封遺書。並且也表示,《思明商學報》發表的那兩封遺書,是她交給《思明商學報》的記者的。

就這樣,被蓋棺定論了半個多世紀的案件,終於翻案了。

end.

相關焦點

  • 一代女神的悲涼:為情所困遊走於兩男之間,留下兩封遺書服毒自盡
    為情所困因阮玲玉的母親在上海一張姓大戶人家家裡做女傭,大戶人家的公子哥張達民對阮玲玉心生好感,甜言蜜語的哄騙加上一頓糖衣炮彈般的套路後勾得了阮玲玉的芳心,畢竟此時的她正值情竇初開之年,自然對愛沒有著太強的自主判斷意識,便同意了和張達明交往,甚至和他訂下婚約。
  • 民國第一美女, 自殺成迷, 真正的遺書1993年才被發現
    在上世紀30年代,民國第一美女影星阮玲玉自殺了。人們知道後都很驚訝。深受大眾喜愛的阮玲玉採取這種方法來終結自己25的生命,令人們惋惜不已。
  • 【夜 美人】阮玲玉:最後一夜
    一個清純少女,從16歲到22歲跟公子哥兒張達民同居並且拍電影供養他;23歲脫離了同居關係,又跟一個名叫唐季珊的「懂得玩女人、卻根本不懂得真心愛女人
  • 阮玲玉:一生愛上2個不值得愛的男人,1個是花錢的,1個是玩情的
    2個男人:一個是弄錢的,一個是弄情的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寫了兩封遺書,並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3瓶30粒安眠藥自殺。她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她留下來的兩封遺書是分別給她經歷過兩個男人的,大致內容如下:第1封遺書給第1個男人:達民,其實我何罪於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
  • 阮玲玉的人生,為何毀在兩個男人?
    另外,大約有30多萬民眾到場弔唁,甚至有7位影迷悲痛過度,留下「既然她已去,我們也沒用理由活在這世上」的遺書自盡身亡,追隨她去。就連遠在美國都刊登報刊,一位《紐約時報》的美國記者被眼前的場景嚇呆,甚至還疑惑是否是哪個中國皇帝,還是總統去世?
  • 民國影星阮玲玉真假遺書之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被唐季珊玩弄過的女星張織雲、阮玲玉、梁賽珍 阮玲玉離世後,二個男人理所當然成了輿論指責的對象。 在3月8日凌晨吃下安眠藥之後,阮玲玉留下了二封遺書,唐季珊和阮母都是知道的。
  • 剛籤完結婚協議就持刀互砍,男子砍死緬甸女友,留下遺書後自殺
    警方進行調查後在現場發現2封遺書,從遺書中得知,死者是同居情侶關係,兩人因人際關係發生爭吵,男子持刀將女子殺害後自殺身亡。仰光省警方一名警官表示,我們在遺體旁發現桌子上有2封沾有血跡的遺書,內容顯示,2人發生爭吵,之後,2人分別拿著家中的菜刀、水果刀等互相打鬥。最終,男子持刀砍殺了女友,然後自殺。同時,遺書中寫道,2人不僅是情侶關係,而且已經籤署了結婚協議。
  • 消香玉隕阮玲玉留下遺言:「人言可畏」
    後來,她和「茶葉大王」唐季珊同居。但阮玲玉始終沒有獲得愛情,陷入苦悶而又難以自撥的兩難境地。張達民為了達到敲詐勒索的目的,誣告阮玲玉;一些小報記者也別有用心地竭盡造謠誹謗之能事。1935年3月8日婦女節當天半夜兩點鐘,阮玲玉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安眠藥自殺。當時同居男友唐季珊發現阮玲玉吃了過量的安眠藥,唐擔心自己名譽受損而拒絕送入鄰近的大醫院,反將她送到偏遠的日本福民醫院,但夜間醫院沒有急診,更沒有醫生。
  • 阮玲玉:我何止傻,我還瘋
    如果不是在人生最燦爛、最光輝的時候停留下來,她就無法成為一個傳說,也不會在半個多世紀後被拍成電影,被悼念。這是阮玲玉遺書中的最後一句話。如若是真,那她實在算不上自殺,而是被社會輿論的壓力所謀殺。針對此事,魯迅後來寫過一篇文章,《論人言可畏》。他憤憤寫道:至於阮玲玉的自殺,我並不想為她辯護。我是不贊成自殺,自己也不預備自殺的。但我的不預備自殺,不是不屑,卻因為不能。凡有誰自殺了,現在是總要受一通強毅的評論家的呵斥,阮玲玉當然也不在例外。
  • 薄命阮玲玉:16歲成名,25歲離世,時代的悲歌,用死抗爭人言可畏
    若此時二人能一拍兩散,對阮玲玉來說也是一種解脫。但是,曾經的濃情蜜意讓阮玲玉一次次心軟。她幫張達民還巨額賭債,給他買貴重的禮物,一面對張達民毫無擔當的樣子充滿無奈,另一面卻對自己可以主導二人的生活產生成就感。這份成就感主要來自成名前後的懸殊地位差異。
  • 阮玲玉:愛對一個人,究竟有多重要?
    據說還有五位狂熱粉絲聽聞阮玲玉去世的消息後,悲痛自盡,留下的遺書表達的皆是「偶像都死了,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可令人感慨和心痛的是,這個受萬千人追捧的女子,卻未曾擁有過真正的愛情。心力交瘁的時候,她選擇過自殺來解脫,所幸母親及時發現,才撿回性命。張達民頻繁的糾纏、騷擾,折磨著阮玲玉,她對這個可憐又可恨的男人失去了心底最後的溫存。在她萬念俱灰的時候,「茶葉大王」唐季珊瞄準了她,這個情場老司機的花言巧語及高明手腕,讓阮玲玉再一次繳械投降。
  • 四川瀘州一小學生跳樓自殺,留下絕望遺書「我太累了」
    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位小學生跳樓自殺,他留下了一封遺書,每個字都表現的特別絕望,聲稱自己太累了,讓人感到非常心痛。事情發生在龍馬潭區內的一個小區,並不是網絡上傳播的江陽區,有知情者透露,在當日有一名小學生從樓上墜亡,直接掉在了單元門口的路上,他的家長就跪在那裡抱著他痛哭,但是卻再也換不回孩子的生命。
  • 19:06張國榮墜亡,曝兩封遺書兩份遺言,陳淑芬和向太誰在撒謊?
    後是被抑鬱症折磨墜入痛苦深淵」似乎種種跡象都表明,張國榮去世是因為不堪抑鬱症的折磨,跳樓自殺的。但事實是,張國榮的遺書不止一封,遺言也不止一份。外界一直流傳著另一個版本的遺書,雖然年代久遠遺書影印件已經無法找到,但北京衛視此前在調查中,也公布了大致內容「認識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在他與唐唐之間,不知道如何選擇,十分困擾所以選擇自殺」。
  • 阮玲玉死後,唐季珊的結局如何?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有這麼一個女人,豔壓群芳,但不幸的是接連碰到兩個渣男,最後不堪渣男帶來的恥辱,吞藥自殺。
  • 新婚夫婦雙雙在家自殺,留下遺書:太窮過不上好生活
    印度喀拉拉邦一對結婚剛2個月的新婚夫婦雙雙死在出租屋裡,留下遺書稱是因為「經濟困難」。而警方現場調查發現,男子在出租屋裡上吊身亡,而其妻子被發現死在一旁的床上。據印度媒體7月8日報導,30歲的吉錫因是一位噴漆工人,他在2年前與妻子德維卡戀愛。
  • 14歲女孩疑遭學長誘姦後自殺 留遺書稱被威脅還要隨叫隨到
    今年8月10日,小燕在家中吞藥自殺死亡。在此前的報導中,強姦證據不足的主要依據是小燕與小凱疑似戀愛關係。21日,小燕的母親李女士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專訪,否認了其戀愛關係,並出示了小燕的一封遺書。【她咬傷了他的肩膀,還抓傷了他】紅星新聞:這件事情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
  • 疑因整容失敗,嶽陽23歲女子留下遺書後自殺,整形機構否認責任、人...
    來自嶽陽的 23 歲女子小賀,在寫完這封遺書後,在 4 月 16 日,被發現死在了長沙市的一家賓館。這名年紀輕輕的女子,為什麼想不開要自殺?家人懷疑與她近期的一次整形手術失敗有關。" 4 月 15 日她獨自來長沙與這家星美慈整形醫院協商,之前她將自己所寫的遺書發給了星美慈負責人"。
  • 26歲抑鬱症女孩留下千字遺書後失聯,這真的是她唯一一封遺書嗎?
    2020年9月29日晚上19點33分,一位網名為「頭髮有點兒杵脖子」的微博博主發表了一篇長達千字的遺書,內容基本上是在總結生前的種種過往,並向親人、朋友們道歉。發表完這篇文章後,這位博主,我們暫且稱她為「小杵」,就再也沒有了消息。這篇遺書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有的網友發現這封遺書後就去報了警。
  • 13歲少女留下四封遺書,兩段遺言!竟是因為被奶奶送去「圓房」……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並聯繫「120」到場救治。現場發現一女子平躺在豪邁國際廣場,經醫生確認,該女子已死亡。而這場悲劇,都是女子奶奶迷信惹的禍。華鎣市公安局通過官方微博「@平安華鎣」發布通報稱,7月12日豪邁國際小區B棟發生的女性墜樓事件,現查明墜樓女性王某,13歲,住華鎣市陽和鎮觀城村6組。
  • 兩個自殺孩子的遺書曝光:兇手不是作業,也不是抑鬱症
    每每碰到孩子自殺的新聞,只覺得他們自私——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怎麼可以說輕生就輕生。最近,我又接連看到兩個孩子選擇結束生命,了解細節後,再也不敢這麼貿然下結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