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備受關注的任天堂Labo終於發售了,這款看上去極富創意的產品改變了人們的玩遊戲方式,將操控設備從固定控制器擴展至任意套件,讓玩家體驗從動手製作、遊玩、再到自行探索開發的樂趣。目前已經發售的Labo遊戲包括《Variety Kit(五合一)》和《Robot Kit(機器人)》,本文將綜合這兩款遊戲的體驗來闡述關於Labo的觀點。
Make、Play、Discover
在Labo的包裝上,組成標題的這三個單詞擁有對等的位置,這正揭示了Labo的三重樂趣——「製作」、「遊玩」、「發現」。
製作Labo本身是一件極富樂趣的事,就像令人如此著迷的製作類玩具經典樂高一樣,當你擁有了一套set後,按照圖紙和指導一步步將散碎的磚塊拼接為整棟建築,那種「親手締造」的成就感會成為樂趣的源泉,Labo同樣如此,只不過你手中的素材從磚塊換為了瓦楞紙板。
製作Labo的過程簡單易懂,任天堂沒有老套的在包裝盒中塞入圖紙,而是將製作教程以互動視頻的形式放置在Labo對應的遊戲軟體中。依照指導拆開、摺疊硬紙板,將它們以類似榫卯般的結構穿插固定,這個過程仿佛將你帶回了小學時代的手工課堂。
依不同玩具的複雜程度,製作時間可能要花費數十分鐘甚至1-2小時不等,這並不是一個冗餘的過程,當你最終完成作品時,你對於激活玩具的興奮和期待感也會被激發到頂點,你會迫不及待的想要測試一下自己親手製作的玩具究竟是什麼樣子,而這就進入了第二個步驟,玩。
初次遊玩Labo,無論你體驗了其中哪個遊戲,都會有一種「掌舵啟航後尋找新大陸」的新鮮感。Labo帶給玩家的體驗相對於以往是煥然一新的,它將操作設備擴展至遊戲基礎硬體以外,使用一個個硬紙板拼成的模具作為新的操控設備——而這個設備還是由你親手組裝的,這種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Labo遊戲軟體簡評
Variety Kit-遙控怪獸
作為五合一中構造最簡單的遊戲,遙控怪獸的樂趣就像它的組裝過程一樣簡單直接,點擊屏幕上的按鈕控制怪獸前進,通過Joy-Con的震動來實現這一功能。這看起來很普通,怪獸移動的很緩慢,可有趣的是Switch屏幕可以同步Joy-Con上的紅外射線影像,也就是說你可以通過這個怪獸來查看它前方的紅外影像,想想在三更半夜控制你的小怪獸去偵察客廳的入侵者,如果你沒有養貓或者狗的話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應用場景。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自行改造你的怪獸,讓他們看起來更具威力與其他怪獸進行對戰,Twitter上還有達人用遙控怪獸做了一個類似於電流急急棒的闖關遊戲,所以別看這個組件最簡單,實際上它隱藏的學問可不少。
Variety Kit-鋼琴
鋼琴是目前Labo遊戲中的明星,整套Labo五合一中最亮眼的產品。當你擁有了Labo鋼琴,你就擁有了自己的小型演奏器,也可以視為給家中添置了一項多功能樂器,通過更換不同的配件,還可以設置不同的音效、音調,極簡易用的設計讓你分分鐘化身為一個小演奏家,這個遊戲足以成為你購買Labo的緣由。
更換不同的組件可以發布不同的響聲,也可以自己剪切紙板的形狀來控制音調,將所有組件都試過一遍後,你會在心裡默念一句,老任還是高。
Variety Kit-房子
房子給人的感覺更像是Labo的門面,它是目前最符合Labo創造性主題的遊戲。在這個小小的房子中隱藏了各種各樣的小遊戲機關,你可以通過更換、組合不同的零件去激活它們,每一個遊戲都運用到了Switch及Joy-Con的特性,也許它們不能讓你反覆的遊玩,但它們看上去確實非常有趣。
Variety Kit-釣魚
釣魚設備的表現令人感到意外,它的魅力在於真的給了你一個搖動線輪的過程。你可以在遊戲中控制魚竿的位置,吸引魚上鉤,然後一鼓作氣將它們拉上來,釣魚設備具有很強的擬真感,就連「魚線」滑動的聲音做的都十分到位。當然和其他的Labo遊戲一樣,它不能缺少合家歡的氛圍,幾個基友坐在一起比比誰釣的魚最大,這可能才是這個遊戲的樂趣所在,獨釣寒江雪是會睡著的。
Variety Kit-摩託
摩託車的製作組件非常多,但拼完以後卻沒有獲得理想中的體驗,它相當於為你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摩託車方向盤,但在創造模擬駕駛體驗時卻忽略了玩家的體力支出,按照系統提示的操作方法用你的前身頂住設備,然後雙手握住方向盤兩端,時間稍微一長就容易造成手臂酸痛。
除此之外它還同樣擁有內容單薄、關卡少的通病。這是一個標準的Labo式斷崖體驗遊戲,即製作的時候很興奮、滿懷期待,拼完了玩一下,馬上便會感到枯燥。
Robot Kit-機器人套裝
如果只看視頻預告,機器人套裝會是我最期待的一個Labo遊戲,它給人的感覺是顛覆性的,就像是那些在視頻中才可以看到的佩戴全身設備的VR動作遊戲一樣,你可以化身為機器人,你的行動就是機器人的行動,聽聽就讓人激動。
在實際體驗中,你可以完全放心機器人的反饋,它沒有延時問題,蹲下就會變成汽車、伸展雙臂就可以飛翔,出拳、走路甚至開炮,你還可以模仿格鬥家用一套組合拳消滅敵人,機器人的操作反饋十分精準,尤其是扣上「護目鏡」以第一人稱形式體驗遊戲的時候,有那麼一瞬間真的感覺自己在開高達。
綜上所述的這些東西會給你20分鐘的快感,之後你會發現這個遊戲的致命短板。它的內容要吐槽起來簡直一言難盡,關卡、敵人、場景無一不是又少又糙,你也只是個能換換配件顏色的元祖蘿蔔。也就是說,這個遊戲其實根本沒什麼可玩的,等你伸展完胳膊腿、通過那設計得更像是教程的挑戰關卡後,就到此為止了。唯一值得提及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那模仿大鵝般手忙腳亂的動作會被人錄下來發朋友圈,為更多的朋友們帶去歡樂,當然它也可以成為家庭聚會時招待熊孩子的裝逼利器,相對於獲得新鮮體驗,它更像是一個Party工具,如果你真用的上的話。
在體驗過Labo機器人套裝後,你可能會堅定這樣一個想法,那就是這個看上去複雜而笨重的傢伙其實就是給小孩子玩的,儘管它標稱為全年齡,但它確實是一個孩童玩具。所以如果你沒有與之相符的特定使用場景,那這款產品就失去了購買價值,或者說它沒有五合一來的划算。
Labo的工作原理依託於JoyCon的紅外、震動、陀螺儀等擴展功能,這些特殊功能的相互組合和應用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問題也在這裡,就像《12Switch》那樣,Labo意在展示這些新的玩法和功能,它無法將遊戲內容做的很複雜,所以給人的感受只停留在體驗向階段,並不具備黏性。當你快速獲得這些體驗後,很快便會失去新鮮感。
創意的潛力
相比之下,Labo的魅力顯然更在於Discover,這似乎已經成沒有爭議的事實。就如同今天在網絡上熱傳的二胡Labo和吉他Labo一樣,它們都引來人們對這個產品的陣陣讚嘆。你可以看到任天堂在鋪路,他們盡力展示出Switch硬體功能上的巧妙,即由此激發出玩家的想像力,促使玩家自行開發出更多玩法。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意圖,為此,任天堂將一套極富實用性的開發工具包含在Labo遊戲軟體中,配合詳盡的教程,只要你下心思研究就可以嘗試上手,打造屬於自己的玩法。這令人想起了曾經WAR3中的地圖編輯器,在其中誕生了DOTA這個風靡全球的不朽名作,Labo看起來也蘊藏著這種可能。
Labo的開發工具教程中也提示了一些可能性的玩法,比如在屏幕上設置並排的響應音符,再拿幾根皮筋綁住屏幕,你就可以像懷抱烏克麗麗一樣開始演奏了。
Labo本身自帶的軟體不會消耗你太多時間,很快就會讓你想要進入Discover階段。而這似乎也成為了Labo頭上的緊箍,即便你已經提供了大眾化的開發工具,即便你想要玩家自行發揮創造力,但恐怕絕大多數玩家並非創造性玩家,對於他們來說,體驗完系統自帶的玩法,體驗完「你要給我玩的東西」後,這個遊戲就已經結束了。
也許未來很快我們就會看到一些分享平臺,用於分享Labo的拓展性玩法和相應的開發教程,實際上淘寶等平臺現在已經有人在出售Labo的DIY組件了,但在它們形成規模以及尚未出現如同「DOTA之於WAR3」級別的、具有重複可玩性和強大影響力的大眾化產品之前,它仍然只是獻給孩童和極客玩家的禮物。
正在研究小提琴Labo的國外網友
Arms升級版的遙控怪獸
DIY樣式的Labo鋼琴
如果你不打算玩一次就將它丟掉
關於Labo套件的材質,瓦楞紙在安全性上的優點是不怕摔,這一點讓人感到放心,但組裝Labo的過程也還是要謹慎,因為Labo的包裝中沒有提供備份配件,當你不小心損壞了某一個關鍵零件或是反射貼紙時,就需要自己動手補救或是直接淘寶了。
還有一個很現實但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就是你要如何保存這些做好的成品模具,也許這有些聳人聽聞,但Labo畢竟是實體物件,三三兩兩放置後具有相當的體積,遇水而糟、被壓後容易變形,還要隨時提防來自主子們的降維打擊,這些因素可能會讓很多人撓頭。
如何存放可能是個問題
A9VG體驗總結
Labo是一個新鮮玩意,無論視頻演示還是文字介紹,它看上去都非常有趣,但在親自上手、獲得了這種新鮮體驗後,你的熱情馬上就會消散。即便你把它視為兒童玩具,它單薄的遊戲內容也無法支撐起重複遊戲的樂趣。至於探索及開發新玩法,這不是大眾玩家的領域,也許未來Labo可以依靠分享DIY教程等方式去擴展受眾維度,但目前看來還沒有類似的合適途徑。如果你對目前的Labo感興趣,不妨先到已經購買了Labo的朋友家嘗試,或者找幾個朋友合買一套,以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投入到這種遊戲方式中。
下載A9VG手機客戶端,發現更精彩的遊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