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下朱村,「直播第一村」的夢想與現實

2021-01-13 BMR商學院

文:李曉光 石丹

圖:李曉光

ID:BMR2004

見到英姐時,她正急得手足無措,在那間狹小的出租屋裡踱來踱去,嘴裡反覆念叨著「怎麼回事,連續三個視頻上傳失敗」,那是她熬了一夜才做出來的。

英姐今年52歲,來自東北吉林。歲月無聲,只是在英姐的臉上格外著力,深深的皺紋讓她看起來比同齡人蒼老一些。她個頭不高,嗓門卻不小,說起話來鏗鏘有力。

2020年4月,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跨越兩千多公裡來到浙江省義烏市北下朱村,成為一名帶貨主播。在那之前,主播對她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職業。

疫情過後,在一個又一個「月入百萬」的造富神話吸引下,一度有數萬名像英姐這樣的草根來到有「網紅直播第一小鎮」之稱的北下朱淘金,價格低廉的供應鏈和快遞服務,使這裡成為草根直播電商創業者的天堂。

英姐展示她直播要賣的產品

他們懷揣著一夜暴富的夢想,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努力適應這裡的生存規則。只是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他們的財富夢變得越來越渺茫。

湧入

北下朱村,坐落於義烏市福田街道,距離著名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僅2.2公裡。村子不大,是由一條河和三條馬路圍成的一個長方形,走一圈下來大約只需要20分鐘。

村子內部的規劃整齊劃一,由99棟樓房組成,一層為商鋪,其餘樓層大多為住宿或辦公所用。置身其中,耳邊會不時傳來打包快遞時撕拉膠帶的聲音,「網紅爆品」「直播爆款」「優質供應鏈」這樣的門頭隨處可見,一輛輛貨車穿梭其中,滿載著義烏的小商品發往全國各地。

那些大大小小的商鋪前既停著奔馳寶馬,也有拉貨的三輪車。「在北下朱村,你白天看到騎著三輪車拉貨的人,晚上就可能看到他開著路虎出門」。在抖音上擁有將近13萬粉絲的北下朱網紅大俠介紹到。

曾在義烏創業7年、如今又再度回到北下朱創業的楊展透露,在2020年4、5月份的時候,這裡每天聚集了數萬名主播,別說開車甚至連人都擠不進去。

英姐就是在那個時候來到北下朱的。離開老家前,她和丈夫經營了一個烤紅薯的地攤,儘管每天起早貪黑,但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下來也能有300多塊錢的收入。

2020年初,疫情打亂了英姐的兩點一線的生活,由於街上的人流減少,英姐的收入也直線下降。一想到還有20多萬元的債務要還,英姐夫婦就寢食難安。去新疆開貨車、出海當船員,老伴的提議先後被英姐否決。因為她腦海裡有了一個更好的想法——去義烏北下朱闖一闖。

她曾在快手刷到一個在北下朱做直播帶貨培訓的老師,對方在視頻裡慷慨激昂地介紹:「這裡是草根逆襲的天堂,只要方法對,在這裡掙錢像撿錢一樣輕鬆。有這樣一種生意,只要一部手機在家就可以日賺千元以上。」

英姐一下就記住了這個地方,她小心翼翼地聯繫這位老師詢問視頻內容的真實性,在對方表示到年底可以賺10萬元後,英姐心動了。向朋友借了一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他們夫妻倆來到了北下朱。

到了這裡,英姐才明白所謂的零成本創業根本不存在,房租需要按年交,一個面積僅有 10平方米左右的單間,英姐夫婦卻一次性為此支出了將近8000元的房租。

連微信都不會用的她,更別提直播帶貨了。為學習其中的技巧,她還花3000元報了一個線下培訓班,老師教的只是一些配樂、剪輯的基礎知識,英姐覺得很值,7天的培訓課程,她記了厚厚的的一摞筆記。

很快,新的問題又來了。手機在直播時畫面太卡,甚至會直接退出,但一萬塊錢已經見底,無奈之下,她又從親戚那裡借了6000元,買了一部新手機。

在北下朱,一件商品賣的火爆,其餘的主播立即跟上去,弄明白規則的英姐立即行動了起來。剛來的那些日子,她把北下朱的門店跑了個遍,詳細了解每家門店的商品信息,以及哪些是最近的爆品。

在北下朱創業9年的新哥透露,很多爆款商品其實是不同的主播在背後聯合推廣起來的,當同質化的視頻內容同一時間出現平臺上,官方很快就會對此限流,從而導致後面跟拍的人基本沒有流量。

沒有太多收入,英姐兩口子只能節衣縮食地生活。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餐食就是煮點掛麵。在那間狹小的出租屋裡,唯一的貴重物品是一臺二手舊電腦,還是朋友從家鄉郵寄過來的。

「成功」,成為了英姐在北下朱堅持的唯一動力。「有夢想就堅持別後退,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卻留不住你」、「沒有夢想 ,何必義烏」,在屋內的一面牆上,英姐如此寫到。

攝/李曉光

為學習直播帶貨技巧,英姐花了3000元上了七天培訓課記滿了四個筆記本。

爆單

在北下朱,賣貨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先是上傳一段短視頻,時長一般為1分鐘左右,內容也不需要精心雕琢,把產品特點和價格介紹清楚即可,等視頻拿到一定的流量,立即開直播賣貨。

一個產品銷量的好壞,取決於視頻能否上「熱門」。這裡所說的熱門並非短視頻平臺上的「熱點視頻」,而是泛指那些播放量較高的視頻。

有了熱門視頻,才有「爆單」的機會,而爆單是所有北下朱所有主播的追求。由於客單價極低,留給主播的利潤空間往往不大,需要數量足夠多的訂單,主播們才能實現「暴富」。

英姐也憧憬著早日能實現「爆單」,這樣就能早一點還清債務。但6個月堅持下來,雖然也有一些流量不錯的短視頻,但銷量卻始終沒有什麼起色。

她想過先拍一些反映人設的短視頻,積累起粉絲然後再帶貨,她給自己的定位是「一位負債20萬闖蕩義烏的70後」。只是,這樣變現周期太長了,帳號能否做起來又是個未知數,英姐還是做起了直播,但她把主戰場從快手變成了抖音。她給出的理由是,抖音更容易出爆款視頻。

初來乍到,對平臺的規則,她不是很熟悉。只是聽人說,每天最好要發布5條短視頻。「我根本做不出來那麼多,所以每天只能勉強保持 3條的更新。」英姐無奈的表示。

好在沒過多久,英姐終於有了一次小小的爆單。10月8日,英姐發了一條講述在自己在義烏奮鬥的短視頻,沒想到幾天後視頻火了,播放量達到了92萬。

那時,英姐正在主推一款山藥薄片,一箱8包只需要9.9包郵。趁著熱度,她決定馬上直播。早上7點半,許多人還沉浸在夢鄉,英姐就出現在了直播間。

整整一上午,英姐不敢離開屏幕半步,即便是中途想上衛生間也忍著。她心裡想的是儘可能一直播,這樣訂單才會越來越多。直播進行到18個小時,她才關掉了直播間,還是在粉絲的不斷勸說下。上一次熱門不容易,她不想浪費這樣的機會。

第二天,英姐來到了供應商的店鋪,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賣了多少單。在北下朱,主播只負責銷售,連結可以掛供應商的店鋪,發貨、售後等環節都由店鋪來完成。

700單,聽到這個數字英姐多少有點失望。在北下朱,一些爆品的訂單量可以達到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但即便是這700單,由於不能及時發出貨,最終又退了幾十單。到她手裡,每單的利潤只有1塊多。

現如今,英姐依舊堅持每天更新短視頻,每天上午和晚上直播兩次,但始終沒有再次迎來爆單,大多數時候,直播間只有個位數在線觀看,她還是在賣力地講解著產品的每一個細節。

轉型

2020年12月18日,義烏下起了小雨,這天的最高氣溫只有5度,最低氣溫為2度,對這座沒有暖氣的南方小城居民來說,即便在房間裡也要裹上襖。

英姐早上7點多就開始了直播。眼睛已經有點花的她,有時需要拿出放大鏡才能看清網友留言。迫於生計,丈夫已經去蘇州打工,她裹著厚厚的衣服,熱情地與網友互動。

比她早來北下朱一個月的源頭哥,已經放棄了直播帶貨的念頭。來北下朱前,源頭哥在無錫做著一份勞務中介的工作。「其實就是『倒爺』,招募工人介紹給勞務公司」,他習慣性地把中間商稱為倒爺,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期,這個詞彙曾廣泛流行。

疫情之下,工廠停工停產,源頭哥的中介生意一落千丈。腦子活絡的他動起了口罩的注意,由於最初產能的不足,國內口罩的價格在春節前後節節攀升,且供不應求。

他從網上找到口罩的批發商,拿貨加價賣出去。從這些批發商中,源頭哥第一次聽說了北下朱。「很多地方都停擺了,北下朱還在運轉」,源頭哥覺得那裡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他決定去闖一闖。

剛來的那會兒,源頭哥每天去倉庫、工廠拍視頻介紹產品,上傳到今日頭條。如果有人對商品感興趣,可以通過微信進行交易,他從中間賺取差價。

真正促使源頭哥去抖音直播帶貨的,是源於和一次朋友的閒聊。「他在一次直播中,爆單了,一下就賺了20多萬。」源頭哥嗅到了財富的氣息。

從5月初到6月下旬,他一頭扎進直播帶貨的熱潮中。「那時候不懂付費去做Dou+,直播間裡基本沒有流量,產品也賣不出去。」有時候直播間甚至只有一個人,他還要繼續聊下去。

「心裡壓力太大了,近乎處於崩潰狀態。」現實條件也不允許源頭哥這樣耗下去,將近兩個月沒有收入,反而花出去了3萬多,剩下的積蓄已經不多。

源頭哥想轉型,找到一個快速火起來的路徑。他想到了那個知名的潑水梗,曾一度在北下朱風靡。本是源於一家店鋪的老闆的設計,因為主播銷量太差,他潑水羞辱,反而幫助主播上了熱門,實現了爆單,一下引來了一群主播的效仿。

源頭哥也玩起了這個梗,他在視頻中裝出脆弱無助的樣子,一次又一次地被老闆潑水羞辱。按照他的規劃,這樣應該會有很多人過來拍他,很快自己就可以火了,有了一定粉絲的積累,再繼續直播帶貨。

漸漸地,源頭哥積累了超過23萬的粉絲,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在於做內容,不在於帶貨。現在,他上傳的內容多以分享北下朱的見聞以及自己的創業經歷為主。

「我可以幫這些商店老闆拍視頻來變現,沒必要繼續去賣貨。」源頭哥說到。他將視頻分為不同的等級,等級越高價格越貴,最低的一級的短視頻只需要30元。

來北下朱5個月的網紅大俠也經歷這樣的轉變。從7月到10月,三個月時間賣了200多單,銷售的產品包括中性筆、合金筷、豪車雨傘等,佣金收入才258.76元。

「網紅大俠」每天頭戴鬥篷,身穿一襲長袍,手裡拿著扇子和寶劍,穿梭於義烏 攝/李曉光

「我其實不太適合帶貨,因為我不太會表達。」他說話的聲音很小,需要貼近才能聽清楚。之後,他做起了自己的人設——北下朱第一網紅大俠。每天頭戴鬥篷,身穿一襲長袍,手裡拿著扇子和寶劍,穿梭於義烏。他想把人設先立起來,然後通過其他渠道變現。

逃離

2013年,鍾永平來北下朱創業並開出了第一家門店,主要給全國的地攤供貨。那時的北下朱,還只是義烏的一個普通小村莊,周圍甚至還是荒地。

「第一批在這裡創業的人賺到錢了,就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了這裡。」2015年左右,微商逐漸興起,北下朱搖身一變,成為了「微商第一村」。

「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產品還是江湖地攤的產品,人還是這批人。」鍾永平說。那時,他擔任北下朱微商協會會長,在北下朱辦起了微商大會。

2018年,快手在北下朱火了起來。年底,鍾永平直接在村口掛上了 「直播網紅第一村」的招牌。迅即,村裡那些「微商爆品」的門頭也換成了「直播爆品」。

一度,鍾永平的店鋪是北下朱最火爆的店鋪,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主播來拍段子。「最初只有我允許主播免費來拍,其他的店鋪都不願意,因為拍商品肯定拆包裝會造成一定的損耗。」鍾永平說。

他在北下朱打造了第一個9.9元爆品組合,20支筆加60支筆芯,還包郵,如今銷量已經突破千萬,而9.9元包郵已經成為了北下朱的一大特色。

不過,在2020年10月他選擇離開了北下朱。「北下朱商鋪的房租是一年一交,去年房租是35萬,今年直接漲到了將近70萬 」,這讓鍾永平不能接受。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北下朱村的容量有限,想做一些新的布局很難找到空間了。「鍾永平補充到。他將公司搬到了距離北下朱不遠的白案頭村。

那裡的房租要便宜不少,鍾永平租下的鋪位,每間年租金不過2萬元,每間地下室則僅需7000元。鍾永平一口氣租下了村裡十餘個門面,他決定要在這裡大幹一場。

新哥也開始了新的布局。現在北下朱的商店基本都掛上了抖音的精選聯盟,但抖音最終還是要對接到原產地,這裡的店鋪早晚會被拋棄。他目前在拍一些農村題材的短視頻,希望未來能夠整合農村各地的特產在網上銷售。

他講到,現在北下朱的流量紅利已經消失了,要想繼續在這裡做直播帶貨,還是要通過付費拿到一定的流量,草根創業者一般負擔不起這樣的成本。他建議草根創業者儘量不要單打獨鬥,還是要儘早找到團隊。

不久前,英姐也加入了一個小團隊,「這樣不覺得那麼無助了,有不懂的可以隨時向團隊成員請教」、「老闆一天還管兩頓飯」,說起這些時,英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她只需要賣老闆提供的貨品。

見到記者的前一天晚上,她一夜沒睡,當晚將近12點下播後,她抓緊寫起了腳本文案。那幾天要推廣的產品是一款馬桶清潔劑,沒想到辛苦一夜做出來的短視頻,接連上傳失敗,平臺給出的理由是「含容易引起觀眾勝利或心理不適的畫面」。

英姐著急了,她擔心帳號的權重會被降低。「搞不清楚平臺的規則,之前可以上傳類似的視頻,這次怎麼就不可以。」英姐多少顯得有些無奈。

8個月的時間,她只從平臺上提過一次現,只有一千多塊錢,但她還是喜歡上了這裡,喜歡上了直播,看著粉絲一句局鼓勵她繼續做下去的留言,她忍不住哭了出來。

她想留下來,但她深知前提是要賺到錢。要不然,義烏和北下朱只能成為她生命中的過客。

本文來自《商學院》2021年1月刊

相關焦點

  • 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
    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一位主播告訴億邦。義烏北下朱村有「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之稱,村子裡分布有99幢商住房、1200間門面,同時匯聚了1000多個微商品牌、5000多名網紅主播,電商相關從業者超過兩萬人。「白天騎三輪,晚上開豪車」是流傳在這個村裡的魔幻現實故事。
  • 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揭蠱
    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一位主播告訴億邦。 義烏北下朱村有「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之稱,村子裡分布有99幢商住房、1200間門面,同時匯聚了1000多個微商品牌、5000多名網紅主播,電商相關從業者超過兩萬人。 「白天騎三輪,晚上開豪車」是流傳在這個村裡的魔幻現實故事。
  • 義烏北下朱村:1000多個微商品牌 5000多名帶貨主播
    義烏北下朱村,來自東北的網紅主播通過快手直播帶貨。 拍友 呂斌 攝義烏,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這裡的淘寶村數量高居全國第一,誕生了「網店第一村」青巖劉村。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直播電商的興起,短短幾年間,這裡又崛起網紅直播電商村、被業界譽為「微商第一村」的北下朱村,無數的義烏小商品從這裡銷往世界各地。「北下朱地下室店面的年租金達1.8萬元,比隔壁村的店面還貴。」面對絡繹不絕的來訪者,村支書黃正興自豪地說,「我們村不大,但村裡有1000多個微商品牌,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
  • 探訪義烏快手直播村:這裡的網紅賺錢拼體力
    這些直播網紅是怎樣一群人?他們的工作、生活又是如何的?近日,錢江晚報記者實地探訪了義烏「網紅直播村」。在北下朱村,阿娟正對著十幾部手機進行直播銷售簡陋商鋪門口停著價值百萬的豪車下午四點阿娟的合伙人說,「一口鍋,很多線下平臺賣幾百塊,我們可能就幾十塊,而通過快手直播的視頻展示,我們的顧客真正看到了效果。」拼體力,儼然成了這個名為北下朱村的直播網紅村,能夠成功的最大注釋。記者注意到,一幢房、四層半,成了這裡的標配。最上面的半層住人、三層囤貨,底下一層是直播間。
  • 直播要涼,網紅第一村再無一夜暴富
    「在這個村裡面什麼季節賣什麼貨,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的。」用鍾永平的話概括——北下朱不是「人帶貨」,而是「貨帶人」。流水的風口吸引了一批一批的人,但是北下朱賣的東西,總是那幾樣。7年前,鍾永平在北下朱租了第一間房。當時的北下朱雖然被稱為「地攤第一村」,但卻空蕩蕩的。很多店鋪都沒租出去,只能當倉庫用。
  • 直播帶貨退熱,房租高漲,來北下朱期待暴富的人夢碎了
    復工早、成本低,但更重要的是風口,這才是主播們選擇來到北下朱的原因。直播的風口、帶貨的風口和北下朱的成名牢牢聚合在一起,關於頭部主播一天賺一套房的傳說也讓人充滿期望。鍾永平是北下朱最有名的老闆之一。村口巨大的「北下朱:直播網紅第一村」廣告牌,就是他的創意。
  • 記錄平凡 | 網紅直播第一村:有人歡喜有人憂
    記錄平凡 | 網紅直播第一村:有人歡喜有人憂 2020-12-1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義烏北下朱村的追夢人:墜落在直播帶貨風口
    直播中,英姐拿放大鏡看手機屏幕上的文字。幾個主播正在表演「舞蹈」。圍觀的拍客正在拍攝英姐表演賣貨段子。盧新源在直播中展示商品。北下朱村主街道。沿著城北路一直向東,經過國際商貿城,在一個車輛陡然增多的路口,向北轉,就能看到那塊醒目的戶外廣告牌——中國網紅直播小鎮。更早前,這塊牌子用紅底黃字寫著:「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北下朱最不缺的就是夢想。幾乎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堅信,這個義烏旁邊的村子有當下最大的風口。
  • 魔幻的義烏網紅直播村:有人一夜暴富,有人為漲粉求人當頭潑水
    徘徊在北下朱村1200多個門店前的創業者們,最不缺的就是夢想。這裡是義烏無數個城中村當中的其中之一,但這裡比其他任何一個村都更容易「起風」。這裡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不過三五個路口,擁有得天獨厚的供應鏈基地,隔著馬路是義烏當地著名的大型貨運場,又讓北下朱加持了便捷且廉價到超乎想像的物流優勢。
  • 路遙《人生》:特定視角下的夢想與現實僅一步之遙
    (路遙)《人生》是路遙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發表於1982年。小說以主人公高加林對夢想和愛情的追求為主線,以他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和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情感糾葛為矛盾衝突,把改革開放時期黃土高原上像高加林這樣的年輕人的人生用藝術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 「村小二」紛紛逃離!農村淘寶徹底走樣了?
    山東郯城縣張樂「逃離」農村淘寶三年後,再次翻看手機照片中泛白的農村淘寶LOGO時,心裡充滿不甘、無奈和失望。這家店已經兩易其主,先轉讓給親戚,後又被倒手給同村人,直到關門大吉。這是他畢業後創業第一站。
  • 北紅村,一個真正的東北村莊,比北極村還靠北!
    北紅村,一個真正的東北村莊,比北極村還靠北!北紅村位於興安山脈最北端的山區,周圍是未開發的原始森林,樹木茂密,遠離城市的喧囂。由於砍伐樹木,大興安嶺幾乎沒有參天大樹,稀有的鳥類和動物也很罕見。只有北紅村,一個地理位置最北的小村莊,仍然保留著原始的味道。
  • 揭秘網紅直播賣貨第一村:高仿賣你正版價格,怕了麼?
    於是乎,浙江金華的微商第一村,網紅直播村,世界義務,電商小鎮——「北下朱」誕生了。該村距離全球(注意我說的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僅僅只有2公裡。天然的供貨優勢依託,無疑於加快了這個村子的崛起。也讓前邊的稱號,變得名副其實。
  • 濟寧這個村的第一書記為「甜葉菊」「金銀花」開直播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15日訊 (記者 胡高彤 通訊員 朱家寶) 「大家好,歡迎走進興隆直播間,我是楊堂村第一書記郭建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產品是我們村自己種植的中草藥,學名叫『甜葉菊』……」,5月13日,濟寧市委黨校派駐興隆鎮楊堂村的第一書記郭建傑,通過直播平臺
  • 記者觀察:那些逃離農村淘寶的「村小二」
    山東郯城縣張樂「逃離」農村淘寶三年後,再次翻看手機照片中泛白的農村淘寶LOGO時,心裡充滿不甘、無奈和失望。這家店已經兩易其主,先轉讓給親戚,後又被倒手給同村人,直到關門大吉。這是他畢業後創業第一站。
  • 以小商品批發起家、面向全球市場的義烏,正被直播經濟點亮「一團火」
    長期耕耘國際市場的商戶們需要重新「擁抱」國內市場,不得不跟上直播帶貨的風口;更多人一頭扎進這場直播盛宴,期盼著一夜之間帶出網紅爆款,實現財富夢想……無論是主動或被動捲入數位化浪潮中的人們,正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上演一個個關於夢想和財富、自救和轉型的故事。
  • 風展紅旗如畫——連城縣北團鎮山下革命基點村簡史
    風展紅旗如畫 ——連城縣北團鎮山下革命基點村簡史 山下村位於連城縣北團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2公裡。這裡群山環抱,山青水秀,山下河繞村而過。村民世代以農耕為主,是個魚米之鄉。
  • 空港新城開通3條定製通村客運班線 兩個月試運營期間乘車免費
    為配合空港新城打贏脫貧攻堅戰,由空港新城城市管理與交通運輸局牽頭,西鹹新區旅遊客運有限公司配合實施的城鄉定製一號線(空港北杜線路)、城鄉定製二號線(空港底張線路)、城鄉定製三號線(空港太平環線)3條定製通村客運班線於12月5日開通,在試運營的兩個月時間裡乘車免費!
  • 投資70億,涉及5167人,增城又一舊村招標!
    朱村街三大舊村舊改 涉及2205戶,改造面積1441.38畝 關於橫塱村舊改的詳細,據增城政府網公布的數據稱,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橫塱村舊村更新改造項目戶籍2205 戶,共 5167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