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家居 設計頻道】冰雪桃源,塞外長春。時值歲末,「2020此地十人 · 全國溯源設計沙龍」二進長春,只為探尋設計之本。後疫情時代,設計師們亟需「歸璞」,尋回初心,重構真實、平和的行業生態系統。在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下,未來設計師如何守住初心?他們又有哪些巧思,使得設計歷久而「彌新」?
12月14日,「此地十人」以「歸璞與彌新」為主題,攜手飛行嘉賓關天頎、吳巍、武俊文,與長春在地名師付養國、鄒詠、陳軒、褚志剛、張引瑄、程仲強及韓春秋齊聚舊地,共商設計之本質,在這冰天雪地間碰撞出關乎設計的炙熱火花。
▲ 活動現場
「此地十人」由優居丨設計進化主辦,騰訊家居、共合設戰略合作,米蘭之窗獨家冠名,紅星美凱龍特別支持。而本次活動由付養國擔任學術顧問,鄒詠擔任學術主持,以專業視角共築精彩!
PART 1丨分享
關天頎:真實 · 平和 · 彌新
來自北京的飛行嘉賓關天頎,曾因在浙江衛視《漂亮的房子》節目中與影視名人吳彥祖一起爆改老房子而備受關注。他深諳東方文化底蘊,擅長融合於文旅項目、民宿設計中,堅持讓「當代的、純潔的審美觀」儘可能歷久彌新,可謂是「歸璞與彌新」的恪守者。在分享環節,他帶來了主題為《真實 · 平和 · 彌新》的內容。
什麼是好設計?一千個設計師,就有一千種定義。對此,關天頎給出了樸素的回答:「設計不是奢侈品,一定是日用品。」他認為,設計沒有好壞之分,室內設計根本屬性是商業,需要對應不同的商業訴求。
▲關天頎 / 空間進化(北京)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
隨後,關天頎針對設計中的傳統與現代,辯證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傳統設計有幾個特點,第一,文學性,說白了就是講故事;第二,策略性,設計師要解決問題;第三,包裝,學會包裝別人的故事。」談及此,他向在場的設計師拋出問題:怎麼講自己的故事?
講自己的故事,就是創新。關天頎認為,創新必須基於本質系統,不可流於形式。「形式創新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這個消費時代的快消品,即使轟動一時,但很快被忘卻」,他總結道,設計就是文化的驗證,貴在自我徵服。文化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好設計經久不衰。
▲ 活動現場
吳巍:設計,為他人
來自北京的飛行嘉賓吳巍,成立設計工作室以來,堅定地定位於「高級定製私宅」,倡導生活空間給予客戶的滿足感。此外,由他聯合幾位有志之士創辦的共合設生態賦能平臺,已有全球1000餘家從業10年以上的優質設計師工作室加盟,成為極具代表性的設計師社群。在分享環節,他帶來了《設計,為他人》的內容。
▲吳巍 / 吳巍 Design 設計總監、共合設 聯合創始人
「某種意義上說,設計師和會計師、律師、理髮師、廚師是一樣的,因為社會分工中需要有這樣一批人,通過專業知識,長期的經驗積累去幫助他人解決一個又一個實際的問題。」分享伊始,他從設計的價值切入,提出了自己對設計的理解。
接著,吳巍從人文角度出發,著眼於設計師。談及因何而成立共合設時,他說:「我們希透過它,在行業中收穫一個設計的生態平臺,它可以讓職業設計師不斷成長、不斷職業化、不斷專業化。」雖處泥濘,仍仰望星空。吳巍用實際行動改善了設計生態,並在最後提出了「用一個良好的生態平臺,滋養出原創的設計作品,從而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宏願。
▲ 活動現場
PART 2丨探討
尋 · 設計本心
「歸璞與彌新」,旨在呼籲設計師應回歸設計本質,倡導以人為本的樸素設計手法;彌新,指經歷長久的時間而更加鮮活,期待設計師找尋文化內核,在繼承的基礎上開拓創新。
立足於後疫情時代,今天以「歸璞與彌新」為主題的討論為設計師們明晰了發展的方向。在探討環節,在地設計名師腦力激蕩,暢所欲言,推動跨界合作和發展,協力打造更良善、積極的設計大環境。
鄒詠作為特約學術主持人,妙語連珠一貫全場。他認為如今人人平等,人們開始追求簡約,因此在設計中不需要過多的符號。他提醒道,無論是做設計、產品,還是經營家居、商場,萬物都在變化。因為消費在變,市場在變,人文的動向也在變。
▲鄒詠 / HK MJ.WE+空間設計 創始人
付養國認為「歸璞與彌新」有著時間維度的邏輯關係,是一種設計哲學,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做設計,不僅要轉化傳統文化,還要與時俱進,打造產品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過去就是歸璞,當下就是現代,彌新就是未來。把事情做好,把我們當下的思想傳承下去,去影響未來,或者是感動未來。」
▲ 付養國 / 北京朗聖國藝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
來自山西的飛行嘉賓武俊文用精煉的四個詞——內卷、出圈、榜樣、偶像為引子,道出了後疫情時代設計行業的關鍵點:未來設計師務必要打牢基礎,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學會「跨界」,讓設計作品更多元化,更有商業價值;設立目標,並為之不斷努力,終生學習;心中一定要有偶像。
▲ 武俊文 / 山西觀合誠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
褚志剛著力於當今社會背景,提出設計應該是一個思考的過程,留下無限想像空間;張引瑄入行十餘載,以經驗所得告誡設計師需要放下執念,去掉風格和標籤;韓春秋講述道,設計師是一個幸福的職業,工作就如和設計談戀愛。
▲ 褚志剛 / 北京元初建築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
▲ 張引瑄 / 吉林省上止營造別墅設計機構 創始人
▲ 韓春秋 / 觀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創始人
程仲強從人類文明的角度切入,認為恆久和流行之間的關係就是顯性文明和隱性文明的關係,而流行就是社會研討實驗的過程,是把一個顯性文明變成隱性文明的過程;陳軒對恆久和流行進行了辨析,提出設計是有溫度和共鳴的,而不是單純只停留在審美的層面,作為當代設計師要有情,有愛,有責任。
▲程仲強 / 東易日盛 原創設計總監
▲陳軒
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長春分院 院長
PART 3丨多方共建
用好產品護美好生活
在宣講環節,來自米蘭之窗的執行總裁陳濤帶來了立足於品牌文化的精彩解說,他用十個字總結了自己的觀點:真實、自然、順應時代發展。 他認為,我們的生活不僅是陽春白雪,更是油鹽醬醋,設計和生活交融。米蘭之窗的「歸璞」,目的是回歸窗的本質;「彌新」,是通過創新讓一樘窗做到與時俱進、日久彌新。「窗的本質意義就是擁抱、守護——我們需要打開窗,擁抱窗外的和風細雨,讓春風拂面;同時我們要關上窗,去隔絕窗外的烈日,寒風,冷雨,去守護家的溫暖,守護心靈的港灣。」
▲ 陳濤 / 米蘭之窗 執行總裁
圍繞此次活動的主題,米蘭之窗長春總經理許朗菲在致辭時坦言,不單設計上需要「歸璞與彌新」,對家居建材商而言,在產品、生產、供應鏈上的規劃,也希望能更多地考慮到社會性。他真誠地表示,米蘭之窗一定鼎力支持設計師朋友們,一起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讓其產品和服務體系帶給消費者美好的精神與情感體驗。
▲ 許朗菲 / 米蘭之窗長春總經理
紅星美凱龍作為覆蓋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199個城市的代表性家居賣場,在長春家居行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紅星美凱龍吉黑營發中心總經理張祺特意蒞臨本次活動,為設計師及消費者展示來自國內外頂尖的家居生活方式。關於未來的展望,他期待透過引進國際、國內品類豐富的家居建材產品,與更多設計精英深度連結。
▲ 張祺 / 紅星美凱龍吉黑營發中心 總經理
活動步入尾聲,主持人閆虹對此次活動的圓滿落幕向各位嘉賓表示感謝。「此地十人」欄目此次長春之行以「歸璞與彌新」為主題,各地設計精英帶著新的思考與關懷,百家爭鳴,一次次深刻的分享為諸多設計從業者帶來啟發。「原創設計終將回歸本土語言、在地文化,」閆虹總結道,「這些與生俱來的基因將是『彌新』的靈感源泉。」
▲ 閆虹 / 優居新媒體執行總編、騰訊家居
這是一場關乎設計的極致修行,不同地域的設計師齊聚長春,卻只為一個共同的目的——找尋設計的初心。即便是疫情與嚴冬,也不能阻隔大家的熱情。眾人慷慨分享,攜手展望,這或許便是「歸璞 · 彌新」的真諦。 至此,此地十人於長春落下圓滿的帷幕,期待2021再度溫暖相遇、相知。
▲ 活動現場
現場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