龎喜談「賦格」,張燦談「力道」 | 「此地十人」成都站

2021-02-15 設計師DESIGNER

設計,仿若曇花一現的絢麗與驚豔,好似細水長流的溫潤與醇厚,又仿佛品鑑好茶般的清澈細膩與餘味回甘。空間本是白紙,正是經歷了種種設計的「賦格」,才得以輕描淡染寫成,抑或是濃墨重彩鋪就。

9月19日,伴隨著2020「此地十人 · 全國溯源設計沙龍」成都站的拉開精彩的帷幕,來自江南的飛行嘉賓龎喜,與來自西南的在地嘉賓張燦、毛繼軍、王峰、李劍、熊薩芒、陳卓、謝輝、朱平波、王利帥等嘉賓和上百位設計師觀眾熱情參會,這些圍繞著大主題「賦格」而展開的問題,一一尋找到了答案。

「東方生活美學家」龎喜,擅長融合中華傳統文化與民族美學精粹,將古代東方優雅隨性的生活態度注入到作品當中,在當代的煙火喧囂中還原一席閒庭野鶴的悠閒清淨。他植根於秀麗溫婉的姑蘇水土,善於從歷史與人文中汲取設計養分,還原最本真的匠心巧思與東方情愫。作為飛行嘉賓,他帶來了題目為《賦格》的精彩演講。

「由人來認知自然,而賦予了空間生活哲學和格調,這是一種以物質為承載、精神為訴求的價值觀。其實也是精於工與遊於藝,生活狀態與空間意境的相融與相合。」

分享伊始,龎喜結合古今文化將「賦格」的含義娓娓道來。基於此,他展開了進一步說明,意境在空間中是一種跳脫了形的桎梏的表達方式,是整個空間在環境布局之上的、與人的精神對話和情思融通。

隨後,他從古人的生活空間格調出發,以自身經典作品穿針引線,延展至現代設計的復古邏輯,為詮釋當代「賦格」侃侃而談。「好的設計需要在傳統和當代中找到平衡點,回歸傳統不是簡單地復古,而是要找出它的內核,而這個內核就是『腔調』。」

他強調,空間的悅目是設計的第一步,但要「適度」,需要注重與功能性的結合。設計師應該在空間中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目的與訴求,正所謂「藝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雲。」在設計的「賦格」中,氛圍是很重要的。「設計不能浮於表面,去將元素簡單地堆砌,而是要去感知空間中的溫度與情緒,並且以合理的方式去呈現和展示。」

在探討環節,才華橫溢的「火山哥」張燦,擔特約學術主持人。他從「賦格」這一話題切入,透過炙熱而睿智的專業觀點,以更為高遠的空間視野與深厚的美學底蘊,成就了一場多層次、多方面、多維度的空間藝術之旅:

· 張燦 / 四川創視達建築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

在設計當中,用對力道和掌握分寸很重要。炫技很難展現出高級感,甚至可能會讓設計作品失去個人魅力和高度。一塊石頭、一束燈光,還是一堵牆面,都需要恰到好處的力道,就像練功夫一樣。

設計師達到一定高度以後,一定會注意自己在技術和藝術之間的吸納和輸出。在未來設計中,藝術是一定要融入空間的。在吸取藝術和技術之外,也要汲取能夠讓你的設計更加豐滿、更加有高度和厚度的滋養。做設計要注意分寸、注意控制、注意色彩,以及注意對空間的感知和形體的塑造,用質樸的語言表達空間的價值和狀態。

太過美麗、炫目的事物,往往是短暫的,就像煙花。而可以長久陪伴我們的事物,往往被我們所需要,也被設計師所關注著。這是細水長流的一種美,也是中國很多設計產品恰恰需要的美。

中國現在流行「視網膜美學」,也就是絢麗的事物在短暫出現過後迅速地消逝,為人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這也是可以的。一直燦爛的事物幾乎不存在,這就需要審慎地選擇。

· 王峰 / 成都風上空間營造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創始人

從設計的角度來說,恆久是在設計溯源過程中尋找到的一種感受。它更多的是浸入式的,對心靈的影響往往會很久遠。

正如我之前去過德國的柏林工廠,這是一個闡述死亡的空間,擁有非常宏大的場景、厚重水泥柱的排列與輕盈水池的對比,體現了設計師對生與死的闡釋,它還同時融合了希臘帕特龍神廟的靈感。我感受到這樣的項目是恆久的、觸及心靈的。

一個禁得起時間推敲的好東西,一定運用的是經過時間沉澱和打磨的材質,比如材質用包漿的、自然的、樸素的;用塑料仿木頭、鋼仿木、布仿鋼等,這樣會出現問題。我不太贊同對於家裝風格的拘泥,最重要的應該是空間中的溫度。

好的作品是自然的,要把握好設計的「度」。這幾年盛行「輕奢」風格,很多作品如出一轍,流行把各種家具去包銅邊,但實際上很可能過一段時間就不再流行了。不要用力過猛,恰到好處就是最好的設計。

· 熊薩芒 / 成都奧本思境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我理解的格調是一個中性詞。空間格調可以高雅,也可以粗俗。格調的產生就像人的成長一樣,會有自己獨特的內心與氣質。成長經歷、教育環境以及職業環境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和氣場。商業格調也是這樣,它背後一定是商業的運營者、推動者、設計師乃至整個團隊,對他們本身具備的特性進行融合,最後呈現出的格調就是這樣一種結合的產物。

在實際中,要結合商業特性去打造空間的格調,是否賦予空間格調也要有選擇。比如小麵館不需要奢華的格調,這就是空間的訴求註定了其格調的趨向。

每個地方的地域特質是很寶貴的,而每個人的性格觀點也是很寶貴的。設計師需要挖掘古典中的當代性,同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去跳出定勢,才能造就西方永恆化的表達;融合與共生,將生命注入設計,達到與自然的共生,這則是東方永恆化的一種表現。

如果習慣了被投喂,人將變得隨波逐流。所以我們要擁有「超前」的意識,做潮流中的砥柱,做意義的輸出者,通過活態化的保護修舊讓恆久成為流行。

· 謝輝 / ACE謝輝室內定製設計服務機構 設計總監

「格」是形式,就是用什麼樣的形式、材質、手法去做;「調」就是神韻,即空間的內涵與韻味。但把「格」和「調」全部做到,空間也未必可以做到歷久彌新。

我認為沒有歷久彌新的格調,只有對歷史某處深刻體會的再現。在當下時代,我們過於急躁,總是急切地想表達,急切地為自己貼上標籤,從而讓自己變得有「格調」,這樣的神韻,已經缺了人的氣息的滋養與包裹,一切將只是空洞的表象。而只有從自己獨特的內心出發,才能共情於他人,去找到自己的格調。

為什麼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審美?實際上這背後是需求在操控。七八十年代,人們基本只追求樸素的實用性。而現在的人們追求個性化、設計感,期待擁有更高的生活品質,審美是在不斷變化的。

基於此,設計不會擁有時間意義上永久的永恆,但可以超前,可以與時俱進、歷久彌新。

格調的商業性一定有傳播性,一定能讓我們吸收養分。回歸到甲方或者業主,我們需要尋覓他們真正想要的內容。空間裡要有人的調性,而並非設計師單獨去賦予的。

我會事先與業主溝通,去了解他的生活調性,也是表達的一種調性,再去出相應的方案。道理實際上都是相通的,首先抓住格調的來源與脈絡,再去打造它。這在商業設計與家裝設計中都是通用的。

賦予空間格調,更離不開品牌的背書與歷史積澱,好的品牌將助力設計妙筆生花,成就別具一格的藝術格調。「此地十人」成都站的順利落地,離不開獨家欄目冠名商米蘭之窗對活動的鼎力支持。

執行總裁陳濤在宣講時,將米蘭之窗的匠心獨運娓娓道來。他介紹道,米蘭之窗將國際原創設計與中國匠心融合,致力於打造國際範、高顏值、高水準的中國門窗,賦予門窗設計新風尚。MILUX 96 內倒平移開啟設計專利技術重新定義門窗開啟方式,更採用了獨特的全景採光設計。米蘭之窗擁有亞洲首條工業4.0門窗智造生產線,結合127項專利工藝黑科技,採用世界首創單杆件工藝及臥式水性噴塗,以0.01毫米的航空級精度守護匠心品質。

他說,「格調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是一種人文沉澱的風貌,也是一種匠心雕琢的風格。建築因設計而有了自己的格調,演繹不同的人文情懷;房屋因設計而有了自己的溫度,變成家守護美好生活。在座的每一位設計師,都用自己的雙手為用戶的美好生活渲染斑斕的色彩,賦予極致的格調,我們向為美好生活而耕耘的設計師們致敬!」

「設計需要合適的格調,在這過程中需要別出心裁,需要尋找到輸出的意義。」特約主持人閆虹在最後總結道,「成都是一個溫婉與火辣交融的城市,成都的設計師富有創造力,更善於『賦格』。感謝今天分享的所有在座老師,相信你們的觀點將會為設計行業帶來更為深入的衝擊與思考。」

至此,「此地十人 · 全國溯源設計沙龍」成都站落下了圓滿的帷幕。「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相聚的美好時光稍縱即逝,但對設計的匠心與追求將是永恆的。

相關焦點

  • 2020米蘭之窗此地十人 | 龎喜赴天府之約,博古通今共論設計「賦格」
    空間本是白紙,正是經歷了種種設計的「賦格」,才得以輕描淡染,抑或是濃墨重彩。那麼,設計師應該如何看待長久「陪伴」與剎那「炫目」?商業性和格調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是否有歷久彌新的格調……9月19日,米蘭之窗2020「此地十人 · 全國溯源沙龍」成都站拉開精彩的帷幕。
  • 談一場成都式戀愛
    "一個短視頻,演繹出了一場「成都式」戀愛,也讓人戀上一座城。"如何談一場成都式的戀愛,教科書式的示範操作來了——5 月 20 日,一個名為《成都戀愛指南》的短視頻在人民日報、新華網、封面新聞、嗶哩嗶哩等頭部客戶端,以及成都發布、成都商報、成都全搜索等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同時上線,瞬間刷爆朋友圈。
  • 頭條 「十雅談」2016圓滿收官 亮相深圳茶博會成熱點
    洪亞妮、梓晴、岑麗雲、黃曼露、許漫澤、鄒汶倩、鍾米、舒筱琦、李欣倫、杜秀花等「十雅談」嘉賓設計師在本次茶博會現場帶來精彩空間展示,並在16日下午舉行的"十雅談「創意分享論壇上,與來自茶企及相關產業鏈超過三百位觀眾面對面分享了她們的「十雅談」擺設秀空間創作理念。這也是繼廣州設計周以來,「十雅談」在這個12月帶來的第二場完美亮相。
  • 賦格的藝術:巴赫與古爾德
    他寫的賦格總是被人拿來品頭論足。生命的最後幾年,周遭儘是些先鋒概念,人們更多地追逐旋律性主導的音樂,而巴赫依然在寫老朽的賦格。直到19世紀初期,來自底層的、偉大的巴赫樂章才開始為人所關注。他的虔誠信徒們都是些心懷善意的浪漫主義者,發現了《聖馬太受難曲》中被雪藏的、數量龐大的合唱作品;《B小調彌撒》裡不能解決的謎題,音樂中所流淌出的信仰配得上「奉獻」二字,一股勢不可擋的勝利姿態。
  • 奧斯維辛之後的詩《死亡賦格》,是審美化犯罪行為嗎?
    嚴格來說,下面要談的這首詩不能算野蠻,因為詩中甚至都沒有出現過奧斯維辛這個名字。然而在作者的書寫中,任何一個讀者都無法不把它和那個死亡工廠聯繫在一起。即便它讓「最受喜愛」的這個名號聽起來如此令人毛骨悚然,西德廣播電臺的聽眾們卻依然將它拱上了第 16 位的寶座。策蘭的《死亡賦格》(Todesfuge)是德國近代詩歌中被討論得最多的一首。
  • 珍惜和你能談錢的人,遠離只談感情不談錢的人
    作者君今天遇見了借錢不還的前友人,場面非常尷尬,作為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多少有點被欺騙的感覺。欠的錢不多幾百塊,間隔半年要過兩次沒還我就直接刪除了對方的聯繫方式,只能自嘲識人不清。其實朋友之間被騙錢,不是很多人說的被騙的人傻錢多,能騙你錢的往往是你信任的人。
  • 跟公司談工資,是談月薪還是談年薪?
    這7天,就寫了2篇文章,都跟找工作,談工資有關,文章分別如下: 這兩篇文章都是站在求職者角度來說,第一篇的主旨就是基本月薪要高,而不是看綜合月薪,為什麼?
  • 談錢,最能看清一個人
    誰料校長卻說,北大從來沒有給教師預支過工資。 林語堂這才恍然大悟,那些錢其實是胡適自掏腰包借他的。 這份情誼讓林語堂深受感動,一直銘記於心。古時候,有一位書生,寒窗苦讀十多年,只為一朝金榜題名,奈何家境貧寒,進京路途遙遠,沒有足夠的路費。 於是,他找到當地的財主,向他借了一些錢,並寫下了借據。
  • 成都,讓人沉醉不止的酒館,你去過哪些
    啤酒屋的自釀啤酒用花椒、大料、辣椒等調料製作的具有四川味的自創啤酒吸引著無數人來嘗試。一到夜晚,店裡店外就都是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歐美面孔,可以說這裡是成都老外的聚集地。賦格是盛行於巴洛克時期的一種復調音樂體裁,又稱「遁走曲」,意為追逐、遁走。
  • 米蘭之窗&此地十人丨攜手三地名師再回北國春城,返璞歸真話設計
    12月14日下午,米蘭之窗攜手騰訊家居「2020此地十人 · 全國溯源沙龍」將落地於長春。南有憑欄聽雨的愜意,北有觀雪的禪定,長春坐擁白山黑水,受在地風物滋養,生發出博大、寬厚、包容的氣韻,亦滋養了一批不露圭角、虛懷若谷的在地設計師。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伯樂,2019年,「此地十人」首站便選址於歷史名城長春。此次「二入長春」,與本期主題「歸璞與彌新」參互成文,含而見義。
  • 崇德裡·談茶 | 新派中式「下午茶點」秋季定製上新
    大數據也是厲害,當談茶的下午茶即將更新發布時,貝克漢姆抖音最新的視頻是在熬銀耳湯,但他可能還不曉得,對成都人來說,下午茶可以是銀耳湯,也可以是蹄花湯,一如談茶上新的下午茶,有中式甜點,亦融合了法式甜品,歸根結底,不拘一格,融會貫通才能顯出下午茶的自在和愜意,尤其在秋天,尤其在成都。
  • 談感情不談錢的人,不是真朋友
    ,但不談錢的感情肯定是不真實的。 我們總是繞不開面子,覺得談錢傷感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錢。 當你沒錢的時候,你會明白很多:認識的人雖多,但在你真正需要幫忙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願意鼎力相助,又有多少人冷眼旁觀你的窘境,恨不得說不認識你這個人。
  • 米蘭之窗&此地十人丨攜手三地名師再回北國春城,返璞歸真話設計!
    12月14日下午,米蘭之窗攜手騰訊家居「2020此地十人 · 全國溯源沙龍」將落地於長春。南有憑欄聽雨的愜意,北有觀雪的禪定,長春坐擁白山黑水,受在地風物滋養,生 發出博大、寬厚、包容的氣韻,亦滋養了一批不露圭角、虛懷若谷的在地設計師。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伯樂,2019年,「此地十人」首站便選址於歷史名城長春。此次「二入長春」,與本期主題「歸璞與彌新」參互成文,含而見義。
  • 一份新工作談Offer時,除了談工資,還要談什麼?
    昨天剛說過,很多HR的素質有待提高,昨天群友去面試人事專員,這位HR給本科畢業2年的人,才月薪3千。一旦你想多談一點月薪,比如問能否月薪4千,她就開始反覆打擊你、說你眼高手低、說你的學校不行、大學生一抓一大把,各種PUA順手拈來了.......如下你看。何必呢?
  • 談美
    趁著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整理了一下書架,發現了一本在前兩年就讀過的小書,是朱光潛先生所著的《談美》,雖然內容只有一百多頁,卻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先生的很多思想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這本書的閱讀也可見一斑。 於是我饒有興致的開始了第二遍的閱讀,雖然已對書中內容有所印象,雖然閱讀時間零零散散,但是仍然感慨頗深。
  • 好的婚姻:談錢,談錢,再談錢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婚姻神聖不可侵,談錢傷感情。可再是風花雪月的浪漫,也終有一日,要歸於柴米油鹽的平淡。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一件事能繞得開「錢」這個字。大方談錢,才是對婚姻最大的擔當,能談錢的夫妻,餘生才能更好地相伴。聽一位叫@葉子的網友,講起過她的親身經歷。
  • 十年磨劍刃初開——張燦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張燦別署:凌悟山房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河南印社社員許慎印社理事朋友向我介紹說:認識認識張燦吧!我說張燦是誰?朋友說老鄉,小年輕。曾在漯河求學,大意是他寫字,是顧翔的學生。我說以後有機會再說吧!不久,張燦回鄉省親,朋友說張燦想見見你!我說好啊!之後我與張燦在電話裡閒聊,我請他給我治了兩方印。我收到了覺得真不錯!庚子年前,他再次回鄉省親,我便與他吃了頓飯。
  • 和窮人談錢,和富人談感情,這樣的人什麼心理?
    阿玲的男友是富二代,阿玲從來都不圖他的錢,因為阿玲是那種有骨氣,自尊心很強的女生,但是她總會跟他談感情,因為她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她想要知道富二代男友到底喜歡她什麼,對她是不是真愛。小美和阿玲都有比較正確的愛情觀。但現如今,為什麼有些女人喜歡和窮人談錢,喜歡和富人談感情?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 如此可愛的我們談宋是誰演的 談宋扮演者李明德個人資料介紹
    電視劇《如此可愛的我們》可謂是熱度非常的高,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這部劇,尤其是劇中談宋這個角色,談宋這個角色是由誰飾演的呢?談宋扮演者李明德個人資料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如此可愛的我們談宋是誰演的  電視劇《如此可愛的我們》談宋是演員李明德扮演的。
  • 老娘嘗談
    永遠在臺灣懷念這過去的北平也好,十裡洋場也罷,甚至多數的他們在西南聯校揮灑了青春。多數的他們49年分界點,一部分從成都起飛去了士林官邸,一部分拿著輾轉去美國的飛機。梁先生就是典型的一位。好比絕大多數的人稱呼北京是北平我都握緊拳頭,但是這本書全部都用北平稱呼他的故鄉,我卻看得見過去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