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律師談《民法典》】: 「配偶權」是什麼權利

2021-02-06 晉寧微刊

婚姻本是相守一生的約定,但近年來,離婚比例不斷攀升,婚姻關係中的配偶權到底是種怎樣的權利?包含哪些內容?我國民法典又是通過何種方式保護夫妻雙方合法權益的?

雖然民法典沒有明確規定配偶權,但在第112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第1001條,「對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身份權利的保護,適用本法第一編、第五編和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人格權保護的有關規定。」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獨立的配偶權,基於配偶身份產生的法律權力或權益,都受民法典保護。

我們結合民法典相關條文,談一談什麼是配偶權?

所謂配偶權是合法夫妻之間,共享權利,共擔義務的專屬性身份權。首先,配偶權只存在於合法夫妻之間,至於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的男女之間,不產生配偶權,至於上述兩類同居關係,所產生的損害,按照目前大多法院的判決情況來看,最多也就構成健康權、身體權、名譽權的侵害,因為沒有法定的婚姻存在,所以算不上侵害配偶權,其次,配偶權是夫妻之間相互對待的權利義務體系,比如同居權,這是夫妻婚姻存續期間的必要條件,沒有合理的原因,誰都不得拒絕對方的同居請求權。再次,配偶權是一種專屬性權利,具有獨佔性、排他性,婚姻關係之外的其他任何人,都負有不作為義務。最後,配偶權屬於身份權,是一種基於法律、道德雙向認可的婚姻關係,而產生的名分和身份,具有內外兩種效力,對內產生相互對待義務,比如相互扶養,夫妻雙方即使在婚後約定AA制,但當一方因意外或重病,無力自己負擔的時候,有能力的配偶,就有照顧、幫助、扶養的義務,不能坐視不管,更不能夠歧視,否則就可能構成遺棄甚至虐待,觸犯刑法。對外產生排斥效應,如果第三者介入其家庭,她可能會得到一些財產,甚至可能生下孩子,但她得不到名分和身份,反而會遭遇主流社會價值的排斥和打擊。

侵害配偶權的侵權行為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四個:

重婚行為,是有配偶者而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其結婚的行為,是嚴重的侵害配偶權行為。其中的結婚,即包括法律婚,也包括事實婚。這種行為,在刑法上構成刑事犯罪,在民法上應當構成侵害配偶權的侵權行為,在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應當追究民事責任,責令加害人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補償受害人的精神損害。

有配偶而與他人同居的行為,是指有配偶者與他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在一起起居、餐飲,進行性行為,並且持續一定的時間。因為僅僅有一二次在一起短暫的起居、性生活,僅僅是通姦的行為,不能叫做同居。同時,配偶應當因此而引起離婚,或者主要因此而引起離婚。

實施家庭暴力,侵害的對象不僅僅是配偶的權利,還包括侵害其他家庭成員的合法權利。對配偶實施家庭暴力的行為,可能造成傷害,也可能沒有造成傷害。侵害的客體也不單純是配偶權,同時侵害的還有健康權或者身體權。造成傷害的,侵害的是健康權;沒有造成傷害的,侵害的是身體權。因此,這種侵權行為構成法規競合。由於行為人實施的是一個行為,受害人可以選擇一個訴因起訴。究竟是選擇侵害配偶權起訴,還是選擇侵害健康權(或者身體權)起訴,由加害人自己決定。

虐待配偶侵害配偶權,與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一樣,構成請求權的競合,由當事人選擇訴因起訴。沒有構成責任競合的單純的虐待配偶行為,構成獨立的侵害配偶權的行為。受害人請求加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法院應當受理,並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決。遺棄配偶者,是對配偶一方不盡配偶的扶養、扶助義務,使配偶一方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構成遺棄,受害人請求損害賠償的,應當準許。構成虐待或者遺棄的,有的是犯罪行為,有的不視犯罪行為,或者不構成犯罪行為。對此,都可以請求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責任,不是必須構成遺棄犯罪者才準許請求損害賠償。

律師簡介:胡映萍,專職律師,雲南辭宏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本律師團隊由多名資深律師組成,以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大部分畢業於國內知名高校,具有在法院、大型公司、大型律所等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專業的態度、敬業的操守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免費諮詢電話:18206729492

部分內容與圖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商務合作:郭樹業(微信/電話):13888400963

微刊法律顧問:李春燕、李燕良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超大福利

晉寧微刊(嚮導網)粉絲專享哦

識別下方二維碼搶購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並願意分享歡迎來稿哦~~

主編郵箱:5557359@qq.com

歡迎在留言區與5萬多晉寧微刊粉絲過過招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晉寧信息網!


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民法典I淺論配偶權
    因此,在英美法法系,配偶權是指配偶之間要求對方陪伴、鍾愛和幫助的權利。目前我國學界對配偶權性質有如下幾個觀點: (1)專屬支配說,認為「配偶權是男女雙方婚後基於配偶身份享有的專屬支配權」(2)契約說,配偶權在一定程度上為契約性權利。(3)法定說,「即配偶權是法律賦予的法婚姻關係中的夫妻享有配偶身份權利,其他人負有不得侵犯的義務。」(4)性權利說,配偶權的核心特色是性權利。
  • 【法治嘉祥】走進民法典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 配偶權制度研究
    但是,我國婚姻立法存在諸多問題,造成侵害配偶權的現象層出不窮,嚴重傷害配偶一方的情感和權益,亟待在立法層面予以完善。完善的主要路徑是:確定配偶權的本質與屬性,明確配偶權的範圍與內涵,確立配偶權的侵害與救濟,以使在民法典立法的前提之下,完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內容,構建完備的人身權保護體系。
  • 黃某女侵犯丈夫配偶權離婚案
    4486號本文作者法意,根據《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民法典》編寫案情:被告黃某女與原告結婚15年,婚生兩女後,與他人發生不正當關係、生育子女(俗稱:私生子女)。 判決:法院認定「有配偶與他人同居」(《婚姻法》第46條、2021年1月1日起適用《民法典》第1091條),原告周某無過錯,結合其他證據,判決:一、準許離婚;二、婚生二女隨原告周某男生活(《民法典》:直接撫養),黃某女每人每月給付撫養費X元;
  • 《民法典》解讀 之人格權編 第一千零一條
    【條文解讀】婚姻家庭關係具體可歸結為:配偶關係、親子關係、其他親屬關係。因婚姻家庭關係產生的身份權利有夫妻之間的配偶權、父母與未成年人子女之間的親權以及其他親屬之間的親屬權。01關於配偶權的法律保護我國雖未明確規定配偶權,但對夫妻關係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規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明確規定了夫妻互相忠實義務、夫妻之間互負撫養義務、夫妻日常家事代理的權利、夫妻姓名權、同居權、平等就業權等。
  • 普法| 民法典學習(16)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附送...
    延伸閱讀:《叮~~《民法典》從出生到身故50個問答》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從人的出生到身故,進行了全面規定,「全時保護」人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利。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民法典》都會為你提供保障。
  • 葉陽| 民法典居住權制度的若干問題
    對此我國澳門地區的民法典第 1413 條的規定較為詳盡,頗值得借鑑。依照該條的規定,享有居住利益的共同居住權人包括配偶、受權利人撫養之子女以及其他應由權利人撫養之血親。於此之外,還可以包括與權利人有事實婚關係之人以及基於為權利人服務或上述家庭成員服務而與權利人一起生活的人。
  • 《民法典》你不得不知道的50個問題
    《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規定,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問題八小周想在租的房子合同到期後繼續租,有其他房客來看房,這時小周有什麼權利?答:相同條件下,小周有優先承租權。
  • 《民法典》有了明確界定!
    它們在法律上又被賦予了什麼權利和承受什麼義務?《民法典》對於親屬、近親屬以及家庭成員是如何規定的?父母、兄弟、姐妹公婆、兒媳、女婿三叔、六伯、七大姑、八大姨……這麼多親戚究竟誰屬於自己的親屬誰又屬於近親屬家庭成員又包括哪些呢?
  • 《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要點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 【胡律師說法】沒有民法典,中國古代是怎麼離婚的?
    隨著《民法典》的腳步漸近,關於離婚冷靜期的熱議不斷。許多人說離婚變難了,對比之下,中國古代怎麼離婚?離婚難嗎?從秦漢到唐,古人離婚還是簡單的,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後,離婚變難,女性離婚更難。
  • 【司法部宣】《民法典》50問,你答對了多少道?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民法典》,這部民事權利的「宣告書」,從人出生到身故,進行了全面的規定,「全時保護」人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無論處在哪個人生階段,《民法典》都會為你提供保障。
  • 民法典學習丨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 【輕鬆學法】50個問答,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一生
    小張想在租的房子合同到期後繼續租,有其他房客來看房,這時小張有什麼權利?《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屆滿,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承租的權利。答: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 巾幗法律講堂《民法典》關於房屋、婚姻、繼承等生活50問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 法律解讀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之人格權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該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部法典,民法典從編纂到頒行都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它標誌著我國民法體系進入新的階段,我國公民民事權利保護開啟新的徵程。
  • 《民法典》解讀3:基本原則之一,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原則
    (《民法通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我們還要注意民法典將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由原來的第三原則,提高到作為民法典基本原則中的第一原則。一、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基本體制原則與體制限制原則及其相互關係民法典基本原則,是指其效力貫穿於民法典始終的民法根本規則。
  • 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
    延伸閱讀:《叮~~《民法典》從出生到身故50個問答》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從人的出生到身故,進行了全面規定,「全時保護」人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利。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民法典》都會為你提供保障。 1.
  • 「民法典學習在淄川」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5. 小花遭父親虐待,父親被法院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付撫養費嗎?答: 有。《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6.
  • 2020最新整理:《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建議收藏)
    (二)確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則《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則;將綠色原則(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三)規定胎兒有權利繼承遺產、接受贈與等《民法典》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