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除夕夜晚上,陳佩斯和朱時茂兩人在春晚後臺焦急的等待結果,由兩人主演的《吃麵條》已經籌備了大半年,直到春晚直播當天下午,這個節目也沒有被拿定。
等了許久之後,兩人焦慮不安,這時春晚導演黃一鶴跑過來對兩人說:
「我現在私自決定你倆上臺,但是你們上臺之後一個字也不能說錯,說錯了責任你們自己擔。」
兩人聽後信心滿滿的登臺表演,臺上,兩人用搞笑又誇張的表演將觀眾逗得捧腹大笑。
《吃麵條》這個節目火了,全國觀眾都笑瘋了。
就這樣,兩人成為家喻戶曉的小品演員。
這一年,兩人30歲。
01
1954年,陳佩斯出生在長春的一個演藝世家,父親陳強是著名影視演員。
當年陳強去布達佩斯演出,正逢大兒子出生,為了有所紀念,陳強就給兒子取名陳布達。幾年之後,二兒子出生,陳強就順著下來,取名陳佩斯。
小時候陳佩斯調皮搗蛋,上山爬樹,下河摸魚,招貓逗狗,走到哪都招人嫌,沒少讓陳強操心。
陳佩斯早年的經歷比較坎坷,在他15歲的時候,父親被打成「黑幫」,他跟隨父親到內蒙古下鄉插隊。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陳佩斯進入沙漠地區的建設兵團,而這一呆就是4年。
受父親的影響,陳佩斯從小就對表演情有獨鍾,在內蒙古的那段時間,他曾多次報考北京軍區文工團,但是因為父親的原因,沒有被錄取。
後來,八一製片廠的演員田華知道了陳佩斯的事,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時又恰逢八一製片廠在招演員。
在田華的推薦下,陳佩斯成為八一製片廠的一名演員。
1980年,陳佩斯搭檔父親陳強出演了《瞧這一家子》,就此開始了自己的演藝道路。
在八一製片廠,陳佩斯結識了今後的老搭檔朱時茂,相比陳佩斯,朱時茂因主演電影《牧馬人》早已成名。
在製片廠,興趣相投的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鐵哥們,經常搭夥出去演出賺外塊。
02
1984年,兩人一起在春晚的舞臺上表演了小短劇《吃麵條》,開啟了春晚小品的先河。
節目播出後,陳佩斯和朱時茂火了,全國觀眾都被他倆逗笑。
一天,陳佩斯去公園遛彎,被公園的大爺大媽被認出,一群人圍著邊笑邊說:看看。。。這是那個吃麵條的。。。哈哈哈哈哈。。。
後來,兩人連登11年春晚,在小品《羊肉串》中,陳佩斯模仿新疆人叫賣羊肉串,那魔性的叫賣聲讓人至今難忘。
《主角與配角》中,滑稽可笑的「漢奸」,「隊長,別開槍,是我!」
這對黃金搭檔又先後出演了小品《姐夫與小舅子》、《拍電影》、《王爺和郵差》等作品,每個都堪稱經典。
沒有華麗的詞藻,憑藉精湛的演技和誇張的表演,陳佩斯給觀眾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在80年代,陳佩斯無疑是春晚的小品王,就連周星馳也忍不住對他稱讚,說陳佩斯在他心中就像巨人一般。
成名後的陳佩斯還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投資500多萬拍攝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太后吉祥》和《好漢三條半》等賣座影片。
「我們的電影那時候票房都在前三名,前面可能是港臺片,但我們的沒掉出前三名。」陳佩斯不無自豪的說
那個時候的陳佩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一時風頭無兩。
03
在1997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發現市場上有很多春晚合集的VCD在售賣,其中就包括兩人的作品。
兩人買回家一看,原來是央視國際總公司發行的,但兩人從未被告知過,也從未給過版權費。
於是兩人拿著光碟找到央視國際,希望對方給個說法,央視國際也是誠懇道歉,並聲稱以後不會再發生此事,於是兩人也不再計較。
可過了兩年後,陳佩斯再次發現市場上還在售賣這種VCD,並且有些光碟還是近兩年的。
一氣之下,兩人又找到央視國際討要說法,但沒想到對方這次態度大變,蠻橫無理,說話也特別難聽。
多年後,當陳佩斯再次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心中的怒火還是難以平息:
「央視當年有多少主創?就一個人(作者註:指的是春晚總導演黃一鶴)。我們這麼多文藝工作者幫助他們,把這個欄目做大做火了,現在反倒說是他們捧火了我們?」「別對我說什麼成人世界的遊戲,這個世界應該是一個有規矩的世界,這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才能更好。」
於是兩人就一紙狀書將央視國際告上了法庭,要求對方賠償166萬並公開道歉。
最終,陳佩斯與朱時茂贏得官司,獲得33萬賠償。
但他們贏得了尊重後,卻輸掉了未來。
04
當時媒體對這件事大肆報導,逐漸演繹成了「央視封殺風波」,這件事引起了連鎖反應,很多電視臺都不敢再請他倆去演節目。
儘管陳佩斯表示離開央視也能發展,但官司結束後,陳佩斯的演藝事業遭遇重創。
自己的影視公司逐漸走向衰敗,一部接一部的電影虧損嚴重,最後連員工薪水都成問題,不得已關閉。
「當時偷瞞漏報票房的情況非常嚴重,我們當年派出5個組到河北去監票,有的地方演7場卻只報3場,有的地方100%到80%的上座率,但上報卻只報40%上座率,非常混亂。」
無奈之下,陳佩斯攜妻子在北京延慶市井莊鎮西三叉村承包了一片荒地,種起了石榴。
多年後,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問陳佩斯:「離開春晚,你後不後悔?」
陳佩斯不假思索的說:
「不後悔,上春晚的時候,我過得很狼狽,見誰都是大爺,作品裡的東西受到太多的限制。當時我提出過許多的想法,但每一次人家都說「NO!」那麼我也有說「NO」的權利,雖然說這個字的代價比較大。」
於是主持人又追問道:
「90年代的時候,很多人都面臨智慧財產權被侵犯,為什麼你就那麼忍受不了?」
陳佩斯繼續說道:
「當然要發聲,至少要讓人知道,我是被侵犯的,否則五十年一百年後,我們的後代看到,會為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
結語
雖退隱多年,但陳佩斯對表演還是念念不忘,在2001年,陳佩斯拿著種果樹掙得的35萬元,重拾老本行,開始了他的話劇生涯。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陳佩斯所創作的話劇《託兒》,在全國50個城市巡演了120場,並且座無虛席,觀看人數更是高達17萬多。
之後,他又創作了《陽臺》、《老宅》、《戲臺》、《親戚朋友好算帳》等6部話劇,每部都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
22年過去了,66歲的陳佩斯仍在自己所熱愛的行業發光發熱,並一直熱愛下去!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