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餘年,曾經中國的喜劇大咖,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明星中的明星陳佩斯再度回歸央視舞臺,擔任綜藝《金牌喜劇班》的首發導師。
陳佩斯擅於用誇張豐富的肢體動作,搭配生動形象的表情和語言,塑造滑稽十足的喜劇角色,曾被稱為「春晚小品第一人」。他無實物表演的吃麵條,至今被視為經典。對於陳佩斯的回歸,不少網友感嘆「爺青回」。
陳佩斯,1954年2月1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算起來,他今年也已經56歲了。1984年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與搭檔朱時茂表演小品《吃麵條》,被觀眾所識。此後多次在春節晚會出演小品,包括《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羊肉串》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1999年為國漫經典《寶蓮燈》孫悟空配音。2015年1月27日,陳佩斯時隔16年重返央視,自導自演的電視喜劇《好大一個家》登陸央視一套。陳佩斯原籍貫在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陳佩斯的父母親在吉林工作期間,陳佩斯於1954年出生於長春市農。陳佩斯是家中次子。十五歲時,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到來,父親陳強被打成黑幫,陳佩斯也隨著父親上山下鄉到內蒙古插隊。他在沙漠地區的建設兵團度過了四年。
陳佩斯成名後,很快就被春晚挖掘,他前前後後上了十屆春晚。從1984年《吃麵條》、1985年《拍電影》、1986年《烤羊肉串》、一直到最後一次1998年《王爺與郵差》,可以說是春晚小品舞臺上的泰山北鬥一樣的人物了。他也通過春晚這樣一個舞臺,迅速成名。其實,陳佩斯那個年代和今天的時代很不同,沒有網絡的傳播,沒有新媒體的推波助瀾,很多的話劇演員一輩子的夢想就是能登上春晚,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都認識。
陳佩斯的東北老鄉,小陳佩斯3歲的趙本山,就是這樣出名的。沒有什麼學歷的趙本山,1987年和潘長江搭檔演的《瞎子觀燈》成名。1988年央視春晚已經定下趙本山參加哈爾濱分會場的演出,而且節目提前錄了像,全鐵嶺的人都知道他上了春節晚會,但後來他的節目卻沒播,趙本山卻一直等到電視裡打出「再見」。
一年後的國慶晚會,他才第一次在央視亮相,緊接著就是1990年春節晚會的《相親》。連續三年趙本山都獲節目一等獎。從1990年開始,到2011年,趙本山除了缺席了1994年之外, 21年的春晚小品,他上了20年,幾乎成了春晚喜劇屆的專業戶。
在這20年間,春晚的其他節目,比如歌舞類,比如雜技魔術類的演員來了一撥,走了一撥,有的火了一年,第二年就沒找他了。
只有趙本山,在春晚喜劇的舞臺上屹立不倒。
甚至可以說,從上個世紀1990年代開始,趙本山成為了很多人圍觀春晚的期待。同事,趙本山的小品,也常常為一年的流行用語打下基礎。
1992年的小品《我想有個家》中,一句「我叫不緊張」立刻流傳開來。
之後的小品《牛大叔提幹》中,趙本山又用幽默的手段詮釋了「扯淡」的意思。
離我們比較近的東西,也有《策劃》中的「你太有才了」,以及《不差錢》中「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更是傳播廣泛。
和前輩陳佩斯不同,和後輩郭德綱也不同,在春晚後期,趙本山和自己的徒弟一起上臺演出,將東北人骨子裡的熱幽默和天生喜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到了2010年之後,天津的相聲藝人郭德綱突然橫空出世,將相聲這門藝術發揚光大。其實在春晚舞臺上的相聲,一直都存在。
早起的馮鞏,中期的李金鬥,還有郭德綱拜師的侯耀文,也先後上了11次春晚,是一個真正的相聲表演大師。侯耀文「說學逗唱」的功底非常深厚,不僅能唱京劇多個流派,像黃梅戲、越劇、吉劇、秦腔等地方劇種,學來也是形神兼備、味道純正。
侯耀文的相聲,曾先森非常喜歡,同時他的和藹、大度的性格和日後郭德綱有這天壤之別。
郭德綱其實只上了一次春晚,但他目前在國內的喜劇屆,特別是相聲圈的名望很高。2013年,郭德綱上了他一直很鄙視的央視春晚,40歲的他和老搭檔于謙還是在臺上講了一出《敗家子》。
但反應平平,論資排輩,在央視春晚這個舞臺上,陳佩斯、趙本山以及老師侯耀華才是他的前輩,也比他出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