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筷子多久沒換了?
是不是長短不齊了還在用?
是不是筷頭都發黑了還在用?
用完拿水衝衝往筷籠裡一插就完事了?
約50%的人體都存在一種菌---致胃病的幽門螺旋桿菌,而這些菌大多是在家庭傳播,最主要的傳播渠道之一就是---筷子。
所以,第一步,筷子最好像牙刷一樣,每3~6個月就換新的。
你是不是說我家筷子洗乾淨了,偶爾還用開水燙一燙,沒事的。
首先,筷子只有在100℃的沸水裡煮5分鐘以上,才能達到理想的殺菌效果,你家的筷子能做到每次用之前,都拿開水煮一煮嗎?反正我是做不到。
第二步,用洗潔精泡個幾分鐘後再搓,然後用流水衝乾淨。
第三步,放外面晾乾了再放進筷籠,溼噠噠的,黃麴黴素最喜歡了,還有很重要一點,請把筷頭對整齊,就是筷子都有圓的一頭,和方的一頭,總要有一頭朝下,我們統一把吃飯的那一頭(圓頭)朝上。
第四步,裝筷子的筷籠也要勤洗。
入口的都不是小事,筷子一天要用幾次,養成好習慣,健康一家人。
還有個問題,超市貨柜上的筷子五花八門,有純竹子的、彩漆的、象牙的、銀質的,有成對的、成把的……該挑哪種好呢?
傳統木筷、竹筷?
這兩種都非常環保,可以選擇本色的木筷,竹筷,塗彩漆的不行。但是,由於材質的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清洗,而且吸水性、吸附性很強,經常會有洗潔精的殘留,所以應注意經常消毒,保持清潔和乾燥,避免發黴、長毛,要定期更換。
塑料筷子?
塑料筷子輕便、好清理,但是質地較脆,受熱容易變形,還會產生有害物質,所以最好不用。
金屬筷子?
金屬材質、銀質、不鏽鋼等金屬筷子太重,手感不好,小孩和老人用比較費力,而且導熱性強,吃太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嘴。而且還得區分不鏽鋼是不是食品級的材質。
合金筷子?
合金筷子比較滑,清洗方便,不會長黴,相對來說,比木筷、竹筷耐用。合金筷子跟不鏽鋼筷子不一樣,它是用「高分子材料」和「玻璃纖維」合成後的材料製成的。現在應用比較普遍的是各類餐館,家用也比較多,因為比木筷、竹筷好打理,還耐用。
除了筷子的衛生有講究,筷子的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在中國,有人說筷子見人品,這得從筷子的十二個忌諱說起了!
1、三長兩短
也可以叫做長短不一,意思是說飯前或吃飯的過程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樣不吉利,因為過去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很不吉利的事。
2、仙人指路
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食指伸出來,用其他4根手指握住筷子,食指指人,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還有就是不能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聲
吃飯時用嘴嘬筷子,還發出聲音,會很讓人討厭,讓人覺得沒有禮貌。
4、擊盞敲盅
吃飯過程中用筷子敲盤、碗,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敲飯盆,發出聲響吸引行人注意,從而要到施捨。
5、執箸巡城
就是用筷子把桌子上的所有菜盤翻一遍,不知從哪裡下筷為好,會讓一起吃飯的人很反感,是很沒有禮貌的。
6、迷箸刨墳
指拿著筷子在菜盤裡不停的扒拉,明明一盤菜沒有差別,非得扒拉兩下才行,就像盜墓刨墳一樣,是缺乏教養的做法。
7、淚箸遺珠
是用筷子往自己碗裡夾菜時,將菜湯灑到其它菜裡或桌子上,也是很失禮的一種行為。
8、顛倒乾坤
就是將筷子顛倒使用,飢不擇食尚且不至於如此,筷子顛倒使用,是絕對不可以的。
9、定海神針
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裡的菜,這被認為對同桌用餐人員的不尊重。
10、當眾上香
往往是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為了方便把筷子插在飯中間遞給對方,這是大不敬,傳統是上香時才這樣做,所以不吉利。
11、交叉十字
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注意,就是把筷子交叉著放在桌上,被認為在飯桌上打叉,是對同桌人的否定,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畫叉。
12、落地驚神
是指失手將筷子掉在地上,也是失禮的一種表現。
通過對一雙筷子的用法,就能夠讓人們看到一個禮儀之邦文化積澱,舉手投足都是理念,這是中國人的通達和智慧!
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學習筷子的文化,了解筷子的衛生講究,將筷子文化得以健康傳承下去。
--
名師直播課第一期
【心血管知識】專題快開課嘍~
健康名師說特邀了
安徽省立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汪蓓蕾
本次課程將於8月12日(下周三)開課,
現在名額已經剩餘不多,
趕快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一起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