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根植於心
——記江蘇無錫市濱湖區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周茂健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張迎迎)人類最寶貴的作為是為人民服務,最尊貴的行為是為他人付出。2007年,已退休的周茂健進入江蘇無錫市濱湖區籌建慈善基金會,義無反顧地接過了重擔,開啟了自己的慈善生涯。他希望能為濱湖的慈善事業做些事,他請求兼任基金會理事長一職,並且不拿一分錢報酬。
周茂健參加公益啟動儀式
不忘初心做慈善
慈善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責任。周茂健清醒地認識到,要做好慈善基金會的理事長,不僅要在日常管理方面建章立制、科學管理,還要適應時代發展、探索和實踐濱湖的慈善事業發展之路。
基金會創立第一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周茂健經過深入地研究,結合濱湖實際,發動全區企業設立慈善冠名基金。不久,全區40餘家骨幹企業當場籤約認捐了近2億元冠名基金,成為濱湖慈善事業強有力的資金支撐。12年來,周茂健走遍了全區幾百家愛心企業,了解企業運營情況,鼓勵企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不忘多做公益。
在慈善幫扶方面,為了更好地幫扶各類因病致貧、因老致貧、因禍致貧的困難群眾。2018年,周茂健幾次組織召開座談會,聽取多方意見,對基金會原有的救助辦法從救助範圍和救助標準都做了科學、規範、合理的調整,重新制訂下發了《無錫市濱湖區慈善基金會救助實施辦法》,受到廣泛好評。
周茂健參加無錫市慈善總會調研匯報會
為了將人人可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周茂健大力支持慈善文化進社區,每年都組織開展各類慈善公益活動十幾場,讓濱湖區的慈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另外,他還專門要求基金會成立宣傳聯絡部,編印《濱湖慈善》會刊,運營無錫市濱湖區慈善基金會官方網站,每年在省市級以上媒體發表慈善文章達40餘篇,在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慈善宣傳、提高慈善宣傳工作者的能力素質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做為民服務的義工
常態化的慈善是慈善事業發展之本,周茂健深知現代慈善要走全民化、專業化之路,單靠慈善組織自身力量遠遠不夠,他大力打造慈善義工隊伍,積極引導、鼓勵周圍的人也加入慈善大家庭中,並精心組織開展各類義工服務活動,不斷培育壯大慈善義工隊伍,增強慈善力量。
每年,周茂健都要帶領慈善義工們一起深入貧困群眾家裡,給他們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他經常說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善待每一位困難群眾和求助者。近兩年來,為了做好無錫市濱湖區對口扶貧工作,他每年都要去一趟青海省民和縣,通過實地調研,針對當地缺乏農業機械、貧困學生較多等現狀確定幫扶計劃,為那裡的少數民族貧困群眾送去了濱湖的慈善關懷。
周茂健在擔任無錫市濱湖區慈善基金會理事長12年中,累計募集善款2.6億元,受惠群眾近20萬人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這個12年的理事長其實是個「慈善義工」。「濱湖的慈善事業雖有很大發展,但仍處於初創階段」,周茂健如是說,「還需多練『內功』,多募集善款,多做慈善公益項目。」如今,63歲的他依然奮鬥在慈善事業的一線,懷揣著慈善情懷,堅守在慈善公益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