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閔行中學:在實踐中體會學科魅力 展示學生風採

2020-12-10 東方網

[閔行]閔行中學:在實踐中體會學科魅力 展示學生風採

時間:2020/12/9 21:10:18

來源:上海市閔行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劉俏

2020年12月9日下午,第五屆「青史杯」高中生歷史劇本大賽閉幕式在上海市閔行中學舉行。本屆「青史杯」由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集團、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上海市高中歷史學科德育實訓基地主辦,上海市閔行中學承辦。閔中學生的歷史劇本已連續多年獲「青史杯」一、二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發展部副部長劉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洋、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主任孫紅、華師大教育集團副主任、華師大二附中校長李志聰、華師大歷史系副系主任瞿駿、黃愛梅以及來自上海市各區的特級教師、教研員、獲獎師生代表等80多人出席了此次閉幕式。

閉幕式在劇本展演中拉開帷幕。閔行中學戲劇社的小演員們表演了獲獎作品《鼠疫》,再現了清朝末年伍連德主持東北抗疫的那段曲折而又光輝的歷史。學生們以獲獎劇本為基礎,自導、自演,在絢麗舞臺上,光影變幻中展現歷史魅力,書寫青春華章。

隨後,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發展部劉萍副部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洋主任及閔行中學何美龍校長先後致辭。

劉萍副部長提到,「青史杯」以歷史劇本為載體,開創了以高等學校、文化機構與中學合作「史學教育一體化」的教研新模式。本屆「青史杯」以「人在天地間——環境變遷與疾病演化中的歷史」為徵稿主題,彰顯了獨特的選題視角與濃濃的現實關懷,打通了歷史與現實的「鴻溝」,應時應事應景應人,讓學生在藝術文化體驗中體會史學魅力、鍛鍊史學表達、提升核心素養。

王洋主任認為本屆大賽的主題「人在天地間」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凝聚的精神力量。歷史劇活動的開展是真實情景下學科教學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有益探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將一如既往給予「青史杯」最有力的支持。

何美龍校長的致辭中結合了閔行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史,介紹了閔行中學的歷史沿革,並感謝「青史杯」主委會搭建了優質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史學魅力、藝術風採和人文精神。閔行中學將繼續積極參與,期待取得越來越好的成績。

在閉幕式上,主辦方向「青史杯」協辦方的長徵中學前任校長李少保頒發榮譽證書,感謝李校長任職期間對此項活動的扶持,讓「長徵」之名載入「青史杯」的史冊。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代表在活動現場舉行了贈書儀式,贈送的書籍中既有優質的學術著作,也有與統編教材配套的教學用書,更有通俗易懂的歷史讀物,這些都為劇本的創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推動了公眾對於史學的興趣和追求。

本屆「青史杯」以「人在天地間——環境變遷與疾病演化中的歷史」為徵稿主題,彰顯了獨特的選題視角與濃濃的人文關懷,打通了歷史與現實。大賽共收到來自29個省市的584個劇本,經過專家們層層篩選,評選優秀組織獎208個、優秀指導獎65個,再創歷史新高。在閉幕式上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頒獎儀式。

一等獎獲獎代表

二等獎獲獎代表

三等獎獲獎代表

閉幕式的最後一項議程,南京大學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閔凡祥圍繞「學習歷史認知疫病恰當行為」進行了專題講座。「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2020年的中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更加關注疫病的歷史。閔教授認為疫病是塑造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變量。學習與研究疫病史,透過歷史認知與理解疫病的爆發、流行與擴散規律,熟悉一再為歷史證明有效的個人疫中行為與群體應疫措施,應成為每一位現代人的學習內容,政府層面也應將疫病災難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疫病史的學習,有助於個人在疫病流行中更好地行為,更好地保護自己,更有助於經疫人群與社會儘快擺脫疫病糾纏。這個精彩的學術講座為本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史承文化,劇寫青春。「青史杯」高中生歷史劇本大賽,以戲劇為載體,以劇本創作和展演為導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引導青年學子在歷史主題書寫中傳承中國基因、理解人類文明,在藝術文化體驗中鍛鍊史學表達、提升核心素養。閔行中學將引導教師用實際行動樹立「以史修德,以史增智,以史促能,以史冶情」的教育形象,探索符合學生特點的情景教學,深化德育發展新路徑。

相關焦點

  • 9月閔行新開辦7所學校,寶山這所學校重建後可容納1520名學生|閔行...
    閔行教育日前發布消息,閔行區今年9月將新開辦7所學校,還有學校增設校區、教學點,遷建新址。上海寶山近日也傳出聲音,寶山區新民實驗學校重建工程方案設計正在公示,重建後可容納近1520名學生,家長來關注!學校首批入職教師平均年齡31歲,其中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人,具有中學高級職稱的佔22%,具有碩士學位的佔37%,多人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市教書育人楷模、市級或區級教學評比獎項和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學校佔地面積46465平方米,建築面積49955平方米,辦學規模為54個班級,首屆招收一年級、六年級各4個班級。
  • 閔行這所中學的學生必須先考出自行車駕駛證,才能騎自行車...
    沒開玩笑,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閔行晶城中學(以下簡稱晶城中學)的同學,如果想騎車上下學,必須先考出自行車駕駛證,持證騎車上下學。想拿自行車駕駛證,要過理論考及路考今年9月開學之初,晶城中學推出了自行車駕駛證方案。與考駕照(機動車駕駛證)類似,要想獲得自行車駕駛證的同學,必須要通過理論考試及路考。
  • 閔行區中醫醫院(龍華醫院閔行分院)今天開建啦
    同時,還將進一步發揮作為龍華-閔行中醫醫聯體核心單位的紐帶作用,在為閔行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的同時,主動融入長三角醫療服務一體化發展,在醫療技術、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上與長三角地區形成更緊密、更廣泛的合作。
  • 閔行新增12個遛娃好去處,各異其趣,好玩不重樣!
    、電子展示屏、科普展板等現代化展示手段,集視頻、音頻、光影效果於一體,著重介紹國家戰略布局、國內外最先進的幹細胞與免疫細胞、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學研究等科普內容,緊緊圍繞「生命起源」和「現代細胞技術」這兩個科普中心內容,全方位地向市民展示精彩的細胞世界。
  • 閔行中小學提前放寒假?回應來了→
    閔行中小學提前放寒假?其中,哈爾濱市小學、初中非畢業年級學生自2021年1月1日起放假;初中畢業年級和普通高中各年級自1月16日起放假;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時間為2021年3月1日。
  • 閔行驚現寶藏博物館,萬件藏品包括恐龍化石、青銅器……
    張憲德(左一)他從收藏的實踐體會到,光有書本知識還不夠,必須在實踐中摸索,掌握文物的特徵,品味文物的特性。從那以後,每年他要到全國走訪十幾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每個月都要去一次。從2016年開始,漢實公司租用了當地三千多平方米的樓宇,先後籌建了馬家窯文化珍藏館、青銅器珍藏館、磚雕石雕館、恐龍化石展廳、海上名人書畫館,用來展示多年收集的藏品。
  • 閔行精品有大金,大金精英有小金
    由閔行區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打造的 「智慧閔行 質量引航」城市質量精神的系列欄目——「閔品匯」繼續帶您探訪咱們閔行的大品牌!
  • 近50萬人次在「今日閔行」學習「生命必修課」,這些急救知識請回看...
    12月19日,閔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閔行區教育局、閔行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和閔行區紅十字會開展公眾急救空中課堂,在今日閔行App、今日閔行抖音號同步直播。其中,微信公眾號的預告信息一發出就迅速吸引了1.5萬人次關注。
  • 閔行下一個「網紅盤」——紫晶南園三期來了!
    與「日光碟」紫竹半島以及閔行「網紅盤」萬科青藤公園距離不遠的就是紫晶南園三期,緊靠熱銷盤,均價卻低了那麼多,不用多數,這也必定將會是閔行下一個熱度大盤!1、閔行濱江地區價值窪地紫金南園三期選址同屬吳涇板塊,閔行的濱江地區。
  • 12月16日起閔行17路、閔行35路公交線路調整
    廣大市民注意了,自2020年12月16日起,閔行部分路段改為單行道,2條公交線路臨時調整,請規劃好乘車路線。  關於閔行17路、閔行35路公交線路臨時調整的公告  廣大市民:  1、為配合萬達廣場周邊交通組織調整的需要,屆時富巖路(銀春路-銀秋路段)將改為北向南單行道,富文路(銀春路-銀秋路段)改為南向北單行道,計劃於2020年12月16日開始實行。
  • 最新版閔行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
    上海楊浦區環球雅思培訓學校莘莊教學點莘松路58號4號樓501-503室26上海閔行區嬰智貝佳早期教育業餘培訓學校萬科教學點畹町路117號204-207室27上海新世界外國語進修學院龍之夢教學點滬閔路6088號1705、1706、1707號28上海金山區學大教育進修學校莘莊教學點莘松路58號4號樓4層404—405室29上海黃浦區東方童畫培訓學校怡豐城教學點七莘路1507號三樓03-03330上海黃浦區領語堂學科英語培訓學校龍之夢教學點滬閔路
  • 78天建成閔行一條街!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背後還隱藏著……
    78天建成閔行一條街!一號路至十二號路,78天建成當年,老閔行地區的新中國重工業基地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夏惠忠說,1958年國務院先後批准將江蘇省松江專區等十個縣劃給上海市。隨即,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宣布在當時還是上海縣閔行鎮的西南面建設「閔行衛星城」,與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的我國第一個發電設備工業製造基地及閔行機電工業區相配套。
  • 浦江右岸、北境之王、閔行之源……閔行各街鎮的「綽號」你都知道嗎?
    「天袁地訪」、「財經早餐」、「灰鴿叔叔」成為首批與閔行融媒牽手的三家自媒體。閔行融媒體與自媒體的聯盟被冠以「媒體+」,一方面寓意這裡是融媒體與自媒體之家,共同努力培育媒體領域的專家,另一方面,是響應中央提出的「新聞+政務服務商務」,「+」代表連結一切,團結各界。
  • 雲岡石窟文物來閔行了?必打卡!
    雲岡石窟文物來閔行了?必打卡!據悉,120件文物分為石雕造像、陶塑、金銅造像、碑刻、建築構件、器具、墓葬文物等七類,配以圖文講解,展現了北魏歷史文化、生活藝術內容,開啟雲岡石窟的獨特文化魅力之旅。
  • 早知道︱閔小滿「變形 」記 ——《阿醬的健康法則》在閔行臺開播啦!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聯合閔行區兒童肥胖防治中心傾力製作國內首部兒童肥胖防治系列科普動畫片——《阿醬的健康法則》,閔行醫院內分泌科、兒科、營養科、預防保健科、運動康復科等多學科專家為動畫片提供學術支持。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片,向兒童、家長宣傳兒童肥胖防治的知識,寓教於樂,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讓兒童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規範日常行為,促進健康成長。
  • 閔行「最美綠道」在哪?快來選出你最喜歡的那一條
    記者從10月24日上午舉行的「綠化美生活 綠道容文化」——閔行區「文化築景」主題系列活動展示暨「最美綠道」評選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截止目前,我區城市綠道專項建設已達到180公裡,綠地林地的綠道總裡程數已達到200餘公裡,有效提升了綠林地的綜合服務能力;市民不出閔行就可以領略「人間芳菲」、「接天蓮葉」、「無邊落木」、「梅雪爭春
  • 在上海吳涇舉辦的一場清華校友年會上 閔行生物醫藥產業規劃被...
    東方網12月14日消息: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創新與健康產業的融合等,深入探討未來科技創新對生物醫藥產業的影響等熱點……12月13日,上海閔行生命健康產業論壇暨清華上海校友會長三角金融投資與產業發展專委會2020年年會在閔行區吳涇鎮紫竹萬怡酒店舉行
  • 閔行「勞動關係和睦+」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來源標題:閔行「勞動關係和睦+」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2020年8月21日,由閔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江川路街道辦事處、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辦,江川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閔行開發區服務中心承辦的閔行「勞動關係和睦
  • 2021年《閔行報》免費訂閱!請點擊這裡……
    2021年《閔行報》免費訂閱!2021年《閔行報》免費徵訂工作啟動啦!啟動啦!!啟動啦!!!《閔行報》是中共閔行區委員會的機關報,由閔行區融媒體中心主辦,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閔行報》旨在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記錄閔行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 閔行這波百萬級企業有點牛!
    連日來,閔行區政協主席、閔行慈善基金會會長祝學軍,走訪了多家愛心企業,在感謝他們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同時,還為他們送上了「種德納福」的牌匾,希望這些企業能早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