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個瞬間|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18日)

2021-01-08 經濟網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長河中,1978年12月18日,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歷史時刻之一。一個推動中國歷史大轉折,開啟國家新命運的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舉國期待中拉開帷幕。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長河中,1978年12月18日,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歷史時刻之一。一個推動中國歷史大轉折,開啟國家新命運的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舉國期待中拉開帷幕。

(fotoe)

1978年12月,北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全面糾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重新確立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撥亂反正,解決了黨的歷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錯案。會議還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

當我們站在2018年這一時刻,回首改革開放40年的起點,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總計120個小時,那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但在共和國的歷史上,這個一瞬非凡而深遠,其歷史意義之重大,無論怎樣強調似乎都不過分。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代表大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就發生在這120個小時之內。而正是這120個小時,一個令中國天翻地覆的新詞彙——「改革開放」猛然跳入國人視野,而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就此正式踏上徵程。

1976年三位共和國最重要的締造者相繼離世,而「四人幫」瘋狂權術早已讓國人憤懣難耐。這年10月,中國共產黨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但經濟幾乎崩潰的中國又該何去何從?讓「兩個凡是」禁錮歷史手腳繼續沿著「左」的路線走,顯然不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猶如在陰沉的天空中撕開了一道裂口,賦予真理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客觀標準,讓國人看到了一片新的天空,嗅到了一股新鮮的空氣。

(fotoe)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前擬定的講話提綱手稿。鄧小平在此次會上所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實際上成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基本陳列:復興之路展品)

為統一全黨思想,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長達36天的時間,全體中央委員雲集北京京西賓館,這就是著名的「中央工作會議」。11月13日,鄧小平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為題發表講話,正是這次會議,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定下基本調性。講話中,小平同志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江澤民同志說,「這篇講話,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衝破的禁錮,開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中央工作會議為中國改革開放做了重要鋪墊。當時,所有參會人員都沒走,留在北京稍事休息,等待一個重要歷史時刻的到來。1978年12月18日,一個推動中國歷史大轉折,開啟國家新命運的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舉國期待中拉開帷幕。全會決定,從1979年起,全黨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會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全會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否定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提法;全會重新確立黨組織路線,健全黨規黨紀,健全民主集中制,反對個人崇拜,加強集體領導;全會平反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分清了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全會提出要解決好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嚴重失調的要求,推行農村聯產計酬責任制;全會提出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鹹陽紡織工人們在學習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fotoe)

一系列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轉變,標誌著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探索,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而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理論武器——鄧小平理論,也是在這次全會前後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坐標原點,正是它為中國指明了一個新的航向。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親歷者于光遠:

十一屆三中全會那五天

 

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的日期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為期5天。會前舉行的中央工作會議舉行的日期是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為期36天,中央工作會議舉行的時間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七倍,的確為全會做了充分準備。如果不是這樣,就不能理解,何以五天的全會能開得那樣成功。

出席者和列席者名單

中央工作會議於1978年12月15日散會,18日就要舉行三中全會。不是中央委員的人要離開京西賓館。曾濤、胡績偉和我等少數幾個「非中央委員」留下來了,仍住在原先的房間沒有動。

12月15日是個星期五,周末我回家休息了兩天。在回家前我已經知道三中全會的議程,18日是閱讀學習文件和傳達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三位中央領導人的講話。議程上當然不會說參加了工作會議的人可以不閱讀文件,但事實上聽過那三個講話,又在14日、15日兩日討論過那幾個講話的人,18日能自由支配時間。

12月18日星期一我回到京西賓館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那個三中全會參加者和列席者的名單。從這張名單知道,十一大選出的333名中委和候補中委中,有六位已經去世,他們是郭沫若、羅瑞卿、彭紹輝、王錚、林李明和謝正榮。前四位我熟悉,後兩位不熟悉。

在餘下的327人中,又有25人由於種種原因經中央決定不通知他們到會。餘數是302人。

這張名單上因事、因病請假的有21人。實際出席三中全會的中央委員169人,佔中委201人的84%,大大超過法定人數。開這個三中全會的目的是對中央工作會議準備好了的事履行合法手續,所以這個名單很重要,會議準備的名單就比中央工作會議搞得嚴密多了。

這張名單上列為列席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9人。他們是宋任窮、黃克誠、黃火青、胡喬木、韓光、周惠、王任重和習仲勳,都是中央工作會議提出建議增補為中央委員會的人,而且一旦全會通過增補他們成為中委,他們便成為既有發言權、又有表決權的出席者了。

曾濤、胡績偉、楊西光和我,可能還有別的很少幾個人都不是中央委員,但因有可能工作需要,中央工作會議散會後沒有離開京西賓館,無以名之,就叫做非正式列席人員吧。非正式列席人員沒有上名單。我注意到毛主席著作編委會辦公室的李鑫等人似乎沒有留在京西賓館。

在12月18日上午我看到的三中全會分組名單按工作會議的6個組分組,各組召集人不變,原來在組內的中委不變,各組人數比以前只略多一些,西北組從原來的35人增加到44人,加上宋任窮、王任重兩位正式列席者共46人,沒有上名單的我,就自動按照老規矩去西北組聽會。

五天日程安排

會議以12月18日整天閱讀中央工作會議文件和傳達閉幕會上鄧小平、葉劍英和華國鋒的講話。

這次全會沒有做主題報告。從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三位中央領導人講話的內容來看,鄧小平的講話由於精闢地、全面地論述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任務和組織問題,出席者都知道它實際上就是這個全會的主題報告。

18日晚上,在京西賓館舉行三中全會第一次大會。大會上華國鋒講了這個會議的開法、會議的議程等。這些話是他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已經講過的那些。他的講話很短,從內容上看很明顯地不是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19日各組繼續看文件,西北組首先開始討論。從20日到22日各組進行討論。我的印象,增補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增補陳云為黨中央副主席這件事,都是在一天的大會上表決其他問題之前通過的。我記得三中全會只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開了大會,其餘都是分組會。

三天分組會的內容,概括起來有四條:第一條是原先參加中央工作會議的中委們以發言的形式向未參加會議的中委們介紹中央工作會議的情況;第二條是所有出席者都對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中央領導人的講話表態,對全會增補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表態,對中央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名單表態;第三條同中央工作會議一樣,對「兩個凡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平反冤假錯案、康生問題等發表意見。還有一個,即第四條便是對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的草稿表態並提修改意見。

三天分組會做的事情是很多的,但是會上不再有不同意見的討論。會上對汪東興和有些同志繼續發表了一些批評意見,並揭露了一些中央工作會議還沒有揭露出來的新情況。

最後一天晚上舉行了大會。大會首先通過關於增補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原則通過兩個農業文件和1979—1980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安排,通過全會公報。在增補前,三中全會的正式列席人員還沒有表決權,增補通過後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時他們就有表決了。

選舉結果,候選名單100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全部當選,並選出第一書記陳雲,第二書記鄧穎超,第三書記胡耀邦,常務書記黃克誠,還有副書記11人、常委23人。陳雲當選後在會上發表了講話。

舉行三中全會的過程中沒有什麼事要我做,簡報很少,六個組的簡報加在一起只有中央工作會議的一個組那麼多,閱讀簡報不花太多時間,我過了五天比較輕鬆的日子。

(此文為《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王紅茹於2009年採訪于光遠先生的文章。國稅總局原局長金鑫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郭芳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50期)

 

2018年第50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

相關焦點

  • 40年40個瞬間| 價格闖關(1984年12月24日)
    1984年12月24日,中央批准了《關於1985年價格改革方案》,這個方案指出:改革不合理的價格體系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方案確定了「放調結合,小步推進」的價格改革的基本方針。提到價格改革不能不說「莫幹山會議」,1984年9月3日至10日,《經濟日報》等媒體組織124位青年經濟學家在浙江德清縣的莫幹山上閉門開會,會議形成7個報告,事關價格、企業、股份制、金融體制、農村等方面的改革和開放的研究。這些報告受到中央高度重視,並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思想史上的開創性時刻」,同時對1985年價格改革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 40朵浪花折射波瀾壯闊40年
    過去的40年,我們曾親眼見證,這種足以撬動地球的力量。開欄語1978年的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隆重召開,中國這艘巨輪鳴響「改革」的號角,從40年前起航。這一天,改革之輪同樣在三秦大地滾滾前行。陝西具有獨特的地理特色、深厚的文化內涵。
  • 12月18日--資料中心--人民網
    黨史上的今天 1934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舉行會議1934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舉行會議。經過激烈爭論,與會多數同志贊同毛澤東繼續向貴州西北進軍的主張,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
  • 大時代的開始:1978年老照片,春天已經開始甦醒!
    中國在這年舉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進行了撥亂反正,並且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堪稱是20世紀中國第三次歷史劇變發生的一年。 1978年,交警執法。
  • 【遴選公文寫作】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
    同志們,朋友們:   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徵程。
  • 甘肅消防紅門之聲廣播|2020年12月18日
    親愛的戰友們大家好,我是馨月,歡迎收聽甘肅消防紅門之聲廣播!今天是12月18日,星期五,農曆十一月初五。首先請您收聽《消防快訊》。12月16日,消防救援隊伍舉辦「踐行訓詞精神,擔當神聖使命,堅持五個不動搖」教育實踐活動第五專題集中授課。
  • 改革開放與廣告業恢復40年 卓越媒體、廣告與品牌獎完整獲獎榜單
    2019年4月11日,由中國第一本廣告專業雜誌《中國廣告》發起,中國廣告協會指導,上海市廣告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廣告博物館、復旦大學媒介管理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的大型行業盛會——改革開放與廣告業恢復40年高峰論壇暨卓越媒體、廣告與品牌獎頒獎盛典,在上海隆重舉行。
  • 從「四個現代化」到「兩個一百年」 | 40年40組關鍵詞
    「四個現代化」「小康社會」「三步走」「兩個一百年」……這些耳熟能詳的詞語,伴隨著40年的改革開放一路走來。信念由此而凝聚,目標由此而點亮。40年來,從「四個現代化」到「兩個一百年」,這些詞語背後的戰略猶如那顆最亮的星,指引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不斷前行。
  • 今日讀報 |2018年12月18日|「燒散煤被拘」當事人:環保局得上門道歉 否則起訴
    199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1996 — ● 1996年12月18日江澤民主席會見董建華1995 — ● 1995年12月18日聯合國宣布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困年1995 — ● 1995年12月18日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 廣西脫貧攻堅大事記(1978年12月—2020年12月)
    廣西脫貧攻堅大事記(1978年12月—2020年12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者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歷屆自治區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第一民生工程和難得的發展機遇,集中攻堅,取得與全國同步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的輝煌成就。為真實記錄和全面反映廣西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歷程和成就,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廣西脫貧攻堅大事記(1978年12月—2020年12月)》,現全文刊發。
  • 大灣風:珠海40年,最美經濟特區「美」在哪兒?
    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和珠海經濟特區,雙雙迎來40歲的生日。深圳與珠海,是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這對「孿生兄弟」在同一天誕生,但他們的個性和長相卻不那麼一樣,如果說深圳是我國最強的經濟特區,那珠海肯定就是「最美經濟特區」。 歷史,選擇了珠海。
  • 新中國70年,上海「創業史」的100個瞬間③(1978-1992)
    上海是新中國經濟制度的探索之地:新中國的第一家國營公司,「公私合營」率先啟動,市場經濟打開新局面,第一家外資企業在此落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界面新聞與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合作,特邀當代上海研究所原所長馬學新擔綱顧問,復盤上海70年「創業史」,回顧上海經濟發展的100個重要瞬間。
  • 【改革開放四十年湖南印記】分田到戶第一年家裡有了餘糧
    改革開放四十年湖南印記分田到戶第一年家裡有了餘糧1979年夏天,長沙縣開慧公社竹山大隊成為湖南「小崗村」5月18日,長沙縣開慧鎮葛家山村協家組,村民李取如在自家兩層樓房前展示當年分田到戶時分的一桿秤和秤砣。組圖/記者楊旭印有「勞動定額」、「竹山大隊印」等字樣的工分定額冊。
  • 2020年12月18日晚間上市公司公告匯總
    2020年12月18日上市公司重大事項公告匯總一覽:增減持:1、仁東控股: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總股本1.72%股份被強制平倉12月17日訊,仁東控股公告,2020年12月18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仁東信息發來的
  • 廣西脫貧攻堅大事記(1978年12月—2020年12月) (1/0)
    廣西脫貧攻堅大事記(1978年12月—2020年12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者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歷屆自治區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第一民生工程和難得的發展機遇,集中攻堅,取得與全國同步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的輝煌成就。為真實記錄和全面反映廣西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歷程和成就,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廣西脫貧攻堅大事記(1978年12月—2020年12月)》,現全文刊發。
  • 第十一屆中國(東莞)香博會將於12月18日開幕
    11月27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東莞)國際沉香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香博會」)在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香博會將於12月18日-21日在旭生香市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寮步鎮人大常委會副主席黃鎮源,第十一屆香博會組委會主任尹豐田出席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屆香博會組委會執行主任葉偉雄代表主辦單位介紹香博會的招展布展及各項活動的籌備進展情況。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6月-8月 中央軍委在推廣郭興福教學法、開展群眾性練兵熱潮的基礎上,在全軍分為18個區舉行「比武」大會,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了軍事訓練匯報表演。8月17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國家經濟委員會黨組《關於試辦工業、交通託拉斯的意見的報告》,同意在全國試辦12個託拉斯。
  • 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40首經典歌曲,動人旋律滌蕩著幸福和美好
    時光流轉,歲月如歌,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40首經典歌曲陪伴著我們一路走來。一曲曲動人的旋律刻上了40年的時光記憶,蕩漾在每個人的耳畔,在歲月長河中滌蕩著幸福和美好。改革開放也已經走過40年的風風雨雨,收音機也成了老古董,我們也很難再聽到老唱片機裡傳來的那充滿年代感的曲調和歌曲了!
  • 改革開放40周年機械工業發展徵文:三花控股集團發展歷程1978-2018
    三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改革開放初期的三花1978年12月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1982年1月,張道才先生被任命為副廠長,負責經營工作,在兩年的承包經營中,產品重點逐步轉移到熱力膨脹閥,企業效益大幅增加,業績顯著。1978~1984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六年,三花確立了產品定型、市場開拓,實施聯合承包責任制,同時積極尋求大專院校的技術援助,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開發出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新產品,在激烈的行業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