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跡江湖今欲老。盡傳生活好。萬物無非我造。異質殊形皆妙。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君不見裁羅裁綺無鈍時,只向裁縫委箱篋。君不見花絲鑲嵌,金絲為媒,神工天巧,乃"燕京八絕"之首,貴重至極,萬金難求。
中國手工能人眾多,絕技非常,一直都有一種令人驚豔四座的魅力。就單單花絲鑲嵌這項工藝而言,其手法之複雜,造型之精妙,足以令世界驚嘆不已。這項工藝在我國已傳承千年之久,乃是我國珠寶界的擎天之柱。
工藝雖古老繁雜,其精緻細膩的外表乃是我國傳統手藝與珠寶文化的巔峰之作。直至科技現代的今日中國,這項古老的東方工藝依然活躍於世界文化的舞臺上,憑其出神入化之技立於不敗之地。我國有一63歲大叔,用0.07毫米金絲做奢侈品,47年從不重複,一件成品售價高達數十萬。
"燕京八絕"之首——花絲鑲嵌
這位63歲的大叔便是杜建毅,是我國目前絕無僅有的花絲鑲嵌工藝的五位傳人之一。花絲鑲嵌,這個對於當代青年陌生的詞語,卻是我國已歷經千百年的經典傳承,凝聚著幾代人以來的智慧和藝術創造,其工藝之精令人咋舌,已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之列。
花絲鑲嵌工藝是赫赫有名的"燕京八絕"之一。這項傳統的手工技藝來源已久,據說最早起源於遙遠的春秋戰國時期。
由於其用料昂貴,視如珍寶,因此主要用於皇家定製。大到皇后娘娘頭上戴的鳳冠,小到某位公主發中的珠釵,匠心獨運,巧奪天工,可謂是皇親貴族的私人訂製,不但價值連城,且在當代亦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這些工匠主要服務於宮廷貴族,這項技藝亦被視為皇家工藝,外人輕易不可傳。就單以其工序手法繁瑣和精細程度而言,花絲鑲嵌工藝在"燕京八絕"中便位列前茅,冠絕首位。
價值連城,稀世珍寶
花絲鑲嵌工藝所用材料皆是由金銀絲線,人工編織而成。先將金銀這兩種貴重的材料拉成極細的絲線,單這第一步便是精細入微了。
稍有不慎,絲線便會從中扯斷,還需從頭再來。接著再用掐,填,焊接等各樣截然不同之手法,將金銀片磨鍊成所需外形,輔以裝飾,方成一物。說來便覺簡單,但其中一絲不苟、小心翼翼之過程,旁人不得而知。
直至明代時期,花絲鑲嵌的手工技藝更是登峰造極。各樣編織手段花樣百出,金釵鈿合之步搖,小巧玲瓏之器皿,琳琅滿目,包羅萬象。其中"點翠"這一工藝,更是價值連城,千金難求。
電視劇《甄嬛傳》中華妃頭上所戴頭飾,其中便有這一寶貝。顏色鮮亮,雪青相間,花絲為底,翠羽為魂,輔以瑪瑙寶石等裝飾其中,有如碧綠湖水上的點點魅影,靈動其間,妖嬈動人。據相關報導,華妃頭上的這頂"點翠"乃是正品,價值上百萬。
匠心獨運,細緻入微
就花絲鑲嵌工藝的細膩複雜而言,對於當代心浮氣躁的年輕人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歷練和沉澱。杜建毅大師今年已經63歲了,年少之時,他也曾是個粗心浮氣的年輕人。
時間推移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科技越發先進,不少手工藝人逐步下崗,諸多以手工業為主的工業老廠相繼走了下坡路,甚至無奈倒閉。手工藝品繁冗複雜,費時頗多,比不上機器工作般風馳電掣,長驅直入。在這條件下手工藝品便失了優勢,不少工藝亦失去了傳承的藝人。
杜建毅大師祖上幾代皆是花絲鑲嵌的工藝人。他的太爺爺曾經是宮廷裡的御用工匠,宮廷中許多皇帝貴妃所用之物皆出自他手。幾代傳承下來,杜建毅大師家族技藝便比旁人精湛許多,在同行中一枝獨秀,其他人只能望其項背。
初學之時,杜建毅大師便頻頻直呼"這真的是太難了。"儘管早已耳濡目染多年看過長輩的手藝,但真當自己親力親為之時,辛苦非常,唯有己知。
花絲鑲嵌工藝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堅持學得下來的。這項工藝的重點在於經驗和手法相結合,練上好幾年的基礎功,方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一個成熟的工匠需要十年左右不間斷的磨礪,方能小有所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花絲鑲嵌的拔絲工藝實在是一項頗為考驗人的功夫。杜建毅大師在師父的指導下,要將金銀絲線逐個穿過拔絲板的孔洞之內,這些孔洞最小的直徑只有0.2毫米,我們常人的頭髮絲直徑是0.08毫米左右。
這一步學習考驗的不單單是眼力和手勁,同樣的還需要極大的細心和耐心,絲毫沒有捷徑可言。若是中間有任何差錯,便只能重新來過。
花絲鑲嵌工藝做出來的作品,材料昂貴,更貴重的是匠人的心思和手藝。當今世界,這項匠心獨運的手工技藝幾近絕跡。學習費時長冗,技藝繁雜,當代年輕人多喧囂浮躁,願學此項技藝之人少之又少,這項技藝已幾乎快到失傳的境地。
杜建毅大師自學習至今已有四十七年之久,每日磨鍊,從未閒得一日。他最拿手的活兒便是用0.07毫米的金絲編織奢侈品,精美絕倫,栩栩如生。
每件作品皆是獨一無二珍貴之物,一件售價便高達數十萬。這精緻小巧的一件,花費頗多,亦是杜建毅大師無數日夜的心血與汗水。殫精竭慮,無上尊貴。
2008年,花絲鑲嵌工藝被納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花絲工藝的傳承,是中國藝人固守的一份執著與堅持。這一源遠流長的中國經典,是中國幾代祖先的智慧結晶,歷經了一代代的創新和發展,獨特的藝術審美與設計,也展示著中國幾千年來的傳承與弘揚。
大國泱泱,灼灼其華。這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亦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手工藝品始終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工藝。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讓花絲鑲嵌工藝這項傳統技藝繼續發揮它的光芒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