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將愛情藏在心裡,嫁給門當戶對的男人,石翠芝很成功

2020-12-15 深情解讀

#半生緣#書評系列,歡迎關注。

張愛玲小說《半生緣》裡的男男女女,沒有幾個是真正幸福的。他們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

若說真要比較的話,我覺得石翠芝,是相對比較幸福的一個。她的幸福,源於自己的清醒。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能得到什麼,應該捨棄什麼。也正因為她的清醒,她的人生,才算是圓滿的,在《半生緣》這部書裡,她,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女人。

難道不是嗎?來比較一下。

曼楨姐妹命苦,父親早逝,曼璐不得不在十幾歲的年紀裡下海當了舞女。曼楨為了擺脫姐姐的影響,一人打三份工,貼補家用。最後還是沒能擺脫原生家庭的宿命,被祝鴻才和曼璐算計,生下孩子,又嫁給姐夫,過了十年無性無愛無話婚姻,生不如死。下半生帶著兒子獨立生活,情感無處寄託。何其苦?

曼璐呢,更苦了。過了十幾年美好人生後就當舞女,到了年近三十的時候,沒得選擇,只好嫁給祝鴻才當姨太太。婚後夫妻感情不合,經常獨守空房,最後病死了,到死,都沒有得到曼楨的原諒。

沈世鈞的大嫂年紀輕輕守寡,大半輩子活在抑鬱孤苦的生活裡。就連分家時,想要替兒子多爭一些家產,因為沈世鈞懦弱的緣故,被沈世鈞的姨娘分走了不少家私。

等到沈世鈞娶了媳婦,又分家的時候,皮貨店已經變賣了,所分得的家產就更少了。

大少奶奶一輩子都為兒子而活,哪裡又不苦呢?

上一輩的女人,姑且不評論,無論是沈太太還是顧太太,她們固然有她們的悽苦。

就拿與石翠芝同輩的女人當中作比較,她的日子可謂是過得比較滋潤,當然了,也跟她投胎運氣好,出身在豪門世家裡脫不了關係。

但石翠芝是個相當聰明的女子,儘管沈世鈞那樣看不上她,許叔惠可憐她,說她這樣的闊小姐,圈子小,一輩子也就只能在同一圈子裡去選擇男人嫁了。

但縱觀全文,甚至縱觀整個人生,在同一圈子裡選擇門當戶對的男人結婚,未免就是壞事,至少,不用吃金錢和生活的苦。

石翠芝也曾經為自己的命運抗爭過,她不是沒思想只會作的闊小姐,她也曾經為自己的人生爭取過主動權,但爭取了又如何,一個巴掌拍不響,有些人,就是帶不動的青銅。

翠芝,很快就覺悟了,她知道,有些人,連愛的勇氣都沒有,又談什麼追求愛情。

這個帶不動的青銅,就是許叔惠。他又有什麼資格,同情和可憐石翠芝呢?

翠芝自從和許叔惠第一次見面後,就非常主動地試探,給他寫信。成年男女,誰不懂得剛見面結束就急於聯繫的女子,是對自己存了一份心意呢?

許叔惠偏就裝聾作啞,隨便回了一封簡訊就敷衍了事。

翠芝見許叔惠回信,內心一定是歡喜的,覺得這件事有希望,她趁熱打鐵,又寄了一封,叔惠索性不回信。

這樣,翠芝便明白了,他對自己不抱希望。就算自己再怎麼主動,叔惠也不敢跨越階層來追求愛情。

翠芝覺得,就算自己主動追求愛情,掉不掉價倒是其次,最主要的不能太露骨。於是,她也就開始放棄了。

也接受家裡的安排,和一鵬訂了婚。可誰曾想,她和叔惠還有再見面的機會,而且還再次單獨相處了。

許叔惠,就是個只敢撩不敢真正付出行動的渣男,心如死灰的翠芝再一次被打動,她以為,自己還有希望。

這一次,她更大膽,一言不吭就和一鵬解除了婚約。所有人都不知道具體原因,但作為心意相通的心上人,許叔惠明明是懂的,但他依舊裝傻。

一個千金小姐,已經為了心上人做到這個情分上,在那個年代,女方單獨解除婚約,是多麼傷自尊的事。可翠芝為了愛情,就這麼果敢了。

可是,換來的依舊是許叔惠的沉默再沉默。

一個女人哪裡經受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希望又失望,等待又等待。翠芝也就逐漸枯萎了,她的心也就死了。

她別無選擇,只有沈世鈞了。

很多人說她嫁給沈世鈞,人生過得很悲苦。可我卻覺得,沈世鈞是她最適合嫁的人,她的人生,也就只有和世鈞一起,才顯得稍微有點顏色。

為什麼這麼說?

換個角度講,就算翠芝真的嫁給了許叔惠,就一定幸福麼?

顯然要打個問號。

翠芝是豪門千金,家裡傭人一堆,她的衣著打扮非常講究,這些在年少的世鈞看來,就是作,他也不止一次在叔惠面前數落她。可等到和翠芝結了婚,看著她為了出門又是梳頭,又是換衣,也就習慣了,他覺得同一階層的人養成的習慣,反而更容易接受。

如果是嫁給叔惠,會怎樣?他家沒有傭人,也沒有寬敞的房子,連洗衣做飯平時都是許太太親手完成,這些家務活,翠芝從未動手做過,你讓她怎麼去做?

常說倒貼的女人,很難有幸福,翠芝就算再笨,她也知道,選擇叔惠會面臨怎麼樣的婚姻。當然了,還得拜叔惠的懦弱和退縮所賜,不然,翠芝還無法當少奶奶,平穩過渡人生。

書中寫到,翠芝對於婚後的生活,非常有規劃,詳細到家具要買什麼樣的,牆要刷什麼顏色油漆,要貼什麼樣的牆紙,她就是實實在在地當女主人。

實現當家作主的願望,首先得有錢,如果沒有錢,這些,都成了空談。

翠芝和世鈞搬到上海後,家裡住著別墅,兩三個傭人伺候,生養一雙兒女,時常應酬。生活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婚姻的幸福不就是這些平淡充實的瑣事麼?

愛情裡只有兩個人,而婚姻有很多人。愛情輸得起,婚姻卻輸不起。

這一點,翠芝很清醒,自從結婚後,她就選擇將愛情埋在內心,從未告知眾人。對於婚姻,卻能和沈世鈞攜手共度白頭,養育兒女,操持家務。她的人生,平凡而幸福。

做人,不該太貪心,這一點翠芝很明白,她知道,人生定然有缺憾,不可能十全十美,既然愛情不能擁有,那麼婚姻就得門當戶對。情感上已經在吃苦,生活上就別再吃苦了。

書中最後有句話,非常意味深長,讀來很有意思。

「在一片笑聲中,翠芝卻感到一絲悽涼的勝利和滿足。」

為什麼是悽涼的勝利,又是滿足呢?

勝利,在於說明,她現在既擁有婚姻兒女,而情人許叔惠也在一生追隨自己的影子,深受自己的影響。

對於女人而言,也許無法佔據他的人,但早已佔據他的心,不就是勝利麼?

滿足,在於她終於可以釋懷了,這一場私下見面,她終於可以坦露自己的心聲,如釋重負,也得到了許叔惠的正面回應。原來,他十年來都沒有忘記自己啊。

張愛玲說:「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到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點賤。」

女人就這麼點賤,既得到了異性的愛,又擁有了婚姻生活,生活上尚且沒多大苦楚,這不就是最好的人生麼?

做女人,就該像翠芝那樣,清醒,切莫一頭扎進去,像飛蛾撲火一般,引火燒身,苦不堪言。

-end-

【深情解讀】:一個有深度、有態度、讓你更幸福的專業自媒體帳號!

相關焦點

  • 《半生緣》大結局,沒有嫁給愛情的石翠芝,卻意外成為人生贏家!
    對於改編的新版而言,劇情應該會遵照原著,但今天想說的是石翠芝這個人物,她嫁給了沈世鈞,但沈世鈞並不是她的愛情,在這段沒有愛情的婚姻裡,她卻意外成為了最大的人生贏家!大結局裡,顧曼楨十二年後終於跟沈世鈞再度重逢,那一句臺詞十分蒼涼:「世鈞,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 《半生緣》:女人嫁給不愛的男人,憑什麼可以白頭偕老
    而女版「上海灘」,這是對《半生緣》最大的諷刺吧?無他,張愛玲也喜歡諷刺。不過,她的諷刺更多是在情感方面。如此刺骨,不留一點兒餘地。 《半生緣》裡的婚姻,夫妻之間幾乎都不太幸福。至於生活是否和諧?另當別論。可是,她們也能湊合著過日子。如果顧曼璐不死的話,與祝鴻才大概還能這樣下去。畢竟,顧曼楨給祝鴻才生下兒子。那麼,顧曼璐這個「祝太太」的地位不會動搖。
  • 《半生緣》:出身豪門下嫁給皮貨店接班人,看似委屈,實則很明智
    作者:一朵《半生緣》裡的石翠芝出身豪門,作為家裡的獨生女,她深受父母和家族的寵愛。因為自小就在溺愛中長大,石翠芝的大小姐脾氣「臭」到了極點,面對喜歡的男人,她也不懂得如何親近和討好,反倒是一味地「欺負」,結果把對方推得越來越遠。
  • 《半生緣》:沈世鈞不值得嫁,其實他沒有那麼喜歡顧曼楨
    01張愛玲的《半生緣》裡,所有女人都在命運裡苦苦掙扎。有的直接死掉,就像顧曼璐。有的選擇嫁給門當戶對但根本沒有愛情的那個男人,就像石翠芝。還有我們的女一號,嫁給祝鴻才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但之後,還不是離婚收場?
  • 前半生所有的過錯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張愛玲《半生緣》
    愛情來的美好,但又去得太早,生活是殘酷的剝開凌亂的一角。張愛玲筆下的《半生緣》,太多人為顧曼楨和沈世鈞的愛情感慨有情人卻沒有終成眷屬,這也許是愛情裡最悲哀的事。結尾部分流淚的曼楨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不知讓多少人流淚。
  • 電影《半生緣》:搭夥過日子的婚姻,比愛情更重要
    ——貝裡克在電影《半生緣》裡,有三段婚姻,他們的婚姻都有一個共同點,都不是因為愛情而結婚,而是因為結婚而結婚。有的是在脆弱時,覺得這個人挺適合自己;有的是不得已向命運妥協而結的婚。夫妻本是同林鳥,應該相親相愛,但他們卻更像是室友,搭夥過日子。正如渡邊淳一所說的那樣:「他們相互間扮演著父親、母親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時各自展現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面。」
  • 《半生緣》:張愛玲告訴你,這就是中國式婚姻的真實情況
    滿目瘡痍的,連她自己都對愛情失去了該有的熱情。畢竟,我不認為張愛玲嫁給賴雅是明智選擇。一向「愛情至上」的張愛玲,在現實世界中低下了高貴的頭顱。所謂愛情,前提還是相濡以沫、彼此相依。只是賴雅過早臥病在床,需要張愛玲長期照顧。否則,婚姻不過如此。02好,回到熟悉的《半生緣》。沈世鈞與顧曼楨的愛情故事,成為了絕響。
  • 《情深緣起》,最新劇版《半生緣》,爛劇圈又一部圍魏救趙的佳作
    01看過小說《半生緣》的小夥伴知道,顧曼楨和沈世鈞分別是男女主,但是從海報站位來看,曼楨的姐姐曼璐變成了女一號。編劇已經把劇情改到面目全非,如果不用原著裡的名字,你可能覺得這是一部有那麼一點點《半生緣》影子的新劇。
  • 《半生緣》:悲劇的結尾,早已寫在開頭
    雖然後來姐姐嫁給了發跡了的祝鴻才,但她卻不願意靠著姐姐的接濟過日子,而是找了兩份兼職,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家庭的生活。如此優秀上進的兩個人如果真的能在一起,肯定也是一對讓人羨慕的神仙眷侶。而這樣的兩個年輕人,本來也差點就能走到一起。不管是書中還是影視劇中,都有提到沈世鈞向顧曼楨求婚。第一次求婚,是在知道石翠芝和方一鵬訂婚的消息後。
  • 張愛玲《半生緣》:勇敢的女人擁有的是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說道:勇敢的人才配有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不管是現在的女子,還是以前的古代的女子,愛情永遠都是美好的,勝過了生活中的粗茶淡飯,或者是一生的錦衣玉食,女人,對於愛情,永遠都是渴望的。
  • 門當戶對很重要!不對等的愛情難走遠
    在現代社會婚姻中,無論你承認或者不承認,門當戶對的愛情總是比較容易走一些。因為,不對等的愛情走不遠,門當戶對意味著兩個人在思想上可能更容易溝通。老一輩常說,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但是不可否認,門當戶對的兩個家庭出來的子女,在感情路上會更容易牽手走下去。
  • 《半生緣》:我愛你,但也只給得起那麼多
    黎明、吳倩蓮、梅豔芳、葛優演的電影版的《半生緣》,是最貼近原著的。林心如、譚耀文、蔣勤勤、李力群演的電視劇版《半生緣》,則對原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我記得,蔣勤勤、林心如版《半生緣》播映的時候,我還在北京上大學。同學帶我去她姐姐在昌平的家裡玩,那會兒從市區到昌平交通還不是很方便,還得坐小火車。
  • 《馬蒂娜》:有錢人只能嫁給有錢人,門當戶對真的那麼重要嗎?
    這個故事出自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羊脂球》中的《馬蒂娜》,女主馬蒂娜的父親是富裕的農莊主,她跟男主本是情投意合,後來女主卻嫁給了當地最有錢的人。 女主嫁給了有錢人,也有其家庭的原因。無論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跟門當戶對的人結婚。
  • 爛片如潮,再看張愛玲《半生緣》:筆下儘是蒼涼,道破人間荒唐
    有了新《鹿鼎記》大家忘了《新亮劍》的「前線抽雪茄」,有了新《半生緣》也成功解救了張一山的「猴戲」~現代版「圍魏救趙」典故是也。難怪改名《情深緣起》,確實不是《半生緣》,如果是活著的張愛玲看了估計都被會氣死。
  • 《半生緣》: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
    最後,時間成了最可怕的劊子手,將相互誤解的兩人間僅存的感情,全部消磨殆盡。原本相愛的兩人,是如何變成最意難平的陌路人的?愛情的最遺憾的地方就在於,想拼命創造機會,只因為無緣,命運就將所有的付出毀於一旦。有人說,世鈞和曼楨的悲劇,全怪姐姐顧曼璐。可不曾想,她也曾被一段無緣的愛情折磨得遍體鱗傷。在顧曼璐心裡,始終記著一個名字,那就是張豫瑾。
  • 想抓住男人的心,這3件事就不能藏在心裡!
    真心愛上一個人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感受:愛你是一種幸福,想你是一種快樂,等你是一種考驗,念你是一種習慣……於女人而言,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就是一件非常成功且值得驕傲的事情。但幸福並不會直接來到你身邊,任何一段感情都是需要經營的,所以兩個人在一起,女人想抓住男人的心,這3件事就不能藏在心裡!有人說沉默的愛,才更能經驗住時間的考驗,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 勇敢的人才會有愛情,軟弱的人只會有婚姻
    後來曼璐因病去世,曼幀為了孩子嫁給姐夫。世鈞因為一些陰差陽錯的誤會,加上內心的軟弱,轉而跟富家小姐石翠芝結婚。多年後世鈞和曼幀再度重逢,但他們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張愛玲在書裡一如既往的言辭犀利,開篇就來了一句:「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