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罰單 三家葡萄糖酸鈣藥企因壟斷行為被罰超3億元

2020-12-13 河南交通廣播

近日,北京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查處一起重大典型的原料藥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對山東康惠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惠公司)、濰坊普雲惠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雲惠公司)和濰坊太陽神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神公司)三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實施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共計3.255億元。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是國家基本藥物、臨床必需藥品,是常用的低價藥,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是生產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基本原料。

2019年初,北京市場監管總局接到舉報,反映有醫藥經銷企業壟斷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造成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供應短缺,價格大幅上漲,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立即開展核查工作,並於2019年5月,正式依法立案,對上述3家企業開展調查。

據介紹,該案調查歷時6個多月,北京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執法力量對10省(區、市)的30多家上遊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生產企業和下遊製劑生產企業開展調查取證,證據表明,康惠公司、普雲惠公司、太陽神公司濫用在中國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銷售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實施了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的壟斷行為,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患者利益。

據悉,本案當事人的行為情節嚴重、性質惡劣,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本案當事人從重作出處罰:

對康惠公司沒收違法所得1.089億元,並處2018年度銷售額10%的罰款,計1.438億元;合計2.527億元。

對普雲惠公司沒收違法所得605萬元,並處2018年銷售額9%的罰款,計4830萬元;合計5435萬元。

對太陽神公司沒收違法所得605萬元,並處2018年銷售額7%的罰款,計1240萬元;合計1845萬元。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葡萄糖酸鈣原料藥壟斷事件追蹤:三生產商中兩家系新三板企業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358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山東康惠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惠公司」)等3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壟斷行為罰沒3.255億元一事引發市場極大關注。根據調查,在3家經銷企業涉嫌壟斷期間(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涉及三家生產企業,分別為浙江瑞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邦藥業」)、江西新贛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贛江」)、成都倍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倍特」)。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截至目前,三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生產企業中,瑞邦藥業、新贛江均系新三板企業,成都倍特則在2019年12月底IPO輔導備案登記。
  • 國內原料藥壟斷迎最大罰單:三經銷商被罰3.26億,生產商瑞邦藥業...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查處一起重大典型的原料藥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對3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實施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共計3.255億元。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國市監處〔2020〕8號)顯示,本案壟斷行為實施期間,國內共有三家企業具有葡萄糖酸鈣原料藥批准文號和GMP證書,三家企業均實際生產,分別是:浙江瑞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葡萄糖酸鈣製劑或被「包銷」 國家醫保局點名降價
    來源:中國經營報葡萄糖酸鈣製劑或被「包銷」 國家醫保局點名降價本報記者/陳婷/曹學平/深圳報導繼原料藥壟斷案3億元大罰單後,近日多個省份藥品招採部門下發通知,督促在其平臺掛網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生產企業進行降價。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葡萄糖酸鈣原料藥壟斷案行政處罰決定書
    2020年4月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三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現將行政處罰決定書予以公告。(三)當事人在中國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銷售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根據調查掌握的證據,本案壟斷行為實施期間,國內共有三家企業具有葡萄糖酸鈣原料藥批准文號和GMP證書,三家企業均實際生產,分別是:浙江瑞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瑞邦)、江西新贛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新贛江)、成都倍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倍特)。
  • 國內原料藥反壟斷案件最大一筆罰單開出後,受罰企業起訴市場監管...
    這是國家反壟斷執法機構首次成為行政訴訟案被告,起因國內原料藥反壟斷最大罰單的開出。今年4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查處一起重大典型的原料藥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對3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實施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共計3.255億元。這是《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國內原料藥反壟斷案件最大一筆罰單。
  • 原料藥反壟斷領域最大罰單開出後,市場監管總局被受罰企業起訴
    這是國家反壟斷執法機構首次成為行政訴訟案被告,起因國內原料藥反壟斷最大罰單的開出。今年4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三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違法行為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共罰沒3.255億人民幣,系《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國內原料藥反壟斷案件最大一筆罰單。
  • 央行開出千萬巨額罰單 這三家金融機構中招
    一天之內,因反洗錢工作不到位,三家金融機構各領一張千萬級別巨額罰單。昨日,央行一口氣公示27條行政處罰信息(銀罰字【2020】1號-27號),涉及兩家銀行、一家證券公司,共計罰款5275.5萬元。三家金融機構所領罰單金額均超過千萬元,其中民生銀行的罰單金額最高,達2360萬元。同時,三家機構共有24人被罰。
  • 多家金融機構被罰 裕福支付被罰超千萬元
    記者 李冰近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示行政處罰信息,多家金融機構被罰,其中裕福支付有限公司(下稱「裕福支付」)被罰沒合計超千萬元。近年來,處在嚴監管中的支付機構領到罰單已並非新鮮事,甚至不少支付機構多次被罰,罰單金額也在不斷創新高。僅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在今年上半年,就已對轄內商銀信、新浪支付等6家支付機構給予警告,處罰款合計1.78億元;並對8名相關負責人員給予警告,並處罰款合計242.2萬元。其中,商銀信領到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金額合計達1.16億元。
  • 多地下調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掛網價格
    此次價格調整共涉揚州中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集團容生製藥有限公司、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濟南)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生產企業。其中,安徽聯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調整幅度最大,從原價48.4元/支降至29.4元/支,降價19元。調整後,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濟南)有限公司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價格最低,低至7.6元/支。
  • 43家藥企違法行為大曝光!一正藥業、健峰藥業、紐蘭藥業……
    重慶:39家藥企被處理!12月10日,重慶市藥監局連發3則行政執法案件信息公開表。執法信息公開表中公示了近期對40家企業的檢查結果以及處罰,涉及醫藥行業的企業包括17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21家醫療器械企業。
  • 年內支付機構已收60多張罰單,最大罰單涉16項違規
    從今年支付機構收罰單的情況來看,截至12月2日,據「金融1號院」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央行已對支付機構開出超60張罰單,千萬元級別罰單已不再是「稀缺」個例。其中有近半罰單涉及「雙罰」,除了支付機構自身面臨處罰外,監管對違規機構相關責任人的處罰力度也在加大。
  • 又有巨額罰單!央行出手 罰了這家巨頭近7000萬
    第三方支付監管力度仍然強勁,支付機構開年收千萬級大額罰單。日前,福建國通星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通星驛」)因涉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12項違法行為,被央行給予警告並處以近7000萬元罰款,該公司5名高管同時領罰。國通星驛屬行業頭部公司,2020年月度交易量在千億元級別,堪稱POS機巨頭。
  • 浦發銀行再領80萬元罰單: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
    據了解,今年以來,浦發銀行各級分支機頻繁「出錯」,罰單不斷。據北京商報不完全統計,浦發銀行因同業、理財、信貸等多項業務違規,已被罰超3000萬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浦發銀行今年收到了銀保系統最大罰單。
  • 央行嚴查支付機構違法違規:今年6機構被罰,開首個億元罰單
    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發布消息稱,今年加強對支付機構的監管,對轄區6家支付機構給予警告,合計罰款1.78億元,並對8名相關負責人員給予警告,處以罰款242.2萬元。
  • 浦發銀行再領80萬元罰單: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轉為定期...
    12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台州分行因存在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資金轉為定期存款,為辦理貸款業務提供質押擔保違法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台州監管分局罰款80萬元。
  • 招商銀行2億元教訓 華夏銀行千萬級罰單 風控之壓與雙刃暢想
    2019年11月22日,因違背審貸分離原則、授信「三查」不盡職、人為掩蓋資產質量真實性,招商銀行貴陽分行被罰20萬元;員工楊勝輝被罰5萬元。2020年,問題仍在延續。這是銀保監開年的第一波罰單。1月8日,因貸款受託支付不及時,招商銀行襄陽分行被罰25萬元。同日,因貸款用途監管不嚴,導致貸款資金被挪用;未採取有效措施排查發現保管已籤字蓋章的空白憑證、合同等重要物品,招商銀行常州分行被罰65萬元,主要負責人錢東也在被罰當事人名列。
  • 蘋果又吃巨額罰單,因iPhone防水宣傳有誤導被重罰9400萬
    蘋果又吃巨額罰單, 因iPhone防水宣傳有誤導成分被罰9400萬。iPhone手機一直以強大的性能而著稱,當然其額外的防水性能也是值得一提的。但是,近日,蘋果公司因其iPhone 8至iPhone 11在手機防水方面作出虛假宣傳而被義大利的競爭監管機構罰款1200萬歐元(合約9400萬元人民幣)。蘋果為什麼會被罰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Apple對外宣稱iPhone 8至iPhone 11可以在3至13英尺,也就是1至4米深的水體中子防水長達30分鐘。
  • 全國門店超5000家 這家知名藥房卻因賣劣藥被罰
    (原標題:全國門店超5000家,這家知名藥房卻因賣劣藥被罰)
  • 為非法集資平臺服務,挪用備付金……央行下重手,這家機構被罰上億元!
    人民銀行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銀信」)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罰單金額高達1.16億元。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年內人民銀行共對6家支付機構給予警告,處罰款合計1.78億元,對8名相關負責人員給予警告,並處罰款合計242.2萬元。
  • 千萬罰單VS洗牌精變
    銠財梳理發現,中信銀行連續三年收到千萬元級別罰單。短短四年內因各類違規被罰1.2億元。僅從2012年11月至今的一年半內,已收3張2000萬級的大罰單,金額總計超6500萬元。2018年12月,因理財資金違規繳納土地款等6項違規行為,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罰款22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