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有的人甚至中午不睡,下午「崩潰」,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但是,千萬別睡過!最近,2020年歐洲心血管學會年會發布一項最新研究表情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4%!
【長時間午睡增加血管負擔 還會增加認知障礙風險】
研究者將近32萬名受試者納入分析,評估午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研究發現,約39%的受試者有午睡習慣。與不午睡相比,超過60分鐘的長時間午睡,會增加34%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南京市胸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陸治平說:「60分鐘是我們能夠從覺醒到入睡進入慢波睡眠的過程。如果時間長了,又要進入快速睡眠時間,如果幾個往返轉折,就進入深睡眠。進入深睡眠,深睡眠的時間又不夠長,人醒過來就會比較難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心腦血管基礎病,就容易出現風險。」
對於低血壓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長時間午睡後醒來,血壓的波動會增加血管負擔。在南京市胸科醫院心血管內科病區,三成心血管疾病與睡不好、睡不醒有關。
陸治平說:「在我這兒,至少有30%到40%的人有睡眠障礙的。有睡得不夠的;有睡得太多的老是想睡,導致心梗、心率失常、血壓太高。長時間的睡眠還會帶來其他弊端,增加老年人認知障礙,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生,包括還會引起骨質疏鬆。」
【午睡時間20到30分鐘最佳 21-23點是最佳入睡時間】
醫生介紹,一天的最佳睡眠時間,3歲到11歲小孩子12到14小時,11歲到18歲青少年12小時左右,成年人7到8小時,老年人5到7小時。午睡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到30分鐘。
陸治平說:「晚上睡眠時間不要太早。成人晚上9點到11點鐘入睡是最佳的時間,第二天6點到7點自然覺醒,是最好的睡眠周期。」
(汪樂萍 顏斌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