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板≠王道,給進階跑者推薦4雙「非碳板」好鞋!| 內有福利

2021-02-07 極度配速

碳板跑鞋盛行當下,非碳板競速跑鞋略有些「暗淡無光」,早在前些日子 實不相瞞,這是我2020年最想要的 9 雙跑鞋——國外篇 發布後,不少粉絲留言問到:


「碳板跑鞋真的就這麼香嗎?我的能力也駕馭不了啊!」


創新科技的助力確實讓碳板跑鞋在輕量、回彈、助推等方面更勝一籌,但對跑者也有一定經濟跑步實力的要求。


對於進階跑者而言,想提高成績,想享受速度與激情並存的感官轟炸,一雙好的競速跑鞋尤為重要。


今天給大家推薦4雙,適合進階跑者的「非碳板」競速跑鞋,來看看有沒有你的菜。




FuelCell Rebel是New Balance基於FuelCell 5280的核心設計元素與科技,2019年下半年上市的馬拉松競速跑鞋。



採用Trace Fiber針織材料鞋面,具有良好的透氣性,3D提花網面設計,圖案簡約。鞋舌部分採用一體成型設計,彈性且柔軟,包裹舒適。



中底採用全新研發的REVlite Carrier材料,FuelCell材質作為輔助材料只內嵌在前掌部分。


42碼鞋重193g,媲美頂級馬鞋的重量。雖然沒有內嵌碳板,但中底整體感覺更加柔軟,緩衝優秀並有著極輕的中底重量。



前掌及後跟處輕質耐磨橡膠大底的設計,保證跑鞋耐久度的同時,鞋底與鞋面藍白配色的搭配也給人清爽夏日的感覺。



整個鞋款最為怪異的莫過於中底足弓外側的突出設計。這種設計對跑者雙足觸地時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落地過渡更為自然,減輕跑者足部如跟腱及腳背的一些傷病,但不免會拖長觸地時間,犧牲一定的跑步經濟性。

FuelCell Rebel售價999RMB,顏值與實力兼備,全馬成績在330-415左右的跑者,夏天有這麼一雙FuelCell Rebel,足矣。





一貫對Adizero Adios系列情有獨鍾,但我這次要推薦的卻是 Adizero boston 8。



鞋面採用單層密集細孔網布,舒適度與貼合性俱佳;中底跟前幾代一樣,上層EVA+下層Boost,奔跑時給予雙腳良好的緩震支撐和恰到好處的助推回彈。


新版橫條紋的馬牌大底,抓地效果明顯;中底的Torsion System穩定結構讓你在轉彎或是路面不平時也能保持穩定不扭曲,反應快、操控性好。



個人認為Boston 8的適用場景範圍廣泛,定位更偏向於中後掌落地的「初」進階跑者。


對於剛剛進到4小時左右,尤其是習慣中後掌落地,肌肉力量還無法駕馭頂級輕質競速跑鞋的跑者更為友好。長距離不失緩震保護,中距離不失回彈舒適,短距離不失輕量速度。





索康尼的Kinvara系列跑友們並不陌生,這雙廈門別注款Saucony Kinvara 菁華 11青嫩嫩的小清新配色撩動無數顏值黨的心。



Kinvara 菁華 11雖然是競速跑鞋,但如若用一個詞來形容它給我的腳感,我想卻應該是「平衡」。


在跑鞋領域鑽研了上百年的Saucony,把跑鞋各方面功能屬性平衡得恰到好處。



FORMFIT鞋面技術,讓你體驗赤足般的貼合感;新一代PWRRUN緩震科技和FORMFIT動態適應系統,將跑鞋的回彈、緩震、支撐三重優勢相互結合,保證出色緩震和回彈的同時,穩定性也沒有失位。


大底耐磨橡膠與PWRRUN內底相互配合,提供良好抓地力的同時,分散了雙腳觸碰地面時的衝擊力。



KINVARA 菁華11不是那種剛一上腳就立刻讓你感覺驚豔的跑鞋,但卻可以在30公裡之後,讓你體會到它的穩定和包容。


對於那些恐懼長距離,跑馬後半程沒什麼自信的進階跑者,這雙Kinvara 菁華 11,會讓你體驗「跑鞋界勞斯萊斯」的至尊享受。





EscaLante是Altra第一款結合Flat-knit鞋面編織技術與EGO中底的跑鞋。從2017年問世,到2019年推出Altra EscaLante 2,承載和傳承的是Altra想要改變的決心。



在保留傳統優勢的基礎上,Escalante 2 鞋面不同位置的不同走線方式,不僅強化了跑鞋的包裹性,也增強了鞋型整體的靈動感。


同時,EGO能量中底緊實感的增強,軟彈兼顧,吸震緩衝,也給雙腳帶來更加快速的能量反饋。



FOOT SHAPE鞋楦設計加寬了趾部的活動空間,讓腳趾放鬆到自然伸展狀態,在奔跑過程中更具穩定性,可以分擔足弓和足踝承受的落地衝擊力。


從趾根過渡到足弓區域,鞋楦寬度漸內收,兼顧了競速跑鞋的包裹性。



依舊是「零落差」,前掌和後跟距離地面的高度保持一致,培養經濟高效的跑姿,同時減少對後跟的依賴,也減輕對關節的衝擊。


「零落差」中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以駕馭,剛剛上腳確實會有足部發力變化的感覺,小腿參與做功也更多一些。


對於330以內的進階跑者,Escalante 2或許更適合充當一雙長距離訓練鞋。對於男子330-430的跑者,選擇Escalante 2作為比賽鞋也很不錯。


不同級別的跑者,對於「進階跑者」的成績定義不同。有人認為突破4小時即可成為「進階」;有人認為330以內才算對成績有要求;還有人認為「破三」才算晉升到下一層級。因此,對於適合「進階跑者」的跑鞋,相對而言可以選擇的跑鞋品牌、跑鞋款式也會更多。今天推薦的4雙適合進階跑者的跑鞋,個人認為普遍適用於330-415左右的跑者。當然,如果你跑步能力足夠,高階跑者穿著也不影響運動表現。相信根據不同使用場景,不同訓練要求,不同腳感偏好,每個進階跑者都有自己的「心頭好」。你是什麼成績的跑者?你更偏好/關注/推薦哪雙「非碳板」競速跑鞋?歡迎留言評論告訴我,來日方長,我們一雙一雙慢慢講。





TNF100系列跑步T恤 * 2


抽獎規則 


壹   |  在文末點擊「在看」,轉發朋友圈並上傳轉發截屏到後臺。

貳  |  評論區留言討論:你更偏好/關注/推薦哪雙「非碳板」競速跑鞋?為什麼?


互動截止時間5月18日,獎品為固定尺碼,將在本文評論區公布中獎名單。

相關焦點

  • 「秒殺」碳板跑鞋的Brooks Hyperion Tempo,究竟有多神奇?| 內有福利
    ↓↓↓看到這則報導之後,我腦中只留下了兩個關鍵字:秒殺碳板跑鞋、Brooks Hyperion Tempo跑鞋。此時此刻,想必你跟我一樣好奇這雙Hyperion Tempo到底有何神奇?讓Mario Mendoza一舉創下世界記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 你可能不知道的碳板跑鞋的「真相」|內有福利
    但超級跑鞋的出現降低了鞋重對跑者能量消耗的影響,Hoogkamer等人發現,即使人為給Nike Vaporfly NEXT%中增加約50克質量以與傳統競速鞋質量相等,Nike Vaporfly NEXT%對跑者跑動的經濟性依舊能提高了4%。
  • 比賽+訓練一鞋搞定!推薦4款適合進階跑者的競訓跑鞋 | 內有福利
    但對於更多的普通跑者、進階跑者,跑鞋往往比賽訓練共用。一方面對成績的追求沒有那麼強烈,另一方面,訓練的鞋比賽穿也夠,完全沒有必要專門買一雙比賽用鞋。基於此,本期為大家推薦4款適合進階跑者的競訓跑鞋,比賽+訓練一鞋搞定,省心、省事、省錢。
  • HOKA ONE ONE Rocket X 能否吃到厚底碳板跑鞋紅利?| 內有福利
    蜂窩狀與細小網孔的雙層透氣網眼鞋面,保持鞋身輕量的同時透氣性滿分。嵌入式鞋舌,加厚的鞋舌泡棉,讓雙腳在長距離奔跑時也能享受極致包裹,貼合舒適。後跟內置港寶,提升整雙跑鞋的支撐性,反光貼片提高夜跑安全性,設計貼心。
  • 10 餘雙當下市售碳板跑鞋大集結!
    當時,我們找到了三位跑者根據當時的跑鞋產品,暢談可能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流行的跑鞋發展趨勢。像一體式鞋面、3D列印、中底材質新革命等等。不過當時大家誰也沒有想到,2017年伊始,隨著Breaking2計劃的展開,「碳板跑鞋」開始在跑鞋領域生根發芽。時至今日,厚底+碳板的組合似乎已經成為了當下各品牌頂級跑鞋產品的「標配」。
  • 走走開箱|超大碳板!迪桑特 HYPER SPEED PRO!(內有福利)
    ——碳板。近年來,各大運動品牌紛紛發布旗下全掌碳板跑鞋,但大多是競速跑者專屬,普通跑者想要上腳怕是要先練就一番本領才行。今天我要開箱的這雙迪桑特全掌碳板跑鞋HYPER SPEED PRO,是典型的全掌鏟型碳板+超臨界發泡中底材料的三明治結構,但拿在手裡卻怎麼看都不像是一雙精英跑者專屬的競速跑鞋。
  • 你可能誤會了「碳板跑鞋」裡的碳板了
    2018年,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將Nike Vaporfly 4%和兩雙非碳板的跑鞋進行了比較,發現中底彈性泡棉結構可以存儲和反饋大量的能量,但碳板對跑者運動表現力的貢獻卻微乎其微。出乎意料的是,儘管他們觀察到腳趾關節周圍的力學有些差異,但腳踝部位的發力方式使得兩雙鞋的跑步經濟性基本相同,這項研究似乎表明,運用在跑鞋中的碳板既不充當彈簧也不充當槓桿。難道碳板的加入真的不一定會讓我們跑得更快嗎?
  • 【鹿透視】適合5分配跑者の「平替」碳板跑鞋,不香嗎?丨內有福利
    」碳板跑鞋但也不用扎心,稍慢一點的我們還是有選擇的,小布老師這就推薦4雙「平替版」的碳版跑鞋,它們分別是:Nike ZoomflyHoka One One Carbon X>李寧絕影喬丹飛影PB這4雙跑鞋既有內置碳版,又能滿足5分配左右的進階型跑者,它們中間有沒有適合你的,就一起來康康吧!
  • ASICS METARACER測評:亞瑟士交出了極高完成度的第一雙碳板跑鞋
    5000+字、45+張圖/GIF,深度測評亞瑟士第一雙碳板競速跑鞋,ASICS METARACER——亞瑟士的第一雙碳板競速跑鞋Metaracer到手已經半個月,第一批sample版據說國內只有18雙,6月26日正式發售後鋪貨量也不會太大——相比平級品牌的碳板競速鞋動輒奔著2000元去,METARACER
  • 帶你解析ASICS第一雙碳板跑鞋——Metaracer
    此前在雲端和大家有過一面之緣的長距離碳板跑鞋——Metaracer,在6月26日如期而至。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這一款集成了ASICS家各項前沿科技於一成的長距離碳板跑鞋:Metaracer。Metaracer 在這一設計上加以改進,將流進鞋頭的空氣從鞋面、鞋舌等透氣孔流出,這能增強空氣流通性帶走鞋內多餘熱量,減少熱量的堆積以此減低鞋內溫度。
  • 好可怕!碳板跑鞋又要來掏我口袋啦!丨內有福利
    Item 1亞瑟士首雙碳板跑鞋近日,ASICS就利用VR技術,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發布會,同時發布三款全新高性能鞋款,包括長距離跑鞋METARACER,排球鞋METARISE,以及短跑無釘跑鞋METASPRINT。最受跑友關注的,當屬ASICS的第一雙碳板跑鞋 - METARACER!
  • 鞋天地 | ​帶你解析ASICS第一雙碳板跑鞋——Metaracer
    Metaracer 在這一設計上加以改進,將流進鞋頭的空氣從鞋面、鞋舌等透氣孔流出,這能增強空氣流通性帶走鞋內多餘熱量,減少熱量的堆積以此減低鞋內溫度。Metaracer 擁有一塊貫穿全掌的輕質碳板,和傳統非碳板跑鞋相比,碳板科技帶來的優點是穿著更加輕盈,在長距離後程步伐不容易變得沉重,依舊能夠提供較好的回饋。
  • 這雙全掌實心碳板跑鞋,可能刷新你對跑鞋推動力的認知
    聊到跑鞋,有一個品牌不得不提就是「必邁」,相信很多非跑圈的朋友都不太熟悉,他們其實是在專業跑鞋的一顆新星國貨品牌;10K、21K、42K這些詞彙相信跑馬的小夥伴肯定不會陌生,而這些名詞則是必邁的專業產品線系列產品名稱。
  • 另類「碳」板?On昂跑Cloudboom隨「聲」開箱!| 內有福利
    這塊板不是碳板,是採用碳纖維混合材料製作而成的複合板。在所需區域提供足夠的能量反饋,普通跑者也能從容駕馭。整體看下來,無論從顏色還是設計,這都是一雙十分適合夏季,十分清涼的感覺。鞋面幾乎沒什麼支撐,狹長的鞋型增強了跑鞋的包裹感,如果是寬腳掌的跑者,建議比常規尺碼再大一碼或者半碼。
  • 進階跑者的長距離「新寵」,HOKA ONE ONE Carbon X2 贏在哪裡?| 內有福利
    近幾年,HOKA ONE ONE旗下碳板跑鞋矩陣不斷壯大精進。2019年首款全掌碳板跑鞋EVO Carbon Rocket問世之後,相繼推出旗下第二款碳板跑鞋Carbon X,第三雙碳板跑鞋Rocket X。就在Rocket X 上市不久,今年年初,備受跑者喜愛的Carbon X迎來了它的更新迭代款——Carbon X2。
  • 「穿什麼跑」NB最強競速跑鞋無人買帳,如今厚底+碳板也不吃香?
    這一周看內容送上一首阿姆的Lose Yourself,本來已經聽了很多遍了,但是最近跑步聽到這首歌就感覺跑起來很有勁兒,所以也推薦給大家。「現在的訓練鞋配置都要這麼狠了嗎?的植入讓這雙鞋非常讓人期待不過也有很多人擔心DNA Flash中底的壽命問題據悉這雙鞋的使用壽命大概在200-400英裡這雙鞋也將在
  • 客觀認識球鞋身上的——碳板
    ,但是表面凹凸不平,有明顯的壓痕,做工質量堪憂,而19年復刻的雖然品相尚可,但是通過敲擊和簡單測試,很難不讓人懷疑它究竟有沒有在碳纖維的用料上偷工減料。 1.儘量選擇有3D碳板,或者面積較大的2D碳板的鞋子 2.看做工,如果碳板質量像2017年復刻的AJ11那樣凹凸不平,不推薦購買 3.扭鞋測試,前後左右掰一下,測試剛性
  • 加了碳板球鞋就貴幾倍,合理嗎?碳板成本有多高?
    而Nike發售的Air Jordan 11首次使用的碳板材料將這一問題完美解決。不過官網標價1599元,二級市場甚至2499的售價讓含有碳板的球鞋價格昂貴。加了碳板的球鞋就貴幾倍,合理嗎?碳板成本有多高呢?
  • 你的第一雙競速碳板跑鞋:HOKA ROCKET X 眾測
    各個品牌,也都有自己贊助的競賽跑者,因此,2019-2020年,很多運動品牌,都不得不推出了自己的競速碳板跑鞋。 推動力過強的碳板跑鞋,也給廣大跑步愛好者帶來了麻煩。很多人不知道,就看價格高,那一定好,能提高成績,就買了!
  • 巭Pro+碳板 | 喬丹飛影PB開箱測評(內有福利)
    從兩位大咖的微博中,飛影PB這雙鞋具備了當前頂級競速跑鞋的兩大特性:優秀的回彈性能和碳板科技帶來的助力加成。並且微博話題#重量很輕能量很大#,又為大家透漏了這款鞋還具備輕質的屬性。在此之前兩位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已經上腳飛影PB,通過親身的穿著體驗感受,說明這雙跑鞋的定位:專業馬拉松競速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