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了個寶寶!順產其實也沒那麼慘

2021-02-24 玉林儂關愛計劃

每個女生的分娩體驗都是獨家定製版,已育三個月零六天的我,趁腦海中的生娃記憶還沒模糊到變形,記錄記錄。

大概是我忍痛能力超凡脫俗,也興許是我走了狗屎運,從開二指到八指就像按了快進鍵,讓我覺得,順產其實也沒那麼可怕。但我還是想說,生娃不是比慘大賽,能打無痛還是打吧。

 

 

2020年2月28日

22:00

 

- 破水 -

 

 

2020年2月28日晚10時,我像往常一樣挺著大肚子躺在床上,開啟睡前運動——玩手機。突然,「砰」的一聲隔著肚皮傳出來,下身湧現一股熱流,這感覺就像小時候惡趣味地拿牙籤戳破裝滿水的氣球。

 

懷胎39周,我的寶寶就這樣毫無預兆地通知我,她要出來了。我打電話給在隔壁房玩遊戲的小劍:羊水破了,要生了,快過來!摸摸膨脹的肚皮,懷疑寶寶剛才是不是在裡面做廣播體操,威脅她乖一點,不然打屁股,哼。

此時,還沒感覺陣痛,我一臉鎮定,指點小劍把待產包帶上,趕往市婦幼。作為一個待產孕婦,我在網上觀摩過順產和剖宮產的視頻,簡直堪比恐怖片,現在終於輪到我上手術臺表演了,期待又忐忑。

 

腦海裡預演了各種狗血劇情,大出血怎麼辦?要是順產屎尿屁都出來了怎麼辦?要是剖腹產醫生給我縫了條蜈蚣線怎麼辦?

最惡俗的「保大保小」橋段也在腦子裡蹦躂,之前我就給小劍出過這道送命題,並告訴他正解是「保大」(寶寶如果你看到這裡,請原諒媽媽這個自私鬼,看在我為了給你餵奶鏟屎放棄了追劇、刷微博、吃零食等高雅活動的份上)。

 

風馳電掣趕到醫院,為了避免羊水流失過多,路上我都在用枕頭墊高屁股。肺炎疫情期間,只能留一個家屬陪產,小劍當仁不讓。

 

 

2020年2月28日

22:45-23:59

 

- 宮縮 - 

 

我躺在病床上做胎心監護,宮縮越來越密集,但還可以忍受。宮縮來的時候我就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呼出來。過了一會兒,醫生又來給我做內檢,說開了兩指了。可我還是沒感覺到傳說中的宮縮痛,這大概就是反應遲鈍的好處吧。

 

偌大的待產室裡,時不時傳來幾聲如鬼魅般的嚎叫,隔壁床的產婦大喊:我要剖腹產,給我來一刀痛快的吧。我也在心裡吶喊,快點開三指吧,我要打無痛!

 

我默默地數著:五分鐘一次宮縮,三分鐘一次宮縮,兩分鐘一次宮縮。宮縮來得越猛烈,我內心越激動,天啊,難道我是受虐狂嗎?還不待我狂三秒,一陣不可控制的宮縮突如其來,碾壓著我的每一根神經,感覺無法呼吸,又很想用力拉粑粑。

 

小劍趕緊叫醫生,還不停問我怎麼了,如果此時我有力氣說話,真想對他說,少他媽廢話!

醫生還沒來,第二輪劇痛又突襲,這該死的痛如潮水,一浪接一浪,快把我拍碎在沙灘上了。

 

體內的疼痛急需一個宣洩口,我想大喊大叫,製造點恐怖氣氛,吸引醫護人員的注意,諸如「好痛啊,我要死了」等臺詞都到嘴邊了,又被我咽了回去,唉!還是省點力氣吧,生產過程中的哭喊純屬自虐。

 

我用嘴大口大口地呼吸,緩解疼痛,這時醫生終於來了!她用見慣大風浪的淡然語氣說,我以為你還沒那麼快呢。

並叫我趁著宮縮間歇,爬上一張帶輪子的病床,緊接著就是電視劇裡常出現的名場面。護士推著病床,一路狂奔,全世界都在為我們讓道。病床上的我,恍惚覺得自己不是去生孩子,而是趕著去投胎。

 

2020年2月29日

0:00-2:00

 

- 分娩 -

 

終於抵達產房了,裡面躺著兩個產婦,一個剛打完無痛,另一個正在打無痛。我瞅見麻醉師,就像餓死鬼看見了紅燒肉,真香!

我們這裡的市婦幼,傳聞大晚上生娃打無痛,得等麻醉師從家裡趕來。嘿!這不是活生生、香噴噴、現成的麻醉師嗎?快來打我吧!哦不,快來給我上無痛吧!

 

「我要打無痛!」怕待會神志不清、語無倫次,我趁現在理智尚存,以不容拒絕的氣場吼出了這一句。護士姐姐到底還是拒絕了我的請求,像個某得感情的機器人冷冰冰地說:「已經開了八指了,來不及打無痛了。」

 

就像自己距離成為百萬富翁只差兩塊錢了,我內心一陣狂喜,連挪帶爬上了產床,護士教我如何使勁,非常接地氣地形容,大概是便秘如廁一樣往下用力

 

宮縮來了,我就該用力了;宮縮走了,我就可以踹口氣,蓄勢待發。來了,來了,它來了,那個叫宮縮的錘子又來敲打我的骨頭了,我趕緊使勁,憋紅臉咬緊牙,全部力氣往身下使。

我這樣賣力,卻被護士小姐姐嘲笑:「呵呵,你根本沒出力,你只是做個表情」

我對天發誓,我真的使出了拉屎的勁了。被她這樣一說,我瞬間變成了認真聽課卻答不出問題的小學生,大寫的尷尬!

好吧,大概是我表情管理到位,力氣卻沒用到刀刃上。等到宮縮又來虐我,我憋住一口氣,一鼓作氣往下用力,護士小姐姐一旁打氣「再堅持一下就出來了」!

如此反覆約摸三四次,終於有一種拉出千年大便的如釋重負——凌晨1點45分,我生了個可愛的女鵝,五斤三兩的骨感小棉襖。

 

由於最後一下用力過猛造成撕裂,護士小姐姐給我縫線。本以為生出來就大結局了,沒想到還有這bug要補。不要問我痛不痛,彼時的我已麻木到喪失感知疼痛的能力。

 

縫完針後,我和寶寶來了個親密接觸,她趴在我胸口,小腦袋蹭來蹭去,可愛指數爆表。

 

出了產房,看到一晚上都在打醬油的小劍,疾步走向我——2020年2月29日,我們正式上崗當爸當媽了。

 

相關焦點

  • 雙胎順產記丨「我笑著生完了兩個寶寶」
    在我懷孕三個月產檢的時候,意外發現竟然懷的是雙胞胎,當時我們是很興奮的。孕期我一直像沒懷孕似的,不會覺得不舒服,不方便。不會像很多孕婦都會發現懷孕和產後會腰疼,其實就是因為肌肉支撐力不夠。而有的孕婦會覺得很累就狀態不好,其實就是運動太少。懷孕之前我做了準備,因為我不想身材變形得很厲害。所以我懷孕後也覺得很輕鬆。整個孕期我也有在做訓練,主要是為了保持自己的狀態和體能。所以我整個孕期也沒有胖很多。
  • 順產寶寶比剖腹產寶寶更聰明?一句謠言害慘多少媽媽...
    相信很多寶媽都聽說過一句話:「順產的寶寶更聰明。」不少寶媽因為這句話,咬牙堅持順產。有些寶媽因為自身條件不能順產,只能選擇剖宮產,事後還非常愧疚。不僅如此,還有人覺得剖腹產媽媽更輕鬆。對此不禁有寶媽發問:「我忍不了宮縮劇痛就不是一個堅強的媽媽了嗎?」
  • 順產寶寶比剖腹產寶寶更聰明?錯了,真正的差異在以下方面
    文|秘籍君 表妹再過一個多月就要生了,之前檢查說胎兒有胎位不正的情況。她一直擔心萬一寶寶轉不過來,就要剖腹產,結果前幾天去檢查,還真是沒轉過來,大夫讓她做好剖腹產的準備。但是,表妹內心裡不想剖,因為聽身邊一些老人說,順產寶寶比剖腹產的寶寶更聰明,能順產最好順產。
  • 選擇順產,是2小時快速生娃還是煎熬48小時,取決於六個因素
    對懷著寶寶的準媽媽來說,順產都會是第一期望,畢竟相比較剖腹產來說恢復更快,且不會留疤,寶寶的免疫力也更強些。可一想到順產,又有些緊張和忐忑,面臨著宮縮陣痛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生產時或許還會造成撕裂、側切、大出血、胎兒缺氧等可能狀況,心裡也是沒數的。
  • 為啥有的孕婦,順產第一胎比別人生二胎都快?科學解釋沒必要臉紅
    小麗在生二胎時選擇了順產,但卻沒想到在順產進行到一半時,醫生居然告訴她,為了更好的讓小麗生下胎兒只能選擇側切,這可把小麗嚇到了。但想著自己的寶寶,只能選擇側切,這一切就讓小麗在手術室中待了幾個小時。盆骨寬的孕婦生的更快這盆骨也就是位於人們臀部,盆骨寬的人就會顯得臀部比較大,也正是老人們常說「屁股大的好生養」。而盆骨寬,就會讓準媽媽們在生孩子顯得更加容易(單指順產)。因為在生孩子時,寶寶是通過產道擠壓才能出來的,而盆骨寬的準媽媽們寶寶們經過產道時也會更加的輕鬆。
  • 繞頸三周,堅持順產 ,寶寶順利出生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生產經歷 現在想想都很激動 孩子提前十七天就發動了 發動的前一天 是單位盤點的日子 我還在單位風風火火的盤點 上午十點多 有褐色分泌物 因為是頭胎 不懂 問問我媽媽 媽媽說 有可能是孕晚期正常分泌物 我也沒多想 到下午 覺得孩子一天都沒怎麼動 我慌了 正好媽媽給我打電話 說不放心
  • 「醫生,我入盆了嗎?」寶寶頭太大,我還能順產嗎?
    「醫生,我入盆了嗎?」估計傻了關於「入盆快要生了」的說法,讓多少孕媽媽或歡喜或憂愁!
  • 剖腹產和順產的區別,大多體現在寶寶身上,寶媽留個心眼
    其實,剖腹產和順產的寶寶在智商上並沒有什麼差別在網上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順產的寶寶更聰明,這是因為順產時孩子的頭部經過產道的擠壓,會刺激腦神經,讓大腦的溝回更深,因此孩子會更聰明。其實,寶寶的智商高低跟生產方式完全沒關係。我們都知道,寶寶的智商百分之七十受父母的基因影響,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受後天因素影響比較大。
  • 我的順產攻略
    我當時第一次摸胎位是臀位,當時比較著急,因為我從沒懷孕時就堅定信念一定自己生下來,但其實著急也是白著急,小寶寶在肚子裡是很淘氣的,在我30周上檢查還是臀位,我當時的產檢醫生沒建議我趴下去矯正,她說那樣怕孩子缺氧。當時另一個已經生完了的小區鄰居丁姐姐告訴我她那會兒到37周了孩子還又轉了呢,所以不要太擔心。而我就是還是正常的節奏吃喝拉撒溜達,到32周就是頭位啦,我家寶寶還算乖,以後就沒再變過胎位。
  • 順產後的第一頓飯,該吃什麼好?5種食物選擇,分享給快生的孕婦
    表妹還有一個星期就到預產期了,今天她突然問我說,剛順產生完寶寶是一種什麼感覺,還有產後第一頓飯應該吃什麼好呢?經歷過兩次順產,我感覺剛生完寶寶會覺得特別的累,根本吃不下東西,不過會很口渴,明明剛剛喝完紅糖水,沒一會就又渴了。
  • 順產,是我這一生最後悔的決定
    心裡挺激動:孩子生出來,陣痛結束;盼了將近十個月,終於要和寶寶見面——我對即將到來的見面充滿美好幻想,完全不曾預料,生孩子對於任何一個女人來說,都是段甜蜜與兇險共存的歷程。但從11點到下午快兩點,我都掙扎在第二產程,普通產婦半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事,我用了3個小時都沒完成。懷孕時學的那些吸氣呼氣方法,背的那些生孩子的技巧好像一點都起不了作用。值班主任溫柔地說:「再加把勁好不好?孩子就快出來了。」但沒兩分鐘,她就和別的醫生說出一句讓我絕望的話:「胎心已經降到80多,宮內窘迫,準備產鉗,去值班室叫個力氣大的過來。」
  • 產婦順產生下寶寶後,幾分鐘後出現「生理需求」,醫生:馬上手術
    產婦順產生下寶寶後,幾分鐘後出現"生理需求",醫生:馬上手術對於很多女性來說,懷孕生產都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特別是生產的時候,產婦不僅要承受身體的疼痛,而且心理上也會有很大的壓力,雖然現在醫學很發達,但是還是不能完全保證每個產婦都會很平安生下寶寶
  • 剖腹產時劃傷寶寶臉部,醫生卻怪娃亂動,網友:沒進江湖已挨刀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件事,一個俄羅斯孕媽去醫院生娃。原本準備順產,但當時的醫生說,胎位發生明顯改變,不適合順產,要選擇剖腹產。所以孕媽及家人就聽醫生的,選擇了剖腹產手術。但是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新生兒的臉上有個深深的傷痕,一看就是手術過程中造成的。他們就讓醫生給個解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寶寶長大之後會不會留疤?而且還是個女寶,萬一留疤了可怎麼辦?
  • 「矮個子」準媽媽順產不好生嗎?能不能順產,重點不在身高
    懷孕以後,很多孕媽就開始提前了解順產和剖宮產的知識。但是,這種事又不能提前演練,準媽媽們只能通過別人的分娩經歷來對照,希望從中提取到適合自己的經驗。但是,這樣的文章看多了,反而讓孕媽媽無所適從,本來之前下定決心要順產的,越看心裡越沒底了。
  • 生完寶寶骨盆大,都是順產惹的禍嗎?
    生完寶寶之後,看著健健康康的寶寶,心想著自己孕期的各種辛苦都是值得的。可是,鬱悶的事兒也接踵而至了。
  • 有一種「痛」叫剖腹產麻藥過後,跟順產的痛相比,到底哪個最痛?
    但是生過寶寶的過來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順產先疼後輕鬆,剖腹產先輕鬆後疼,雖然順序不一樣,但是總歸是要疼的,所以剖腹產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那麼為何當問及產婦選哪種方式分娩時,產婦大多會選擇剖腹產呢?
  • 順產的全過程到底是怎樣的,生而為人需了解,請勿淚奔
    很多還沒生的媽媽都在順產和剖腹產間猶豫,即便是準備順產,心理壓力很大,其實順產是個神聖而又充滿成就感的過程,各位準媽媽不必擔心,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從羊水破了開始到生娃全過程是怎麼樣的。
  • 生完寶寶後幾天可以洗澡?月嫂珍藏的月子洗澡指南,別怪我沒告訴你哦!
    本以為熬過了懷孕、失眠、生娃、疼痛,把寶寶生出來就可以放鬆了,殊不知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 都說順產不是生的時候痛,而是宮縮痛,原來宮口要開這麼大
    要想自然分娩,就必須要忍受宮縮過程的痛苦,但是大部分的媽媽都會選擇順產,那麼到底順產有哪些好處呢?1、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媽媽會將身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傳遞給寶寶,所以通過順產方式出生後的寶寶免疫力也會更強。
  • 臍帶繞頸一周,順產男寶,有側切,分享我的順產經歷和經驗供姐妹們參考
    我的預產期是1月29日,從1月21號開始耍產假,1月20號還在上班(我們這順產是158天產假,剖腹產的話加15天),我想的是娃沒出生多上幾天,出生了我才能在家多陪他幾天。到了11點大概開了2指,老公看我疼得厲害說要不剖腹吧,旁邊護士說那要看醫生給你剖不(以前醫生圖快加賺錢鼓勵剖,但是現在要減少剖的比例,能順產就建議順產),但是我還是想順產。11點50大概開了3指,護士就把我送入產房吸氧~胎心監測,聯繫麻醉科給我打無痛。打無痛其實就是給適量的麻藥減少疼痛,打麻藥的時候一點都不疼。打了無痛之後我迷迷糊糊睡了大概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