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紅場閱兵看點:三軍儀仗隊齊唱的《喀秋莎》靈感來自中國

2020-12-17 瀟湘晨報

在今年的俄羅斯閱兵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亮相莫斯科紅場。此前的彩排中,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用俄語高唱《喀秋莎》,驚豔了俄羅斯街頭,被中國網友稱為「中國第一門面擔當」。實際上,這首蘇聯歌曲創作靈感來自中國,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喀秋莎》對中俄兩國都是一個經典歌曲,不屬於俄國民謠,靈感發源於中國。」俄羅斯問題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走近普京》作者王曉偉向記者介紹。20世紀30年代中國艱苦抗戰時,蘇軍在中蘇邊境的張鼓峰進行一場打擊日軍的戰役,藝術家們到戰地採訪時創作了這首歌。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看到中國東北琿春地區春末夏初的美麗景色而寫下的一首抒情詩,蘇聯著名作曲家勃朗特爾看到這首詩歌后,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所以《喀秋莎》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的。

王曉偉介紹,這首歌創作後沒有立即流行,大約過了兩年時間,由於戰爭進入特殊階段,迅速唱遍了蘇聯。這首愛情歌曲竟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其原因就在於,這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繫在了一起。、這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抱著冰冷的武器、臥在寒冷的戰壕裡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二戰時,蘇聯還發明了「喀秋莎」火箭炮,很難想像,和這首浪漫的愛情歌曲同名的卻是一種相當威猛的火箭炮。

「在俄羅斯,這首歌是膾炙人口,男女老幼無人不曉。從戰爭角度來看,這首歌激發了蘇聯戰勝法西斯的動力,掀起了一場愛國主義的熱潮。」王曉偉說。蘇聯為了表彰《喀秋莎》在戰爭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在俄羅斯斯摩稜斯克州的福斯霍達村專門為這首歌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爭史和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多少年來,一些蘇聯老歌在中國人尤其在老一代人中廣為傳唱,恰恰表現兩國人民過去的戰鬥情誼。5年前,在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閱兵的時候,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就唱起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當今中俄是「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這些蘇聯老歌體現了兩國在全方位領域的深厚友誼。王曉偉認為,這首歌必將促進中俄兩國軍隊,甚至是各領域關係發展,「小小的一首歌發揮了巨大的穿透性,跨越歷史,展望未來。」

【來源:長安街知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閱兵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紅場彩排,再唱喀秋莎!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俄羅斯的紅場大閱兵改在6月24日舉行。除了俄羅斯的部隊接受檢閱之外,此次閱兵也邀請了許多其他國家的軍隊加入。中國作為俄羅斯的戰略合作夥伴,毫無意外在今年收到了紅場閱兵的邀請。而中國解放軍也派出了三軍儀仗隊前往莫斯科,經過彩排之後代表中國參加部隊檢閱。
  • 俄羅斯紅場閱兵掠影:中國「長腿天團」再搶鏡,《喀秋莎》又唱響
    就在6月13日的時候,應俄羅斯方面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的105名軍人抵達莫斯科的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將出席紅場的閱兵活動——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之後,再次踏上紅場的土地。作為曾經的軍人,我為中國的三軍儀仗隊而驕傲!
  • 解放軍儀仗隊在俄羅斯紅場高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前幾日,有一段「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彩排時,現場齊聲高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歌曲」的視頻刷屏網絡。一時間,評論區都被「帥帥帥!視頻:解放軍儀仗隊齊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從視頻中我們看到,三軍儀仗隊的小哥哥們可謂是個個英姿煥發、器宇軒昂,引得圍觀群眾紛紛掏出手機來拍攝。
  • 中國軍人俄羅斯紅場高唱《喀秋莎》,將參加俄勝利日閱兵
    應俄羅斯邀請,中國三軍儀仗隊已飛抵莫斯科參加勝利日閱兵。有網友拍到中國三軍儀仗隊在紅場彩排時,他們現場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其整齊的步伐和嘹亮的歌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有網友表示:中國軍人氣質槓槓的。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前蘇聯將5月9日定為「衛國戰爭」勝利日。
  • 中國三軍儀仗隊紅場再唱喀秋莎,致敬老大哥
    據俄媒報導,莫斯科時間2020年6月17日晚1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現身衛國戰爭勝利閱兵式的夜間彩排。彩排結束後,我軍隊員還在紅場演唱了「喀秋莎」等,在俄羅斯膾炙人口的著名歌曲。目前俄羅斯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位居世界第三、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北約軍演不斷,因此今年的紅場閱兵的意義與過往相比顯得更加意義非凡。部分俄羅斯媒體甚至認為這次紅場閱兵的意義,堪比1941年的實彈閱兵。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倉促應戰的蘇聯軍隊損失慘重。德軍一路高歌猛進,當年10月便打到了莫斯科城下。
  • 中國軍人紅場彩排再唱喀秋莎
    莫斯科時間6月17日晚1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紅場彩排時,再一次唱起了《喀秋莎》。這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這是我們的子弟兵!五年前的莫斯科紅場,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唱著《喀秋莎》走過街頭,網友們看了之後紛紛表示:「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的中國第一男子天團!」《喀秋莎》是俄羅斯的名曲,它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選擇這首曲子,是為了表達對反法西斯老戰士的尊重和緬懷,也藉此向整個衛國戰爭的老戰士致以最高的敬意。閱兵當天,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壓軸亮相。
  • 解放軍儀仗隊亮相紅場閱兵
    本應在5月9日舉行的閱兵受疫情影響推遲一個半月,俄方組建了龐大閱兵陣容,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內的多國方陣參加閱兵。200餘件武器裝備亮相莫斯科時間24日10時(北京時間15時),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推遲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
  • 伴著《喀秋莎》 「中國第一男團」昨驚豔莫斯科紅場
    在俄帶隊的三軍儀仗隊大隊長李本濤告訴記者,正式參加受閱的102名官兵中,3名旗組成員護衛五星紅旗,3名指揮分隊長成一列行進。其餘96名官兵編成8乘12的「長條」隊列,陸海空各成4列,以適應紅場的狹長行進路線。中國儀仗隊的步伐每步75釐米,這和俄羅斯軍人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釐米的大正步有所不同,卻顯得更為緊湊齊整,富有韻律。
  • 解放軍再次高唱喀秋莎走過紅場,俄民眾紛紛圍觀拍照
    最近這兩天,軍迷圈子裡的熱點話題之一便是我們中國人解放軍的三軍儀仗隊,受俄羅斯方面的邀請奔赴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準備參加即將舉行的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紅場閱兵式。新傳來的消息表明,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正在莫斯科進行閱兵前的最後演練,解放軍再次高唱喀秋莎走過紅場,俄民眾紛紛圍觀拍照。
  • 徐焰:俄羅斯今年紅場閱兵的特殊意義
    「起來,巨大的國家,做決死鬥爭……」這首創作於衛國戰爭開始時的《神聖的戰爭》在1941年危急時刻的紅場閱兵中成為行進曲,隨後幾十年來每次勝利日閱兵時也都是開場曲,其雄渾的旋律激勵著一代代俄羅斯軍民。我到莫斯科參加紀念衛國戰爭活動時看到,身邊許多俄羅斯老軍人聽到這首歌奏響時都熱淚盈眶。許多中國聽眾也喜愛這首歌,前些年國內風靡的電視劇《潛伏》就是以它作為主題曲。英雄主義精神,是任何一個頑強和崛起的民族所必需的,閱兵活動又正是振奮民心士氣的重要形式。在今年疫情肆虐的特殊時刻,俄羅斯要在6月24日舉行紅場閱兵,更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俄羅斯誠邀中國軍人參加紅場閱兵,俄羅斯人對中國人是什麼態度?
    俄羅斯人對中國人普遍是友好的態度。前不久,我國派遣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前往莫斯科參加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我國軍人受到俄羅斯民眾熱烈歡迎和喜愛。而我國對此次參與紅場閱兵也十分重視,憑藉著105人的高規格、高標準成為參閱方陣人數最多的國家,以此表達對俄羅斯的深厚友誼。閱兵式上,我國軍人還唱起了「喀秋莎」,引起俄羅斯軍人的廣泛共鳴。
  • 今天中國第一門面擔當亮相紅場閱兵,網友:中國軍人,最帥天團!
    時隔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將再次亮相紅場閱兵。此前彩排中,他們邁著整齊步伐高唱《喀秋莎》驚豔了俄羅斯街頭。近年來,解放軍儀仗隊多次走出國門,展示中國軍人的颯爽英姿。點讚行走的「中國名片」!網友評論:延伸閱讀:今年紅場閱兵有哪些看點?
  • 盤點2020年俄羅斯紅場閱兵,67歲的普京底氣十足,擺出這個手勢
    撰文丨芒果編輯丨餘青宇在疫情和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情況下,俄羅斯展開了閱兵。這一次的閱兵儀式將有1.4軍隊受到檢閱。已經67歲的普京顯然底氣十足。這一次閱兵儀式,普京經過三思做下決定,閱兵儀式上展現了俄羅斯多種高科技武器,足以體現出俄羅斯對自身軍工業的自信。普京底氣十足,為閱兵點讚年滿67歲的普京依舊硬朗,在閱兵發言講話上,普京著重講到了紅軍對於世界的影響。他說道:我們的人民,戰勝了可怕的,徹底的邪惡。我們需要保護和捍衛真相。
  • 中國軍人紅場高唱《喀秋莎》,運-20飛赴俄羅斯,再展國威軍威!
    在莫斯科當地時間2020年6月17日晚1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參加了衛國戰爭勝利閱兵式的夜間彩排,在紅場演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喀秋莎」等俄羅斯著名歌曲。這次閱兵,俄羅斯方面邀請了19個國家的方隊參加,其中包括中國軍人,冒著疫情的危險在紅場列隊走過的我們最可愛的子弟兵,瞬間驚豔俄羅斯民眾,他們是英俊瀟灑帥氣的中國三軍儀仗隊,被稱為「中國第一男團」!此次解放軍飛赴歐洲,去俄羅斯參加閱兵,運送「中國第一男團」的就是國產運-20大型戰略運輸機,這也是運-20運輸機服役以來首次抵達俄羅斯。
  • 你聽過《喀秋莎》嗎?一首愛情歌曲卻能在戰爭中傳唱到現在
    《喀秋莎》是一首二戰時期的蘇聯歌曲,1938年,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
  • 中國軍隊或將參加俄閱兵!俄羅斯人:熱烈歡迎!中國人值得
    在做了這些充足準備的情況下,俄羅斯為了這場閱兵可謂是用心良苦。與此同時,俄羅斯國防部還邀請了19個國家的軍人參加勝利日閱兵,計劃共有6.4萬人參加莫斯科的慶祝活動。如此浩大的陣容讓人不禁感慨:同樣是在疫情下,美國想開七國集團會議都連連受挫,先後被德國和俄羅斯拒絕,而俄羅斯卻能舉辦這麼大的陣仗,誰更得人心一目了然。
  • 得知中國軍隊或參加俄閱兵,俄羅斯人:勝利的紅色旗幟依舊在
    自1995年以來,俄羅斯每年都會在莫斯科紅場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不僅會展出一批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武器裝備,來提醒人們珍愛和平,同時也是檢閱俄羅斯海陸空三軍以及新式的武器裝備,彰顯俄羅斯國防實力的契機。但是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原定於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不得不被迫延期到6月24日舉行。
  • 【獨家】除了《喀秋莎》,中國方隊還將帶來什麼驚喜?(圖)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記者  陳效衛  曲頌上次提到,5月9日正式閱兵,中國儀仗隊還會帶來新的驚喜。到底是什麼驚喜?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記者深入到離紅場100多公裡的儀仗隊駐地,進行了獨家採訪,實現多重「揭秘」。不止一首歌,儀仗隊員有信心「藝傾紅場」粉絲們一定說,別賣關子了,先給我個「私信」吧。
  • 什麼是中國軍工的進步?看看白俄羅斯閱兵場上的中國元素,這就是
    而伴隨著21世紀我們中國國產軍工業的不斷發展邁進,白俄羅斯獨立日閱兵場上的中國元素也開始越來越多。白俄羅斯閱兵現場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不止一次出訪俄羅斯參加莫斯科紅場閱兵,另一個曾經到訪參與閱兵式的國家則是白俄羅斯。
  • 到俄羅斯,吃民俗餐,參觀紅場,聽俄羅斯大爺唱喀秋莎
    紅色革命旅遊主題不僅在中國很火,在現在的俄羅斯依然很火。不久前,我隨紅色旅遊團遊覽了俄羅斯。我們這個大爺旅遊團,大都在中蘇友好的氛圍影響下長大,深受往昔紅色文化薰陶,對前蘇聯這個曾經的「老大哥」有著非常特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