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槍難求」!額溫槍價格暴漲,為何還買不到?!

2020-12-23 騰訊網

自全國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後,

平時不起眼的「額溫槍」

已成為繼口罩之後的又一緊俏物資。

點擊播放 GIF 0.1M

「一槍難求」,額溫槍價格飛漲

原本額溫槍只在醫院使用,少部分家庭會購買使用。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為了防控疫情,發現體溫異常的潛在患者,小區、超市、商場、寫字樓、工廠都必須配備額溫槍,又稱為紅外線測溫儀。

工人排隊進入工廠,圖/中新網

國務院規定,企業復工時要對辦公人員測試體溫,額溫槍是剛需。但市面上緊缺的額溫槍,卻滋生出不斷延遲送貨、瘋狂漲價的異象。

原本一臺價格不到100元的,現在是一天一個價。先是漲到100元,沒幾天漲到200、300元,現在價格去到了400、500多,甚至高的去到了600多元。

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某電商平臺醫療器械店顯示:

額溫槍預售,5月份發貨

2月2日的工信部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王偉預計全國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6萬臺,手持式測溫儀55萬臺。

進入額溫槍市場5年的天波教育董事長何全說:「額溫槍其實是個小眾市場,此前全國一年的需求大約20萬到30萬臺。現在需求增加了10倍以上,所以現在很難買到醫用級額溫槍。」

醫用級額溫槍的緊俏,讓有些地方連誤差較大的工業輻射溫度計都用上了。

圖源:新京報

為何缺貨?核心因素在產業鏈

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陳堅說:「全國目前有30多家能生產額溫槍的企業,而且產量都不算太高。額溫槍生產慢的原因是配件多、供應鏈比較長,如果中間哪一個供應商出紕漏,或者沒有復工,都會影響到最後成不了一支『槍』。」

紅外體溫檢測儀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上遊元器件的供應情況,直接決定著下遊廠商的生產是否能夠達成。

目前,傳感器、存儲、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單元)、信號調理以及電源類晶片的供求比較緊張。其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最為缺,供應商以國外為主,國內也有部分供應商大量出貨。其次是MCU,由於缺貨目前已經有一些國內原廠在進行產品替代。另外,模擬晶片需求明顯提升,交期可能會延長。

額溫槍拆解圖,圖片來自唯樣

額溫槍的結構主要有ABS塑膠外殼PCB電路板IC電阻電容紅外傳感器LCD背光源電池線扣組成。其中紅外傳感器是核心電子元件,具體一些來講,在額溫槍上應用比較常見的是熱電堆傳感器。

圖 泰科電子的熱電堆傳感器TS318-11C55

熱電堆傳感器由兩個或多個熱電偶串接組成的熱釋紅外線傳感器,相比單個熱電偶有更大的輸出熱電勢。它通過將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轉換為電信號的變化,從而顯示出人體溫度。

熱電堆紅外傳感器供應商主要有瑞士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GE、德國海曼(Heimann Sensor)、荷蘭Smartec、比利時邁來芯(Melexis)、Thermometrics(安費諾旗下)、日本SEMITEC、尼賽拉、廈門燁映電子、深圳美思先端、眾智光電、上海格菲特、煒盛、智慧傳晟、森霸、漢威科技等。

圖 寶捷精機的注塑機作為主力設備,

高效穩定地生產手持紅外體溫測溫儀外殼。

為了配合疫情需要,晶圓廠也在加緊生產。

例如,華虹宏力緊急調整產線和人員,優先生產非製冷紅外MEMS傳感器晶片,已將原本至少需要5周時間完成的訂單,提前到3周內交貨。另外,有消息稱,晶圓代工廠的訂單已經排到3月份。

對於手持紅外測溫儀的MCU,供應商多為臺系廠商,此次受到供應緊張影響,已有一些國產廠商積極應對,例如晶華微芯海芯旺微等。

紅外測溫儀製造企業魚躍醫療24日表示已全面復工。公司上遊原材料確有漲價情況,早前為解決供應鏈問題,公司高管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已赴多地協調上遊企業的復工與物流工作。

此前魚躍醫療曾表示,在加班加點的工作下,該公司的額溫槍產品在近10天產量已達到了過去3年的產量,同時在加速推進新產線的落地。但因為需求不斷增大,體溫檢測類產品仍供不應求。因疫情原因,公司產品優先供給一線、醫院和疫區等地,目前相關產品已被政府徵用了,暫時沒有庫存發貨。

九安醫療表示,大年初四提前復工,產品為非接觸紅外額溫儀,各地原材料資源緊張,產能受此影響較大。據了解,九安目前最缺的料是塑膠殼、MCU、傳感器,缺料情況一直在動態變化

倍爾康表示,公司年前已採取緊急方案,清空庫存保障供應,年後公司組織員工加班加點生產交付抗疫一線,並積極協調供應商供應物料。然而非接觸式紅外體溫儀零配件眾多,短期無法配齊物料,難以大批量上線投產,產能極其有限。並強調,社交平臺流傳大量倍爾康現貨或預售信息,動輒上萬現貨售賣,絕無可能。

測溫儀海外需求明顯上升

不僅國內對額溫槍的需求巨大,從全球範圍看,額溫槍的缺口更大。

公開報導顯示,連日來,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新冠肺炎病例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勢頭,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為「非常高」,這也讓測溫設備製造企業的海外訂單數量激增。

「我們的海外訂單近期上升得很快。」大立科技的一位工作人員稱。

海外需求目前究竟有多大?「沒有完整的統計數據,但我們在海外的分銷商和銷售網點反饋顯示,東南亞、中東、歐洲的需求都明顯上升。」上述大立科技人員說。

有分析認為,根據當前的疫情傳播態勢,初步判斷全球額溫槍的缺口大約在3000萬臺-8000萬臺左右。雖然國內額溫槍供應不上,但是也不急缺,額溫槍的熱度大概還會持續至少一個月。

圖源:光明網

附:額溫槍經營企業聯繫方式

(數據來源:企查查)

End

(部分資料來源:南方都市報、艾邦高分子、賽柏藍器械、健康界、電子發燒友網(ID:elecfans)、上海證券報等)

點擊播放 GIF 0.7M

相關焦點

  • 為何一「槍」難求、價格暴漲?——近期額溫槍市場「高燒」調查
    新華社廈門3月3日電題:為何一「槍」難求、價格暴漲?部分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反映,當前能夠便捷用於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額溫槍」貨源短缺、價格暴漲,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小標題)「炒客」瞄準額溫槍及其生產元器件「額溫槍啊,我們店沒有。」日前記者走訪了廈門多家藥店,均得到額溫槍已無貨的答覆。
  • 「一槍難求」的額溫槍哪裡好?
    能量君感覺這個額溫槍還沒我家水銀體溫計準呢,還這麼貴,憑啥?首先來了解一下額溫槍的工作原理。市面上絕大多數額溫槍是採用紅外體溫測量,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均會依據其本身溫度的高低發射定比例的紅外輻射能量。輻射能量的大小、波長的分布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 「一槍難求」,騙子橫生!「發燒」的額溫槍何時降溫?
    黃志偉(通訊員) 線上線下「一槍難求」「昨日你對我愛答不理,今日我讓你高攀不起。」原本100元左右的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俗稱「額溫槍」),價格早已翻番。 「額溫槍漲價那麼快,肯定跟有人惡意囤貨有很大關係。」
  • 額溫槍為何「一槍難求」?「10倍暴利」下,核心部件依賴進口
    除了價格高漲,「一槍難求」成了額溫槍的標籤。在國務院防疫物資對接平臺上,仍有許多關於額溫槍的需求。根據新京報報導,2019年,我國手持紅外體溫儀的年產量為30萬,而目前,我國面臨著至少55萬的額溫槍需求。
  • 價格暴漲十倍,依然一件難求,額溫槍背後炒家水有多深
    「今天你被開了幾槍?」上車一槍、進公司一槍、中午吃飯一槍、回家還要再補一槍。這是最近復工後,許多職場人的真實感受。然而,是否你是否注意到,這些品牌、規格不同的額溫槍測出來的溫度數據並不準確呢?其它如液晶屏、PCB、電池、外殼包裝等紅外額溫槍的上遊產品基本都由國內供應,缺貨表現還不明顯。可以說,核心元器件的的缺貨是額溫槍一槍難求的核心原因。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大量炒家、倒爺兒在其中「渾水摸魚」。
  • 額溫槍「瘋狂」背後的監管挑戰
    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又一防疫物質——額溫槍陷入「瘋狂」狀態:價格暴漲、「一槍難求」。業內人士指出,額溫槍市場將突現百億級。而市場背後的亂象,值得相關監管部門警惕。「全世界都有中國人在掃貨」筆者在京東搜索發現,額溫槍商家頁面提示產品已經售罄,只能預售,購買流程是「付定金-付尾款-發貨」,付尾款在3月21日前。
  • 各種場所驗溫的額溫槍,它的準確度,你懷疑過嗎
    還是懷疑額溫槍的準確性?如流入市場的額溫槍是假冒產品,那豈不是這關卡形同虛設?親,您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況了嗎?疫情下,我們可謂每天生活在「槍林彈雨」中,而「出門一『槍』,去辦公室一『槍』,進超市一『槍』,回家還要補一『槍』」已成為生活常態。現在隨著復工潮的到來,額溫槍更是走在「一槍難求」的路上。
  • 瘋狂的額溫槍:市場混亂 關鍵元器件供貨現缺口
    眾多場所線下復工,額溫槍成為剛需標配,不但線上線下一「槍」難求,也催生出黃牛倒賣加價、消費者受騙被坑、元器件價格飆漲等一眾市場亂象。瘋狂的額溫槍為何難買?難買的背後又藏著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復工大潮下一「槍」難求「出門一『槍』,去辦公室一『槍』,回家還要補一『槍』。」
  • 額溫槍「發熱」要醫治
    復工潮來臨,額溫槍「一槍難求」隨著全國各地「復工潮」的來臨,疫情防控成為企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測體溫」已經成為一項日常上班的標配。為了保障員工安全集體辦公,很多企業緊急採購口罩、消毒水、額溫槍等防護產品。額溫槍在前額處採集體溫方便、簡單、快捷,幾秒鐘的測量時間就足夠了,而且相當準確。原本額溫槍只在醫院使用,少部分家庭會購買使用。
  • 探訪藥店:酒精消毒液供應充足 口罩額溫槍普遍缺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29日走訪了解到,目前街頭藥店中口罩和額溫槍仍然是普遍缺貨的狀態。28日下午18時許,楊女士手機登錄合肥醫保微信公眾號,點擊預約口罩購買,但是發現家附近的定點藥店都已預約滿,「有的甚至3、4天後的都預約滿了」,她說,家裡此前儲備的口罩用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疫情要什麼時候過去,所以要再儲備一些口罩。
  • 疫情下末日狂歡額溫槍中介:傳感器價格炒高10倍,賣不出貨砸手裡
    來源:九度視頻作者:時代財經 盧潔萍圖片來源:圖蟲創意自2月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後,額溫槍作為新冠肺炎重要防疫物資之一,迅速和口罩一樣,成為供不應求的「搶手貨」,其價格也從疫情前的六十幾元每支一度暴漲至四五百元。
  • 耳溫槍、額溫槍哪個更準?眾多吐槽,今兒一起解答!
    很多企業陸續復工,一罩難求變成了一槍難求。額溫槍這種平時不太熟悉的體溫計,如今成了我們進入小區、工作場所的第一道關卡。大家還記得由熱感攝像機拍下來的彩虹屁嗎?那個和額溫槍是一個道理。其實,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快速測量體溫的額溫槍成為復工復產和社區防控的「標配」。人們上下班、進出小區、乘坐地鐵,都要被它來上「溫柔一槍」。然而,不少人發現,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忽高忽低,測量結果與實際體溫偏差較大。新華社圖片。
  • 額溫槍如何測更準
    原本一臺不到100元的設備,如今價格翻了幾倍不說,還一直斷貨。 可與此同時,在日常測溫中,測溫儀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 測溫儀的尷尬,有解嗎? 環境決定測溫準確性 紅外測溫儀由於非接觸、測量時間短等特點,在公共場所篩查發熱人群時被廣泛使用。
  • 智能紅外線額溫槍製作方案
    為了保障員工集體辦公安全,很多企業緊急採購口罩、消毒水、額溫槍等防護產品。額溫槍在前額處採集體溫數據,方便、簡單、快捷,而且相當準確。原本,額溫槍主要在醫院使用,很少家庭會購買。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間,額溫槍市場需求一路升溫,「一槍難求」。
  • 額溫槍難買價格高!專家:普通居家沒必要使用
    (健康時報記者 毛圓圓)「先測體溫再進去」,疫情期間,不管是進小區、進超市,還是進地鐵,都需要被工作人員用額溫槍(紅外體溫計)測了體溫,再放行。額溫槍以往一直是一個需求穩定且小眾的產品,但近期隨著疫情的發展,健康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額溫槍不僅價格普遍上漲,而且很難買到。
  • 缺原材料個別不法廠家造假額溫槍,市場監管總局稱對抬價零容忍
    南都記者了解到,一把不足百元的額溫槍價格成倍暴漲背後,上家很早囤積現貨並發展出「倒爺」,層層賺取差價。而大多炒客手無現貨卻忽悠買家付款,致使許多人上當受騙。 其實不止成品,額溫槍相關元器件也成搶手貨,原本售價不到10元的傳感器價格被炒高到100多元。
  • 市場呼喚額溫槍單獨立標
    ……近期測體溫已是出行標準動作,每天進出小區、辦公樓、超市、地鐵等,都會被門口的工作人員對著額頭或手腕「打上一槍」,而這一槍引發的體溫不準問題頻遭消費者吐槽、疑惑。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爭議就是 「我的體溫才33℃?額溫槍到底準不準」。
  • 額溫計、耳溫槍「秒成」網紅 體溫檢測產品需求暴漲
    《證券日報》記者在一個名為全國抗疫物資交流群裡看到,出售耳溫槍、額溫槍的平臺眾多,有國產、進口產品,數量、質量、價格不一。值得關注的是,記者詢問的這些耳溫槍、額溫計的銷售平臺都是一定的數量起售。記者從一家銷售平臺展示的存貨視頻中看到,耳溫槍的庫存數量達十幾箱。為何消費者稱買不到貨,而供應端卻有大量存貨呢?
  • 額溫槍倒賣亂象:三無產品號稱能洗白,價格像坐過山車
    受訪者供圖從320元到110元/支,「倒爺」虧本甩貨今年3月底,作為公司辦公室行政人員的張華開始為買額溫槍發愁。2月下旬,張華去了很多藥店和超市都買不到貨,網上的商販也不零售,至少萬件起批。後來,張華找到一家電商,以1800元的價格購買了五支額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