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額溫槍:市場混亂 關鍵元器件供貨現缺口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瘋狂的額溫槍待「退燒」

疫情之下,冷門的額溫槍突然成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眾多場所線下復工,額溫槍成為剛需標配,不但線上線下一「槍」難求,也催生出黃牛倒賣加價、消費者受騙被坑、元器件價格飆漲等一眾市場亂象。瘋狂的額溫槍為何難買?難買的背後又藏著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復工大潮下一「槍」難求

「出門一『槍』,去辦公室一『槍』,回家還要補一『槍』。」隨著各地逐步復工,小區、超市、寫字樓及工廠都能見到額溫槍的身影。「工廠想要開工,必須配備消毒液、口罩、額溫槍等防疫物資,復工前還會有專員前來檢查。」一塑膠五金配件廠負責人鄒孟說。

剛需之下,額溫槍價格不斷跳漲,「2月份眼看著一把額溫槍從200多元飛漲到500多元,卻仍難買到。」鄒孟嘆息,之前好不容易找到一批貨,但工廠並不能直接對外出售,所有訂單都必須有政府委託購買文件才能提貨,「這使得市場上能正常流通的額溫槍數量非常少。」

記者搜索發現,各大電商平臺上,多個正規渠道的額溫槍均處於預售狀態,付款成功後至少需要10到15天才能發貨。

原本小眾的市場被疫情砸出了大缺口,倒賣黃牛也花樣百出。「一些黃牛選擇先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發布低價現貨消息,全部收取貨款後再以各種理由不發貨,爭取時間差。一旦找到貨源,就退低價單、發高價單狠賺一筆;找不到貨源,即使全部退款,此前沉澱的資金也能取得可觀的利息收益。」一名業內人士揭露道。

黃牛、騙子橫行,也給額溫槍生產工廠帶來困擾。記者注意到,近期倍爾康兩次發布緊急聲明稱,不會在社交平臺銷售,「請不要相信朋友圈、網上所謂的『測溫槍有大量現貨』的信息,小心上當受騙。」

關鍵元器件供貨現缺口

額溫槍為什麼難買?全行業關鍵元器件缺材少料是關鍵。「一支額溫槍涉及的原材料超過百種,缺少任何一種都難以正常出貨。」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表示,目前額溫槍所需的紅外傳感器已供不應求。

關鍵元器件的進貨價也一路水漲船高。一位不願具名的原材料供應商感慨道,年前一顆國產探頭的價格約在5元左右,現在價格已漲到72元,每日具體供貨量也不確定,全看上遊廠家願意給多少,「黃牛手中的同類型國產探頭,價格已被炒到100元以上一顆,相當於一個多月翻了20倍。」

額溫槍傳感器最核心的測溫晶片也出現供應短缺。杭州晶華微電子有限公司是業內主要供應商之一,銷售總監梁桂武表示:「2月份公司紅外測溫主控晶片出貨量已超過去年半年的量,目前的訂單也超過去年全年產量。主控晶片產能受限於上遊晶圓廠供貨,不少晶圓廠春節前的存貨都沒了,下遊晶片廠商生產自然上不去。」

記者了解到,測溫晶片的生產涉及與晶圓、封測廠商的溝通和協調,各環節均需臨時調配產能。

「即使上遊晶圓廠24小時不停工生產,出貨較為順暢,封測環節也面臨嚴峻挑戰。」上海聚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智才表示,封測廠目前的復工率在60%左右,直接影響下遊廠商出貨量。「而目前我們一個訂單的需求量就達到了100萬臺,一單就遠超過了全廠預估的全年產能。」

全產業鏈「發燒」需整治

額溫槍價格一路跳漲,讓大量廠商和銷售湧入這個原本需求較窄的市場。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共有576家企業從事額溫槍相關業務,而今年2月以來共新增123家經營額溫槍業務的相關企業,佔比超21%。

面對市場上出現醫用額溫槍價格暴漲等市場亂象,有關部門正出拳整治。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針對額溫槍及相關電子零配件價格亂象問題,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額溫槍行業的全鏈條價格行為監管,對發現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迅速依法嚴肅查處。

不過,額溫槍的終端銷售仍亟待規範。據了解,額溫槍屬於二類醫療器械,生產方必須具備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即使銷售也要具備相關資質。這意味著,市場上許多黃牛、倒爺銷售額溫槍這一行為本身已屬違法。

「如果沒有防疫物資而編造信息『買空賣空』,涉嫌構成詐騙。如果有防疫物資,賣家為了加價出售而謊稱貨沒到,屬於民事欺詐行為。」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表示,如果商家沒資質卻出售防疫物資,也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

不過,也有廠家表示,隨著國外紅外傳感器訂單的陸續到貨,以及下遊供應商逐漸復工及加大產能,供給量將不斷提升,額溫槍一「槍」難求的情況有望在3月底得以緩解。記者則注意到,目前朋友圈黃牛的額溫槍報價已出現下行,從最高的五六百元悄悄滑落至400多元。

相關焦點

  • 額溫槍「瘋狂」背後的監管挑戰
    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又一防疫物質——額溫槍陷入「瘋狂」狀態:價格暴漲、「一槍難求」。業內人士指出,額溫槍市場將突現百億級。而市場背後的亂象,值得相關監管部門警惕。「全世界都有中國人在掃貨」筆者在京東搜索發現,額溫槍商家頁面提示產品已經售罄,只能預售,購買流程是「付定金-付尾款-發貨」,付尾款在3月21日前。
  • 為何一「槍」難求、價格暴漲?——近期額溫槍市場「高燒」調查
    部分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反映,當前能夠便捷用於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額溫槍」貨源短缺、價格暴漲,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小標題)「炒客」瞄準額溫槍及其生產元器件「額溫槍啊,我們店沒有。」日前記者走訪了廈門多家藥店,均得到額溫槍已無貨的答覆。
  • 「瘋狂」的額溫槍:「冷門」行業發「高燒」囤貨炒貨和詐騙行為加劇...
    隨著防疫和復工需求加大,額溫槍從成品到主要元器件價格翻了數倍甚至數十倍,市場缺貨,新「玩家」不斷加入……《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額溫槍市場爆熱和亂象的背後,除了產能不足、供應鏈不穩定外,部分針對額溫槍及其元器件的囤貨炒貨和詐騙行為也加劇了供求矛盾和焦慮情緒。
  • 缺原材料個別不法廠家造假額溫槍,市場監管總局稱對抬價零容忍
    更瘋狂的是,一些非醫用級的傳感器也被炒客盯上,價格節節攀升,現貨奇缺。還有半路殺出的小廠商鋌而走險,使用完全不達標的傳感器,通過修改硬體程序造假生產。 「嚴格來說,這屬於詐騙了。」有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瘋狂的額溫槍市場背後是失控。
  • 「發燒」的額溫槍:「倒爺」狂炒、廠商加碼生產、上遊傳感器缺貨……
    根據賽迪顧問醫藥健康產業研究中心的統計,在2019年之前,國內手持紅外體溫計的產量一直在20萬把至30萬把之間,整體市場規模並不大。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額溫槍訂單突然劇增,出現「一槍難求」的局面。那麼,市場上額溫槍到底有多緊缺?
  • 額溫計、耳溫槍「秒成」網紅 體溫檢測產品需求暴漲
    《證券日報》記者在一個名為全國抗疫物資交流群裡看到,出售耳溫槍、額溫槍的平臺眾多,有國產、進口產品,數量、質量、價格不一。值得關注的是,記者詢問的這些耳溫槍、額溫計的銷售平臺都是一定的數量起售。記者從一家銷售平臺展示的存貨視頻中看到,耳溫槍的庫存數量達十幾箱。為何消費者稱買不到貨,而供應端卻有大量存貨呢?
  • 口罩額溫槍的投機江湖:炒家血虧,倒爺消失,廠家難出海
    紅外傳感器是額溫槍的核心元器件,也是成本最高的部件。武漢新冠疫情催熱了額溫槍市場,也推高了傳感器的價格。 炒手、倒爺在行業裡頻現,一顆紅外傳感器的單價從曾經的4元瘋漲至100多元。幾乎重現了口罩暴漲數十倍的情景。
  • 價格暴漲十倍,依然一件難求,額溫槍背後炒家水有多深
    數據顯示,原價100多元的額溫槍,目前已漲價至550元,甚至千餘元每件。暴利之下,大量企業投身該行業。甚至還有新聞顯示,目前甚至有玩具廠開始組裝額溫槍並在市場上銷售。如果說我們尚能理解服裝公司、汽車廠商、石化企業改做防護服和口罩;但玩具廠改做額溫槍則有些諷刺。額溫槍的製作難道與拼裝玩具類似?
  • 摸底風口上的測溫槍:市場缺口達到千萬 核心器件暴漲
    紅外傳感器,是額溫槍的核心元器件,準確來說是熱電堆傳感器,技術已相當成熟,門檻並不高,原來報價便宜點的僅4~5元,貴一點的10多元,利潤較微薄,以至於一些大的晶片代理商都不願代理。然而隨著疫情這隻「黑天鵝」到來,額溫槍成為「戰時」管控物資,優先供給公共防疫使用。
  • 額溫槍價格暴漲,為何還買不到?!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為了防控疫情,發現體溫異常的潛在患者,小區、超市、商場、寫字樓、工廠都必須配備額溫槍,又稱為紅外線測溫儀。工人排隊進入工廠,圖/中新網國務院規定,企業復工時要對辦公人員測試體溫,額溫槍是剛需。但市面上緊缺的額溫槍,卻滋生出不斷延遲送貨、瘋狂漲價的異象。原本一臺價格不到100元的,現在是一天一個價。
  • 額溫槍產業鏈:「發燒」過後,會有更大的應用場景嗎?
    春節期間,額溫槍主要是政府採購,同時生產企業還有部分庫存,額溫槍並未像口罩一樣成為大家眼中的稀缺物品。但從各地著手復工開始,企業、商超、餐館等開始大量採購,額溫槍成為繼口罩、消毒液之後的搶手貨,短時期內需求暴增。產業鏈上「跟不上」的問題也逐漸凸顯。額溫槍關鍵元器件紅外測溫晶片、傳感器等的價格更是被炒到天價。
  • 額溫槍「發熱」要醫治
    目前口罩供需緊張的局面還在繼續,利用紅外線輻射測定體溫的無接觸額溫槍,市場需求也一路升溫,變成了「一槍難求」。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近日在朋友圈及網絡平臺上發現求購額溫槍的信息,信息發布者有鄉鎮基層政府、社區和個人,這是不是意味著藥店、商場等正規渠道已經很難買到額溫槍了?記者連日走訪北京多家藥店,詢問是否有額溫槍售賣,均被告知沒有現貨,可以填寫預定信息,等到貨後打電話通知。
  • 市場呼喚額溫槍單獨立標
    因額溫槍測試溫差較大、測試不同部位測溫結果存在不小差異,額溫槍的準確性問題引發了廣泛討論,業界和媒體強烈呼籲應出臺相關標準,規範市場準入。◆◆需求不斷擴大◆◆隨著復工復學,作為重要防疫用品的額溫槍成為上班、上學的必備用品。在上個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關注,已將額溫槍納入40個城市重點價格監測品種。
  • 指著你腦袋測體溫的「額溫槍」,是什麼?
    最近進小區、進公司、進商場,你被「額溫槍」指著腦袋測過體溫了嗎? 額溫槍這種略顯陌生的體溫計,成了回家和上班的第一道關卡。和家裡日常用的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不同,「額溫槍」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所以也被稱作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
  • 「發燒」的額溫槍何時降溫?
    原本100元左右的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俗稱「額溫槍」),價格早已翻番。 「額溫槍漲價那麼快,肯定跟有人惡意囤貨有很大關係。」額溫槍生產企業魚躍醫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所有零配件和整個生產鏈都在漲價,公司額溫槍也有所漲價,但漲價沒這麼高。
  • 疫情下末日狂歡額溫槍中介:傳感器價格炒高10倍,賣不出貨砸手裡
    但時代財經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2019年額溫槍行業實際產能預計在100萬~150萬臺左右,從現有訂單數量看,測溫行業目前的實際需求至少已經飆升到了1500萬臺。巨大的供需缺口,使得整個測溫產業從核心元部件到測溫儀都經歷了烈火烹油般的熱炒,包括額溫槍核心元件溫度傳感器在內的上遊原材料價格出現快速上漲。
  • 額溫槍為何「一槍難求」?「10倍暴利」下,核心部件依賴進口
    除了價格高漲,「一槍難求」成了額溫槍的標籤。在國務院防疫物資對接平臺上,仍有許多關於額溫槍的需求。根據新京報報導,2019年,我國手持紅外體溫儀的年產量為30萬,而目前,我國面臨著至少55萬的額溫槍需求。
  • 額溫槍如何測更準
    ■本報記者 胡珉琦 曾經不起眼的紅外測溫儀尤其是額溫槍,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火爆整個市場
  • 你真的了解額溫槍溫度傳感器嗎?
    多年的行業經驗估計,額溫槍,現在以及未來需求量在5000萬支以上。但幾家傳感器廠家的現在產能也就1000萬支。加上1-2月由於國外廠家的交期基本是8周,所以根本沒有囤貨,初步估計市場最多就100萬支囤貨。需求嚴重倒掛,所以現在全民再找熱電堆溫度傳感器。
  • 馬上開學了額溫槍準不準?
    馬上就要開學了,校門口的額溫槍到底準不準,昨天,下城區市場監管局開展了現場比對。下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區教育局邀請市質檢院專家,在杭州朝暉中學設置紅外體溫計集中核查比對點,對轄區57家中小學幼兒園(99個校區)的648把紅外體溫計進行集中現場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