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一定得低濃度吸氧嗎?

2020-12-21 騰訊網

作者:江山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DOP)患者往往需要氧療,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記得《內科學》教材的一句經典名言:AECOPD患者吸氧時要記得給予低流量給氧!避免給氧濃度過高!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AECOPD的病人上了有創機械通氣,此時一個規培醫師過來查看病人,見呼吸機參數裡面FiO2設置為50%。他一臉訝異,問,不是說AECOPD的患者要低濃度給氧麼,怎麼給了這麼高的吸入氧濃度呢。

提出這樣問題的不止一個人,而且我相信很多非呼吸科的夥伴們內心也會有類似的疑問。

1. AECOPD患者一定得低濃度給氧麼?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我們來看看第9版《內科學》對AECOPD治療的描述:

上述教材原話中,已經給出了答案。AECOPD患者發生低氧血症時,我們用鼻導管吸氧,或者文丘裡面罩吸氧(很多醫院沒這個裝置),鼻導管給氧時,應避免吸氧濃度過高。

《內科學》教材不僅一次提出這個警示,在講述「呼吸衰竭」章節中,教材還重申了一遍:

傳統觀點認為,有慢性CO2瀦留的患者,其呼吸中樞化學感受器對CO2的反應性差,呼吸的維持主要靠低氧血症對外周呼吸感受器的驅動作用,吸氧會抑制這種作用,可能會造成呼吸抑制、通氣不足,繼而導致PaCO2上升。現在也有觀點認為高濃度吸氧會解除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縮,導致V/Q失調加重,從而導致PaCO2上升。不管如何,結果就是高濃度吸氧有可能導致PaCO2上升。

所以,教材提醒我們,對於AECOPD這類病人,吸氧原則是保證PaO2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者SpO2達90%以上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吸氧濃度。

大家應該注意到:我們的目標是讓PaO2達到60mmHg(呼吸衰竭診斷標準中氧分壓就是低於60mmHg),可先予鼻導管或者鼻塞給氧,氧流量由1-2L/min開始,然後根據動脈血氣調整,一般30min後就可以複查動脈血氣了。對於絕大多數患者而言,這個PaO2既能糾正低氧血症,又能避免CO2瀦留的增加。

那現在有兩個問題:

2. 如果患者低流量給氧,但PaO2達不到目標值,怎麼辦?

當然是首先調高吸入氧濃度,比如調高FiO2到40%,這當然只是大概估算而已,因為鼻導管、鼻塞給氧時吸氧濃度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張口呼吸、呼吸急促等都會影響)。氧療的基本目的是糾正低氧血症,改善器官組織氧灌注,如果低濃度氧療不能使PaO2達到適當水平,那患者肯定是缺氧的,當然要提高FiO2,只要SaO2合適,CO2是不會有顯著毒性的,患者能很好耐受PaCO2的升高。不要為了怕CO2瀦留加重就犧牲PaO2,這是本末倒置的。

如果進一步提高FiO2都不能使PaO2達到目標值(PaO2 60mmHg),或者需要很高的氧流量才能勉強維持氧合,那就不要勉強了,趕緊用無創或有創正壓通氣。

3. 上述例子中,AECOPD患者呼吸機設置FiO2為50%,不怕CO2瀦留麼?

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是看書看了一半的。他記住了「AECOPD患者應該低流量吸氧」這句話,但是他沒有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前面我們分析了,我們是怕患者CO2瀦留加重,才使用低流量吸氧的。只有患者仍然在鼻導管/鼻塞吸氧時,我們才會怕患者發生呼吸抑制。

如果患者都已經機械通氣了,已經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了,那麼呼吸抑制就不再是我們的擔憂了,上呼吸機的病人多半都是過度通氣(參數調整不合理,又沒有及時複查動脈血氣),而不是通氣不足。如果此時患者合併肺炎,存在顯著的低氧血症,那麼我們當然要首先保證氧合氧灌注,所以適當調高FiO2是完全必要的。

另外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知識點:鼻導管吸氧,最高能達到多大的FiO2?答案是:鼻導管吸氧時,吸氧濃度達到45%左右就封頂了,任由你把氧流量調到10L/min或以上,都不能進一步提高吸氧濃度了(為什麼?),此時還要增加吸氧濃度就要換面罩吸氧了,最好是帶有儲氧袋的面罩。

相關焦點

  • 「雖然不易,但可維持」,患有慢阻肺的人,如何提高生存質量
    老崔上次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治療時,醫生拿著他的檢查單直搖頭,告訴他可以提前辦理「病退」了,因為他殘留的肺功能已經不能支撐他正常生活和工作,他現在已經算是「殘疾人」了。
  • 助慢阻肺患者實現良好的治療依從性「三管齊下」解決方案來啦
    > 助慢阻肺患者實現良好的治療依從性
  • 但是吸氧治療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許多慢阻肺患者因為缺氧問題家中都備有制氧機,吸氧治療是慢阻肺患者都會涉及的康復治療方案,它能改善睡眠質量、保障日常生活、降低急性發作次數、提高存活率。但是在氧氣機的使用上,許多患者因為錯誤操作不僅沒有達到吸氧治療的目的,反過來還可能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不禁發出疑問:如何正確、科學地氧療?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長期吸氧?
  • 改善慢阻肺 記住這四點
    因為慢阻肺在症狀很輕時便開始治療,能夠充分保護肺功能、不讓病情繼續惡化。建議2:像長期服用高血壓糖尿病藥物一樣,長期對慢阻肺進行治療。鍾南山指出,慢阻肺的病人經過治療以後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難的症狀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慢性炎症始終存在,沒有堅持用藥症狀有時候會反覆,甚至會急性加重。
  • 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要注意什麼?
    編者按:慢阻肺(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該病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較高,是僅次於高血壓、糖尿病的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能忽視這種肺部疾病隱形殺手。
  • 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要注意什麼?專家提醒
    原標題: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要注意什麼?   編者按:   慢阻肺(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該病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較高,是僅次於高血壓、糖尿病的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能忽視這種肺部疾病隱形殺手。
  • 吸入激素並不適合所有人,一億慢阻肺的新選擇,雙支擴劑
    「抽菸-享受-沉溺-懶惰-消沉-易怒-生病-貧困」,這個難以迴避的慢阻肺怪圈該如何打破?,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循環之路,這是抽菸的慢阻肺患者,尤其是農村菸民難以迴避的生命怪圈。他們沒有想到,在吞雲吐霧的享受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在前方等待。
  • 慢阻肺、哮喘患者往往便秘,通便又理氣的這種水果生吃熟吃功效不同
    最近有慢阻肺患者留言問:慢阻肺12年,現在有便秘的問題,怎麼辦?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馮萃靈主任介紹,慢阻肺、哮喘這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都會有便秘的現象,而且兩者往往互為影響。
  • 慢阻肺在中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之和及癌症,減輕疾病負擔成...
    慢性阻塞性肺炎,習慣性簡稱為「慢阻肺」,是國內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一,有近1億患者。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沈華浩教授接受包括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內40歲及以上人群每7個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病人,2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發病率為8.6%。
  • 慢阻肺三聯療法!阿斯利康Breztri Aerosphere(布地格福)獲美國FDA...
    之前,Breztri Aerosphere(倍擇瑞®令暢®,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分別於2019年6月、12月在日本和中國批准上市,用於COPD患者的維持治療。目前,該藥正在歐洲接受監管部門審批。數據顯示,在中度至極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阻肺)患者中,與2款雙聯療法Bevespi Aerosphere(格隆溴銨/富馬酸福莫特羅)和PT009(布地奈德/富馬酸福莫特羅)相比,Breztri Aerosphere將中度至重度急性加重率分別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24%(p<0.001)、13%(p=0.003)。
  • 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療的「重要性」
    慢阻肺是一種易被忽視但又廣泛存在的疾病,有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達9000千多萬。慢阻肺已成為和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疾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但患者對慢阻肺的認知與重視程度卻遠不及高血壓、糖尿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慢阻肺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慢阻肺患者全球約有2.1億人。2007年流調顯示,我國年齡40歲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
  • 支氣管哮喘、氣管炎、慢阻肺、肺氣腫、肺心病能不能治好?
    這個是我們的肺部,肺是由眾多的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以及氣道終端的肺泡、肺間質構成。我們常見的支氣管炎、哮喘、支擴,肺炎、慢阻肺、肺氣腫、肺大泡,其實就是下呼吸道引起的炎症。剛開始是上樓梯、上坡,活動幹活的時候會喘,隨著這些炎症分泌物積累的越來越多;氣道堵塞會越來越嚴重,慢慢的發展成平地走路也會喘,如果再繼續堵塞下去,最後就是坐在那裡,穿衣服說話也會喘,這個時候就屬於晚期比較嚴重了,這個時候吃平喘的藥物也止不住喘了;只能靠吸氧機維持每天機體的供「氧」。但是為什麼有些人有痰有些人無痰?
  • ...地塞米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理鹽水|葡萄糖注射液|氨茶鹼
    案例分析:1、臨床診斷可能有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慢阻肺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患者夜間突發胸悶和氣喘,可能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臨床表現,也可能是由充血性心力衰竭、氣胸、胸腔積液、肺栓塞和心律失常等疾病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是一種臨床除外診斷,需要通過臨床和/或實驗室檢查排除可以解釋的其他特異疾病。
  • |患者|面罩|吸入|濃度|能夠|...
    3.3文丘裡面罩文丘裡面罩能夠提供24%到50%氧,吸入氧濃度可以非常精確。文丘裡面罩通過將空氣和氧氣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來達到持續的穩定的吸入氧濃度。氧流量增加會捲入更多的空氣,增加到達面罩內的氣體量,在這種情況下,吸入氧濃度可以不變。分鐘通氣量增加或高通氣症候群可降低到達氣道內的氧濃度。當需要精確控制氧濃度和低濃度吸氧的時候,比如COPD患者,可以使用文丘裡面罩。
  • 吸氧小課堂
    缺點:每分鐘通氣量大的患者很難達到較高的吸入氧濃度(< 0.40)。且不能用於鼻道完全梗阻的患者。同時也可能引起患者頭痛或黏膜乾燥。2、普通面罩吸氧流量:按氧濃度對應所需氧流量來調節,主要適用於對氧濃度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有利於排出CO2,防止呼吸性酸中毒(二型呼衰)。
  • 科普|【世界慢阻肺日】近億國人都患的病,不可掉以輕心啊!
    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特點,患病周期長、反覆急性加重、有多種合併症,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造成沉重的醫療負擔。 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提出—— 要大幅提高居民的慢阻肺知曉率,加強慢阻肺的早期篩查,注意預防急性加重,提高基層慢阻肺防控能力。
  • 《健康輔導員》第1期:「慢阻肺」的預防和恢復訓練
    慢阻肺的全稱叫慢性阻塞性肺病,其特徵是呼吸受到限制以及持續存在的呼吸系統症狀,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氣促或呼吸困難。冬季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高發期,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與呼吸道感染,守護呼吸健康。患者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鍊?
  • 家用吸氧機中關於吸氧的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善,對健康的需求逐漸增強,吸氧將逐步成為家庭和社區康復中一種重要手段。然而不少患者和用氧者對吸氧知識還不夠了解,氧療也不規範,所以什麼人需要吸氧、該如何進行吸氧等問題,是每位患者和用氧者必須了解的知識。
  • 慢阻肺病人,你會對自己的病進行正確評估嗎?
    現在如果已經確診得了慢阻肺了,下一步就趕快治療了嗎?且慢,我們還要對病情的程度進一步評估,孫子兵法告訴我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醫學上是對症下藥,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症。慢阻肺的特點就是出現了氣流限制,那麼這個慢阻肺氣流限制的水平就是我們要評估的目標,還要評估慢阻肺對患者健康狀況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例如病情的急性加重、住院或死亡)的風險,以方便醫生對病人進行指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