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今天滿面紅光的,一定是有什麼喜事吧?「「看你臉色蒼白,是不是最近沒睡好啊?」其實,我們常常談論的臉色就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人的健康。
看「臉」,中醫叫做面診。通常,經驗豐富的中醫師從人面部的顏色,可初步判斷出五臟的健康狀況。中國人健康的膚色,應該是紅黃隱隱、明亮潤澤,而人在健康狀況不佳時,就會面露病色,病色中的白、黃、紅、黑、青等顏色,都可能對應著不同的身體疾患。記者採訪了銀川市中醫醫院針灸康復中心主任醫師吳文軍,教你從臉色看出疾病,調出好氣色。
不少人臉色越來越差
現代人,工作壓力增加,生活沒有規律,熬夜晚起、吃高糖高脂的食品、菸酒不離手,都可能從臉上顯露出來的。記者隨機調查的10人也表示,幾乎都在某一時期被身邊人指「臉色差」,尤其是在生病、熬夜、醉酒後更明顯。38歲的趙女士告訴記者,在工作比較繁重的年底,常常被別人說臉色難看,「有時會用粉底遮掩,但會顯得臉更蒼白,更不自然。」
面色蒼白
「面色蒼白多為肺氣不足,這類人群通常還有愛出汗、怕冷、頭暈、胸悶、易感冒等情況。」吳主任告訴記者。
說到補肺,很多人知道要多吃白色食物。但吳主任強調,這也要分情況,如果是肺陰不足的,可多吃百合、山藥;肺氣不足的,用百合、山藥就偏涼了,可用點黃芪、黨參、生薑,阿膠。
面色發青
臉頰發青、發暗,多是肝氣不足,肝氣鬱結,也可能肝膽系統出了問題,調理時需要疏肝、解鬱、活血。肝氣舒達,氣血充盈了,臉色慢慢就會好起來。
針對肝氣不足的情況,中成藥可使用逍遙丸、疏肝解鬱丸調理,多吃蔬菜,平時可用合歡花、玫瑰花泡水喝。
面色發紅
面部健康的紅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而不健康的潮紅有一個特點,就是像潮水那樣,比如有人會在下午時面色發紅。潮紅和陰虛上火有關,一般面色潮紅的人還有五心煩熱的表現,也就是心情煩躁、兩手心兩足心發熱。飲食上可吃些苦瓜、梔子,還可常喝淡竹葉、苦丁茶、麥冬等茶飲,有滋陰清心瀉火作用。
一些年輕人長期熬夜、飲酒後,容易出現面頰發紅,還總愛起痘,多為肝膽溼熱所致,可使用龍膽瀉肝湯。這類人群平時也可用柴胡、龍膽、桑葉、黃芩等泡水喝。
面色發黃
脾臟的功能是將身體攝入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當脾虛時,血液無法充足地供給五臟六腑,結果可能就是臉色發黃。脾虛的人還常伴有食慾下降、消瘦等。「脾胃虛弱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參苓白朮丸、人參健脾丸,平時多吃點山藥、紅棗,還可用桂圓、當歸、黨參泡水,都能起到健脾的作用。」吳主任介紹。
面色發黑
發黑的面色會讓人覺得「形容枯萎」,看起來像老了好幾歲。吳主任表示,中醫認為腎主黑,臉色發黑和腎關係比較密切。腎虛、腎氣不足多見面色發黑,黑眼圈也屬面色發黑,這種黑多是暗黑、沒有光澤的黑。
腎虛了?很多的人的第一反應是吃六味地黃丸。但吳主任提醒,六味地黃丸可不能吃得太隨意,一定要先請專業中醫師辨別體質,再看是否適合服用。因為腎虛又分腎陽虛和腎陰虛:腎陰虛常表現為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手足心熱、口乾舌燥、舌紅等,可服用六味地黃丸調理;腎陽虛的人群常表現為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舌苔色淡,就不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可選用桂附地黃丸調理。
額頭髮暗發青
有些老年人印堂眉心發暗發青,沒有光澤,多是心陽不足。「門診上,發現一些老年人印堂發暗、發青,詳細問診後,發現他們大多有冠心病。心陽不足的人群進行調理時,重點要溫胸陽,可用桂枝、姜半夏、薤白等煮水飲用。」
TIPS
好臉色養出來
「如果你照鏡子觀察,發現臉色不夠健康,但又沒有什麼嚴重疾病,可以先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來調理。」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早睡,因為熬夜是最傷面色的,其次是見縫插針地保證每天運動半小時,讓血液循環起來。
此外,一些滋陰的食物也不能錯過,比如芝麻、銀耳、糯米、海參、海蜇、牛奶等,可以緩和情緒,改善面色。還需注意的是心態一定要平和,千萬不要急躁。
記者劉威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