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青春裡的成長,在朋友的異性交往這個問題上,有個詞大家肯定是都比較熟悉的,叫什麼來著?
都知道叫早戀,對於這個問題,家長、孩子、老師都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
問問孩子,你理解的早戀是啥樣子的?娃們如是說:
一個女生說:
我們基本上同學之間都挺有感情的,然後牽扯到的喜歡、好感。表現特徵我覺得是,很長時間不見那個男生,就是特別想他,然後特別關心他的所作所為,願意為他好好改造自身的毛病,得到他的注意。
遇到坎坷或者不開心,那個男生能給你幫助,你覺得他很了解你,然後可能是非常的感動,你就覺得他可以讓你依靠,不一定說就是早戀。
還有的娃是這麼說的:
家長和老師不要過分的重視我們早戀的問題,因為重視了以後,那麼像我就會懷著一種好奇的心理,就非常的注意去觀察周圍,有哪個男同學、女同學之間在搞一些地下活動,然後必然的,就是去關注那個女同學,懷著這種心理也去試一試。
還有一個就要不要過分的關注電話或者簡訊,畢竟現在的通訊是很方便的,如果我們敢用電話去說的話,就證明沒有什麼事情。
有一次僅僅為了通知一個活動的地點,別的家長在電話裡,最起碼審問我有20分鐘,從我家庭住址,到父母,這樣覺得不被尊重,所以我不希望他們在電話上過度關注我們的問題。
打電話的同學最好不要關門,因為關門就感覺你在做什麼密謀呢,既然知道家長這麼在意,就要做好自己。
家長和老師對待這件事情的做法雖然是不一樣,但是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明白,早戀是一個青蘋果。
問問家長,家長的反應好像比孩子還緊張,能不緊張嗎,早戀猛於虎,真的是這樣嗎?
看看家長怎麼說?
這位媽媽說:我覺得作為家長最好的辦法,就是應該建立一種和諧的家庭關係,相互接觸有一種很好的基礎,當孩子處於青春期的時候,他有些想法就能夠跟父母講,當他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困難的時候,他會主動跟我談,他跟班裡的朋友好過,我也曾經想制止。
突然有一次他主動跟我說,他有一些想法,是在同學之間的基礎之上發生了一些問題,他很痛苦,就跟我講他好像非常的困惑,現在的關係相處出了問題,要往不好的方向發展,跟我談的時候他很傷感。
當時我就誇獎我的兒子,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很認真的,我也能明白你此時心情,那天我們聊了很多,最後孩子也釋懷了。
希望無論老師還是家長,跟孩子們建立一種很和諧的朋友式的關係,這樣的話當孩子有困難的時候,他會跟你主動去講。
另外,我也希望咱們的少男、少女們應該跟異性的朋友多接觸,多去發現異性朋友身上的優點。
所以學校老師也組織一些這樣的活動,看看誰找的優點找的最好,找得最多,這樣的話就把孩子的視野放寬,給孩子們提供一些這樣的接觸的機會,讓所謂的早戀不再有神秘感。
現在家長為什麼老是這麼擔心,就是因為沒有通過正規的渠道,把孩子應該注意問題的放在哪呢?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呢?
有一位父親和早戀兒子的對話,值得家長借鑑。
高中生早戀,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一位16歲各方面很不錯的高一男孩,認真地與同班一位女孩相戀了,男孩的父親與兒子進行了一次屬於兩個男人間的談話。
父:兒子,你是不是覺得她是最好的女孩?
子:我覺得我認識的女孩裡她最可愛。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才上高一,你認識的女孩有多少?
子:我心裡只有她。
父:你說你要上大學,將來還要出國深造,想成為一名律師或金融家。你知道你將來會遇上多少好女孩?爸爸並不反對你現在談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見異思遷。
這女朋友是你到目前為止認識的最好的女孩,可是,你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到那時你該怎麼辦?你會不會後悔?
子:可是,現在讓我離開她,我痛苦。
父:你初三時買的「隨身聽」呢?
子:前兩天,您給我買了個高級的,我覺得音質比原來那個好,就把它給人了。
父:這就叫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如果把握好每一個屬於你的機會,你以後的成就只能比今天
大,你面對的世界只會比今天更寬闊,到時候你的選擇只會比今天更好,更適合你。
如果你現在與這女孩真有那份情緣,到時候再讓它開花結果多好。兒子,一個人一生不可能不做些讓自己後悔的事,但是,人生大事只有幾件,後悔了,就遺憾終生。
子:爸爸,我懂了。
從此以後,男孩把對女孩的特殊感情像一顆種子般深埋心裡,生命的樂章卻彈奏得更歡快了。他明白,即使愛的種子發芽了,也還沒有長成參天大樹,更不可能結出甜美的果實。
而在這之前,自己只能做一個默默耕耘的農夫,等待莊稼的成熟。
這個男孩無疑是幸運的。首先父子之間存在著信任——朋友式的信任,男孩才敢把深藏內心的秘密告訴爸爸。
其次,爸爸知道後,沒有訓斥,沒有居高臨下的「教育」,而是對兒子的戀情娓娓道來。有理解,有啟發,有暗含規勸的比喻,最後使兒子心服。
老師是如何看待學生早戀這個問題的?
老師練就火眼金睛,哪個學生有了什麼樣的情緒波動,都是盡收眼底,一舉一動都看得真亮滴!
所以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從青春期孩子注意力的關注點就會發現,女孩子的關注點稍微強一些,男孩子的關注點就更短,看上去差別非常大,男生跳躍性非常大,女孩的那個注意力,比方是一米的話,男生的就是頂多是它的1/3,無論是神舟5號還是什麼NBA什麼,關注的點不斷地發生變化。
對於早戀這個問題,他可能就是喜歡那種交男朋友和女朋友的,只不過是那種私底下的需求,一種宣洩,一種渴望,有朋友被欣賞的感覺,甚至於覺得你看我多酷,我有兩個女朋友。
有個老師很智慧,班級裡有兩個實際是真的談戀愛,他在班裡頭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這兩個同學怎麼可能談戀愛呢?我保證他們不是在談戀愛,而是互相幫助,提高學習成績」。
私下裡卻跟這兩個學生說:「我在班裡給你們這麼說,是知道你們是真的互相幫助,也不希望你們兩個造成什麼負面影響」。之後的沒幾天,這兩個孩子分手了。
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要分輕重緩急,什麼事情著急?考大學,什麼事不著急?談戀愛,可以談好幾年呢,把最著急的事放在前面做,不著急的事以後做,我想如果家長是這種比較平和的心態去跟跟孩子談,其實孩子能聽得進去大人的建議。
微信之間聊天談話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可能有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談的時候要注意。
還有喜歡聊天一些同學,喜歡兩個、三個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不要把喜歡,盲目地歸到愛情上去。
家長和老師都關注少男少女的成長中的早戀問題,希望能夠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早戀這個詞是否能夠用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他們。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是儘可能地淡化早戀,淡化他們在這個情感上的濃度。
而後開闊孩子的視野,視野開闊了以後,眼光自然不會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就如專家所說的,我們應該鼓勵這種正常的交往,讓孩子們在這種更多的正常交往當中,使青青的蘋果漸漸得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