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行徵集拍品難 香港秋拍成交額縮水(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清康熙 米黃釉五彩玉 堂富貴玉壺春

清康熙「清寧之寶」壽山石印章

  北京瀚海剛剛結束的秋拍上,歷年最多的28個專場總成交接近20億元;佳士得上海的「中國當代設計」以極高單價取得百分百成交比例;即將開槌的幾場大拍中,黃賓虹、傅抱石、徐悲鴻、黃胄的代表作將首次亮相。然而,與此同時,香港幾場引人矚目的大拍中,成交量同比去年縮水數成;「無米之炊」的難題存在於大大小小的拍賣行中。今年秋拍季,是熱還是冷?在乍暖還寒的行情中,收藏者又該何去何從?

  觀點PK

  熱

  瓷雜成交價

  數倍於估價

  507萬元的大葉紫檀黑漆壓金書桌、423萬元的紫檀水外雲合茶桌、231萬元的黃檀三屏靠祥龍石圖羅漢床……剛剛落幕的佳士得上海秋拍上,「中國當代設計」專場以高價取得100%成交的好成績。

  而北京翰海「二十年慶典拍賣會」上,28個專場的總成交接近20億元,其中最為重要的古董書畫夜場成交超過6.8億元,「清康熙米黃釉五彩玉堂富貴玉壺春」,以8970萬元成交,「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拍出7475萬元高價,朱耷九開冊頁《畫諸》以4370萬元成交。

  「雖然天價拍品沒出現,但市場正在回暖。」英國邦瀚斯北京代表處中國股東藝術部總監孔超認為,從已經舉行的多地拍賣會看,市場處於平穩、理性的階段,精品依然能出高價。「比如我們10月在香港的老窯專場,定價、定位都不是很高,但人氣很足,成交率達到80%左右,而且單品價格理想,總成交額比預估價接近翻倍。」他舉例,一把帶「官」字款的定窯壺以100多萬元起拍,結果以700多萬元成交;不少茶器是二三十萬元的底價,最後都拍出100多萬元的價格。

  「其實香港秋拍中,蘇富比也有不俗的成績,官窯、雜項、銅爐都拍得很好;前幾天廈門保利拍賣的整體情況也不錯;接下來北京幾家大行將成秋拍『重頭戲』,尤其是中國書畫方面,內地市場更具有話語權。」孔超說。

  而在嶺南地區,某拍賣公司的總經理陳綺雯也表示總體情況不錯,成交率可達70%以上:「畫家送給同一藏家的上款作品是亮點,成交價通常比底價高出四五倍;第二個亮點是書法,成交率也比較高。」她還發現,不少新買家開始進場,在所有買家中佔10%左右的比例,而且競買活躍、眼光頗高。

  冷

  拍品徵集難

  成交額縮水

  與此同時,香港秋拍的整體成交情況卻不如預想。保利香港的8.22億港元總成交額同比去年減少兩成;香港嘉德和香港蘇富比的總成交額分別為3.43億港元和29.04億港元,只有去年秋拍的7成左右。

  緊接著進行的上海佳士得秋拍中,總成交額約1.32億元,雖然總額只略低於去年秋拍和今年春拍,但市場人士發現本次拍品數量較前兩次有顯著增加,而總成交額卻不增反減,單件作品成交均價也從400多萬元降至150多萬元。

  「市場還是苦於『無米之炊』,所以要談復甦、回暖還為時過早。」從事藝術品經營多年的蘇先生表示,他接觸的拍賣行無論大小,都有徵集難的狀況。「以前以為小拍賣行才有徵集難的問題,現在大家的『待遇』都一樣,而且會越來越難。你想想看,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出貨?誰都希望熬到最後,笑到最後。」他說。

  「整體市場確實還不是太樂觀,大東西成交有壓力。」蘇先生進而表示,市場受資金鍊的影響很大,觀望氣氛還是比較濃,估計南方市場中超高價格的拍品很難有好的成交情況,「所以,部分拍賣行只能隨市場把拍品調整成以中低價位的為主,這樣成交情況才能好轉。」

  市場分析:

  名家精品照舊受追捧

  對於今年秋拍的整體行情,中國嘉德中國書畫負責人戴維進行了理性的分析:「經過這一輪的市場調整,各家拍賣公司比以往更加理性和健康地看待市場,比如新鮮收藏品類的百家爭鳴和專場設置的各有所長,這是藝術品市場在曲折中向前發展的重要表現。」儘管很多人認為嘉德香港秋拍「縮水」,但實際上優勢部分——中國書畫的成交額略高於春季,尤其是新開設的「會心——樂藝齋藏古代書畫」、「萬象——華人水墨新時代」等專場,結果都令人滿意。「在藝術品市場裡,好作品是永遠稀缺的,優秀的作品一直在激發藏家的興趣和追逐。」戴維說。

  儘管市場暫時未像之前那樣不乏「億元拍品」壓場,但「預熱」多時的市場仍有值得期待的熱點,如中國嘉德將推出秘藏50年的黃胄作品《高原子弟兵》、北京匡時首推的傅抱石重量級作品《毛澤東〈到韶山〉詩意圖》和徐悲鴻的《十二生肖冊》、香港邦瀚斯將推出的55釐米高清雍正時期的青花纏枝花卉蒜口大瓶,都將是出天價的「大熱選手」。而王鐸書法將首次以專場形式出現,拍品皆為流傳有緒的精品,立軸、手卷、扇面各種形式皆備。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嘉德和北京匡時都將推出兩個黃賓虹專場。「早在上世紀初,黃賓虹的繪畫已經成熟,藝術風格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白賓虹』;另一類是『黑賓虹』。他的作品不屬於雅俗共賞類的,所以不為人所看重,在市場上沒有什麼銷路。」中國嘉德中國書畫總經理郭彤說,不過黃賓虹曾預言自己死後50年作品就會熱鬧起來,「如今,黃賓虹的書畫正在市場熱起來,他的預言正在應驗」。

  郭彤發現,喜愛並珍藏黃賓虹作品的人,從前更集中於專業人士,包括藝術家和藝術史學者以及對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認識深厚的資深藏家,以海外與國內北京、浙江地區的藏家為主體,近年來隨著市場和學術的互動助力,收藏市場對其作品的追逐成為熱潮,收藏群體也遍至各個省區。「尤其在重新肯定黃賓虹的書法成就方面,市場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她說。

  「對於藝術市場來說,資本對黃賓虹的追逐屬於慢熱型。」郭彤告訴記者,今年是黃賓虹誕辰150周年,各種展覽和學術活動接踵而至。相比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其他現當代大師,黃賓虹精品力作的價值仍未被充分挖掘。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今年黃賓虹作品的市場行情有望再上一個新臺階。

  新資本正悄然入市

  「無論是資本還是基金,現在都是『蠢蠢欲動』。」謝先生近日正與某機構的藝術總監密切聯繫,探討組建藝術品基金的事項。他了解到,除了這個機構外,許多企業、資本對於組建藝術品基金都充滿興趣,有的企業出資聘請專業人士為自己組建藝術品機構,「他們已不僅僅滿足於做一個收藏者、買家,而是想進入到這個產業鏈中,成為一個運營者」。當很多人不看好市場行情的時候,這些先知先覺的資本卻明白「先人一步」的重要性。

  「這個市場不可能永遠處於低位,只要經過了調整期,終究還是要回到上升的通道上,而且恢復的速度可能令『後知後覺』者措手不及。」謝先生說,這令有閒錢的出資人願意提早布局。

  「現在確實是買貨時。」陳綺雯說,因為部分行家手頭的資金比較緊,所以放出市場的拍品價格相對優惠,以前要花大價錢買的拍品,現在的價格已經不那麼「望而生畏」了。但她同時強調,一是要買名家精品;其次是關注政要書法板塊,以及關注其他地區的名家作品,而不局限於嶺南和全國大名頭藝術家。

  事實上,從秋拍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藏家更加多元化、小門類的拍品具抗跌性、文化性強成為市場「避風港」等。另外,收藏者的口味、品位也出現了變化。「收藏者的品位、喜好都在提高,這從老窯的接受程度可見一斑。」孔超說,宋代瓷器獨特的審美逐漸被市場所認識和接受,價值也開始回歸,「收藏越來越回歸到藝術生活的本質」。

  收藏 tips

  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收藏者要買還是觀望,要賣還是惜售?戴維建議收藏者可在這個時候調整自己的收藏心態、提高專業知識。他說:「首先對於書畫收藏要有耐心,急功近利的心態在收藏上難成氣候;其次收藏書畫前要先懂得鑑賞書畫,不論是喜歡古代書畫還是喜歡現當代書畫,都離不開相應的知識。美術史知識的儲備是必要的,要有鑽研和求知的態度。」

  對於剛入市的新買家,他建議要謹慎理性,可留意近現代、當代名家的作品,選擇價格不高但質量較好的小精品入手。「雖然越來越多的藏家有興趣進入古代書畫的收藏行列,但老實說,這個板塊在收藏裡邊的門檻是相對高深的,需要時間來培養。」他說。

  最後,他還提醒收藏者要有自己的興趣和品位:「選擇一個門類,或者某個時期、某種題材、某個畫派,甚至某個畫家的作品,集中精力弄懂弄通某個類型或某個畫家作品的行情,掌握其藝術特徵,做到心中有底、有數,這樣才會在自己的收藏上有所建樹。」

相關焦點

  • 蘇富比香港秋拍落幕 連續八季總成交額逾30億港元
    新華社香港10月10日電(記者丁梓懿)蘇富比香港2020年秋拍落幕,16場拍賣專場共拍出1837項拍品,成交總額達33.5億港元,為蘇富比香港連續第八季拍出超過30億港元總成交額。據蘇富比香港介紹,今年秋拍拍品平均成交價為過去五年最高,且較上季增長40%,同時有6件億元作品誕生。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表示,蘇富比過去一周屢創佳績,足以證明亞洲在疫情之下依然堅韌,市場對頂級藏品的渴求從未減退。最受矚目的拍品——元代畫壇巨匠任仁發《五王醉歸圖》為全場最高價拍品,並創造多項新紀錄。
  • 拍賣巨頭蘇富比北京慘敗 成交額3年暴跌超10倍
    拍賣巨頭蘇富比北京市場遭遇慘敗  布局八年業績連年下滑 今年秋拍1650萬元暗淡交卷  今年秋拍已誕生4件過億拍品,分別出自嘉德、保利(兩件)和上海嘉禾拍賣行熱鬧的局面,引發業界關於拍賣市場是否  成交額三年暴跌超10倍  從2007年蘇富比拍賣行在北京設立辦事處,到2012年9月進入北京天竺保稅區,在北京拍賣市場布局了八年之久的國際巨頭拍賣行蘇富比,卻遲遲沒有交出一份讓業界矚目的成交記錄。今年秋拍蘇富比北京的成交額僅為1650萬元,相比較今年秋拍香港蘇富比的26.69億港元(約22億元),同屬蘇富比,但北京與香港拍賣市場卻是天壤之別。
  • 網絡競投發力 2020秋拍加碼新模式
    中國嘉德於12月7日發布的秋拍成績顯示,逾23億元的總成交額中,網絡競投成交件數近40%,成交額近3億元。不只是嘉德,多家拍行在本季拍賣中線上發力不少,此外,聯合拍的初試水,以及以主題立專場等新模式都在這個秋拍季湧現。
  • 2020年佳士得香港秋拍翡翠精品一覽
    將於11月29日舉行的佳士得香港 「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 拍賣為藏家網羅眾多雋永華貴的頂級翡翠至臻精品,在此邀您一同感受東方鍾靈毓秀的珍寶風採。下面請小主們欣賞作品拍品編號1886天然翡翠蛋面戒指及耳環套裝估價:港元 600,000 - 800,000拍品編號1888天然翡翠蛋面項鍊
  • 富藝斯與保利拍賣聯合秋拍總成交額逾5.08億港元 刷新12位藝術家...
    2020香港秋拍順利結束。兩大拍賣行強強聯合,實現總成交額逾 5.08 億港元,在刷新了12位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同時,也創下富藝斯香港及保利香港拍賣現當代藝術版塊歷來單季最高成交記錄。奈良美智 《溫室女孩》富藝斯亞洲區主席陳遵文(Jonathan Crockett)表示,「本季拍賣打破傳統,開創了香港拍賣史上兩大拍賣行攜手聯拍的創舉,我很高興看到兩場拍賣合共總成交額逾 5.08 億港元
  • 藝術拍賣市場全面復甦:秋拍控質減量 線上成交上升
    來源:第一財經藝術拍賣市場全面復甦 秋拍控質減量 線上成交上升作者: 吳丹[ 6月下旬舉行的香港蘇富比首場中國藝術品網上拍賣「清洪佛教藝術品珍藏」,上拍90件拍品,總成交率達96.7%。跨地域拍品流動的艱難、全球經濟體遭遇的嚴重打擊,都讓業內產生不確定感乃至悲觀。因為疫情,部分拍賣公司的徵集不太充分,索性將春拍與秋拍合併,成為今年的特殊變化。「我們這一季的徵集,1月份剛開始就遇到了疫情,之後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尤其是海外徵集,預期計劃全部打亂。」
  • 蘇富比香港秋拍開幕 拍品總估價逾23億港元
    新華社香港10月3日電(記者丁梓懿)蘇富比香港秋季拍賣會3日開幕,為期一周的拍賣會共呈獻2000項拍品,總估價逾23億港元。首日舉行的兩場洋酒拍賣專場總成交價約7280萬港元。當日,蘇富比香港舉行了兩場洋酒拍賣,共拍出289項拍品,首日總成交價約7280萬港元。拍出成交最高價的是12瓶1990年份羅曼尼康帝葡萄酒,為375萬港元。此次秋拍共舉行16場現場拍賣和3場網上拍賣。現場拍賣於10月3日至9日在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行,預展則於10月3日至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嘉德香港秋拍全球聯動打開競拍新裡程
    ■山東臨沂 卞文志 嘉德香港2020秋季拍賣於近日落下帷幕,總成交額達到3.61億港元,總成交率為75%,共拍出2件千萬元級拍品。此次秋季拍賣會為各界藏家朋友呈現了從世界各地甄選回來的中國書畫、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及古典家具等各式珍品1300餘件。
  • 2019年全球十大高價拍品說明了怎樣的市場趨勢?
    2019年行將結束,不管難不難,時間滾滾向前,畢竟2020年的拍賣即將開啟了。歲末年關盤點過去一年拍場的風起雲湧,城頭變換,最後發現唯有資本是永遠的贏家,面對外部環境的複雜與叵測,金錢永遠只湧向它該去的地方,就像一部電影的名字那樣,金錢永不眠。
  • 揭曉2013年中國十大拍賣行(全文)
    2013年末,各大拍賣行的全年成交額相繼公布,保利拍賣以78.8億元人民幣獨佔鰲頭,成功實現全球年度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四連冠,繼續保持世界範圍內中國藝術品拍賣的領先地位。其中北京保利總成交額為65.4億元,保利香港總成交額為13.4億元。和2012年相比,保利拍賣在13年各個版塊的拍賣情況均穩健上升。
  • 三知名拍賣行業績靚麗 拍品精彩紛呈
    佳士得:明星拍品光芒四射    在周二的拍賣會上,佳士得宣稱其擁有一系列更為強力且光芒四射的「明星拍品」——弗朗西斯·培根丁香色調的作品——Henrietta Moraes的肖像(1963)。一位不願公布姓名的專家認為這幅作品的價值在1500萬歐元至2000萬歐元之間,而最終這幅作品以略超估價的2130萬歐元被拍走,這也是整個拍賣會中被拍得最高價的作品。
  • 中國嘉德將首次在廣州舉辦公開徵集拍品活動
    中國嘉德將首次在廣州舉辦公開徵集拍品活動     此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未發行郵票(俗稱「大一片紅」)以730.2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 香港蘇富比2020秋拍超水平發揮 斬獲33.49億港元
    香港蘇富比2020秋拍強勢依舊,在上拍量減少,拍前估價僅23億港元的情況下,依然超水平發揮,斬獲33.49億港元,並拍出了6件億元級拍品和46件千萬級拍品。重量級拍品幾乎全部售出,由任仁發的《五王醉歸圖卷》領跑本季秋拍。
  • 獨家專訪|蘇富比沈菲琳:後疫情時代,拍賣行的「數位化」未來
    2020秋拍會上,成交總額達到了33.5億港元,並拍出了6件億元級拍品和46件千萬級拍品。這也是蘇富比香港連續第八季拍出超過30億港元總成交額。 能夠在春拍日程改動及秋拍徵集時間極為短促的前提下創造如此佳績,沈菲琳認為,除了市場對頂級藏品的渴求從未減退之外,蘇富比提供各項數碼、虛擬及實體平臺的積極舉措以及亞洲新興年輕藏家的不斷出現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佳士得2020年香港秋拍上海預展啟幕 重磅拍品來襲
    10月24-25日,佳士得2020年香港秋拍上海預展在安培洋行上海藝術空間開幕,本次帶來上海的名表、珠寶及翡翠首飾和現當代藝術專場部分拍品,均為本季香港秋拍中的重量級佳作。預展現場,一款耗時5年收集無油祖母綠,並用1年時間打造的《卓越非凡哥倫比亞穆索天然祖母綠及鑽石項鍊》,是本季香港秋拍最矚目拍品。本拍品作為「珠寶及裴翠首飾」專場封面拍品,為世界知名珠寶設計師陳智安(Edmond Chin)與著名珠寶品牌 House of Boghossian 聯袂打造的精品。
  • 2020年秋拍,藝術市場真的「不差錢兒」?
    在2020這樣特殊的年份,上半年線下拍賣停擺,在8月份的春拍結束後,留給秋拍的徵集工作也僅有3個月,這給各拍賣公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上周,如火如荼的2020年秋拍終於告一段落,各家拍賣行也是使盡渾身解數,上演了一幕幕藝術市場的「不差錢兒」。
  • 拍賣行半年報:佳士得達成史上最佳業績蘇富比亞洲市場表現突出
    2018上半年拍賣成績出爐,從成交額來看,藝術市場回暖明顯。但高價拍品情況難預估,易造成大起大落的負面影響。8月6日,蘇富比拍賣行發布2018年中財報,結合其7月27日發布的2018上半年亞洲拍賣成績,可以看出亞洲藏家對蘇富比影響很大。佳士得拍賣行7月24日發布的半年報同樣顯示,亞洲藏家在其全球拍賣版圖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 國內一線知名拍賣行2018年春拍完美收官
    美國市場2017年成交額為266億美元,同比上漲16%,上億美元的高端市場表現強勁。中國市場2017年成交額為132億美元,同比上漲14%,其中70%來自拍賣。在拍賣引領成交額增長的同時,中國畫廊近3年來發展緩慢。唯v一亮點是國際大牌畫廊開始落戶中國香港,如卓納畫廊、豪瑟沃斯畫廊等。英國市場2017年成交額為129億美元,同比上漲8%。
  • ...除了億元汝窯香港蘇富比秋拍還有朱沅芷、常玉、張雨、卡地亞
    (雅昌藝術網訊 王林嬌)早在香港蘇富比2017年秋拍大幕正式拉開之前,超過億元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就引發業內媒體關注,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提前巡展亦是引發藏家的追捧。首度以大尺幅代表作出現在拍賣市場上的朱沅芷作品,更是以超過億元的估價成為香港蘇富比2017年秋拍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的領銜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