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

2020-12-13 騰訊網

關於新高考如何選科,選科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新高考前沿」根據一線真實案例,準備了10季的內容,正在改稿修正完善。

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一季:

《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又名《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

第一季的主要內容提示:成績中等以及下等層次的學生,該如何選科?成績普通學生該如何在選科中避開學霸?全文2000多字,閱讀全文需要至少5分鐘。

正文開始:

新高考3+1+2方案落地之後,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切都是新鮮的。

從最基本的統計數據來看,選擇物理學科,專業覆蓋率最高,而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就業前景最好。

所以中下等層次的學生很容易進入新高考選科的第一個誤區: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

抱著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的心態,很多同學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這個組合,小王就是其中之一。

1.家庭的支持

小王同學出生在一個中產家庭,獨生子,從小被寄予厚望。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學傳統理科,因為就業前景好。

新高考3+1+2模式,雖然有12種組合,但大部分父母的觀念,並沒有隨著高考模式的更替發生轉變。

來自中產家庭父母的期許,小王同學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這個組合,畢竟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2.自己心存幻想

新高考正式確定選科組合,一般都是在高一上學期結束這個時間段。經過半年的高中學習,大家都已經對自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選擇哪種組合已經有據可依。

當然何時選科並沒有統一規定時間,通常越好的學校,學生水平越高,選科時間點越早。據「新高考前言」所知,有的學校甚至高一開學一個月,就已經選科分班。

經過高一半年的學習,小王各科成績都很一般,在班裡是中下等水平,沒有特別喜歡的科目,也沒有特別討厭的科目。

中等成績的小王受父母的影響,再加上自己心存幻想,覺得完全可以賭一把,萬一自己能學會物化生呢,於是選擇了這個組合。

如今兩年過去了,小王的學習現狀如何?他面臨什麼樣的困境?他在經歷怎樣的煎熬與折磨?他未來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小王現狀:

1.高二兩極分化

高一各科知識相對比較基礎,小王學習中等水平,勉強能跟得上課。

高二是一個分水嶺,各科學習難度都會成倍增加,很容易兩極分化。在高二上半年的學習中,小王拼盡全力十分努力,但他依然掉隊了。

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小王,物理與化學兩門科目,感覺就像聽天書一般,每節課渾渾噩噩,對知識點掌握得半生不熟,從而越學越難,完全跟不上課。

2.賦分的恐懼

選擇理化生這個組合,大部分都是成績非常好的學霸,物理採用原始分,但化學生物要賦分。

物理與化學兩門科目,從高一下學期開始,小王就沒有及過格,長年在30~40分左右徘徊。(不了解的家長提前打聽一下,這兩門課很多孩子高中及格困難)

唯一一科可以及格的生物,看一看學霸們的成績,都在90分左右,自己完全墊底,甚至面臨「倒賦」(賦分後變低)的風險。

成績不好是因為小王不努力嗎?不,他已經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但有一句話說得好:有時選擇比努力並努力更重要。

3.自信心完全喪失

人可以欺騙自己一時,不能欺騙自己一世。小王在選科之後,最初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一定能學好。

的確,學習沒有捷徑,努力,是第一位的!但物理成績的取得,除了努力之外,還要靠一點天分。一直努力,一直不及格,一直不及格,也只能一直努力。到了今天,小王已經自信心全無。

雖然依然沒有放棄,但他已經對學好不再抱有希望,甚至麻木。(可能引起部分家長不適,但說的都是大實話,見諒)

他也找不到自己未來的出路在何方,只有咬牙堅持,他高中的生活,沒有快樂與成就感可言。

「新高考前沿」選科建議:

以下內容為付費內容

1.中下等層次的學生,高一學習時各科成績都比較平均,並無特別出色也無特別拖後腿的學科時,該如何選科?

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千萬不要心存幻想。

這話說出來,可能比較傷人,但忠言逆耳利於行,比起選科錯誤,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我還是要不斷提醒大家。

2.面對新高考改革,要不要選擇理化生這個組合,甚至要不要選物理,最好選擇什麼組合?

「新高考前沿」建議,這類成績中等包括下等層次的學生,最好選擇歷史,然後搭配地理、生物。

因為地理、生物這兩門課,都比較中性,屬於半文半理。

任何一種組合,學起來都不會輕鬆,都會有競爭,但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最起碼不會出現如物理、化學、生物那樣,完全掉隊以至於自信心全失的情況。

而且這個組合還可以避開大部分學霸,學霸大部分選理化生,還有一部分選擇歷史、地理、政治這個組合。

而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可以巧避學霸,中等層次學生選擇較多,那自己不就處於領先地位了嗎。

字數有點多,已經非常感謝您能耐心的看到這裡。這個專欄,一共有10季,很多內容,無法一一展開,未盡全意,後續將為您一一呈現。

感覺有用的家長與考生,可以訂閱下本專欄,您的每一個關注、點讚、分享、轉發、收藏、訂閱,都是對筆者最大的支持。

《第一季: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就分享到這裡,《第二季:孩子早戀,一誤選成千古恨》正在努力更新中,盡情期待。

付費專欄,拒絕任何形式的轉載搬運盜版,違者必究。

本文原創作者:新高考前沿,感謝您的關注。

一切新高考最新資訊,盡在新高考前沿

相關焦點

  • 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第一季: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
    關於新高考如何選科,選科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新高考前沿」根據一線真實案例,準備了10季的內容,正在改稿修正完善。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一季:《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又名《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第一季的主要內容提示:成績中等以及下等層次的學生,該如何選科?成績普通學生該如何在選科中避開學霸?全文2000多字,閱讀全文需要至少5分鐘。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這3個「選科模式」,中等生也可變「學霸」
    高考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因為畢竟高考決定著學生們以後的道路是如何的,高考的考試成績是取決於學生們可以上什麼等級的大學,我們說得嚴重一點,高考是決定著學生未來人生的走向,這一點是把握在學生們自己的手中的。
  • 新高考政策改革,高一新生如何選科?這四個科目最值得選
    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經在多個省份相繼開始實行,隨之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新高考打破了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再實行文綜、理綜模式,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科目參加高考。面對比較陌生的新高考「6選3」或「3+1+2」模式,很多家長和考生都感到頭疼,一時不知道該選擇哪三個科目。
  • 2021年新高考,物理地位上升,化學、政治地位尷尬,應如何選科?
    文/教育一角從2021年開始,全國範圍內將有8個省份開始實行3+1+2模式新高考。而面對高考改革,學生和家長在選科方面,可能就犯了愁。畢竟已經沒有了傳統的文理分科,取而代之的是歷史、物理任選其一,其餘4科再選2科的選科方式,這對於考生們來說也是比較糾結的。因為是第一年高考改革,也有人形象的將2021屆的高考考生稱之為「小白鼠」,相信經過21年高考之後,考生們在選科上也有了經驗參考。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 物理、歷史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
  • 新高考選科與職業生涯規劃:工科專業「重男輕女」,女生慎入
    >如何科學選科,就成了「重中之重」。「新高考前沿」根據一線的教學經驗,把各種孩子們選科時以及選科後的細節,都忠實記錄了下來。各種組合的優缺點與各種類型的孩子該如何選科,「新高考前沿」根據孩子們高中3年真實學習情況,都做了總結與反思。
  • 新高考存在新問題,選不好學科中等生成學渣,物化生並非最優選
    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不多,預計2021年會有更多省份實行新高考。其次在不同省份新高考模式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可以選擇的科目有區別,主要有兩種模式,分別是「3+3」以及「3+1+2」兩種,考生要引起注意。考生應該如何正確選科?
  • 2021新高考改革下,如何選擇學科組合?看專業覆蓋率
    文/宸媽說教育隨著國家的讀教育的高度重視,新高考模式逐漸發展,各省陸續開始進行新高考改革。「3+2+1」模式勢在必行,除了語數外必考之外,歷史和物理二選一,其餘四科在選2科,選擇的結果直接關係到所選專業,一不小心,就影響以後的工作和發展。關於如何選擇學科組合,變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也是最頭疼的事。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文|小玉說 「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新高考選科成為準高一生的大難題?學長學姐告訴你選科有多麼重要!
    相信不少同學、家長會對新高考選科感到非常困惑和為難,而作為過來人的學長學姐們最有發言權,他們的選擇是新高一生的前車之鑑。 快來看看家長、學長學姐以及和你同樣面臨新高考選科的同學們到底有什麼想說的吧!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水漲船高、化學地位尷尬,怎樣選科才最合理?
    文|晗媽教育指南自從新高考3+2+1模式實施以來,全國的家長以及考生都在為「選科」發愁,因為選科關係到的不只是,選擇哪門學科能拿高分,科目選擇不好還會影響到志願填報,對專業和大學影響巨大。新高考模式是一門地位尷尬的學科根據各省考生選科的情況來看,化學的處境並不樂觀,很多考生在選科時都放棄了化學,首先化學的學習難度也不低,幾乎和物理並列,其次歷史、化學不能二選一。
  •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選科?官方指導會等你來!
    新高考不分文理科?什麼是「3+1+2」選科模式?高一升高二的學生,如何依據興趣愛好、優勢能力選科?怎麼樣才能做好學業規劃?2020年7月,高一學生將面臨理化生政史地六個學科中1+2選科的抉擇。為幫助高一學生科學選科,直面生涯與選科的現實困境與對策,以生涯思維應對新高考帶來的挑戰,福州市教育局牽頭聯合閩東北地區設區市教育局(莆田、南平、三明、寧德和平潭綜合試驗區)舉辦2020年高一選科指導線上培訓講座。
  • 新高考選科:避開物理,還是必選物理?按照這3個原則就行了!
    一直以來,新高考選科都是學生、家長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2021年,又有8個省份開啟新高考,由於此前北京、浙江等地「3+3」高考模式選科普遍存在棄物理的現象,湖南、湖北、江蘇等8個省份採用的是「3+1+2」高考模式,將物理和歷史變成首選科目,物理和歷史只能二選一,以減少考生「避開物理」的情況。然而,在「3+1+2」高考模式中,有人依舊堅持要「避開物理」,有人卻認為要「必選物理」。
  • 大學想學外語專業,新高考3+2+1如何選科?
    新高考3+1+2政策是新的高考模式,隨著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四個省份之後,2021年後,河北、福建、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也實行新高考模式。那麼,新高考後,很多同學對今後發展方向比較迷茫,以前嘛就是簡單的文科、理科,大家選擇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新高考不一樣,新高考「3+2+1」模式中,「3」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兩門。
  • 新高考模式第一年,組合選科要慎重,班主任:選不好容易「吃虧」
    新高考模式的選科方式 新高考模式學生可以自己進行報考科目的選擇,也就是學生可以挑選自己的優勢科目,這樣在最後高考的時候,就可以將成績最大化
  • 山東、浙江等新高考6選3省份:高中生如何選科最吃香?
    新高考政策正在穩步進行中,一些學校在高一下期便要開始進行選科了。那麼,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是什麼呢?2021年高一學生怎麼選科是最有利的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本文將做具體解答。一、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
  • 新高考改革下「好提分」教你選科如何選
    好提分高考衝刺:在高考改革的形式下,目前大多數高中生面臨的實際困難是:除了語數英三門主課外,新高考改革地區還需要從6門科目中選3科。到底如何選擇?讓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嗎?新舊高考成績的絕對含義完全不同,不宜也不只能僅僅計算最高分。在舊的高考時代,如果你的分數比我高一點,就可以進入清華大學。如果我的分數低你一分,可能就不會上不了。但是在新的高考時代,儘管文理學科不分,但是分數的絕對含義卻完全不同。分數的價值更多地取決於選課結構。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新高考3+1+2模式,文科生如何才能考過600分?這門「學科」是關鍵
    新高考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文理不分科」,語數外這3科不再分文理科,從此以後,文科生和理科生將徹底地退出了高考的舞臺,再也不會有文科生和理科生的這種區別。我國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高考也發生了變化,之前的是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的,而等級性考試這次也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那就是學生只能報考一次合格性性考試,如果失敗的話,那麼就沒有第二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