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足球選手——日本孩子夢想的職業

2021-01-15 幼兒足球啟蒙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從每個人開始,為改良中國足球而努力!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並綜合自新浪微博

作者:青葉城戀歌,經授權轉發

如需轉載,請自覺保留以上版權申明。

關於中國足球,在很多人眼裡,他是一個付不起的阿鬥,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憤懣,是一部希望和絕望交織的編年史,

為了搞明白中國足球為何如此,我不禁把目光投向離我們最近、同樣足球發展最為成功的日本,不是覬覦廟堂之位,而是想從一個普通球迷、一個足球家長以及一個青訓從業者的角度去努力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之前的兩年,因為興趣使然,我翻閱了不少關於日本足球的書籍、文章,如《日本足球的明治維新》、《日本足球史》,還在微博上特別關注了了解日本足球的幾位博主,尤其是「青枼城戀歌」,並認真拜讀了她在2015年發表在新浪體育的三篇文章——《日本U12以下少兒足球培訓是怎樣的?》、《日本少兒足球培訓介紹結束語》和《足球選手——日本孩子夢想的職業》。其中對日本足球有了一些基礎的了解,但是總有一些會困惑,有點支離破碎,就是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從我們當下的動機考慮,根本是無法想像和理解的。

日本足球之旅結束後,有幾點感受:

1、中國足球的落後其實是社會的落後,在足球這一方面體現和放大了,我們之前所接受的訊息還是或多或少蒙蔽了我們的眼睛,想要發展中國足球,要多向與我們最相似同樣也是最不同的日本學習,應該開眼看世界,從各方面改造我們的足球世界觀。

2、從《日本足球的明治維新》可以看到,雖然日本足球有了百餘年的歷史,但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有過和中國足球類似的混亂和反覆,幸好他們及時調整了思路,明確了方向,才有近數十年的飛速發展,所以,我們還是要抱著樂觀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中國足球的未來。

3、中國的足球從業者,尤其是青訓教練,更應該以一種「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去培育中國足球的根基,當然,這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在日本期間,除了參觀日本足球博物館外,我還專程拜訪了上文提到的新浪博主——「青枼城戀歌」,她是一位知性溫婉的女性,她結合自己對中國和日本足球的理解,為我們俱樂部提供了許多中肯的建議,也解開了我心中不少的疑惑。我的日本足球之旅的遊記在陸續整理中,在此之前,經過她的授權,我將陸續將她的三篇文章介紹給大家。

今天將介紹第一篇文章《足球選手日本孩子夢想的職業》,於2015年2月7日 發布於新浪微博。希望能再次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靈感。




球員用整理球場的專門用具剷平球場的凹凸不平

比賽結束後除了向觀戰的家長行禮,還要對著空曠的球場鞠躬致謝

激戰中的足球小將

作者兒子5歲時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的情形

小學足球場有些是沒有照明的,主要是周圍居民不同意。沒有照明的足球場上,家長們用車燈照明球場

不管天氣有多惡劣,下雨還是下雪,只要場地能畫上白線比賽就會按計劃進行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足球水平突飛猛進,男足兩次打進世界盃16強,女足則奪得最近兩屆世界盃的冠軍和亞軍。這裡面有什麼奧秘呢?

——文/圖 青葉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足球水平突飛猛進。日本男足自1992年日本亞洲杯奪冠後,又在2000年黎巴嫩亞洲杯、2004年中國亞洲杯和2011年卡達亞洲杯中三次奪得冠軍。日本男足曾5次徵戰世界盃,最佳戰績是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和2010年南非世界盃中進入十六強。
  日本女足成績也十分突出,曾5次打進女足亞洲杯決賽,6次參加女足世界盃,並在2011年奪得德國女足世界盃冠軍,2015年奪得加拿大女足世界盃亞軍,2012年奪得倫敦奧運會亞軍。
  日本男足的崛起和女足的奪冠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在最近20年裡,足球運動在日本開展得蓬蓬勃勃,日本的職業足球聯賽(簡稱J聯賽)發展迅速而又良性,尤其是J1甲級聯賽華麗細膩又很感性,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受到人們廣泛的喜愛,出現了一批受人追捧的足球偶像和明星。
  更重要的是,日本已建立起完善的中小學足球教育和各級職業、業餘聯賽體系。據日本足協2013年的統計,在足協註冊的總人數是963340人(不包括室內足球的13萬人),U12(12歲)以下的選手為318548人。第37屆日本全國U12足球大賽,參賽球隊達8981支。
  我居住的地區共有28所小學(其中有4所學校總學生人數不足百人,這樣規模的學校實在很難組隊參加比賽),卻擁有正式球隊21支,其中4支是俱樂部的球隊,17支是學校少年團的球隊,而那些沒有參加球隊但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孩子就更多了。一項調查顯示,成為足球選手這個職業,成了小學男生的夢想。
  正是龐大的少兒足球隊伍,為日本足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年,日本足協和J聯賽將為日本的幼兒園全面鋪設可踢球的草坪,努力讓每一個喜歡足球的孩子都有踢球的機會。


  為了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許多日本家長會在孩子放學後送其去學習琴棋書畫、體操、空手道等,學校每星期總有好幾天下午3點半就放學,便於學生有時間去參加這些興趣班的學習。足球是其中最受孩子們喜歡的興趣活動之一,家長和學校也支持孩子參加這項活動。
  我(一位居住在日本的中國母親)在日本生活了多年,和許多日本家長一樣,從兒子5歲幼兒園大班起,就送他接受足球訓練,直到小學畢業。7年的足球家庭經歷,讓我對日本U12以下的足球培訓有了較全面的了解。
  日本U12以下的足球培訓機構,大致可分為商業俱樂部和學校少年團兩種模式。
  商業俱樂部裡面又分為「俱樂部」和「培訓班」兩種等級,教練為專職教練或有報酬的兼職教練。俱樂部和培訓班的區別在於俱樂部積極參加並組織各種比賽,而培訓班則注重興趣培養。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所謂商業俱樂部,只是指俱樂部在資金上獨立運營,並不是賺錢的意思。
  參加商業足球俱樂部和培訓班的收費,和參加像琴棋書畫等興趣班的標準基本相同。每月大致收費為6000日元,一周參加一次訓練。有些俱樂部和培訓班的入會費很高,但提供球衣和足球用具等。
  學校少年團則是一個覆蓋全國的公益性組織,接受所屬縣和市足協的指導和監督,教練全為志願者。
  一般來說,進俱樂部或培訓班訓練的孩子,其家庭經濟狀況不會太拮据,而那些經濟條件不夠好的家庭,更多會選擇學校少年團,少年團的收費是俱樂部和培訓班的半價以下。

   
  俱樂部和培訓班的教練,都經過正式的職業訓練,有著對付和吸引男孩子的豐富經驗和特殊親和力,基本上每個人都是大活寶。
  兒子進入的第一個足球培訓班叫「利寶樂多」,這個培訓班的學員年齡從3歲起到12歲。教練們訓練有素,個個聲音洪亮、高高大大。但他們對人說話時表情真誠,眼神柔和。學員中有幾個3歲小孩,夏令營或外出集訓時,晚上睡覺尿床教練居然也管換尿布。
  俱樂部和培訓班一般沒有自己固定的訓練場地,需要向學校借用(日本所有的公立小學校舍配置基本相同,除了教學樓以外,還必須配備體育館、露天遊泳池和沙土足球場),有些是直接租用公共球場,好在日本到處都是足球場,但公共球場多是鋪草坪的,租金較高。公園的空地也可免費讓孩子們踢球。我們家附近就有兩個公園有這樣的空地可隨便用。球門等訓練道具,每次由教練自己帶到訓練場地,學員幫著搬運搭建。當時,我5歲的兒子是第一次搬運門框這麼重的東西。
  俱樂部和培訓班訓練的時間長短和收費有關,所以上課內容緊湊而且趣味性強。尤其在熱身訓練時,可以充分體會到全職教練的良苦用心,幾件簡單道具居然能讓教練們玩出很多新鮮花樣。小孩們在各種遊戲中很自然地完成了軀體平衡、手腳配合、大腦反應等熱身準備。
  各個培訓機構的入門教學大致相仿,小孩先從踩球起步,在練習不落地地顛球之前,先練習在地上彈一下再顛一下的顛球方式。
  不少教練還會想出各種辦法,鼓勵學員回家後進行自我訓練,比如用球襪的顏色來區別學員的水平以激勵孩子們互相競爭,以儘快通過各種考核。兒子5歲時非常嚮往大孩子們穿的紅襪子,那是通過了連續顛球20次考核的孩子的特有穿著。之後,兒子特別積極地練習顛球,到了10歲時,他已能連續不落地地顛球6分鐘,可顛600多次。

  
  在入門教學之外,各培訓機構的訓練方式並不統一,各顯神通,就是同一個培訓機構的不同教練也各有差異。有些教練要求學員在很小的空間內練習細膩的控球、運球、過人技術;有些教練要求學員像花式足球那樣去練習控球,不做長傳訓練;有些教練則不強調培養個人技術,講究互相之間的配合。因此,球隊在比賽中的踢法各有特點和風格,正是這種多樣化的散養式培養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創造了日本足球較為豐富的個性。
  在培訓課上,教練們很注意發掘孩子的踢球天賜,並不一味強調基本功訓練以及模仿別人的踢法,哪怕這個人是梅西。對那些憑感覺踢球的孩子,教練尤其看重和讚賞,總在引導孩子們將自己獨有的能力施展出來。
  教練還不斷鼓勵孩子們多看球賽多作探索,兒子三四年級時就常去學校圖書館借足球書和體育雜誌看,自己從書上學到很多足球知識。借回來的足球類書籍總是圖書館中最破舊的,可見利用率很高。
  對於需要完成的訓練內容,教練均一絲不苟,他們首先要求隊員耐心地聽懂說明,然後按教的方法去練習,不允許亂踢,這個時候不聽話的孩子還會挨罵。每次課後,教練基本上會把大孩子留下來再補一小時的課,當然是免費的。
  儘管上課時教練很嚴肅,但在分組比賽時卻很輕鬆。除了犯規、手球和烏龍球,教練很少對孩子們說不。
  球場被看做是孩子們快樂成長、自由成長的空間,教練們儘量做到讓他們自我領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尤其不拔苗助長。剛進班時,兒子的興趣是發界外球和滿場瞎跑,還沒有拼搶和進球的意識,所以教練並不特殊照顧他也不傳球給他,就讓他樂顛顛地做這些事。半年後,兒子開始意識到要拼搶並努力去拼搶,這時教練才把球傳給他,讓他進了一球。
  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天,兒子回家,在門口就大叫:「我今天踢進一個球!」兒子的小腦袋在嚴冬裡冒著熱氣,臉上黏著不少泥水,卻興奮得神採飛揚、目光閃閃。
  對於學員的一些不良行為,教練會立刻制止。兒子5歲時剛進培訓班不久,有一次不好好換鞋,套上鞋邊走邊踩著鞋後跟,就被教練嚴肅制止,要求他愛惜足球鞋。
  所有的少兒足球培訓機構除了培訓孩子的踢球技巧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對學員進行禮節訓練,培養紳士風度以及對足球這項運動的尊重。教練要求每個孩子聲音洪亮、目不斜視地面向教練和回答問題。在比賽前,要向對手及前來幫忙的家長問好致謝。訓練結束後,還要向空曠的球場鞠躬行禮。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絕不會在別人比賽或練習的時候橫穿球場,在幫助別人撿回踢飛的球時,會把球拾起後跑過去雙手遞給對方,而不是一個大腳開過去。有些俱樂部還要求在比賽中進球的孩子,把自己踢進的球撿回來,放回到賽場中央線之後才能去和隊員們慶賀。

    
  與商業俱樂部相比,學校少年團的足球培訓更具特色。這個公益性團體成立於1962年,是日本體協創立的最大的青少年體育運動團體,主要有棒球、足球、排球、籃球、劍道等項目。球隊多以某個學校的校名命名,大部分團員也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兒子在讀的小學共有360名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有60名隊員參加少年團的足球隊,其中3名女生。按年齡分段成U8、U10和U12三個階段,由不同教練擔任指導。
  少年團每星期訓練2-5次,收費按訓練次數收取,每月1500-3000日元不等,折合人民幣75-150元,這是每個家庭都可以承受的。少年團要求家長參與,以協助教練共同管理球隊。雖然家長為此要付出不少時間,但同時也可更多地了解到孩子的成長過程。
  少年團的球隊是以學校為中心的半開放性地區組織,除了本校學生外,外校學生也可以加入,教練大多就住在附近。
  少年團的主教練和教練都是志願者,沒有報酬(年終會得到一個兩三萬日元象徵性的紅包)。外出比賽時,如果教練自己開車去,要自己出油費。每一間學校的球隊由一個主教練負全部責任,這個主教練只接受市體協的監督和管理。
  而當教練則不需要資格,由主教練認可便可,但當了教練,一定會被要求當裁判,教練都會持有裁判四級或三級的資格。部分教練原本是球隊隊員的父親,剛開始是因為兒子加入少年團而當起教練,後來成了一種愛好而堅持下來,當過二三十年教練的志願者在日本比比皆是。
  主教練大多為個體經營或自由職業者,其中以開拉麵店的為多。他們在本地區很受尊重,口碑好、人頭熟,為了表示支持,大家都會光顧他的店。和主教練不同,教練一般都有一份穩定的職業,而且相對比較清閒。
  每次少年團訓練時,都要有兩名以上家長輪流值班協助教練管理團員,流鼻血的、踢哭了的、突然肚子疼的、摔破膝蓋的、球褲穿反的、鞋帶系不上的,這些全由值班家長處理。其他很多雜務,如管理帳目、搬運物品、球場除草、去除雨水和積雪等也由家長負責。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日本的一個習俗:畢恭畢敬地為教練遞上咖啡和茶水。教練們喝什麼樣的咖啡、加糖加奶,每個媽媽都要記得清清楚楚。 
  兒子大些後,進了少年團,每月會有一兩次比賽,周末經常6點之前就要起床,因為7點球隊就要出發。外出比賽時,隊員分坐在家長們的車裡,參加少年團的家庭,有人會有意購買能乘八九人的車。
  比賽時,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上場的,有的孩子整場整場地坐板凳,但家長很少有過異議,一如既往地支持。但是,少年團的組織龐大,互相之間很容易組織比賽,孩子們還是有大把機會上場比賽的。小學6年之中,大大小小的比賽加上友誼賽,主力隊員大約能體驗300場的比賽,豐富和高質量的參賽經驗,對培養選手來說非常重要。
  此外,從小學到高中,全日本每年都會有一到兩次全國性大賽,路費、住宿費全靠球隊自己想辦法解決,或找贊助,或由每位選手家庭出資部分,也有到街頭募集的。
 


  到了U10這個階段,在少年團裡開始有了選拔,組織成區隊、市隊和縣隊等金字塔式的球隊,被選上的孩子除了在自己的球隊訓練和比賽外,還要參加相應梯隊的訓練,這就有機會接觸更高質量的比賽。當然,去外縣比賽的費用自然由各自家長出。
  U12是日本孩子足球生涯的重要分水嶺,小學時選擇球隊一般還是以就近為主,六年級時就要做出比較理性的選擇,但無外乎是下面幾種去向:
  1、超級優等生:那些已顯出足球天賦的孩子,會通過J聯賽俱樂部少年青訓的選拔,進入俱樂部少年足球隊,做進一步的系統訓練,這意味著將來有可能向職業選手方向邁進。就算將來無緣職業生涯,但這些俱樂部的孩子,在工作後可進入大公司的足球隊,這裡可是鐵飯碗。
  2、優等生:進入本地的有名的俱樂部。這些俱樂部也有非常好的教練,可以受到很好的系統訓練,這些孩子同樣也有可能向職業選手方向發展。
  3、好球員:進入私立足球名門初中,畢業後往往可以順利進入足球名門高中,如能入圍全國足球錦標賽,在高中展現自己的足球才華並畫上句號,這也是足球男孩的一個很美好的夢想。
  4、普通生:進入中學體育聯盟的足球隊。這部分學生實際上已經脫離了足球精英圈,但足協仍會關注這個群體,繼續做選拔好苗子的工作,因為怕有大器晚成的孩子漏網。
  總之,根據孩子心中目標和技術實力的不同,可以有不同道路讓你選擇,只要你自己不放棄,足球不會來淘汰你。



(再次感謝博主:青葉城戀歌,每次拜讀此文都會有新的感受)

 


身為旅日華人的母親帶著兒子從幼稚園大班時開始起學踢球,到現在(編者註:2015年原文發布時)小學快畢業,經歷過三四個俱樂部並所屬著學校少年團,接觸過十幾個日本教練。她把自己知道的點點滴滴和大家分享。 即便可能有個人的經驗的局限,但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情況寫實。

日本的少兒足球培訓在技術方面並沒有太高端太高明的地方,不過是足球培訓的總體目標設立的比較合理,寬鬆的社會環境對孩子的身心成長也很有利。



更多介紹日本足球的內容,將在後面的推送中陸續分享給大家。

您的關注是我們更新的最大動力


幼兒足球啟蒙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相關焦點

  • 【分享】「足球選手」為何;連續五年成為日本男孩最夢想職業
    背景:【足球選手連續5年成為日本男孩最夢想職業】日本第一生命株式會社今天公布了今年自7月到9月的一項針對幼兒園和小學生的迷你作文問卷結果
  • 日本公布小學生夢想職業排行榜 男生嚮往「YouTuber」
    人民網東京4月5日電(吳穎)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4日,日本公布了今年春季4000名小學1年新生未來理想職業排行榜。調查結果顯示,排在男孩子夢想職業第一位的是「運動選手」,女孩子是「糕點師」,這兩項職業已連續20年成為日本小學生最夢想從事的職業。
  • 川淵三郎講述日本足球崛起:看重青少年足球人口
    說起中國足球,總願意與東鄰日本作比較,也難怪,兩國的足球職業聯賽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起步,當時勾畫的藍圖也同樣讓人神往,但是,不過20多年的時間,中國足球卻眼睜睜地被日本足球越甩越遠……  7月5日,日本職業足球之父川淵三郎來到北京,在網易主辦的2011中國足球發展論壇上講述日本足球的振興之路。
  • 為什麼日本小學生最愛職業是足球運動員?這個人的貢獻不可磨滅
    近日,日本教育研究部門向社會發布了一份《小學生白皮書》,對日本國內近500萬小學生家長進行了抽樣調查,了解孩子將來最渴望從事的職業情況。結果女生最愛的職業為糕點師,而在男生最愛職業的票選中,職業足球運動員毫無懸念地當選頭名。
  • 日本足球壯舉!徹底打通校園和職業的通道,值得中國足協學習
    所以很多人都說中國足球與其學習那些歐美強隊,還不如和我們的近鄰日本學習呢,畢竟我們之間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就在近期日本足球再度迎來了一項壯舉,那就是「reibola eye」上線,reibola eye有著青訓超市的稱號,作為一個足球網站,年輕的足球小將們可以將自己訓練和比賽的視頻資料傳到這個網站上去,然後職業俱樂部和有體育推薦入學政策的高校可瀏覽並挑選中意的學生球員,這樣等於是給職業足球俱樂部和一些有意培養足球人才的學校提供很好的平臺,同時這些足球少年如果有天賦
  • 《足球小將》一個動漫,影響了日本足球
    日本這部以足球為題材的動漫,初次播放從1983年10月13日連載至1986年3月27日,它的影響力不僅帶動著日本足球的發展,還使許多人因其而喜歡上足球。2018年,《足球小將》重播,於4月3日起每周二在東京電視臺、愛知電視臺首播。
  • 胡爾克: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不太一樣 職業球員需要適應
    胡爾克: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不太一樣 職業球員需要適應 北京時間明晚9點,上海上港將迎來亞冠小組賽的第三個對手橫濱水手
  • 日本足球踢得好,與這6部熱血足球漫或許有關
    《向銀河開球》《向銀河開球》是一部2012年的番,改編自川端裕人創作的足球小說《銀河的世界盃》,是一部以少年足球為主題的動畫。故事講述的是球技一般、但十分熱愛足球的少年太田翔,他所屬的桃山Predator隊由於人數不足而解散。翔在心情低落之際,遇到了女子專業隊的選手美咲,而以此為契機開始考慮重組足球隊的故事。
  • 日本職業足球運動員的年薪調查報告(J1-J2-J3聯賽)
    譯文類型:踢球孩子的家長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2019 年 12 月 25 日,2020 賽季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政策說明會中,為了促進職業聯 賽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足協提出將開始限制國內球員、外援薪資。根據中超聯賽財務約定 指標,2020 年中超聯賽俱樂部支出限額為 11 億人民幣,薪資限額為總投資 60%。
  • 足球運動員戰勝網紅博主,成為日本小學男生最嚮往的職業
    日前,日本學研教育綜合研究所發布2020年《小學生白皮書》,在對日本小學生未來最想從事的職業調查中,糕點師、警察、職業足球運動員排名前三位。而在對男生的調查中,則是職業足球運動員排名第一位,警察、職業棒球運動員排名其後。
  • 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註冊人數有8000人,越南則有5萬,這就是差距
    ,註冊職業足球運動員則有5萬人,人口1億3千萬的日本,職業註冊球員人數則達到50萬人,這個對比,直接就是天上地下的差距。而在青少年註冊球員人數中,比例差的更大,中國不足7000人;日本青少年球員註冊人數超過60萬;韓國足協註冊的青少年球員有近50萬人。這兩組數據告訴你,中國足球差的原因和薪水高的原因,職業球員人數少是最根本的原因。
  • 日本小學生白皮書:足球運動員成男生最想從事職業
    日本小學生白皮書:足球運動員成男生最想從事職業 據日本《小學生白皮書
  • 徐根寶:啃著方便麵讀完大專 曾被日本足球夢觸動
    雖然他知道僅憑一己之力很難助中國足球走向成功,但至少他願意開闢一條獨到的足球育才之路。  為中國足球培養人才成了徐根寶畢生的夢想,所以年近七十,他仍然不打算退休。其實,徐根寶的夢想也是每個熱愛足球、渴望中國足球有一天真正以強大實力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中國球迷的夢想。正如徐根寶所說:「夢可以為每個人提供人生坐標。我從小就有夢想,伴我一生的就是足球夢。
  • 綠茵綻放青春 足球成就夢想「校園足球歌曲」評審交流會在京舉行
    「校園足球歌曲」評審交流會現場。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鼎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齊徵)綠茵綻放青春,足球成就夢想。兩句歌詞用樸素的語言表現出孩子們在足球這項運動中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只有參加了足球這項體育運動,感受到這項運動魅力的孩子,才寫得出這樣的歌詞。」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部主任李志剛表示,團結是足球這項運動的關鍵詞,遇到問題一起扛,勝利就一起分享,體現了足球場上11人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協助的力量。這次校園足球歌曲的評選體現了歌曲藝術與校園體育的融合。
  • SKY:如何成為電競職業選手
    國內各種電競俱樂部紛紛成立,並且廣納賢才,這也為很多電競愛好者帶來了新的夢想與目標。許多年輕人也開始有了成為電競職業選手的期望,那麼成為職業選手到底前途如何呢? 3月24日晚,Sky在微博發文,回答了一些關於如何成為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問題。作為前電競職業玩家,相信他一定很有發言權。
  • 日本小學生嚮往職業:足球運動員成男生第三選擇 你猜第一是什麼
    近日,日本某調查機構公布日本小學生最想從事的職業,足球運動員成為男生們的第三熱門職業。在這份調查中,男生想成為的職業TOP3為遊戲創作者程式設計師、YouTuber,足球運動員。女生想成為你的職業TOP3是藝人、漫畫家動畫師插畫師 、糕點師。
  • 這部足球動畫讓日本隊踢進了世界盃
    漫畫將傳遞足球的樂趣和魅力作為重點,這種新式的體育漫畫讓讀者耳目一新。  1983年動畫化後在日本國內掀起了對足球狂熱風潮,還對很多專業選手產生了影響,將當時足球這個非主流體育項目提拔為了競技性觀賞性並存的高人氣項目。  一開始作者是著重畫想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超高球技畫面,於是在故事的一開始,主角小翼就展示了驚人的天賦。
  • 比技能 展風採 圓夢想——黃山學院選手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兩金
    比技能 展風採 圓夢想——黃山學院選手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兩金 2020-12-23 11:20:54   來源:安青網
  • 日本男小學生未來理想工作 職業球員排第1
    直播吧1月6日訊 日本
  • 33萬人觀賽,日本人最好的成人禮! 請把所有時間都花足球上
    這樣的故事,每年都在日本上演,已經持續了103年。相關推薦——中國足球,二十功名塵與土相關推薦——失敗、熱血!這才是真正的青春啊!「如果放在10年或者20年以前,棒球無疑是第一位,但現在足球已經是日本國民的第一運動。」「2002年本土世界盃,加上之後本田圭佑、長友佑都等人的留洋,都對國內的足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比賽主辦方之一的高校體育聯盟官員金葉宮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