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新期待 ——用好「十三五」發展寶貴...

2020-12-26 合肥在線

從「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底線,再到「摘帽不摘責任」的長遠謀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長,更要兼顧生存與發展、物質與精神、效率與公平,以惠民為民的「升級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底線,再到「摘帽不摘責任」的長遠謀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年大黨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矢志前行的底氣所在。「十三五」時期,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將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化作前行動力。數據是最好的證明。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5億人,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這5年,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約3.9億人次獲得資助,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6000萬人,全國棚改開工超額完成2000萬套目標……「十三五」時期,一個個民生難點得到解決,一個個美好夢想得以實現,為「十四五」時期中國乘風破浪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十三五」時期,無論是實現中華民族擺脫絕對貧困的千年夢想、舉國上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等反映時代巨變的宏大敘事,還是大力實施減稅降費、基本醫保全面聯網等保障民生的改革舉措,或者是政務APP持續優化、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我們黨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反覆出現的問題出發,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人民。事實證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國發展的寶貴經驗和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在人民日報評論部發起的「我身邊的『十三五』」徵稿中,網友分享了「山裡娃能上網課」「防霾口罩閒置下來」「音樂會在家門口上演」等故事。各級政府以新作為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讓「教育資源均衡」「藍天也是幸福」「推進全域旅遊」等成為美好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長,更要兼顧生存與發展、物質與精神、效率與公平,以惠民為民的「升級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不懈奮鬥歸於人民,不竭動能源於人民。早在「十三五」規劃編制過程中,廣大群眾就通過網絡、電話、微信平臺建言獻策。「十三五」時期,在城市建設的工地,在基層治理的一線,在脫貧攻堅的戰場,在民主懇談的會場,億萬群眾依法通過各種途徑管理國家事務,用汗水與智慧為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作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只要不斷發揮制度優勢,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就一定能匯聚起戰無不勝的磅礴之力。

為民謀福初心不變,改善民生永無窮期。回眸「十三五」,「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中國發展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展望未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更要始終錨定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黨就一定能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共同書寫更加壯闊的時代答卷。

相關焦點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新期待
    我們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事實證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國發展的寶貴經驗和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在人民日報評論部發起的「我身邊的『十三五』」徵稿中,網友分享了「山裡娃能上網課」「防霾口罩閒置下來」「音樂會在家門口上演」等故事。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新期待(人民觀點)
    我們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事實證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國發展的寶貴經驗和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在人民日報評論部發起的「我身邊的『十三五』」徵稿中,網友分享了「山裡娃能上網課」「防霾口罩閒置下來」「音樂會在家門口上演」等故事。
  •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本報評論員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辦好民生實事,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係國運。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所決定的,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含糊。
  • 「學思平治」劉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
    教育改革發展要牢牢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努力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期待,不斷促進和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使教育事業達到更高水平,真正使教育事業成為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先行者、受益者、助力者。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特徵。
  • ...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徐新榮在子長市調研時強調 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20-12-18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走上發展新徵程(人民觀點)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用好「十三五」發展寶貴經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這一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合力攻堅的偉大成果。  站在兩個五年規劃交匯的時間節點回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根本在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立潮頭,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的大臺階,帶領中華民族闊步走向全面小康,引領中國號巨輪駛向高質量發展航程,在新時代寫就濃墨重彩的篇章。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我市文教衛界幹部群眾...
    大家紛紛表示:「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既腳踏實地,又振奮人心。將立足本職崗位,為基本實現「五個益陽」美好願景貢獻力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 張萬平...
    他指出,「十三五」時期,德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經濟實力、人民獲得感得到全面提升,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圓滿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將如期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發展藍圖,明確提出了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將引領我們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當前,德陽正處於戰略機遇落地期、轉型發展關鍵期、蓄勢突破窗口期,面臨著三個方面的重大機遇。
  • 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關鍵是要做到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一體把握、協同推進既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把握新發展理念,又要立足具體領域紮實推進實踐創新,才能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發展格局在形態上成型、功能上成熟、運行上成勢「十三五」時期,中國走過一段殊為不凡的歷程
  •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訪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只有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才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更多新成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能夠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形成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和嚮往,這對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吉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聚力高質量發展
    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十三五」期間,吉林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房地產調控的各項決策部署,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吉林省城鎮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超過2.54億立方米,年均增速大於17%,逐步發展成為主要能源之一。全省城燃企業現有天然氣儲氣能力1448萬立方米,在建6132萬立方米,租賃、代儲3286.8萬立方米,基本滿足調峰需求。
  •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走上發展新徵程
    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用好「十三五」發展寶貴經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
  •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焦點新聞 - 新聞中心 - 魯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十三五」,福州教育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十三五」以來,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高質量發展超越,圍繞「補短板」「促發展」核心任務,創新教育發展模式,推進以優質、均衡為特徵的內涵發展,堅持抓質量促公平、抓改革添活力、抓扶貧惠民生、創文明護安全,全面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十三五」以來我國民生事業...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民生領域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歷史性進展,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書寫了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光輝篇章,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要論·「十三五...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推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 我們的「十四五」⑤|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關鍵要加強以人民為中心...
    今天播出第五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第五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採訪嘉賓:任遠(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主持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大原則之一。其中一個重要的實踐內容,是加強社會建設和增進人民的民生福祉。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高。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2020-12-04 08:37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新時代治國理政實踐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創治國理政的嶄新局面,接連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全過程、落實到治國理政各環節,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全面從嚴治黨,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為提高黨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根本保證。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觀點) ——認識和把握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就要不斷制定新的階段性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沿著正確的道路往前走。」「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如何進一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如何讓老百姓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更滿意、更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