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服務消費「擬人化」,國產寵物...

2020-12-22 紅星新聞

「它經濟」成為今年又一熱詞。

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

廣闊的寵物消費市場及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催生了大量寵物相關企業。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67萬家與寵物相關的企業,其中,今年前10月新增數量同比增長超76%。

寵物服務也在往精細化方向轉化。除了常規的寄養、醫療等服務,近兩年,在寄養方式上,還出現了「寵物酒店」,甚至出現了寵物殯葬服務。消費者購買寵物服務甚至買出了一家上市公司。今年國慶節前一天,成立10年的中國寵物服務電商波奇寵物以10美元/股的價格在紐交所發行上市,成為「寵物生態第一股」。

▲資料圖 來源:圖蟲創意

一片繁榮背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它經濟」在今年又呈現出不同變化。在越來越完善的寵物產業鏈上,有人歡喜,也有人憂。

寵物服務消費逐漸「擬人化」

寵物業務成為本地生活新戰場

前段時間,一條關於寵物狗幫忙做家務的消息,引發大眾對寵物訓導行業的關注。畫面中,一隻狗子舉著掃帚像人一樣做家務。

「對狗狗而言,它並不明白所做動作的含義,訓練只是一種行為誘導。掃地一類視頻,大多或是營銷號自行剪輯。」成都犬之谷寵物訓導學校執行副校長魏屬吾說,聰明的狗狗可以做出這些簡單動作,但它們並沒有這個智商,背後需要人進行輔助。

魏屬吾表示,作為寵物服務細分領域之一,寵物訓練並不算新型行業。在他所開設的寵物學校裡,寄養訓練一般需要1個月時間,收費3000元。所訓練的內容包括糾正狗狗自身所有行為問題、社會化培訓,以及基礎服從訓練包括坐、臥、等待、有繩隨行、喚回等。如果顧客有特殊要求,比如叼籃子、取快遞、裝死、開門關門等,花費的時間和費用就更高。

整體來看,魏屬吾所在學校今年單量比去年上漲了30%左右。原因在於,這類只能通過線下門店才能完成的服務對養寵人士而言「是剛需」。他說,疫情期間,很多人在隔離或回老家時,會選擇將寵物進行寄養,寄養期間順便對其進行訓導。「人們也越來越願意為自家寵物買單。」

▲成都一所寵物訓導學校

事實上,隨著需求增加,寵物服務也越來越精細化。

就成都來說,記者在美團平臺上看到,在寄養方式上,出現了「寵物酒店」,如同人類酒店一般,還可以選各種房型,這樣的寄養服務價格約150元1次。在寵物清潔方面,除了常規的洗澡剪指甲等服務,還出現了寵物遊泳服務,如同人類去遊泳館遊泳一樣,還提供辦卡服務。甚至出現了寵物殯葬服務——主人可以向商家定製印有寵物照片的骨灰盒和墓碑,商家會提供火化服務,並舉辦葬禮。

由此可見,圍繞寵物衣食住行的消費行為正在逐漸「擬人化」,而在巨大的需求驅動下,寵物業務已經成為本地生活的新戰場。

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90後用戶已經成為最大的寵物外賣消費群體,寵物相關外賣的訂單正在飛速增長,過去一年,餓了麼寵物外賣訂單增長135%,用戶平均一單消費125元,遠高於餐飲外賣的客單價格。

在京東到家,寵物業務已經成為其全渠道戰略重要的一環,自上線以來,其寵物業務已經覆蓋寵物食品、寵物玩具、寵物健康、寵物洗護等多個品類的商品。

2019年下半年,美團打出「寵物用品最快30分鐘送到家」的標語,上線寵物外賣業務,並推出了寵物在線醫療等線上服務。

▲訓犬師資格證書

國產寵物品牌迎來「春天」

線下活體經營受阻

寵物服務在不斷往精細化方向發展,寵物食品如何?

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寵物食品是養寵消費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佔整體消費支出的61.40%。從國內A股市場上的寵物食品概念股中寵股份來看,2019年年報顯示,中寵股份國內市場的銷售收入為17.16億元,同比增長21.5%。根據其最新發布的前三季度財報來看,不僅「營利雙增」,淨利潤更是同比翻了一番。

「在很多寵物主的固有觀念裡,進口糧總好過於國產糧,但疫情給了國產糧一個『翻身』的機會。」麥仕寵物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總經理劉海東表示,其工作的企業系2008年成立的國產品牌,主要業務涉及寵物食品、清潔等領域,在成都亦設有分公司。

他表示,疫情不單單是讓進口糧進不來,對於國產糧也產生一定衝擊,比如工廠無法正常開工,無法發貨等。儘管曾受2個月疫情影響,但就其企業在四川領域經營的情況來看,「仍超額完成了全年的經營指標」,「這證明行業需求率在不斷增加。」他說。

據劉海東觀察,近年來,寵物經濟均呈現一個持續增長態勢。「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已經不滿足於溫飽,開始追求更多的精神滿足感,獨身的都市白領、獨居老人等更多的人加入養寵的行列中,寵物在人們心中從最初的看家護院到寵物再到現在的家人,情感上的傾注多了自然花錢也就多了。」他說,這樣的現象也讓整個行業開始出現寵物食品多樣化、寵物用品擬人化、寵物飼養專業化的苗頭。他認為,未來三到五年內,行業仍會保持25%—35%的增長。

▲人們越來越願意為自家寵物買單

另一方面,他認為,疫情也讓行業出現一些新的變化,部分領域開始洗牌重組。

從線下門店來看,部分寵物門店主動或被動選擇停止營業,租金、人員成本、庫存等問題對寵物行業的資金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今年很多經銷商轉為淘寶小賣家,由原來的實體店供貨轉為網店供貨,「更多的寵物主也對網購養成了習慣,目前仍呈上升趨勢,但對線下仍有部分依賴。」

從寵物醫療領域來看,劉海東說,2018年前,寵物醫院的收益較多,在此後資本傾注的2年時間裡,寵物醫院如雨後春筍般增多。而一旦競爭加大,一些小型的寵物醫院就會進入淘汰階段,今年疫情讓淘汰階段提前。「寵物醫院的生意不好做,首先影響到了經銷商,而寵物醫院、寵物店的淘汰,必然導致部分經銷商的淘汰。」

並非全行業都因疫情而受益。成都「龜與熊貓」建設路店店長告訴記者,對於動輒幾千元交易的活體經營來說,顧客更願意親自到店進行體驗,疫情期間,門店客流減少,也給經營造成一定影響。

疫情也加速了店鋪轉型。該店於5年前成立,前期以售賣水族為主,因魚類飼養難度大轉而做倉鼠、兔子等。疫情影響下,鼠類受到嚴格管控,基於前期市場調研,去年開始,店鋪逐漸轉型至現在的以貓狗活體經營為主,除了活體,還售賣寵物食品、用品等。

▲成都一所寵物訓導學校

行業基本形成規範

但仍存在監管「空白」

「目前國內養寵保有量約10%,與國外發達國家60%—70%左右的養寵保有量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四川省寵物協會秘書長張勇兵認為,中國人口基數大,加上消費水平提升,未來10年,寵物行業或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經歷前幾年的『野蠻式』發展,目前國內寵物行業雖尚處於發展初期,但已基本形成規範。」張勇兵舉例,在國內,寵物行業線上線下已形成並行發展的關係,區分明顯,各自獨立。比如,線下主要從事服務類,如美容、醫療等,線上主要是食品、用品。同一款產品,為了保證渠道的良性競爭,一般不會在線上線下同時出現。

看到了寵物經濟蘊藏的增長空間,資本也紛紛入局:高瓴資本、紀源資本、天圖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先後進場,其中,高瓴資本先後投資了芭比堂、寵物家、愛諾、龜與熊貓等寵物品牌。到2019年,國內寵物行業融資事件有40餘起,累計吸金規模超過42億元。

▲寵物服從訓練

「但也存在一些『空白』。」張勇兵補充,在寵物墓地和火化方面,因種種原因,目前尚缺乏相關法律法規支持。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2200家寵物殯葬相關企業,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我國今年共新增超過1200家寵物殯葬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同比增長447%,超過歷史相關企業增量之和。另一方面,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 》顯示,在巨大的寵物消費市場中,寵物殯葬的消費滲透率僅僅只有0.5%。

寵物殯葬也並非一個新型行業。2018年年底入行的秦先生表示,據他了解,寵物殯葬自2014年左右興起,入行之初算上自己,成都共有4家從事寵物殯葬服務的企業。發展到現在,成都一共也只有約12家寵物殯葬企業。

截至目前,秦先生一共接待了約3000隻寵物的殯葬服務,按照寵物重量收費,一般一隻40斤重的狗狗,收費在800元左右。他告訴記者,儘管現在養寵人的理念和意識已慢慢建立,但限制寵物殯葬行業發展的,是在寵物火化和寵物墓地領域,尚缺乏相關支持。他提及,火化是寵物殯葬的重要流程之一,「但目前業界寵物火化基本靠私人營運,寵物也沒法入墓地。」

「未來越來越多的養寵用戶也將會去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愛寵更體面地與世界道別,但能否形成行業規範,最終還需各方努力。」秦先生說。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寵物服務消費逐漸擬人化 「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
    原標題:「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寄養店的服務日漸成熟寵物經濟成都調查● 在寄養方式上,出現了「寵物酒店」,如同人類酒店一般,還可以選各種房型,● 在寵物清潔方面,除了常規的洗澡剪指甲等服務,還出現了寵物遊泳服務,如同人類去遊泳館遊泳一樣,還提供辦卡服務。● 甚至出現了寵物殯葬服務——主人可以向商家定製印有寵物照片的骨灰盒和墓碑,商家會提供火化服務,並舉辦葬禮。「它經濟」成為今年又一熱詞。
  • 「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服務消費趨「擬人化」
    「它經濟」成為今年又一熱詞。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廣闊的寵物消費市場及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催生了大量寵物相關企業。
  • 2400億大市場的背後還有如此多的隱患 淺談寵物家電熱潮的背後
    近年來寵物飼養逐漸火熱,「擼貓」「吸狗」逐漸成為一種風潮。上個月由人民網發起的微博話題#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將超過2400億#進入熱搜榜,5000萬的閱讀量讓寵物經濟出圈。市場超2000億 寵物消費迎來熱潮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000億元,並且這一數據每年將保持20%的複合增長,預計到2023年國內的寵物市場消費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 積微成著,中國寵物經濟的探索與發展
    此次億歐智庫發布的《2020 中國寵物經濟創新發展研究報告》基於中國寵物經濟發展現狀,通過深度訪談、市場調研與桌面研究,回溯並分析了寵物經濟的發展階段和市場特徵,洞察產業鏈內不同行業,並把對於該行業未來發展的判斷與觀點給予市場;希望能夠給參與到中國寵物經濟中的企業、創業者及投資機構提供更多的借鑑價值。
  • 「它」經濟升溫 「寵你在線」從社群切入寵物服務市場
    「寵你在線」是36氪四川近期關注到的「基於社區打造,配合一站式電商平臺」的寵物服務平臺。創始人曹威認為,養寵物也是需要社交的,「比如怎麼養貓、怎麼遛狗,大家都需要交流互動。」「寵你在線」的初衷就是做養寵生活的服務者,從社群出發解決人們養寵物過程中的問題。
  • 2000億的寵物經濟,天地薈營收以下降46%的方式「硬著陸」?
    2019年我國養寵家庭已經增近1億戶,預計將每年20%的比例增長,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從2013年494億元增長到2019年2024億元的規模。可見,寵物食品現已成為「寵物經濟」重要的一環,其在寵物消費環節中已佔據了60%的份額,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不過,在寵物經濟蒸蒸日上之時,賽道中卻有不少公司的發展與行業出現了背離,天地薈(PETZ.US)便是其中之一。
  • 超過2000億的中國寵物市場什麼樣?
    主糧佔大部分,滲透率已達80%,雀巢和瑪氏佔有率較高,寵物食品還是雀巢2019年增長最快的部門(7.3%)。近5年國產品牌突飛猛進,尤其在電商渠道。零食市場分散得多,A股兩家寵物領域上市公司均以零食為主,同時涉足非常多其他品類。
  • 國泰君安證券:預估2024-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首次覆蓋給予寵物板塊「增持」評級。我們預估2024~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的市場規模到達2000億,相對於2019年的930億市場規模增長1倍,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預計1200億。
  • 淺談寵物家電熱潮:背後隱患重重
    市場超2000億 寵物消費迎來熱潮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000億元,並且這一數據每年將保持20%的複合增長,預計到2023年國內的寵物市場消費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 寵物食品行業深度報告:空間大、增速快,寵食市場大有可為
    這一時期寵物數量增速放緩,但寵物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快速提升,造成了中高端寵物產品及服務需求的增長,帶動寵物相關產品結構化的升級。4)2013 年往後,為成熟期。這一時期美國家庭養寵率保持穩定,行業增長動力主要來源於單寵消費的增加。
  • 寵物數量與消費增長效應疊加 國內寵物市場快速擴張
    寵物數量與消費增長效應疊加,國內寵物市場快速擴張。2018年養寵人數增長24%,寵貓狗數量同比增長4.6%,人均單只寵物年消費同比增幅為15%;數量和消費雙重增長效應下,我國寵物市場規模達1708億。  寵物市場發展呈現階段性特點,寵物消費主體畫像發生改變。
  • 隔著屏幕「吸寵」,線上寵物經濟崛起
    「這隻貓的眼睛像藍寶石一樣美」……如今,愛看寵物直播的人有不少。在蠢萌的寵物背後,隱藏著寵物經濟的龐大市場。《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元,整體規模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寵物經濟崛起,尤其是線上,寵物消費異常火爆,商業模式更加多元。
  • 寵物經濟大爆發!美國人今年寵物開支達990億美元 你養寵物燒錢了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寵物經濟大爆發!美國人今年寵物開支達990億美元 你養寵物燒錢了嗎? 近些年來,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經濟大火的原因是什麼呢?美國人今年寵物開支達990億美元到底是什麼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美國寵物行業迎爆發式發展。
  • 疫情後寵物消費加速增長 2025年市場規模超5000億
    阿里媽媽發布的藍皮書稱,疫情過後線上寵物消費將加速增長。加速增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寵物消費中哪些品類增速最快?未來寵物消費的潛力人群是哪些?阿里媽媽營銷研究中心高級用戶研究專家蘇寅為您詳細解讀。 人際關係的情感代償需求強烈養寵已轉變為 「擬人化」 蘇寅說,疫情之後線上寵物消費加速增長的原因在於:寵物食品作為剛需基本不受疫情影響,疫情導致寵物消費從線下轉移至線上,尤其是人際關係的「原子化」使得情感代償需求愈發強烈,因此,養寵已轉變為「陪伴化」和「擬人化」
  • 寵物「氪金」肥了誰
    鏟史官們可以不在雙十二給自己買件羽絨服,卻不會忘了給寵物添置冬裝,順便再下單一些口糧。中國寵物經濟市場火熱。2019年,國內寵物市場規模邁入2000億元大關。預計2024年,中國將有4.455億隻寵物,市場規模達4495億元。圍繞寵物衍生出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豐富,養寵人也在豐富的供給之下,開啟「氪金式養寵」之路。
  • 寵物經濟:細分市場更風靡?
    而隨著寵物飼養觀念的普及和寵物行業延伸服務的挖掘,中國寵物經濟的市場空間也將進一步擴大。另外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至2019年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而人均單只寵物犬年消費為6082元,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也達到4755元。並且伴隨人均收入的上漲,未來花在寵物身上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 寵物經濟持續升溫 細分領域成熱門
    中國寵物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2212億元上升為2020年的295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0%左右。隨著人們養寵觀念的變化、寵物消費升級,寵物經濟持續升溫,智能產品、「雲吸寵」等細分領域成熱門。  市場潛能未來可期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養寵一族。
  • 寵物經濟悄然崛起!從「養活」到「養好」 大家越來越捨得為「貓...
    雙十一消費數據已成為洞察國內消費潛力和消費風向的絕佳窗口。今年雙十一當天,貓糧一舉超越嬰幼兒奶粉成為天貓國際最受歡迎的進口商品。寵物經濟悄然崛起,其背後是都市青年特別是單身群體的情感訴求——更多人將寵物視為家人或朋友,經濟獨立的 「鏟屎官」們也越來越捨得為「貓主子」或「狗主子」花錢。當下,寵物食品、寵物美容、寵物醫療甚至寵物智能家居等細分市場先後成為風口。
  • 96頁數據PPT,解讀寵物經濟消費市場發展狀況
    由此,艾媒諮詢發布了《2020H1中國寵物經濟運行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對寵物交易、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生活服務和寵物應用App等細分領域進行梳理,結合典型案例分析了2020年中國寵物經濟行業運行現狀,並由此預判2021年行業發展趨勢。隨著經濟發展及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養寵群體迅速擴大,「擼狗吸貓」已經成為人們休閒時間的一項活動。
  • 「它經濟」風口下,「鏟屎官」又要把「寵物尿墊」送上市
    「它經濟」下的千億市場尤其在90後逐漸掌控消費市場後,對於品質和時尚的訴求,給予「它經濟」產業鏈上的企業足夠的發展動力,只是相比於歐美等國家,國內的寵物市場還顯得十分稚嫩,同時相比於歐美的眾多品牌,國內企業的規模還不足以與之抗衡。